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7)
- 2023(11995)
- 2022(10671)
- 2021(10022)
- 2020(8515)
- 2019(19411)
- 2018(19404)
- 2017(37500)
- 2016(20644)
- 2015(23169)
- 2014(23332)
- 2013(22993)
- 2012(21079)
- 2011(18951)
- 2010(18894)
- 2009(17583)
- 2008(17160)
- 2007(14983)
- 2006(13191)
- 2005(11834)
- 学科
- 济(77201)
- 经济(77081)
- 管理(64101)
- 业(57975)
- 企(49873)
- 企业(49873)
- 方法(35404)
- 数学(30264)
- 数学方法(29918)
- 财(23051)
- 农(20175)
- 中国(19606)
- 制(19029)
- 学(18548)
- 业经(18001)
- 地方(14736)
- 务(14733)
- 财务(14665)
- 财务管理(14631)
- 企业财务(13888)
- 理论(13454)
- 贸(13416)
- 贸易(13408)
- 环境(13327)
- 和(13303)
- 银(13089)
- 农业(13067)
- 银行(13045)
- 易(13042)
- 体(12913)
- 机构
- 大学(294900)
- 学院(291584)
- 管理(115982)
- 济(111130)
- 经济(108453)
- 理学(100421)
- 理学院(99288)
- 研究(97997)
- 管理学(97570)
- 管理学院(97045)
- 中国(72158)
- 京(63457)
- 科学(62465)
- 财(53998)
- 所(49920)
- 农(49324)
- 业大(46176)
- 研究所(45473)
- 中心(43672)
- 江(43079)
- 财经(42713)
- 北京(39856)
- 农业(38879)
- 经(38670)
- 范(37846)
- 师范(37456)
- 院(35887)
- 州(34753)
- 经济学(32616)
- 财经大学(31798)
- 基金
- 项目(202634)
- 科学(158138)
- 研究(146806)
- 基金(146429)
- 家(128154)
- 国家(127104)
- 科学基金(108586)
- 社会(90673)
- 社会科(85822)
- 社会科学(85800)
- 省(79367)
- 基金项目(78180)
- 自然(71907)
- 自然科(70157)
- 自然科学(70138)
- 自然科学基金(68828)
- 划(67023)
- 教育(66886)
- 资助(60190)
- 编号(59921)
- 成果(49170)
- 重点(45327)
- 部(44406)
- 发(42144)
- 创(42030)
- 课题(41434)
- 创新(39285)
- 制(39200)
- 科研(38986)
- 教育部(37713)
- 期刊
- 济(122766)
- 经济(122766)
- 研究(86076)
- 中国(56510)
- 学报(49825)
- 科学(44753)
- 农(44510)
- 管理(42803)
- 财(41918)
- 大学(37121)
- 学学(34948)
- 教育(31843)
- 农业(30829)
- 融(24456)
- 金融(24456)
- 技术(24108)
- 财经(20722)
- 业经(19437)
- 经济研究(18611)
- 经(17496)
- 问题(15895)
- 图书(15805)
- 业(15291)
- 理论(15230)
- 科技(14864)
- 版(14096)
- 实践(14083)
- 践(14083)
- 技术经济(13323)
- 现代(13172)
共检索到426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贤谦 荆英 师光禄 姚彦明 李连昌
1992~1995年经过对枣步曲排粪规律、食叶量、枣树蓄叶量以及不同失叶水平对枣果产量影响的系统研究,建立了排粪量与平均气温的数量模型:F∧=0.5629+0.0162T,枣树蓄叶量估测模型:株蓄叶总面积=株总枣股数×每股平均枣吊数×每吊平均枣叶数×平均枣叶面积,单位树冠面积下单位时间落粪粒数动态防治指标模型:Y=(226.194X3-373.7546)X-23(0.5659+0.0162T),经林间验证,准确度在90%以上。
关键词:
枣步曲,排粪量,防治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春萍 李琪 程晋伟 陈洁 宗浩
为了研究无公害生物农药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采用固-液连续萃取法提取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种仁的活性物质,减压浓缩后得到粗提物,得率13.8%;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得浸膏中楝素的含量为17 mg/g。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用不同稀释倍数的种仁甲醇粗提物对小菜蛾幼虫进行了拒食作用的测定,试虫的拒食率分别达到37.5%、47.6%和61.9%。结果表明印楝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印楝素 高效液相色谱 小菜蛾 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立芹 朱银飞 曹川健 温俊宝 许志春 熊德平 陶万强
Pyemotes sp.and Scleroderma guani were used to control the larvae of Semanotus bifasciatus.The results as follows:(1) the suitable control time of Pyemotes sp.was from early April to early May.The reason was that in this time,the larvae of S.bifasciatus were young and not bored into xylem that was s...
关键词:
双条杉天牛 蒲螨 管氏肿腿蜂 幼虫 龄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士波 靳杏蕊 赵淑娥
核桃是山区主要经济树种之一,由于核桃举肢蛾(Atrijuglous hetaonei yang)的为害,使核桃大幅度减产、变质,甚致绝收。过去的防治目标集中在果外的各个虫态的防治,防止幼虫蛀入果内,一旦蛀入,多采取摘掉或拾毁虫果,减少了当年的收入,或者是刨树盘树上、树下多次喷药防治成虫,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核桃多分布在山区,刨树盘难;干高冠大的树不易喷药,加上山区缺水,连续喷药不易做到。为探讨解决这一问题,1988-1991年,我们作了用高压注射机将久效磷注射到树干内,防治果内低龄幼虫的研究。
关键词:
核桃举肢蛾 高压注射 低龄幼虫防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来振良 徐一忠 王自力 童爱珍
1996年至 1 998年我们在浙江省绍兴市市区对危害垂柳的星天牛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采用了 3种药剂 ,每种药剂采用了 3种施药量 ,施药方法为蛀孔塞药。结果表明 ,各个处理虫口死亡率均达到 70 %以上 ,其中用 80 %敌敌畏乳油原药 ,1 8%阿维菌素乳剂原药和 3 6g·L-1,56%磷化铝片剂 1 /8片、 1 /1 2片和 1 /1 6片 ,虫口死亡率都达 90 %以上。表 2参 4
关键词:
星天牛 幼虫 药剂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脊竹蝗研究课题组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是毛竹林的主要害虫,我国南方毛竹产区常遭大面积危害,严重影响毛竹的生产。过去对此虫的生物学、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曾有人作了不少研究,但对防治指标尚未进行研究,常有盲目进行防治的现象。我们自1987年起开展了这项工作。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 不同眉径及不同龄级的毛竹叶片蓄积量(见表1、图1)
关键词:
黄脊竹蝗 防治指标 毛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罗正均 张力 杨德敏 陈松 游林 申菲菲 杜戈
马尾松腮扁叶蜂是重庆市近年来马尾松林内发生较严重的食叶害虫,以幼虫取食针叶危害,1a发生1代,幼虫老熟后下地入土作蛹室,以预蛹态越夏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化蛹,3月中旬开始羽化,4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6月上旬幼虫进入暴食期并开始老熟下地。幼虫出现期约90d,雄性6龄,雌性7龄。运用5种水剂、5种粉剂、3种烟剂分别对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3龄幼虫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机,灭幼脲III号和林虫净两种水剂,药效可达89%以上,杀虫双、甲氨硫磷、氧化乐果水剂单株注干药效都在90%以上;粉剂2‰多效杀虫灵、2‰森保I号、速效白僵菌药效分别为91.4%、80%、75.4%;烟剂敌杀死、灭杀毙药效分别为...
关键词:
马尾松腮扁叶蜂 化学防治 生物学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罗于洋 李青丰 金花
为了了解和掌握柠条种子害虫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而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于2003年采用田间与室内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柠条产区种子害虫防治指标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分别建立了中间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和柠条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等3种柠条上柠条种子小蜂(Bruchophagus neocaraganae(Liao))、柠条豆象(Kytorhinus immixtus Motschulsky)、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Treitschke))等3种种子...
关键词:
柠条 柠条种子害虫 复合防治指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冰 徐智文 薛羿 刘英胜 严善春
为了筛选高效低毒杀虫药剂,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本次试验选用的被害树种为馒头柳,采用树干输液法,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吡虫啉3种内吸性杀虫剂进行林间防治试验。3种杀虫剂的质量浓度分别设为:氯虫苯甲酰胺2、4、8 g/L,氟虫双酰胺0.6、1.2、2.4 g/L,吡虫啉2.8、5.6、11.2 g/L。结果发现,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吡虫啉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7.7%54.5%、41.9%66.0%和59.1%86.4%。防治后,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处理组的树干上无新产卵刻痕,吡虫啉处理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明 刘冬梅 徐福元 施建华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Hypercompe),是重大外来入侵害虫,具有食性杂、危害大、繁殖快、易传播等特点。辽、冀、津、京、鲁、陕等地城市绿化树木、药用植物及其他林木遭受严重的损害,经济损失巨大(刘永强等,2012)。2010年以来,美国白蛾相继在江苏省连云港、徐州、宿迁和盐城等市暴发。目前,该害虫向周边地区扩散蔓延的势头仍在加剧,严重威胁当地的城市绿化、林果和养蚕等行业的发展;另外,桑蚕、水产养殖中使用的菊酯类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田丰 毕湘虹 申国涛 周彪 李文宝
1993~1995年在牙克石林区研究了两年一代落叶松毛虫的发生期与物候和二十四节气的相关性;发生量与5月份温雨系数和幼虫越冬后排粪量的相关性;建立了以温雨系数x1、排粪量x2为自变量,发生量为因变量y的回归估测模型:y∧=196.2680-23.5170x1,y∧小虫=2.4499+0.0732x2,y∧大虫=11.9700+0.0278x2,兴安落叶松的失叶量超过45%,对其高、胸径及材积生长有显著影响。在5月中旬前,当有虫株率超过40%,大虫虫口密度超过50头/株,小虫虫口密度超过101头/株时,必须防治。
关键词:
落叶松毛虫,预测预报,防治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文杰 邬承先 柴承佑 王翠莲 周佳淼 孙友学 郑荣保
杨树生长迅速,繁殖容易,适生范围广,为北方平原造林的主要树种,近年来已发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已列为我国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重要树种。但各地栽植的杨树普遍遭到蛀干和食叶害虫的严重危害,在防治上,由于这两类害虫食性各异,为探索使用一种药剂既对人畜无害又可防治蛀干害虫兼治食叶害虫,我们于1986、1987、1990年多次使用灭幼脲Ⅲ
关键词:
杨树 灭幼脲 天牛 食叶害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孟楼 李有忠 雷琼 杨忠岐
采用木块法饲养花绒寄甲成虫,然后将其所产的卵块保存在5℃恒温条件下,以确定低温保存后花绒寄甲卵的生活力、初孵幼虫的行为学和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率,并比较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与树干打孔注药(氧化乐果)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低温保存49天与花绒寄甲新产卵的孵化率没有差异,花绒寄甲1龄幼虫在室内可存活1~8天、平均2.26天,爬行速度为6.5~100cm.h-1,平均25.23cm.h-1,室内及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后其初孵幼虫均能找到光肩星天牛幼虫并进行寄生;如果温度和湿度适宜,按照每头光肩星天牛幼虫释放15~25粒花绒寄甲卵时其寄生率可达90%;树干打孔注药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后...
关键词:
花绒寄甲卵 光肩星天牛 释放 控制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爱静 王成祥 李中焕
大青叶蝉防治指标的研究王爱静,王成祥(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63)李中焕(新疆阿克苏地区林业处森防站阿克苏843000)关键词大青叶蝉,新疆杨,防治指标大青叶蝉Tettigoniellavirids(L.)近年在新疆阿克苏等地区暴发,主要...
关键词:
大青叶蝉,新疆杨,防治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桂仲 刘顺通 楚智鹏 段爱菊 原国辉 段永兰
研究结果表明:麦岩螨种群密度与其寿命、繁殖、迁逃等关系密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麦岩螨卵的孵化率降低,初孵幼螨死亡率增加,雌成螨繁殖力下降,寿命缩短,扩散迁逃率增加,其危害密度为每株小麦20~40头及其以下。防治指标为:返青期百茎螨量1400头,危害指数为1%;拔节期百茎螨量6700头,危害指数为6.5%。
关键词:
麦岩螨,种群密度效应,防治指标,危害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