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8)
2023(11787)
2022(10255)
2021(9634)
2020(8043)
2019(18388)
2018(18652)
2017(35212)
2016(19482)
2015(21945)
2014(22282)
2013(21712)
2012(19875)
2011(17778)
2010(17629)
2009(15930)
2008(15162)
2007(13273)
2006(11514)
2005(9932)
作者
(58223)
(48130)
(47893)
(45442)
(30605)
(23033)
(21710)
(19068)
(18352)
(17138)
(16529)
(16206)
(15325)
(15270)
(14797)
(14757)
(14555)
(14466)
(13805)
(13619)
(12178)
(11936)
(11653)
(10943)
(10804)
(10749)
(10707)
(10490)
(9710)
(9661)
学科
(72336)
经济(72249)
管理(57142)
(53385)
(44838)
企业(44838)
方法(33981)
数学(29153)
数学方法(28817)
(19652)
(19029)
中国(18786)
(17359)
技术(17235)
业经(16097)
地方(14576)
理论(13960)
(13596)
农业(13156)
(12388)
(12222)
贸易(12218)
环境(12074)
(11853)
教育(11520)
(10997)
财务(10920)
财务管理(10901)
(10624)
银行(10566)
机构
大学(273972)
学院(272822)
管理(108886)
(100531)
经济(98037)
理学(94605)
理学院(93531)
研究(92557)
管理学(91818)
管理学院(91336)
中国(66170)
科学(61384)
(59342)
(49366)
(47704)
业大(45340)
(44168)
研究所(43998)
中心(41261)
(39967)
农业(39250)
北京(37270)
(36957)
师范(36486)
财经(35794)
(34045)
技术(33317)
(32579)
(32378)
师范大学(29388)
基金
项目(194074)
科学(151019)
研究(140509)
基金(138337)
(122073)
国家(121072)
科学基金(102763)
社会(84755)
社会科(80165)
社会科学(80142)
(77467)
基金项目(74051)
自然(68748)
自然科(67113)
自然科学(67094)
自然科学基金(65842)
(65478)
教育(64766)
编号(58249)
资助(56727)
成果(46779)
重点(43549)
(41924)
(41031)
(40926)
课题(40544)
创新(38153)
科研(37314)
计划(36371)
项目编号(35767)
期刊
(108319)
经济(108319)
研究(76510)
中国(53874)
学报(48566)
(43875)
科学(43435)
管理(39344)
教育(35229)
大学(35219)
学学(33089)
(32315)
农业(31199)
技术(26693)
(18632)
金融(18632)
业经(18134)
图书(16617)
经济研究(16514)
财经(16459)
(16060)
科技(15628)
技术经济(14025)
(13921)
问题(13913)
理论(13420)
(13220)
业大(13074)
实践(12547)
(12547)
共检索到391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希近  庞万福  高占旺  车玉莲  屈冬玉  纪颖彪  
利用孤雌生殖诱导马铃薯双单倍体技术的研究@张希近@庞万福@高占旺@车玉莲¥张家口市坝上农科所@屈冬玉@纪颖彪¥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梁洪斌河北省怀来县沙城中学利用孤雌生殖诱导马铃薯双单倍体技术的研究TechnologicalStudyonDerivat...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黎亮  李浩川  徐小炜  陈绍江  
玉米孤雌生殖单倍体的诱导是进行单倍体育种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选择20个杂交种作母本进行单倍体诱导,结果表明:不同母本基因型间单倍体频率差异显著,其中高频材料的单倍体频率约为低频材料的5倍。以郑单958为母本和CAUHOI-1杂交经多年试验初步表明在海南冬季进行单倍体诱导的效率(3.39%)显著高于北京夏季(1.86%)。杂交诱导果穗不同部位的单倍体频率存在差异,顶部的单倍体频率较高。吐丝后不同时期的单倍体诱导表明,在吐丝早期授粉的诱导效率最高。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母本基因型、诱导地点以及授粉时期均对单倍体诱导有重要影响。选择高频的母本材料,在合适的地点于吐丝早期进行单倍体诱导是单倍体诱导的最佳方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晓鑫  慈佳宾  崔学宇  张野  赵超  杨伟光  
【目的】分析不同因素处理下玉米单倍体诱导率的变化,以提出高效诱导玉米单倍体的技术措施。【方法】研究不同母本基因型、世代选择、生态环境、授粉时期、果穗部位等5个处理因素对玉米单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母本基因型间单倍体的诱导效率差异显著,但不同杂交模式与诱导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5大种质类群S1世代为单倍体最佳诱导世代;与长春吉林相比,海南三亚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提高单倍体的诱导率;早期授粉的单倍体诱导率高于晚期授粉;果穗底部籽粒的单倍体诱导率低于顶部籽粒。【结论】选择高频的母本材料、适宜的诱导世代、在合适的地点于吐丝早期进行单倍体诱导是单倍体诱导的最佳方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庞万福  屈冬玉  纪颖彪  姜淑荣  
通过 4x-2x杂交测验,从Solanum phureja后代中筛选出 9份诱导双单倍体频率和花粉育性高的授粉者,它们的平均诱导率为33株双单倍体/100个浆果,并具有显性纯合的胚斑标记基因(BB)和紫色胚轴标记基因(PP),可用来有效识别双单倍体。不同的四倍体母本产生双单倍体的频率不同,中薯2号产生频率最高,100个果中可产生34株双单倍体,母本基因型对双单倍体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增  宋同明  滕文涛  薛国宾  刘丽娟  
本试验通过对北农大高油 (BHO)与 Stock6 F1的自交后代、BC1和 BC2 后代分离群体单株单倍体诱导率的分布趋势分析发现 ,在 3个群体中均以诱导率最低的类型占绝大部分 ,诱导率较高 (相对于 Stock6 )的类型所占比率很小 ,而诱导率突出的类型所占比率更小。在 F1自交后代系统中出现了诱导率大大超出高亲的极端类型 ,而在 BC1和 BC2 的后代系统中未见有诱导率超高的跳跃性分布类型。随着 Stock6回交次数的增加 ,后代中分离出诱导率超亲类型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此 BHO中可能存在不同于 Stock6的诱导单倍体基因。与 BC1和 BC2 后代相比 ,BHO/ Stock...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建华  蔡群峰  加那提  许启凤  
本实验用DMSO、MH、PEG、6-BA、激动素等10种单一药剂及其各种组合处理对京杂六号玉米诱导孤雌生殖,共处理了1191穗,平均结实率为0.110%;筛选出最好的处理为组合药剂DMSO2%+MH50mg·L-1+PEG500mg·L-1处理抽丝后5d的花丝,其结实率为0.52%;单一药剂以NAA-Na10mg·L-1与DMSO2%的诱导效果最好;组合药剂的诱导效果优于单一药剂的诱导效果;大部分药剂有一最适浓度,浓度过高或过低诱导率有递减的趋势;处理时期以抽丝后5d为最佳;处理花丝的诱导效果好于处理子房的诱导效果。对所诱导的孤雌生殖一代(Pa1)植株观察,初步断定有遗传同质化的自交系产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晓丽  张泽宇  曹淑青  由学策  
以实验室内保存培养的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2n♀配子体为实验材料,经切碎培养,促进2n♀配子体成熟,排出卵进行孤雌生殖,形成幼孢子体。将0.5~1.0cm的孤雌生殖幼孢子体的假根切除,从其体细胞中诱导出2n♀配子体。实验结果表明,在10~20℃范围内,培养20d后,在15℃和20℃下的2n♀配子体排出的卵的孤雌生殖率分别为8.4%和7.4%,明显高于10℃下的1%。20℃下诱导培养15d后就出现了2n♀配子体,培养60d后,2n♀配子体的诱导率达到100%;15℃下培养30d后才出现2n♀配子体,60d后的诱导率为38%;而10℃下诱导培养45d后才开始出现2n♀配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光堂  荣廷昭  刘礼超  涂升斌  
应用不完全双到杂交配合力分析、Hayman双列杂交遗传分析和因子聚类分析法分析了用化学诱导产生的14个玉米孤雌生殖系(P1组)作母本与5个我室自育优良自交系(P2组)作父本组配的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结果。各系各性状的GCA和SCA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单株穗粒重的GCA以孤雌生殖系405最高(25.19%);被测7个性状中,出籽率主要由加性基因效应控制,株高、穗位高、穗长、单株穗粒重有加性、显性基因效应,百粒重和行粒数2个性状,除探测到了加性、显性基因效应外,还获得有上位性基因效应存在的证据;供试的P1组各系相对与P2组的各系,在各性状上都有较多的显性基因。对70个杂交种采用因子聚类结果表明,不同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强  黎亮  陈绍江  
以杂交种1145×Y331作母本与高油型农大高诱1号单倍体诱导系杂交产生的单倍体及其秋水仙素加倍形成的双单倍体(DH)群体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孤雌生殖单倍体及DH系群体的配子分离及遗传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单倍体及DH群体中SSR分子标记呈随机分离,没有发现明显的偏分离现象。对DH和重组自交群体(RIL)的农艺性状比较分析表明,2个群体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基本一致,DH群体表现出系内整齐性更高。上述结果表明,孤雌生殖诱导和秋水仙素加倍基本上不存在明显的基因型选择性,DH群体的变异性可以满足育种上的需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耀中  董洪平  
在隔离区,以太谷核不育小麦和矮败小麦为供试亲本.用炔诺酮、甲地孕酮、乙烯雌酚、马来酰肼(MH)等化学药剂诱导不育株孤雌生殖。结果表明,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诱导结实率高于矮败小麦。炔诺酮、甲地孕酮和乙烯雌酚的诱导结实率均超过马来酰肼。小穗剪颖后用药剂处理和药剂处理后穗子套袋均能提高诱导结实率。用药剂处理时间以晚上19时后效果最佳。不同供试亲本对喷药次数的反应存在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素平  董洪平  周丽艳  
在隔离条件下 ,用化学药剂 (成份 :50 0mg·kg-1 对氯苯氧乙酸 +10 0mg·kg-1 激动素 +1 5%二甲基亚砜 )处理矮败小麦子房。取材后做石蜡切片 ,观察子房的发育进程。结果表明 ,化学药剂处理的子房 ,不论横切还是纵切 ,开始时子房膨大 ,胚囊内细胞体积增大 ,随后 ,胚囊内的细胞逐渐解体 ,子房壁逐渐变薄 ,有的最后仅剩一薄层子房壁 ;有的靠近珠心内侧有胚乳细胞出现 ,但未出现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耀中  董洪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增  宋同明  
对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 Stock6进行了单倍体诱导测验,并针对其存在缺点进行了杂交和回交改良。试验结果显示,用 Stock6对高油玉米、甜玉米和普通玉米均能诱导出一定频率的单倍体(平均为0.94%)。在杂交籽粒中,Navajo 斑纹标记的表达强度受母本遗传背景影响较大,在甜玉米和高油玉米背景下表达较弱。通过对 Stock6的杂交或回交改良,已经获得了大批籽粒 Navajo 斑纹标记较深、胚面大、花粉量多和结实率高的后代穗行,其中个别穗行的诱导率较 Stock6有了明显提高。试验结果还初步证实了诱导性状的超亲分离特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耀中  董洪平  
在隔离区内,以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中的不育株为供试亲本,用秋水仙素(Col)和二甲基亚砜(DMSO)诱导孤雌生殖。结果表明,Col和DMSO均具有诱导不育株孤雌生殖的作用,并且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同一药剂不同的诱导方法,其诱导效果有差异;小穗剪颖处理的孤雌生殖结实率较高;处理时间和套袋与否对孤雌生殖结实率影响不显著。孤雌生殖纯系在纯度和遗传稳定性方面均接近于对照品种(丰抗8号)。从遗传理论和育种实践的角度,讨论了药物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的可行性及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自力  陈晓鸣  王绍云  叶寿德  陈勇  
白蜡虫在人为去雄虫条件下孤雌生殖的研究表明:白蜡虫子1代和子2代的生物学特征与正常行两性生殖的白蜡虫自然种群孤雌生殖的基本一致;孤雌生殖的子代怀卵量低于正常两性生殖的自然种群雌虫怀卵量;孤雌生殖的子代性比与正常两性生殖的自然种群性比基本相同;子1代的雌虫死亡率低于正常两性生殖的自然种群的雌虫死亡率,子2代的雌虫死亡率与正常两性生殖的自然种群的雌虫死亡率相近;子1代的个体泌蜡量和单位面积泌蜡量与两性生殖的白蜡虫泌蜡相似;子2代的平均个体泌蜡量和单位面积泌蜡量低于正常两性生殖的白蜡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