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7)
- 2023(1785)
- 2022(1456)
- 2021(1332)
- 2019(2378)
- 2018(2111)
- 2017(4619)
- 2016(2447)
- 2015(2730)
- 2014(2862)
- 2013(2906)
- 2012(2676)
- 2011(2589)
- 2010(2584)
- 2009(2521)
- 2008(2467)
- 2007(2428)
- 2006(2202)
- 2005(2225)
- 2004(2160)
- 学科
- 济(14105)
- 经济(14094)
- 管理(7423)
- 业(6947)
- 方法(5728)
- 企(5547)
- 企业(5547)
- 数学(5322)
- 数学方法(5316)
- 融(3534)
- 金融(3534)
- 市场(3468)
- 制(3379)
- 中国(3326)
- 土地(3048)
- 农(3016)
- 银(2964)
- 银行(2964)
- 行(2906)
- 贸(2612)
- 贸易(2608)
- 财(2548)
- 学(2524)
- 易(2500)
- 业经(2306)
- 体(2173)
- 经济学(2115)
- 体制(1853)
- 环境(1786)
- 地方(1748)
- 机构
- 大学(41079)
- 学院(40373)
- 济(20481)
- 经济(20114)
- 管理(16236)
- 研究(14715)
- 中国(13620)
- 理学(13356)
- 理学院(13215)
- 管理学(13113)
- 管理学院(13024)
- 财(10173)
- 京(9113)
- 财经(8051)
- 所(7377)
- 经(7333)
- 科学(6975)
- 经济学(6967)
- 中心(6822)
- 研究所(6311)
- 江(6225)
- 经济学院(6217)
- 财经大学(6127)
- 融(5960)
- 农(5914)
- 北京(5914)
- 金融(5880)
- 院(5229)
- 州(4867)
- 银(4768)
共检索到68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道林
利用市场机制发展存量土地市场朱道林保护耕地是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大事,而发展土地市场则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严格保护耕地,势必造成对土地开发和土地市场交易的限制,尤其是对城市增量土地市场的限制;全面发展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文灿
编者按: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意味着我国将全面享受世界贸易组织赋予的各项权利,并将遵守世贸组织规则,认真履行义务。加入WTO,要求我们主动用“国际标准”衡量自己,立足本国,放眼全球,用国际惯例和准则约束、规范政府行为,转变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方法。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原则主要有非歧视待遇原则(包含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关税减让原则、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透明度原则、互惠原则、公平原则、例外和保障原则、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原则等八大原则。其中非歧视待遇原则、公平原则和透明度原则等对土地管理的行政行为影响尤其大。按照这些原则要求,政府行政包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红梅 刘卫东 刘红光
该文在分析土地市场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的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运用我国31省(市、区)2001-2008年的面板数据,估算土地市场发育对土地集约利用的作用方向和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全国土地市场发展对土地集约利用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在2001-2008年间,我国土地市场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就能提升1.276 5亿元/Km2。进一步地将我国31省(市、区)划分为工业化初期、中期、成熟期和后期4个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省(市、区)土地市场化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作用程度和作用方向有着较大差别。工业化初期阶段省(市、区)的土地市场发展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弹性系数最高;工业化中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抓好土地公开拍卖促进土地市场发展为了引深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加大市场配置资源的力度,对商业性用地逐步改协议出让为招标和拍卖出让,我们精心设计、精心组织了我县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第一次拍卖。1994年4月18日,我县终于敲响了土地拍卖的第一锣。这一具有历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小莉
文章针对合肥市土地市场发展现状及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规划为龙头,实施为手段,禁止"以租代征",不断完善工业用地的招拍挂的操作办法,在合法的基础上有条不紊地构建健康活跃的土地市场。
关键词:
合肥 科学规划 土地市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玉华 张文方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农村各种经济关系的载体。土地市场是农村市场体系的基础市场,又是目前发育最迟缓的环节。客观地估计土地市场的现有发展,制定明确的土地市场发展政策、落实措施,是尽快改变土地市场发育迟缓状况的需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钢
唐中叶以后,随着均田制的瓦解,封建国家对土地"不立田制,不抑兼并"。中国封建社会比较完全、比较自由的土地私有制开始逐渐确立,土地至此才成为比较完全的商品,土地买卖遂成为人们占有土地的主要途径,土地市场的范围与规模激剧扩大,土地买卖形式并呈多样化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为民 唐扬辉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土地市场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历了从无偿到有偿,从协议到"招拍挂",从城市到农村,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的发展过程,有力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高效利用,实现了国有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土地供应从无偿向有偿转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子成 罗华山
发展西部地区土地市场之我见宋子成,罗华山目前,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土地市场还处于相对较冷的状态。如何推进这些地区土地市场发育的进程,已成为摆在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一、西部地区土地市场发育现状西部经济欠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妍华
发展土地市场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严格保护耕地,势必造成对土地开发和土地市场交易的限制,尤其是对城市增量土地市场的限制;全面发展土地市场必然要求开发农业用地为城市建设用地,引起耕地面积减少。这一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并非不可调和,它们之间既有矛盾的方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关键是如何利用统一的方面,抑制矛盾的方面,全面利用综合措施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最终使土地资源利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保护耕地 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 开发利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塔
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转变的迫切性土地与资本和劳动力一起构成生产要素的三个组成部分,但它是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和要素.它的稀缺性要求有效与合理的开发与管理.高速经济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使对土地的需求急剧增长,尤其是在经济与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及相邻地区,因土地需求迅速增加所引起的土地价格迅速上场,以及缺乏有效的政策更加剧了这一矛盾.土地能否合理地利用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城市化的过程才刚刚开始.未来一二十年将是我国城市化的加速阶段.这与整个亚洲城市化进程是一致的.据估计,200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35%.2010年达到45%,根据现在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坤秋 龙花楼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举措,土地市场则是实现城乡要素流通的重要渠道,也是连接城乡发展的关键纽带。本文阐释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与本质特征,探究了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量化分析了中国273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土地市场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演进规律,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土地市场与城乡融合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以期从土地市场视角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一条可实现路径。结论如下:(1)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价值重塑的过程,旨在消除阻碍城乡发展的因素,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与平等交换,实现城乡发展要素回报趋同,本质是通过城乡互动互补实现城乡地域功能的整体优化。(2)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的作用是利弊双轨的权衡,作用方向取决于土地市场是否是良性市场。城乡二元分配体制与社会融入受阻背景下,扭曲土地市场掣肘城乡融合发展。(3)2005-2013年中国土地市场稳步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略低,土地市场规模、土地市场价格与土地市场化程度分别提升113.66%、274.09%与37.07%,59.34%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下滑,二者反差明显,且均具时空分异特征。(4)现阶段,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发展更多体现为滞碍作用,但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存在"低水平陷阱",突破88.64%的抑制拐点,即可发挥土地市场对城乡融合的促进作用。重塑土地市场发展价值取向,加快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探索人口—土地挂钩机制是后续工作的重要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