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9)
2023(6367)
2022(5028)
2021(4389)
2020(3897)
2019(8624)
2018(8461)
2017(17002)
2016(8934)
2015(9687)
2014(9554)
2013(9763)
2012(8775)
2011(7412)
2010(7788)
2009(7689)
2008(8052)
2007(7420)
2006(6641)
2005(6386)
作者
(25608)
(21547)
(21507)
(20030)
(13902)
(10162)
(9673)
(8171)
(8018)
(7837)
(7311)
(7211)
(7206)
(6697)
(6686)
(6388)
(6371)
(6265)
(6134)
(6035)
(5273)
(5245)
(5074)
(4915)
(4834)
(4809)
(4716)
(4633)
(4349)
(4104)
学科
(69234)
(67225)
企业(67225)
(49037)
经济(48983)
管理(48430)
业经(23434)
方法(21352)
(20941)
(18590)
财务(18586)
财务管理(18580)
企业财务(17660)
(17228)
技术(14377)
数学(14243)
数学方法(14209)
农业(13570)
企业经济(11793)
(11592)
(11130)
经营(10690)
(10026)
技术管理(9920)
(9866)
理论(9197)
(8784)
决策(8470)
体制(8131)
计划(7950)
机构
学院(139546)
大学(132119)
(64132)
经济(63190)
管理(62436)
理学(53429)
理学院(53065)
管理学(52654)
管理学院(52414)
研究(38134)
中国(33123)
(31117)
(26951)
财经(24664)
(23178)
(22285)
(22090)
科学(20449)
商学(19617)
商学院(19466)
(18847)
业大(18774)
农业(18374)
经济学(18350)
财经大学(17920)
经济管理(17179)
中心(17163)
(17048)
经济学院(16712)
北京(16546)
基金
项目(84929)
科学(69655)
基金(64073)
研究(63598)
(53891)
国家(53327)
科学基金(48900)
社会(42773)
社会科(40750)
社会科学(40737)
基金项目(34258)
(34240)
自然(31739)
自然科(31085)
自然科学(31078)
自然科学基金(30603)
教育(27522)
(27387)
(26742)
资助(25486)
编号(25074)
(21698)
创新(19173)
(19039)
(18383)
(18177)
重点(18168)
成果(17911)
国家社会(17619)
人文(17206)
期刊
(77099)
经济(77099)
研究(39144)
(29469)
管理(29317)
中国(23658)
(22243)
科学(16920)
农业(15712)
业经(14952)
技术(14508)
学报(14247)
财经(12978)
(12903)
金融(12903)
大学(11555)
经济研究(11438)
学学(11406)
(11291)
(11211)
技术经济(10801)
财会(10486)
问题(9990)
现代(8817)
世界(8261)
(8246)
商业(7946)
会计(7921)
经济管理(7664)
国际(7560)
共检索到209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振华  戈成东  
一、八十年代我国利用外商投资的成就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外商在我国的直接投资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投资结构和形式等方面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大幅度增长。外商投资占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从1972—1982年期间9.4%的平均比重上升到1989年的33.7%。在整个1979—1989年期间,比重为26.8%,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达到154.94亿美元。在1983—1989年间,外商投资年均增长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天同  
辽宁省利用外资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王天同成效显著对外开放以来,辽宁省利用外资步伐加快,到1997年11月底,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6281家,协议外资额254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6亿美元。1997年全省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发展势头,质量提高,领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上官书砚   胡彦炜  
目前,投资信贷杠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是:资金供应体制、企业自身、银行自身等存在问题.要搞活大中型企业,就必须利用投资信贷杠杆,实行倾斜政策,改革投资体制,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道炯  
1989年第四季度以来,一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纷纷陷入困境。虽然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但投资领域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入80年代后,我国工业高速增长和经济效益不理想以及结构失衡并存。工业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因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而诱发,并靠其支撑的。据测算,在现有经济结构下,每增加一百亿元投资,可提高工业产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露  
企业投资战略在企业备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企业战略的成败。文章在介绍企业投资战略内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大中型企业投资战略在企业体系中重要地位、作用以及投资方式组合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敬德  
利用国际金融资本嫁接改造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敬德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恒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一、国有大中型全业面临的困难近几年来,尽管搞活大中型企业的工作天天抓,大中型企业亏损面大的问题虽有所减少,但未得到十分有效的控制。据统计,1994年大中型企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汪升扬  
制约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化改造的两个问题安阳市体改委主任:汪升扬安阳市的股份制改革,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1993年经市体改委论证批准的有37家企业,基本都是新组建的。真正从原来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造过来的只有3家,这3家中,国有工业企业只有安阳锻压设备厂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传平  王桂荣  郭勇  高金甲  
本文认为 ,公司制企业能否充满活力而又规范地运作 ,很大程度取决于其公司治理结构。目前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过程中 ,仍然存在公司产权结构不合理、政企未能真正分开及公司治理结构虚化等问题。为此 ,作者提出了从公司治理结构探索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的思路 :(1)法人及多个法人相互持股、循环持股 ;(2 )重视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3)分设国有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 ;(4)实行职业化总经理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静  
作者认为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很多, 主要是产权不清和政企不分造成的体制困境, 致使企业缺乏活力, 而实行股份制有利于推动大中型国有企业转机换制, 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意义在于: (1) 有利于建立产权明晰, 政企分离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2)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科学管理机制;(3) 有利于解决国有企业资金困难及增强发展后劲; (4) 有利于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迎东  王忠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培新  
随着治理整顿的结束,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以搞活大中型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为中心环节的第二阶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第一阶段,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经历了三次转折:①首先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缓解了“洋跃进”所带来的困难,改善了市场供应,为改革创造了比较宽松的环境;②紧接着开始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迅速发展了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城乡个体户、私人企业也相继兴起,形成多种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一、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现状分析上海现有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793个,职工156.67万人,分别占全市工业企业数的7.8%和职工数的41.8%。1990年,国营大中型企业工业总产值585.1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5.3%;利税总额134.79亿元,占全市工业利税总额的66.7%;实交利税117.75亿元,占全市工业实交利税的74%;年末固定资产原值563.1亿元,占全市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71.5%。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路宝锐  张希儒  高景良  
(一)目前,国营大中型企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其表现是: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下滑,亏损增加;销售不畅,产品积压;固定资产老化现象严重;企业资金占用增加,负担加重;企业留利降低,发展后劲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差.这些困难和问题,既有宏观调控政策失当、外部环境不利等因素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养琰  
深层原因之一:财产约束机制弱化 多年来,人们都在苦苦地思索着:我国的国营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营企业活力不大和效益不高的原因究竟何在呢?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从表象上看,可以说上许多条,诸如:经营管理不善;技术设备落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原材料紧缺;资金不足;税、券、费、摊派过重;市场疲软;分配不公;企业的短期行为;职工素质不高和主人翁地位不强、积极性不大;领导班子不和;如此等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迎泽  
一、国营大中型企业国际化的必要性(一) 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共同要求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应走国际化的道路。自60年代下半期,企业国际化已不冉是西方发达国家特有的现象,而渐成为遍及世界的一股潮流。进入80年代后,尽管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