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7)
- 2023(12611)
- 2022(11428)
- 2021(10784)
- 2020(9308)
- 2019(21920)
- 2018(22084)
- 2017(43167)
- 2016(23669)
- 2015(27045)
- 2014(27467)
- 2013(27435)
- 2012(25405)
- 2011(22920)
- 2010(22949)
- 2009(21244)
- 2008(20961)
- 2007(18594)
- 2006(15885)
- 2005(13785)
- 学科
- 济(98091)
- 经济(97990)
- 管理(66370)
- 业(63828)
- 企(52519)
- 企业(52519)
- 方法(50293)
- 数学(44222)
- 数学方法(43673)
- 农(25654)
- 财(23721)
- 学(22882)
- 中国(22761)
- 业经(19661)
- 地方(19639)
- 贸(17846)
- 贸易(17841)
- 易(17281)
- 农业(17087)
- 制(15876)
- 和(15714)
- 理论(15671)
- 务(15463)
- 财务(15388)
- 财务管理(15348)
- 环境(14755)
- 企业财务(14484)
- 技术(14143)
- 银(13269)
- 银行(13214)
- 机构
- 大学(346250)
- 学院(343311)
- 管理(137774)
- 济(133630)
- 经济(130538)
- 理学(120024)
- 理学院(118666)
- 管理学(116432)
- 管理学院(115829)
- 研究(113591)
- 中国(83107)
- 科学(74296)
- 京(74103)
- 农(60167)
- 财(58902)
- 所(58767)
- 业大(55750)
- 研究所(54007)
- 中心(51730)
- 江(49385)
- 财经(48127)
- 农业(47878)
- 北京(46780)
- 范(45275)
- 师范(44849)
- 经(43568)
- 院(40970)
- 州(40238)
- 经济学(39156)
- 技术(36397)
- 基金
- 项目(237002)
- 科学(184231)
- 基金(170489)
- 研究(169679)
- 家(149112)
- 国家(147910)
- 科学基金(125840)
- 社会(103407)
- 社会科(97892)
- 社会科学(97860)
- 省(93187)
- 基金项目(91499)
- 自然(84425)
- 自然科(82396)
- 自然科学(82373)
- 自然科学基金(80847)
- 划(78771)
- 教育(77954)
- 资助(71445)
- 编号(70499)
- 成果(56687)
- 重点(52923)
- 部(52028)
- 发(49932)
- 创(48358)
- 课题(47786)
- 科研(46089)
- 创新(45165)
- 计划(44085)
- 大学(43882)
- 期刊
- 济(141051)
- 经济(141051)
- 研究(95525)
- 中国(59414)
- 学报(58076)
- 农(53324)
- 科学(52167)
- 管理(46601)
- 财(44092)
- 大学(42296)
- 学学(39747)
- 农业(37124)
- 教育(35105)
- 技术(29851)
- 融(25040)
- 金融(25040)
- 业经(23482)
- 财经(22296)
- 经济研究(22015)
- 图书(19637)
- 业(19214)
- 问题(18994)
- 经(18826)
- 技术经济(17778)
- 理论(17296)
- 科技(16571)
- 版(16436)
- 统计(16240)
- 资源(16216)
- 实践(16076)
共检索到484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楠 官建成
本文以研究前沿R(esearchFronts)的定义和国外研究动态为线索,重点探讨了共被引(co-citation)和文献耦合(bibliographiccoupling)这两种引文分析方法在识别研究前沿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分析了二者的对偶关系和异同点,为今后的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研究前沿 共被引分析 文献耦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晓阳 郑彦宁 赵筱媛 刘志辉
在阐述现有研究前沿的识别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其发展趋势,即从基于单一关系(引用关系或者共词)的方法向复合关系演变,以及基于文本挖掘的自动探测方法是研究前沿识别方法上的两大趋势。另外,Kostoff提出的"文献相关发现"方法体系在识别研究前沿上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研究前沿 引文分析 共词分析 发展趋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王志平
本文对随机前沿方法发展的历史沿革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做了评述。围绕随机前沿方法的基本特征,首先阐述了其启蒙与产生的轨迹,然后对使用前提、分布假定、估计方法、异方差等基本问题以及效率的时变性、外生影响等研究的理论进展及相关应用做了梳理,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做了分解,评述了随机前沿方法在经验分析中的优势与作用,总结了国内区域与行业经济增长中随机前沿方法的应用与不足,最后对其研究发展做了展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佳 张云秋
[目的/意义]鉴于及时准确把握科学前沿的重要意义,文章针对目前科学前沿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LDA和本体的科学前沿识别及分析方法。[方法/过程]通过LDA模型抽取研究主题,采用主题强度和主题新颖度两个指标来识别科学前沿主题,并基于领域本体进行概念映射来挖掘科学前沿主题的语义类型,从而实现科学前沿的语义分析。[结果/结论]基于LDA模型抽取的10个研究主题中,确定了4个科学前沿。该方法在科学前沿主题的表示方面,主题识别的方法和结果的语义分析方面都有一定的改进。
关键词:
科学前沿 主题模型 语义分析 LDA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雪 张志强 曹玲静 阮伟南 任晓亚 冯志刚
[目的/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前沿相关成果,归纳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为学科领域研究前沿识别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首先对研究前沿识别的必要性进行归纳总结,其次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再次在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从研究前沿识别方法研究、研究前沿识别新方向两个层面对其进行归纳整理,最后指出现有研究不足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结果/结论]就概念界定而言,通过从时间维度和定义范围两方面辨析与研究前沿相关的系列概念,最终明确研究前沿的内涵。就识别方法而言,经典的研究方法包括直接引用、共被引分析、文献耦合以及基于词簇的研究前沿识别方法;同时,基于多源数据、多维指标以及机器学习算法的研究前沿识别是未来研究的新方向。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总结不同类型研究前沿识别方法的不足以及存在的普适性问题,并对未来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范少萍 安新颖 晏归来 李勇
前沿主题识别一直是学科领域与图书情报领域关注的重点,特别是数据密集型科学新范式的到来,更突出了前沿主题识别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本文关注医学领域文献特色,根据前沿主题所具有的新颖性、创新性、学科交叉性和高关注度特征,设计各个特征计算方法,其中,创新性特征结合医学领域主题词表,采用基于语义相似度的创新性特征计算方法。利用领域实例,确定前沿主题识别方法中各特征的权重。通过实验,说明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所提前沿主题识别方法对医学领域发现更有意义的研究主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前沿主题 语义相似度 医学领域 识别方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邱均平 宋艳辉
以国内引文分析领域的3401篇论文作为样本,统计其30年间的年代分布状况;分析该领域的高频作者;借助CiteSpaceⅡ突变检测算法检测到引文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术语。运用CiteSpaceⅡ提供的复杂混合网络的可视化方法,将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与作者建立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对应关系,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揭示我国引文分析领域研究热点的作者分布,研究前沿的作者分布以及引领引文分析研究前沿的关键作者。
关键词:
引文分析 共被引 可视化分析 研究前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曰芬 曹嘉君 余厚强 邹本涛
[目的/意义]在人工智能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借助于数据分析进行人工智能领域突变术语的识别,揭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前沿及其态势的演变状况,以为科学研究与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方法/过程]在对研究前沿综述的基础上,以WoS核心合集为数据源,采集与处理人工智能研究的文献数据,利用突变检测算法识别出突变术语,从整体内容、突变持续区间、突变初始年限以及突变时间和词频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研究前沿的识别与具体演进分析。[结果/结论]人工智能研究前沿由理论研究向技术方法和算法研究演变,整体上处于持续稳定的发展状态中;在学习模型和算法上出现新的发展思路,以智能应用为目标;同时,移动设备、能源消耗以及标准测试数据等研究发展得较快。[局限]主题术语可能存在分词误差,需追踪到实际文献中的主题词进行修正。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丽鹏 余厚强 姜宇星 王曰芬
[目的/意义]从机构层面探测领域研究前沿,以把握机构在整体中的研究动向与状态,发现机构在研究中所处的位势、特色及其与整个研究领域切合程度。[方法/过程]运用突变检测算法识别机构的研究前沿;采用定性分析法探究机构的前沿变化;通过定量分析法和余弦相似度计算公式,探究机构与总体以及机构间研究前沿的相似程度。[结果/结论]以中国科学院和卡耐基梅隆大学为例,探测出前者前沿较侧重算法模型分析,后者较侧重智能应用研究;通过机构与总体前沿重合度分析,将高产机构划分为引领型、同步型、追赶型、均衡型和特色型;通过机构间前沿相似度分析,探测出特色型机构与其他机构前沿一致性较低,而国内机构间前沿相似度较高等特点。突变算法检测到的机构前沿能反映出机构整体的前沿变化,机构在整体中的位置以及机构间前沿的相似性程度,能够为探明机构研究方向、整体实力、所处地位及其差异提供参考。[局限]前沿突变术语清洗过程中,未处理语义相似的词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曰芬
研究前沿的概念是1965年由De S.Price在"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Networks of scientific papers"中提出来的。在该文中,Price通过对科学论文的引用网络、表现形式与潜在属性进行分析后发现,在科学论文的引文网络中只有极小部分论文即被新发表论文频繁引用又因引用关系集聚在一起,由此他将这一小部分论文的研究看作是
关键词:
研究前沿 研究视角 人工智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丽萍 王建芳 付婕 苑珊珊
[目的/意义]为探讨论文层面学术规范化引用影响力指标,对基于共引网络识别研究领域的引文评价方法Relative Citation Ratio(RCR)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过程]选取iCite、F1000、InCites数据库,以739 604篇文献为样本,采用R语言对RCR与基于先验分类的Category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CNCI)、期刊影响因子(JIF)等进行相关分析,以检验RCR在学术影响力评价中的有效性。[结果/结论]RCR与CNCI高度相关、与JIF弱相关,因此表明RCR与CNCI具有相似性与差异性,并揭示了其在践行《旧金山宣言》、摆脱“以刊评文”方面的可操作性;交叉科学中RCR、JIF相关度与学科交叉数目的反变关系以及RCR与JIF相关度低于单一学科的结果,揭示了RCR在交叉科学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因此,RCR借助共引网络识别研究领域的算法为论文影响力评价,特别是为交叉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祝清松 冷伏海
引文类型识别通过对引用动机的分类来揭示施引文献和被引文献之间关联,是对以被引频次为基础的传统引文分析的重要补充,为语义增强的引文分析奠定基础。引文类型识别主要包括引文类型定义、引文内容抽取和引文类型标引三个步骤。本文首先对引文类型识别进行简单概述,然后分别对其三个主要步骤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展进行阐述,最后对引文类型识别目前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述评。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韩毅 张克菊 金碧辉
随着引文网络分析的深入开展,引文网络分析方法存在与其他方法进行整合的需求。本文从研究范式、数据获取、数据分析技术和可视化等4个方面对当前引文网络分析的方法整合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分析指出:多源数据整合、与文本挖掘技术及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的整合及可视化方法的使用,体现了引文网络分析的外在扩展趋势,而客观文本范式与认知构建范式的整合则体现了引文网络分析的内在发展要求。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滕广青 毕强
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在本体对应研究方面呈现三个主要特征:一是投入了更多关注,使相关研究日臻成熟;二是在开放语义网络环境下,研究人员更青睐于多本体的匹配与对应,并且本体对应已成为学术界构建适于分布式网络结构的多本体协同系统的主要手段;三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已经从基础理论研究转向了针对具体问题的实证研究。但开放性、分布式的语义Web环境对现有不同本体间的协调应用提出了挑战。通过对2000年以来国际学术界关于本体协调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梳理,阐明了以本体映射为核心的本体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对本体合并、本体集成与本体对应三条本体协调主要发展路径的前沿热点进行了分析,指出未来本体协调的相关研究将继续沿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树广 殷莉秀
旨在利用CiteSpace工具对我国车辆路径研究的进展和热点前沿进行分析,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车辆路径问题研究”,最终获得有效数据712篇。首先分析了年发文量、作者及研究机构分布,对高校被引学者和研究机构进行排名。接着统计关键词词频,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最后通过构建时区图、突现图,描述了该领域研究主题的演化趋势。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车辆路径问题研究的发文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研究者更倾向于独立研究,研究机构间合作不密切。未来我国需要建设车辆路径问题研究的核心团队,继续提高发文质量和数量;我国车辆路径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传统路径规划算法、智能化路径规划以及多目标路径规划等方面;在我国车辆路径研究中,与实际道路情况和交通拥堵相关的问题备受关注,研究者通过运用交通流模型、交通预测技术等方法,探索如何考虑实际道路情况和交通拥堵对物流配送的影响,提高车辆配送的效率和可靠性。随着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将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智慧物流等新兴前沿技术应用于车辆路径问题的研究领域,以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