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
2023(1190)
2022(1015)
2021(969)
2020(821)
2019(1913)
2018(1941)
2017(3716)
2016(1889)
2015(1991)
2014(1943)
2013(1929)
2012(1736)
2011(1454)
2010(1572)
2009(1286)
2008(1133)
2007(1092)
2006(1009)
2005(943)
作者
(6091)
(5130)
(5003)
(4862)
(3322)
(2481)
(2255)
(2077)
(1975)
(1863)
(1805)
(1768)
(1705)
(1677)
(1647)
(1603)
(1574)
(1567)
(1521)
(1517)
(1305)
(1233)
(1211)
(1164)
(1150)
(1132)
(1108)
(1053)
(1028)
(1022)
学科
(5353)
经济(5351)
(4232)
管理(3972)
(3492)
企业(3492)
(2791)
(2005)
贸易(2002)
(1912)
土地(1679)
业经(1659)
电子(1554)
方法(1486)
(1472)
中国(1422)
网上(1420)
网上贸易(1420)
(1417)
(1359)
乡镇(1358)
乡镇企业(1358)
中小(1357)
中小型(1357)
小型(1357)
小型企业(1357)
地方(1334)
资源(1255)
数学(1221)
数学方法(1198)
机构
大学(24393)
学院(24080)
研究(9968)
中国(8355)
管理(7862)
科学(7663)
(7479)
经济(7196)
(6934)
理学(6517)
理学院(6410)
管理学(6263)
管理学院(6219)
(5850)
(5844)
农业(5663)
研究所(5475)
业大(5224)
中心(5145)
(4234)
农业大学(3753)
(3731)
(3701)
(3602)
资源(3601)
北京(3551)
科学院(3523)
(3399)
技术(3395)
(3363)
基金
项目(18026)
科学(13401)
基金(12710)
(12177)
国家(12109)
研究(11167)
科学基金(9770)
自然(7268)
(7178)
自然科(7106)
自然科学(7099)
自然科学基金(6953)
基金项目(6736)
(6450)
社会(6300)
社会科(5935)
社会科学(5933)
资助(5035)
教育(4740)
编号(4657)
计划(4361)
科技(4298)
重点(4289)
(3854)
(3702)
科研(3631)
(3587)
创新(3500)
成果(3492)
(3269)
期刊
(8433)
经济(8433)
中国(6548)
学报(6294)
(5691)
研究(5325)
科学(5303)
农业(4035)
大学(4003)
学学(3783)
管理(3255)
(2542)
金融(2542)
(2516)
(2500)
图书(2462)
资源(2461)
技术(2081)
教育(1945)
业大(1803)
书馆(1719)
图书馆(1719)
农业大学(1536)
(1471)
自然(1448)
情报(1389)
中国农业(1377)
科技(1350)
业经(1340)
经济研究(1326)
共检索到38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东北亚论坛》为加快国际化、数字化进程,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提高期刊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与读者、作者的沟通,从2015年开始推出微信公众平台。欢迎关注《东北亚论坛》微信公众平台。关注方法:1.微信公众平台名称:吉林大学东北亚论坛;2.微信公众号:dbylt2015;3.扫描《东北亚论坛》封面左下角二维码,添加《东北亚论坛》微信公众号。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东北亚论坛》为加快国际化、数字化进程,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提高期刊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与读者、作者的沟通,从2015年开始推出微信公众平台。欢迎关注《东北亚论坛》微信公众平台。关注方法:1.微信公众平台名称:吉林大学东北亚论坛;2.微信公众号:dbylt2015;3.扫描《东北亚论坛》封面左下角二维码,添加《东北亚论坛》微信公众号。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健勇  桂秀娟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手机进行"快餐式"的查阅信息、交互式的发表意见、倾述式的反映问题,传统的信箱、电子邮件等信息反馈渠道已经很难再发挥更大作用。面对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企业盈利水平降低甚至出现亏损的新常态,改革攻坚、救亡图存将成为绝大部分企业的一个新常态。如何让员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并引导广大员工在新常态中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帮助企业顺利实现突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长恒  黄芳  
[目的/意义]为了给读者提供多种移动服务,方便读者使用图书馆,探讨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图书馆APP的技术实现方法。[方法/过程]采用OneThink内容管理框架开发微信服务程序,整合图书馆的业务系统和各种资源后,通过微信服务程序和自动发送信息程序呈现给用户四大功能模块:资源检索、服务、个人图书馆、用户与图书馆馆员的实时交流。系统后台模块则主要实现系统配置、用户管理及插件的管理配置等功能。[结果/结论]以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的图书馆APP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孙秀菊  牛宝印  纪俊霞  王大伟  齐雪洁  
本文从近几年图书馆社区文化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出发,在探讨微信及其平台功能特点的基础上,阐明了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条件已成熟,提出了微信平台功能模块的构成:即信息速递、文献资源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文化活动和参考咨询等,重点论述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社区文化服务的几点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丹丹  杨思洛  
文章调查了国内19所已开通微信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利用情况,通过分析公众号关注界面和会话界面两部分内容,发现各个省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不足,并提出了加快开通公众平台并充实服务内容、注重多渠道宣传、扩大公众号感召力和影响力、创新推送形式和内容、吸引用户参与馆内活动、丰富用户的阅读选择、加强会话窗口的实用性和互动性、重视菜单选项的开发和科学分类等改进意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冀芳  张夏恒  
关键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莹  
为顺应当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满足大学生移动学习需求,设计与实现基于微信的高校自主学习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便捷的自主学习渠道,是十分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分析了高校运用微信搭建自主学习平台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微信的高校自主学习平台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戴静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欧阳红红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图书馆移动服务的重要模式之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所采用,然而其在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应用状况却鲜少受到关注。对福建省区县级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开通及服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从微信基本信息的完善、消息推送的数量和质量、微信业务功能的丰富和服务资源的拓展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可以为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微信建设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闫晓甜  李玉斌  
当每个学生把眼球都集中在手机、i Pad等便携设备上的时候,微信作为一款集通讯、社交平台于一体的移动性应用软件,正在改变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在此背景下,如何挖掘微信的教学价值,并利用其为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支撑,成为当下非常值得研究和思考的课题。本文在对高校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媒体资源、交互形式等方面进行设计的基础上,构建出一种基于微信平台的教学模式;为现行高校教学的实践提供案例,分析了实施该模式所存在的局限性,以期促进微信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茆意宏  杨霞  辛沅远  谢怡  
文章以微信平台为例,通过在线访谈与问卷调查,对大学生微知识学习行为的过程及个人特征对其学习行为的影响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会经常通过微信获取知识、交流学习心得,存在一些深度学习行为;大学生的年级特征对微信学习行为有显著影响。高校教学与学生工作部门、教师、图书馆、社会教育服务机构等可以利用微信等平台开展微知识服务,改进传统教学,提高知识服务水平。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汤金羽  朱学芳  
文章采取DEA分析方法对公共文化云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效率进行实证研究,为各地文化云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华东部分地区21个公共文化云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服务效率评价,对非DEA有效的平台进行改进程度测算。针对样本平台的调研和数据分析结果,提出提升公共文化云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效率的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罗福来  王东超  
首先分析了手机直接控制物联设备构架和基于独立后台服务的物联网构架的原理及特点,得出了物联场景演进的核心内容:独立服务器和协议通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微信智能设备平台的开发及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物联网架构,并详细阐述了实施过程及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实现了从手机直接控制到基于独立后台服务到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物联网构架演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振  
微信公众平台在拥有现代通信功能的基础上还为人们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便利,使之可以应用于更多领域,运用移动通信工具开展灵活多元、随时随地的微学习便是其中之一。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开辟一片新的天地。但要实现微学习的有效性,还必须对移动微学习的形式特点有深刻认识,并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而进行学习资源的高质量建设与提供,并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评价和反馈,才能发挥出微信公众平台在微学习上的有效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