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1)
2023(9612)
2022(8048)
2021(7217)
2020(5823)
2019(13030)
2018(12971)
2017(25522)
2016(13436)
2015(15250)
2014(15432)
2013(15763)
2012(15558)
2011(14703)
2010(15274)
2009(14516)
2008(14098)
2007(12769)
2006(12085)
2005(11566)
作者
(42598)
(35261)
(35193)
(33426)
(22472)
(16598)
(16047)
(13615)
(13428)
(12684)
(12303)
(11627)
(11521)
(11473)
(11018)
(10918)
(10425)
(10219)
(10171)
(9937)
(9334)
(8741)
(8548)
(8100)
(8076)
(7991)
(7825)
(7732)
(7210)
(6934)
学科
(85672)
经济(85608)
管理(33645)
(30665)
地方(26135)
中国(25708)
方法(24139)
数学(21414)
数学方法(21323)
(20869)
企业(20869)
(19555)
地方经济(16459)
业经(16396)
(14790)
(14350)
(13927)
银行(13913)
(13823)
金融(13822)
(13670)
农业(13432)
(13192)
环境(12689)
(12567)
贸易(12554)
(12164)
(12040)
(10054)
(9870)
机构
学院(213407)
大学(212244)
(102032)
经济(99962)
研究(83903)
管理(74193)
中国(65401)
理学(61341)
理学院(60514)
管理学(59732)
管理学院(59316)
科学(48070)
(47182)
(46359)
(43896)
研究所(39139)
中心(36093)
财经(35605)
(33772)
(33046)
经济学(32998)
(31993)
北京(31297)
(30197)
师范(29961)
(29738)
经济学院(29397)
(27342)
业大(26621)
财经大学(25979)
基金
项目(125591)
科学(98364)
研究(95428)
基金(88811)
(76607)
国家(75971)
科学基金(63248)
社会(62179)
社会科(59039)
社会科学(59026)
(49170)
基金项目(46010)
教育(41831)
(41443)
编号(38774)
自然(36532)
资助(36336)
自然科(35515)
自然科学(35505)
(34966)
自然科学基金(34820)
成果(32654)
重点(29065)
发展(29021)
(28569)
课题(28368)
(27864)
国家社会(25934)
(25295)
创新(23932)
期刊
(130713)
经济(130713)
研究(75639)
中国(47518)
(31928)
(31450)
管理(29945)
学报(28301)
科学(28274)
(26574)
金融(26574)
教育(22289)
经济研究(22060)
农业(21715)
大学(21275)
业经(20296)
学学(19910)
技术(19020)
财经(18592)
问题(17606)
(16221)
(14385)
国际(13093)
技术经济(12492)
世界(11554)
商业(11518)
资源(11143)
经济问题(11062)
(10696)
统计(10688)
共检索到354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筠  杜晓燕  
利用外资是解决西部区域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的有效措施。分析了西部区域利用外资的现状,探究西部区域外资利用度偏低的原因,提出了充分利用西部的资源优势,借助外资促进西部区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田云华  王凌峰  张建武  
文章利用我国1993~2015年省级实际利用外资水平与利用外资形式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发现我国利用外资总体上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其中,以国有企业为合作主体的中外合资企业(EJVs)最大程度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外商独资企业(WFFEs)同样发挥了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中外合作企业(CJVs)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扩展研究显示:我国沿海地区的中外合资企业显著带动了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外合作企业对内陆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外商独资企业则表现出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文章发现,由于我国很大一部分的外资企业是出口导向型企业,在进一步区分不同外贸发展方式后,加工贸易出口整体上带动了区域经济增长;金融危机后,沿海加工贸易抑制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是对较远的内陆地区仍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唯实  
根据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FA方法分析比较了1990~2008年中国各个省市区、全国及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发展差异的成因进行了计量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能源效率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效率最低的是西部地区;中国的全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大于1,说明中国整体的能源效率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袁冬梅  刘建江  张显春  
本文通过总结我国过去利用外资的实践,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状况和经济发展目标,客观上要求利用外资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利用外资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包括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协调利用外资与环境、利用外资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加强利用外资方面的环境立法工作,同时制定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引资政策和财政税收政策,提高外资进入的环境门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亚沙  
利用外资与我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杨亚沙(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近五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通信工业,特别是我国的移动通信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自1987年我国开始建设公用移动电话网以来的十年间,即截至1997年7月,我国的移动电话...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豆建民  
本文通过介绍西方的有关区域经济理论 ,首先指出了政府以及区域合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进而从“两个大局”思想到西部大开发战略 ,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 ,最后从政府支持和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分析了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夏兴园  胡俊超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历史变迁显示,中部地区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中部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较强的后发优势以及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都使得加快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为此,根据“统筹区域发展”的新的发展观的要求,政府必须加大对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于蕾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总量差异上,而且也表现在速度差异上。这种东中西经济发展速度的递减特征和FDI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相一致,实证数据表明FDI并没有缓解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反而起到了相反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形成了以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为基础的新国际劳动分工体系,把经济全球化推进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全球生产供给与有效需求失衡是催化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目前,国际劳动分工新的均衡机制尚未浮现,经济全球化继续向深入方向发展。在此条件下,全球金融危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向均衡化方向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发展延续危机之前的基本走势,我国经济重心继续向西、向北方向移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保持领先态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邢红  党凤兰  刘俊昌  
区域经济理论表明: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减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其转化的程度和水平是标志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农业和工业生产在技术方面的不同要求和劳动力收入的不同预期。因此,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经济运转的内在机理、减少农业资本流动的限制性、发挥区域经济的聚集作用、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等,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高翔  吕庆华  
名牌战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对世界品牌实验室"中国500最具品牌价值"排行榜上榜品牌区域分布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品牌数量、品牌价值与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拥有较多名牌数和较高品牌价值总量的区域会占据经济发展的优势地位。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对我国区域经济实施名牌战略提供了对策建议,认为名牌战略是需要动员全社会资源的系统工程,需要来自国家政策体系的支持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帮助,才能集中社会资源,营造出最利于品牌企业快速成长的外部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元琨  李健  靳泽凡  
新兴服务业的出现为社会提供了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借此满足不同消费者高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文章基于区域发展差异视角,探究了新兴服务业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对东中西三大地区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区域差异会影响新兴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我国新兴服务业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大,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次之,而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最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杰文  张清正  
"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对区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因而,科学把握发展变化中的新业态,为区域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家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加快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十一五"以来各地区经济发展格局仍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国家区域相关政策,从而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时期区域间发展总体协调,对深化区域发展的理论和政策具...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国庆  
一2011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再创新高,并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增长较快":服务业利用外资增长较快;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较快;亚州地区对华投资较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