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9)
- 2023(8722)
- 2022(7030)
- 2021(6434)
- 2020(5087)
- 2019(11031)
- 2018(10922)
- 2017(19503)
- 2016(10718)
- 2015(11736)
- 2014(11813)
- 2013(11447)
- 2012(10850)
- 2011(10205)
- 2010(10716)
- 2009(10013)
- 2008(9651)
- 2007(9033)
- 2006(8229)
- 2005(7094)
- 学科
- 济(44593)
- 经济(44532)
- 管理(26340)
- 农(25691)
- 业(23061)
- 农业(17100)
- 中国(16679)
- 地方(13417)
- 企(12770)
- 企业(12770)
- 业经(12691)
- 学(12479)
- 环境(11415)
- 方法(10835)
- 制(10689)
- 发(10086)
- 数学(8786)
- 数学方法(8685)
- 体(7944)
- 银(7943)
- 银行(7917)
- 财(7853)
- 融(7823)
- 金融(7816)
- 行(7692)
- 发展(7485)
- 农业经济(7474)
- 展(7469)
- 理论(7350)
- 和(6961)
- 机构
- 学院(156901)
- 大学(152371)
- 研究(63012)
- 济(59233)
- 经济(57424)
- 管理(52807)
- 中国(46947)
- 理学(43950)
- 理学院(43278)
- 管理学(42378)
- 管理学院(42089)
- 科学(40414)
- 农(36134)
- 京(34989)
- 所(32788)
- 研究所(29882)
- 中心(28630)
- 农业(27236)
- 业大(26756)
- 财(26739)
- 江(25763)
- 范(24258)
- 师范(24006)
- 院(23575)
- 北京(22180)
- 省(21001)
- 州(20707)
- 财经(20377)
- 科学院(19471)
- 师范大学(19115)
- 基金
- 项目(106450)
- 科学(82628)
- 研究(78230)
- 基金(74513)
- 家(66803)
- 国家(66201)
- 科学基金(55029)
- 社会(49214)
- 社会科(46132)
- 社会科学(46124)
- 省(43212)
- 基金项目(39716)
- 划(36240)
- 自然(34583)
- 教育(33922)
- 自然科(33463)
- 自然科学(33450)
- 自然科学基金(32763)
- 编号(32485)
- 资助(28535)
- 成果(26437)
- 发(24890)
- 重点(24632)
- 课题(23794)
- 部(21752)
- 创(20988)
- 国家社会(20418)
- 发展(19764)
- 创新(19736)
- 计划(19716)
共检索到248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龚兆先
完善城市生态景观体系是实现生态城市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城市生态景观体系的完善需要首先立足于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城中村特别是自然型城中村 ,具有相对较强的自然优势 ,对于城市的生态景观体系是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资源。而在目前的各地城中村改造过程中 ,很少充分利用这种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为此 ,从强调城中村自然优势对城市生态景观系统的重要性出发 ,论述了在城中村改造进程中 ,必须充分利用城中村的自然优势 ,采用生态改造的方式来改造城中村 ;同时讨论了这种改造方式的可行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国玺
城市生态景观是由斑块、廊道和基质等要素组成的,具有人类主导性、生态脆弱性和破碎性等特点。本文从城市景观异质性出发,论述了城市生态景观的维护。由此,给出了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一般原理。
关键词:
城市 生态景观 生态景观设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然好 许忠良 陈爱莲 陈利顶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导致了明显的生态问题,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因此得到了政府、专家和公众的重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系统研究了公众对生态景观内涵和特征的理解、生态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及生态景观的定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公众对生态景观建设有很高的期望值,但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源和材料利用等方面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公众的学历和居住地对生态景观的理解有明显的影响,而个人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定量刻画了城市生态景观的公众理解现状,也为进一步更加深入的人类学特征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完善生态景观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城市景观 生态景观 问卷调查 公众理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爽,王进,詹志勇
早在19世纪末生态思想就开始用于指导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如今景观生态学关于格局与过程的生物空间理论,已成为城市自然景观组织和生态景观建设的主要理论支撑。本文探讨了生态景观的含义及建设途径,以南京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研究城市形态可持续格局,分析高密度开发条件下城市自然或近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环境整合方法,并提出了在大都市区、主城区、街区三个不同尺度上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生态景观与城市形态整合模式:绿楔与星形放射状城市相嵌、绿径网络与街区路网纹理相伴、须状绿色延伸与邻里环境相融。为城市景观生态重建和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参照。
关键词:
生态景观 城市形态 绿色空间 南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倩 许晓东
借助计量学分析方法,对1999-2017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以"城中村改造"为主题的期刊论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城中村改造"研究经历了快速增长后的回落;相关文献从问题特征入手,经历了不同方法、视角的研究及跨学科的研究。目前,"城中村改造"的研究开始转向棚户区改造、低收入群体居住权、保障弱势群体社会分配利益等方面。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知识图谱 共词分析 计量分析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彩霞 陈安平
本文以2010-2018年间的深圳市城市更新为例,将"城中村改造"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匹配二手房交易房源与城中村的精确地理信息,在Hedonic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城市更新对商品房市场的外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在改造之前,城中村对周边住房市场产生负外部性;城中村改造后周边住房价格平均上升了2.32个百分点;(2)城中村改造的外部性在空间维度上呈现距离衰减趋势,在时间维度上呈现逐步推进趋势;(3)在交通、商服等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城中村改造对周边住房价格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外部性 房价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聪 宋志达 郑思齐
基于北京市"城中村"微观调研数据,本研究对农民工住房需求特征进行分析,测算出农民工住房需求具有较低的收入弹性,发现社会融合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且该影响存在群体间差异和代际差别,进一步利用将住房支出进行分解来识别农民工对居住空间和住房周边区位特征的细分需求特征。并结合实证研究的发现为城乡一体化的住房保障体系优化提供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住房需求 住房保障 空间 区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聪 宋志达 郑思齐
基于北京市"城中村"微观调研数据,本研究对农民工住房需求特征进行分析,测算出农民工住房需求具有较低的收入弹性,发现社会融合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且该影响存在群体间差异和代际差别,进一步利用将住房支出进行分解来识别农民工对居住空间和住房周边区位特征的细分需求特征。并结合实证研究的发现为城乡一体化的住房保障体系优化提供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住房需求 住房保障 空间 区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城中村改造实际上是政府与城中村的居民就其手中的土地的支配权和使用权所做的一笔交易。这个交易能否达成,关键要看价格,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就在定价上。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土地交易 定价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艺红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国家二元土地管理和社会管理制度以及政府无度征地政策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廉租房供应职能缺失的表现,也是城中村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更是失地又失业的城中村村民自我救赎的结果。只要城中村产生的制度基础存在,其在可见的未来并不可能完全消失。
关键词:
城中村 城乡二元化制度 利益博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林
城中村的形成既源于城乡差距导致的穷人进城,也植根于我国严格的城市管理制度、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传统城中村改造由政府主导,容易过于追求速度,见物不见人,耗资巨大,成为"绅士化运动"。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在政府对庞大新移民住房保障仍有困难的情况下,应探讨城中村存续下的再生策略,通过借鉴"城市针灸法"来改善城中村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实现原地再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津逵
空间上的“脏乱差”,不过是城中村冰山之一角。中国可能有一夜之城,却不可能有一天内完成的城市化。在城市化中还农民以发展的权力,他们自己就会因应市场,成为城市化中积极行动的主体。
关键词:
城中村 农民安置区 廉租屋区 土地发展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新海
“城中村”土地很值钱,“城中村”改造苦于没钱,打通两者间的鸿沟,关键在于注入经营理念,积极显化“城中村”土地资产,以规划引导这些土地得以高效合理利用,并使农民得以分享城市化的成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邓毅 龚兆先 蔡凌
城市景观的规模受制于城市系统,对城市景观的生态功能有重要影响。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总结了城市景观元素规模的一般原理和规划原则,定量化研究了针对展示教育、城市栖息地等不同设计目标的景观斑块和景观廊道的适宜规模,以期为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提高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可持续性提供科学的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双跃 胡妍妍 黄俊轩 王军伟
文章对城市水域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利用生态学原理,通过自然河岸保护与整治、水质保护与净化、乡土植物应用与修复、加强亲水设计等方法,着眼于水域生态系统维护与恢复而进行城市水域景观规划的途径。
关键词:
城市水域 生态环境 植物群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