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7)
2023(6604)
2022(5675)
2021(5395)
2020(4762)
2019(11059)
2018(11133)
2017(21649)
2016(11826)
2015(13326)
2014(13531)
2013(13258)
2012(11975)
2011(10866)
2010(11202)
2009(10334)
2008(9982)
2007(8900)
2006(7747)
2005(7029)
作者
(38024)
(31782)
(31587)
(30101)
(20309)
(15603)
(14319)
(12521)
(12044)
(11545)
(11050)
(10894)
(10370)
(10300)
(10229)
(9912)
(9469)
(9416)
(9408)
(9066)
(8092)
(7966)
(7835)
(7248)
(7197)
(7155)
(7066)
(7021)
(6652)
(6395)
学科
(47160)
经济(47112)
管理(32798)
(31496)
方法(27339)
(26874)
企业(26874)
数学(24378)
数学方法(23751)
(13662)
(10513)
(10339)
中国(10259)
理论(9595)
业经(8553)
(8218)
技术(7949)
(7270)
财务(7218)
财务管理(7201)
(7111)
贸易(7104)
(7040)
银行(7005)
(6947)
(6918)
企业财务(6847)
地方(6845)
农业(6721)
(6624)
机构
学院(172558)
大学(172398)
管理(64571)
(61569)
经济(59990)
研究(59047)
理学(56062)
理学院(55391)
管理学(53614)
管理学院(53335)
中国(43810)
科学(42439)
(38040)
(36041)
(32147)
业大(31881)
研究所(29809)
农业(29079)
(27905)
中心(27030)
(26055)
北京(23727)
财经(22655)
技术(21581)
(21543)
(21042)
(21039)
师范(20670)
(20538)
(20027)
基金
项目(122082)
科学(94588)
基金(88410)
(80916)
国家(80379)
研究(79320)
科学基金(67722)
自然(49013)
(48854)
自然科(47970)
自然科学(47956)
社会(47375)
自然科学基金(47050)
基金项目(45837)
社会科(45032)
社会科学(45016)
(42369)
资助(39007)
教育(38174)
编号(30699)
重点(28427)
计划(26394)
(25868)
(25226)
(24792)
科研(24352)
成果(23920)
创新(23659)
科技(23566)
课题(22221)
期刊
(61590)
经济(61590)
研究(43404)
学报(36357)
中国(34436)
(31165)
科学(30825)
大学(25883)
学学(24672)
管理(24663)
(21717)
农业(21618)
教育(17994)
技术(17754)
(12941)
金融(12941)
统计(12651)
(12297)
(11239)
财经(10891)
业大(10557)
经济研究(10391)
决策(10180)
业经(9594)
(9466)
(9329)
科技(9222)
技术经济(9125)
资源(9083)
农业大学(8578)
共检索到245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伟生  唐守正  
本文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地上生物量数据为例,通过利用度量误差模型方法,研究建立了地上生物量与干、皮、枝、叶4个分量的相容性方程系统。首先,从各个分量所占比例变化特点分析入手,采用比值函数分级联合控制和比例函数总量直接控制2种方案构建了以地上总生物量为基础的相容性方程系统,其中对地上总生物量模型的估计,又采取了独立估计和联合估计2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分级联合控制方案和总量直接控制方案效果基本相当,而独立估计方法和联合估计方法也几乎没有差异。然后,还对一元、二元和三元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解释变量的增加,估计值的标准误差和平均预估误差会有所下降,但对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际平  郭文清  曹小玉  
以南方马尾松地上生物量数据为例,通过利用非线性度量误差模型方法,研究建立了地上生物量与树干、树冠的相容性联立方程组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方程最大平均绝对误差和方程最大平均相对误差均趋于无穷小,树干生物量Y1和树冠生物量Y2的确定系数分别为0.9502和0.8807,模型精度比较高,适用性较好。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建立相容性立木生物量模型提供新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守正  张会儒  胥辉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最基本数量特征 ,生物量数据是研究许多林业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 ,因此 ,准确测定生物量十分重要。建立生物量模型是生物量估测的主要手段。以往所建模型 ,存在一个严重的缺陷 ,即各分量模型间不相容。如何解决相容性问题 ,一直是生物量估计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以长白落叶松为实例 ,提出了一种新方法———非线性联合估计法 ,并与比例平差法进行了对比。针对不同建模方法 ,设计了 5种估计方案 ,经过分析比较 ,确定了 1种方案为最优估计方案。该方案以树干生物量作为控制量 ,采取两级联合估计。模型构成如下第一级,W1=f2(x)+f5(x),W2=f2(x),W5=f5(x...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东启  邓华锋  程志楚  刘琼阁  
【目的】研究北京市蒙古栎天然林的林分树高生长规律,为林分的科学、合理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北京市蒙古栎一类清查数据,以Richards方程为基础,采用度量误差模型方法建立林分相容性平均树高曲线方程组。【结果】经检验,所建模型在置信水平α=0.05时显著,对林分树高、胸径的预估精度分别为96.39%和97.23%。随着蒙古栎林分林龄的增长,胸径生长速生期滞后于树高生长速生期,大约在15年时,林分树高生长速度最快,大约在23年时,林分胸径生长速度最快;而林分树高随其胸径的生长变化则是在林分胸径为10cm左右时生长最快,此后逐渐减缓。【结论】所建立的林分树高曲线联立方程组比较合理,既使得林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琼阁  彭道黎  黄国胜  曾伟生  王雪军  
以东北云杉为研究对象,利用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实测数据,通过利用总量直接控制和度量误差模型方法,研建相容的立木材积方程、地上生物量方程、生物量转换函数及各分项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模型在引入树高因子后,改善了模型的精度和平均预估误差;所建立的东北云杉一元相容性方程,其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模型的确定系数分别为0.94和0.97,平均预估误差分别为5.36%和3.55%;而二元相容性方程,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模型的确定系数均在0.98以上,平均预估误差控制在3.06%以下。所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我国东北云杉林地上生物量的估计。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吕常笑  邓华锋  王少杰  陈振雄  王雪军  
已有很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立木材积与地上生物量相容性的问题,但是建模过程中考虑区域因子对模型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此问题,以重庆市、四川省和湖北省151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样本数据为例,采用哑变量和非线性联立方程组的方法,建立了不同区域马尾松通用的相容性地上生物量模型、立木材积模型和它们的转换因子模型。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区域的模型之间存在差异性;哑变量和非线性联立方程组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不同区域模型的差异性和立木材积与地上生物量模型的相容性;马尾松地上生物量和立木材积的二元模型均优于其对应的一元模型;在独立拟合的地上生物量回归模型中引入立木材积因子,可以有效地改善模型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伟生  夏忠胜  朱松  罗洪章  
在国家级森林资源监测中增加森林生物量估计已成为必然趋势,而所需建立的生物量方程应该考虑与立木材积方程的相容性。本文以贵州省人工杉木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数据为例,通过利用度量误差模型方法,研究建立了相容的立木材积方程、地上生物量方程及生物量转换函数。结果表明:在胸径基础上再增加树高因子,对立木材积方程的估计效果有明显改进,而对地上生物量的估计效果则改进不大;对于一元生物量转换函数,转换因子随胸径的增加而减小;对于二元生物量转换函数,转换因子随胸径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所建立的一元相容性方程,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的预估精度分别达到97%和96%以上;而二元相容性方程,立木材积的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符利勇  雷渊才  曾伟生  
以南方150株马尾松地上生物量数据为例,在考虑林分起源和未考虑林分起源2种情形下,对非线性似然无关回归法、比例平差法和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法3种方法进行综合比较研究。根据分配层次不同,比例平差法和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法将进一步考虑总量直接控制和分级联合控制2种方案。从直径、树高、地径、年龄、枝下高和冠幅6个林分变量中选取不同的变量构建一元、二元和三元生物量模型,利用加权最小二乘回归法消除生物量模型中存在的异方差性。基于独立形式的一元、二元和三元模型,利用非线性似然无关回归法、比例平差法和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法构建相应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在考虑和未考虑林分起源情形下,3种估计方法都能有效保证各分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曾鸣  聂祥永  曾伟生  
以我国南方地区的最重要针叶树种——杉木为研究对象,采用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和哑变量模型方法,建立适合不同杉木生长区域(总体)应用的相容性立木材积方程、地上生物量方程及生物量转换因子函数。结果表明:二元立木材积方程和地上生物量方程均优于其相应的一元模型;不同总体的模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总体A的模型估计值要大于总体B;一元和二元地上生物量方程的平均预估误差均在3%以内,可应用于不同区域的杉木林生物量估计。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世利  刘健  余坤勇  
林分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研究许多林业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基础.建立林分生物量模型是进行林分生物量估测的主要手段.以往所构建模型存在一个严重的缺陷,即各分量模型与总量模型之间不相容.本研究根据闽江流域杉木林分的生物量实测数据,从模型相容性的定义出发,分析各分量的代数关系,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构建了林分各分量的相容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能够快速地构建各种林分非线性模型;本研究所构建的相容性林分生物量非线性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实际生产中,且所采用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彭健健  王增  张勇  刘海英  顾光同  彭欣怡  吴家森  叶子豪  张申  尚世宇  
【目的】构建杨梅Myrica rubra一元相容性单株生物量模型,为杨梅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及生物量精确估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48株杨梅标准木实测数据,在以地径、树高、冠幅为自变量建立独立单株生物量模型基础上,运用非线性误差变量模型法,对浙江仙居县杨梅人工林相容性单株生物量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拟合出的独立单株生物量模型中,以地径(x_1)为自变量的幂函数模型决定系数为最大,叶片生物量(y_1)、枝干生物量(y_2)、根系生物量(y_3)及总生物量(y_0)模型分别为y_1=0.004x_1~(2.795)、y_2=0.003x_1~(3.048)、y_3=0.002x_1~(3.141)和y_0=0.010x_1~(2.995)。以地径、树高、冠幅构建的3个相容性单株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均较好,其中又以地径为自变量的模型决定系数和预估精度最大,模型最优,相关参数c_0、b_0、r_1、r_2、r_3和r_4分别为0.084 0、2.162 7、0.780 0、0.779 9、0.224 3和0.204 5。随地径、树高和冠幅增大,叶片、枝干、根系生物量的分配规律基本相似,枝干、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叶片生物量则逐渐下降。各组分生物量随杨梅林龄增大从大到小快速演变为枝干、根系、叶片。【结论】在运用杨梅一元相容性单株生物量模型进行估算时,以地径为自变量的幂函数模型决定系数最大,且模型决定系数和预估精度最大。地径是最适合用于估算杨梅生物量的变量。图1表4参3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利虎  李凤日  贾炜玮  
基于东北林区天然白桦实测生物量数据,通过2种方案(以总生物量为基础分级控制和以总生物量为基础直接控制)建立天然白桦一元和二元相容性生物量模型,模型参数估计采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估计方法,并采用加权回归的方法进行异方差的消除。结果表明:2种方案所建立的天然白桦一元、二元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确定系数R2=0.800~0.988,模拟效率(EF)=0.80~0.97;2种方案所建立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预测精度大多数在80%以上,树枝和树叶生物量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差,但也在69%以上;所建立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中,总生物量和树干生物量模型效果较好,树根、树叶和树枝生物量模型效果较差。总的来说,2种方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利虎  张连军  李凤日  
【目的】从确定生物量模型误差结构和建立可加性生物量模型2方面进行立木生物量研究,为构建生物量模型提供建议。【方法】以黑龙江西部平原地区人工林小黑杨为例,利用似然分析法判断总生物量及各分项生物量模型的误差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SAS/ETS模块的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建立其可加性生物量模型,并采用"刀切法"对生物量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经似然分析法判断,人工林小黑杨生物量模型的误差结构都为相乘的,对数转换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应当被选用。所建立的人工林小黑杨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的调整后确定系数Ra2为0.92~0.99,绝大多数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以及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都较小,所有模型的预测精度都在85%以上...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曹梦  潘萍  欧阳勋志  臧颢  吴自荣  单凯丽  杨阳  
闽楠Phoebe bournei为中国特有树种,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以江西安福县闽楠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及生物量调查获取基础数据,分析闽楠生物量分配特征,并基于非线性度量误差法建立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①不同枝径级(2, 4, 6, 8 cm)的一级枝、次级枝、叶生物量占枝条生物量的比值均差异显著(P<0.05),枝条生物量集中于树冠下层,且显著高于上层生物量(P<0.05),不同胸径级树根生物量占整株生物量的比值差异显著(P0.05)。③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对全株、地上、根、树冠、干、枝和叶的拟合精度分别为91.8%, 91.0%, 90.2%, 85.1%, 91.6%, 86.8%和71.0%,拟合效果较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兴召  孙晓梅  张守攻  陈东升  
基于60株辽东山区日本落叶松样木生物量的实测数据,分析不同林龄条件下立木各部分生物量的变化情况,并应用度量误差方法建立立木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树叶、树枝、树皮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值随林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干材占总生物量的比值随林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筛选出总生物量与各分量最优独立模型的基础上,应用三级控制的方法建立生物量相容性模型,并采用加权回归方法消除总量和各分量模型的异方差。建立的总量、地上部分、树干、干材、树皮生物量模型,其R2均大于0.9;树根、树冠、树叶和树枝生物量的R2略低,介于0.7 0.9之间。通过独立样本对模型的相容性和预测精度进行检验,各分量预测值所占总生物量的百分比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