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71)
2023(2040)
2022(1707)
2021(1583)
2020(1215)
2019(3018)
2018(2877)
2017(5378)
2016(2955)
2015(3352)
2014(3361)
2013(3400)
2012(3253)
2011(2976)
2010(3138)
2009(2862)
2008(2908)
2007(2757)
2006(2536)
2005(2418)
作者
(9840)
(8010)
(7975)
(7666)
(5274)
(3886)
(3568)
(3237)
(3218)
(2937)
(2912)
(2864)
(2748)
(2677)
(2589)
(2583)
(2572)
(2465)
(2381)
(2352)
(2057)
(1960)
(1928)
(1927)
(1917)
(1868)
(1759)
(1729)
(1690)
(1627)
学科
(14259)
经济(14253)
管理(9097)
(8965)
(7979)
企业(7979)
方法(5831)
数学(4718)
数学方法(4690)
地方(4086)
业经(3814)
中国(3507)
(3503)
贸易(3497)
(3403)
(3090)
(2812)
(2778)
环境(2704)
(2656)
(2610)
技术(2193)
(2179)
(2168)
理论(2106)
(2054)
资源(2052)
土地(1986)
(1962)
金融(1961)
机构
大学(46709)
学院(46171)
(20857)
经济(20318)
管理(18098)
研究(18068)
理学(15381)
理学院(15181)
管理学(15016)
管理学院(14917)
中国(13080)
科学(11424)
(10233)
(9751)
研究所(8879)
(8161)
(7923)
中心(7369)
(7316)
业大(7037)
上海(6974)
(6731)
财经(6605)
农业(6447)
(6382)
北京(6325)
师范(6321)
经济学(6191)
(6090)
科学院(6073)
基金
项目(31608)
科学(25034)
基金(23204)
研究(22192)
(20722)
国家(20601)
科学基金(17510)
社会(14289)
社会科(13643)
社会科学(13640)
基金项目(12068)
(11567)
自然(11551)
自然科(11304)
自然科学(11301)
自然科学基金(11092)
(10420)
教育(9576)
资助(9439)
编号(8664)
重点(7530)
(7230)
(6926)
(6595)
成果(6513)
课题(6322)
创新(6183)
国家社会(6153)
科研(5932)
计划(5816)
期刊
(23598)
经济(23598)
研究(13986)
中国(11107)
管理(7987)
科学(7661)
学报(7417)
(6393)
(5898)
大学(5098)
学学(4819)
农业(4648)
教育(4421)
技术(4047)
经济研究(4040)
资源(3990)
(3640)
金融(3640)
业经(3578)
财经(3464)
(3347)
问题(3340)
(3249)
国际(3173)
(3153)
技术经济(2641)
图书(2588)
世界(2459)
现代(2408)
经济管理(2289)
共检索到73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亚琴  
本文从利用外资推动上海传统工业改造、利用外资加速上海高科技产业展、利用外资促进上海工业企业制度变革三个层面实证分析了利用外资对上海工业竞争力提升的积极效应。其隐含的政策涵义就是 ,要提升国内产业竞争力必须要利用外资 ,尤其是要利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来营造上海产业发展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二震  戴翔  
第一,在引资政策方面要实现从利用优惠政策向采用竞争政策的转型。以优惠政策创造的低成本"洼地"红利空间已经基本消耗殆尽,同时也意味着以扭曲要素价格的方式引进资源和配置生产要素面临困难。未来引进外资,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在引资政策上必须实现由原有的优惠政策向竞争政策的转型。因为竞争是市场的核心和灵魂,唯有实施竞争政策,才能在市场的基础上引导资源在产业间、产业内以及区域间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有效克服资源配置中的行政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二震  戴翔  
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外资的大量利用在推动我国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开阔地"式平推化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面临全球经济新格局和发展阶段的变化,中国原有引资方式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外资嵌入型的产业发展面临"浮萍效应"和"双重夹击"的困境和挑战。我们必须调整原有利用外资的思维方式和对策思路,通过利用外资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服务于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卫新江  张建红  张书汉  
调查表明,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投资的战略正在发生变化,从过去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以降低成本的简单战略,逐步转向集寻求低成本、大市场和可创造资产为一体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复杂战略。这是对我国利用外资的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利用、创造和培育我国的外资区位优势,使其适应于跨国公司新的发展战略?本文将采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分析如何优化我国的投资环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林生  
入世后,中国的关税可望降低,非关税壁垒会逐步消除,市场准入将更为广泛。在入世背景下,外资流入中国的规模将稳步地增长,这将有助于中国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制造业和农业比较优势的进一步发挥,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外资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会因为入世而自发地放大,因此需要“以竞争促创新”这种不同于以往“以市场换技术”的新策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厉无畏  王玉梅  
通过对上海工业的增加值率常年较低的原因分析,本文认为忽视产业发展的文化因素和产品的文化竞争力,是上海前一阶段产业发展的软肋。指出产品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取决于以文化为底蕴的观念价值。上海应以文化打造品牌,走品牌竞争之路,并加大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提高文化对上海新一轮发展的贡献率。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春勋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发现,与消费品制造业相比,重庆装备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低度化、专业化协作程度低、技术落后及制度环境不配套等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背景下,重庆装备制造业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大力实施自主创新,通过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延伸战略以快速提升产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平  
建材工业是湖南的优势产业之一,研究其产业竞争力,对于提升工业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合运用当前国内外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通过考察建材工业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湖南建材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出其竞争力在全国处较低水平、并呈下降趋势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强  
装备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产业群体,由许多大中小型装备工业企业组成。在我国装备工业中,大中型企业占主导地位。据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全国大中型装备工业企业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装备工业企业的比重为:企业数占17.4%,总产值占51.1%,固定资产净值占70.4%。这说明大中型企业仍是我国装备工业的主力军,而且这些大中型企业多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型企业。由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滞后,企业竞争机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叶耀明  戚列静  
近年来我国外贸规模迅速扩大,出口商品的结构不断优化正显现着我国外贸竞争力提升的现状,而FDI在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特别是FDI带来的先进技术的扩散效应,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外贸竞争力的提升。但是FDI对我国长期外贸竞争力也有着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引资工作,扬正抑负,充分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和努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切实提高我国的外贸竞争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夏蓓  
成本管理是企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也是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也普遍认识到了成本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但如何让成本管理落到实处,切实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贡献力量,则成了许多企业面临的现实难题。本文在文献综述和归纳总结成本管理的前沿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之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书萍  盛昭瀚  柳炳祥  
叙述了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及数据挖掘常用的方法,论述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方法、手段和途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重力  赵军华  
研究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中国的产业竞争力源自何处?对于产业竞争力的源泉问题,目前理论界存在两种解释: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本文选择中国工业产业作为分析的着眼点,从实证角度分析研究,得出了重要结论:中国的工业产业竞争力服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趋势,而竞争优势各要素对中国工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显著贡献。 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是成功地利用了比较优势理论,利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集中力量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在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产业上,实证的结果显示出其不断增强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与竞争优势有关的各要素。因此,今后中国政策的制定应该侧重于培...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淑琴  
浙江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但其引进外资的步伐明显落后于广东、江苏、上海等省市。“内资强,外资弱”的“内外资二元结构”阻碍着浙江产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浙江的内外资运行状况,从政府、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内外资互动融合,提升浙江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