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69)
- 2023(3780)
- 2022(3189)
- 2021(3015)
- 2020(2559)
- 2019(5826)
- 2018(5697)
- 2017(11257)
- 2016(6457)
- 2015(7220)
- 2014(7351)
- 2013(7310)
- 2012(7374)
- 2011(6554)
- 2010(6804)
- 2009(6534)
- 2008(6534)
- 2007(6364)
- 2006(5547)
- 2005(5101)
- 学科
- 济(28476)
- 经济(28446)
- 管理(14917)
- 业(14165)
- 方法(13135)
- 数学(11783)
- 数学方法(11587)
- 学(10268)
- 企(10224)
- 企业(10224)
- 农(7252)
- 中国(7020)
- 财(6483)
- 地方(6312)
- 农业(5219)
- 税(4788)
- 贸(4721)
- 贸易(4717)
- 税收(4606)
- 收(4589)
- 易(4586)
- 制(4577)
- 业经(4519)
- 地方经济(4265)
- 融(3916)
- 金融(3915)
- 环境(3833)
- 银(3829)
- 理论(3828)
- 银行(3791)
- 机构
- 大学(98838)
- 学院(96577)
- 研究(39002)
- 济(36255)
- 经济(35412)
- 管理(29787)
- 中国(29024)
- 科学(28733)
- 农(26252)
- 理学(25002)
- 理学院(24621)
- 管理学(23785)
- 管理学院(23641)
- 京(23430)
- 所(22477)
- 业大(20879)
- 研究所(20652)
- 农业(20614)
- 中心(17321)
- 财(17255)
- 江(16225)
- 省(15271)
- 北京(14895)
- 院(14861)
- 农业大学(13744)
- 财经(13270)
- 室(12729)
- 范(12462)
- 科学院(12446)
- 州(12347)
- 基金
- 项目(65212)
- 科学(48577)
- 基金(46370)
- 家(44257)
- 国家(43977)
- 研究(39910)
- 科学基金(34861)
- 省(25788)
- 自然(25042)
- 自然科(24467)
- 自然科学(24459)
- 自然科学基金(23991)
- 基金项目(23686)
- 社会(23534)
- 社会科(22260)
- 社会科学(22253)
- 划(22074)
- 资助(20655)
- 教育(18080)
- 重点(15473)
- 计划(14816)
- 编号(14475)
- 科技(14334)
- 发(13796)
- 部(13360)
- 科研(13187)
- 成果(12192)
- 创(12127)
- 创新(11567)
- 大学(11298)
共检索到153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雨薇 梁高林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自组装多肽纳米荧光探针.在合成方法上使用了新型的生物兼容性的CBT-Cys点击反应实现了RGD肽的环化.该探针可通过RGD序列靶向肿瘤细胞αvβ3整合素受体,促进细胞的摄取;同时可与细胞内弗林酶作用导致荧光的"关-开",达到对肿瘤细胞的靶向荧光成像功能.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聃 杨先乐 张书俊 喻文娟 陈昱
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是细胞色素P450 3A(CYP3A)依赖的酶类,可通过测定该酶催化代谢产物甲醛的量来反映其活性,从而评价CYP3A活性的高低。以草鱼肝细胞系(GCL)为模型,红霉素为底物,采用Nash比色法检测ERND产物甲醛含量,Lowry比色法测定细胞蛋白含量,建立鱼类细胞中CYP3A活性的简便检测方法。研究表明,底物以0.4 mmol/L作用60 m in后进行检测较为合适。细胞样品中ERND产物甲醛平均回收率为78.80%±4.37%,平均日内精密度为2.80%±1.40%,平均日间精密度为3.91%±1.45%,通过计算探针酶ERND活性可为鱼类细胞CYP3A活性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常藕琴 霍礼霞 罗满林 石存斌 张德峰 潘厚军 任燕
分离纯化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肾中性粒细胞、鉴定和检测其活性,目的在于为研究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和免疫防御机制提供细胞材料。本研究使用鱼类脏器组织中性粒细胞分离试剂盒和差异贴壁法分离获得草鱼肾中性粒细胞;应用迪夫氏染色、碘化钾-吡啰红G (KI-Py G)染色、电镜技术鉴定细胞形态,使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经MPA刺激的细胞活性,台盼蓝染色法和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显示,获得的细胞大小均一,细胞核圆形或肾形,胞质有A、B型颗粒,表面有皱褶,具有中性粒细胞的形态特征;细胞纯度达(99.3±0.53)%,细胞活力达(97.70±0.76)%,在体外培养24h内细胞存活率可保持在(89.91±3.56)%;在PMA刺激下检测到细胞表达MPO、ROS、NO和NETs的量显著提高(P<0.05),与刺激时间呈正相关。结果证实,分离的细胞具有很好的活力,具有中性粒细胞的功能特征。本研究成功建立草鱼中性粒细胞的分离方法,细胞具有很好的活力,可为深入研究鱼类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和免疫机制提供基础。
关键词:
草鱼 中性粒细胞 分离 鉴定 活性检测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家祥 贾洪强 王长康 佟建明
以肉仔鸡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活性中5个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选用Yac-1淋巴瘤细胞作靶细胞.结果表明:效靶细胞比为15∶1,在含2%犊牛血清的RPMI 1640维持液中,效靶细胞于37℃、5%CO2条件下作用2 h,于37℃恒温条件下酶促反应10 min,检测波长为492 nm可获得满意结果;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LDH释放法检测鸡外周血NK细胞活性的方法是可行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国军 王高学 潘厚军 石存斌 吴淑勤
研究了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在鳜细胞免疫水平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用不同比重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对鳜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比重为1.080的分离液可最大程度地将鳜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分离出来。用酸性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对分离出的淋巴细胞进行染色,结果显示最佳的染色条件为在pH6.0~6.5的孵育液中37℃孵育90 m in,然后2%甲基绿37℃复染10 m in,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细胞胞核被染成绿色而胞浆被染成红色,阴性细胞胞核和胞浆都被绿染。对正常未免疫鳜与嗜水气单胞菌脂多糖和鳜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免疫一周后的鳜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计数,结果酸性α-醋酸萘酯酶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海泉 赵强 孙晓红 吴启华 潘迎捷 赵勇
【目的】通过对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M)的多重PCR体系的优化,建立一种能够在食品样品中应用的四重PCR。【方法】采用热裂解提取菌液和菌落DNA,以16SrRNA、inlAB、iap、hly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从影响多重PCR扩增的引物浓度、退火温度进行优化。【结果】通过其它5种同属异种菌即英诺克李斯特氏菌、西尔李斯特氏菌、威尔西李斯特氏菌、绵羊李斯特氏菌、格氏李斯特氏菌及副溶血性弧菌均未扩增出特异性的片段。纯培养物的最低检测限为102CFU/mL,模拟污染的生猪肉检测限不大于0.4CFU/g。【结论】通过菌落获得DNA的多重PCR方法更好,该方法具有敏感、特异、快速及...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沈筱芸 郭杏 黎远东 陈萍 王琦 冯雁
流式细胞技术是医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检测技术之一。根据流式细胞仪检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要求,该文设计了一个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金花茶水提物作用功效的综合类实验项目。通过该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体外细胞扩增和培养技术,以及使用普通倒置显微镜观察评估不同浓度的金花茶水提物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刺激增殖功效,同时学会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分析金花茶水提取物是否具有活化T淋巴细胞作用的技术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流式细胞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金花茶 天然提取物 淋巴细胞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符雨嫣 王昊德 孙辉 金春林 王海银
目的:分析与传统基因检测技术相比,二代测序法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突变基因检测的经济性。方法:对国际二代测序法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经济学评价进行系统综述。从卫生体系视角出发,构建决策树模型,测算二代测序法(8基因突变联合检测)对比荧光实时定量PCR法(3基因突变联合检测)的成本-效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纳入4篇研究,其中2篇研究认为与传统基因检测技术相比,二代测序法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突变基因检测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但仍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研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比荧光实时定量PCR法(3基因突变联合检测),采用二代测序法(8基因突变联合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存活1年所需要增加的诊断成本为97 501.18元,以3倍人均GDP为阈值时,具有成本-效果。结论:二代测序法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突变基因检测具有一定经济性,但未来仍需要更新数据和结果。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先乐 林茂 喻文娟 王翔凌 房文红
MTT检测的OD值与细胞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R2>0.96),能较好地反映活细胞密度。MTT的作用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此OD值均有较大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在细胞的MTT检测中,采用0.5 mg/mL为MTT作用浓度,4 h为反应时间。细胞接种量对最终的细胞活力有一定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在鱼类细胞毒性实验中,选取每孔2.0×104为最初接种量(初始密度为105cell/mL),对照SMMC7721细胞则选择每孔0.5×104细胞接种量(初始密度为2.5×104cell/mL)。通过优化的MTT比色法检测抗生素和多环芳香烃等药物对细胞的毒性,药物的剂量-效应曲线以Logistic模型拟合,获得实验药...
关键词:
噻唑蓝 鱼类 细胞 毒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朴莹 江寅申 刘衍朋 余华海 高小炎
发现一种三级胺氮氧化物聚合物胶束(OPDEA-PS)具有革兰氏阳性细菌(G+)特异性粘附且对红细胞或其他血液成分粘附相对较弱的特性。利用这一特性研究了一种基于流式细胞术的快速血液细菌分型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将不同比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G+)和大肠埃希菌(G–)或肺炎链球菌(G+)和铜绿假单胞菌(G–)与血液混合,加入终浓度为0.01 mg/mL的~(Cy5)OPDEA-PS胶束,孵育10 min后用流式细胞术或平板计数法检测,得到流式检测准确率高于90%,平板计数法准确率低于80%。相比而言,流式检测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高效、准确率高的优势。这种用流式细胞术快速分辨细菌革兰氏分型的检测方法将有助于临床上菌血症等急性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细菌类型初判,达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细菌 血液感染 快速检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露 朱海 郭爱珍 范放 李金峰 赵芳 杨小夏 洪小柳 马淑棉 司徒翠华
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加入不同剂量的太平洋西加毒素(Pacific ciguatoxin-1,P-CTX-1)、箭毒苷和藜芦定,在不同时间点终止培养,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标定活细胞量,分析西加毒素剂量与细胞活性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发现,细胞与毒素作用不同时间,西加毒素剂量(x)与光密度值(y)之间的线性关系呈现差异。在10 h、15 h及20 h等不同时间,其线性方程分别为y=-0.082 6x+0.923 0(R2=0.978 9)、y=-0.044 3x+0.601 5(R2=0.962 1)、y=-0.020 4x+0.323 7(R2=0.928 1)。以10 h的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彦彬 崔保安 陈红英 王亚宾 张红英 魏战勇
【目的】为获得重组猪干扰素α。【方法】本研究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将编码成熟猪干扰素α基因插入供体质粒pFastBacⅠ多克隆位点,置于pH启动子控制下,昆虫可识别的蜂素信号肽(honeybeemelittinsignalpeptide,HBM)取代猪干扰素α原有信号肽以实现分泌型表达,并在C端融合6个组氨酸标签以利于纯化。将构建质粒转化DH10感受态细胞进行同源重组,经抗性和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穿梭质粒Bacmid,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结果】重组蛋白通过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blot证明重组蛋白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昆虫细胞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夏涛 刘纪麟
研究了玉米Mo17背景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T.C.S)及正常细胞质(N)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药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ATP含量及其变化。发现各不育胞质系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及ATP含量的下降。讨论了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能量亏损现象。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汪开毓 耿毅 黄小丽
采用含200 mg.kg-1喹乙醇的饲料连续饲喂鲤鱼(Cyprinus carpioLinnaeus),分别于饲喂后的第7天、14天、20天、25天和第30天各剖杀4尾鱼,取肝组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凋亡程度。结果显示,在肝细胞DNA直方图中,于G1峰之前出现一AP峰,且AP峰峰值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肝细胞在不同时期的凋亡率与染毒时间呈正相关。在经喹乙醇染毒第7天,鲤肝细胞的凋亡率平均值为2.05%,而对照组为1.70%,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14天,可见轻微的AP峰;在第20天,凋亡率达到9.49%,凋亡峰已较明显;在第25天时的AP峰比第14天时峰值明显升高;在染毒...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喹乙醇 细胞凋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洪锡钧
南方鲶晚期胚胎细胞经原代和传代培养40次,历时36个月建立了上皮型细胞系(SM)。该细胞系表现低世代生长缓慢,每代时间随代龄增加而减少,经EMF测定:G1期细胞占70.1%~85.6%;S期细胞占12.2%~25.3%,G2+M期细胞占1.6%~4.6%,由30代到40代G2+M细胞增加了一倍多,SM细胞能在1~4℃冰箱长期存活并可保持繁殖能力达13个月。
关键词:
南方鲶 胚胎细胞 传代培养 细胞周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