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4)
2023(7902)
2022(6521)
2021(6294)
2020(5231)
2019(11844)
2018(11139)
2017(21798)
2016(11299)
2015(12657)
2014(12263)
2013(12159)
2012(11337)
2011(9573)
2010(10023)
2009(9488)
2008(8777)
2007(7598)
2006(6756)
2005(6241)
作者
(29221)
(24170)
(23705)
(22805)
(15532)
(11824)
(10981)
(9357)
(8879)
(8706)
(8401)
(8009)
(7753)
(7534)
(7505)
(7377)
(6994)
(6983)
(6835)
(6781)
(5806)
(5714)
(5643)
(5591)
(5508)
(5436)
(5182)
(5180)
(4760)
(4713)
学科
(40128)
经济(40073)
(37292)
管理(36355)
(32627)
企业(32627)
(31033)
(26704)
金融(26702)
(23411)
银行(23406)
(22505)
中国(19340)
(17611)
财务(17596)
财务管理(17552)
企业财务(16942)
方法(16688)
数学(15240)
数学方法(15169)
(15136)
地方(13015)
财政(12666)
(11999)
中国金融(11059)
(10328)
(10214)
业经(9341)
体制(8988)
农业(8244)
机构
学院(145565)
大学(145004)
(60721)
经济(59331)
管理(54067)
研究(47307)
中国(46566)
理学(45712)
理学院(45223)
管理学(44640)
管理学院(44378)
(42992)
(30412)
财经(29623)
(26825)
科学(25812)
中心(24663)
(23195)
财经大学(22105)
(22051)
(21767)
金融(21338)
(20434)
研究所(20065)
经济学(19908)
(19838)
银行(19691)
北京(19499)
(18471)
(18379)
基金
项目(91886)
科学(72226)
研究(70192)
基金(67329)
(57720)
国家(56773)
科学基金(49241)
社会(45021)
社会科(42810)
社会科学(42794)
基金项目(35852)
(35448)
教育(31063)
自然(30559)
自然科(29826)
自然科学(29818)
(29318)
自然科学基金(29283)
编号(28732)
资助(27395)
成果(24035)
(20481)
重点(20307)
(19688)
(19685)
(19377)
课题(19215)
国家社会(18707)
创新(18422)
(18313)
期刊
(67518)
经济(67518)
研究(49734)
(40986)
(35418)
金融(35418)
中国(32357)
管理(19117)
学报(18827)
(17689)
科学(17343)
财经(15793)
大学(14753)
学学(13897)
(13245)
财会(11495)
经济研究(11087)
教育(11064)
农业(11044)
会计(10450)
技术(9705)
业经(9110)
问题(8595)
(7998)
财政(7998)
理论(7774)
通讯(7632)
会通(7613)
实践(6918)
(6918)
共检索到238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国正  许宁  王志诚  史树中  
一、变现和释放国家股的重大意义提高财政收入通常主要依赖增加税收和增加政府债务两个途径。但目前,我国税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当,税收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将寄望于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然而这决非一日之功。另外,我国财政收入对债务的依存度已很高。事实证明,靠增税和举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文学  
国家财政的分类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因为它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财政的本质、职能等理论问题,又是我们设置复式预算的理论依据和出发点。所以,研究财政分类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对国家财政进行分类应首先考察其所涵盖的基本内容,根据其涵盖的基本内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仲藜  
一、党的十四大以来国家财政 的发展变化 党的十四大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财政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1992年,初步实行了由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构成的复式预算制度,从财力分配的角度反映了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职能。1993年,实行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长期以来按所有制、部门和行业设置财务会计制度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关系析辨张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共财政”一词在我国的出现愈益频繁,该词及其相关的“公共财政论”和“公共产品论”等对我国财政理论和实践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影响。最近,财政学界对于“公共财政”及其相关理论的公开批评多起来了,从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翻开2011年预算报告,中央和地方财政上一年预算完成情况及今年的收支安排清晰呈现。抽象的数里行间,描述了过去一年财政工作的新成绩与财政发展改革的新面貌,传递出未来一年财政政策的主要取向与财政改革的总体思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和改善财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立刚  刘献良  
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内容不断丰富,为商业银行开展相关业务带来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机遇。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积极对接国家政策,在城镇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模式创新。论文对这些模式的特点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就金融机构尤其是涉农金融机构与财政支农政策对接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立  
中国在经济和社会转型条件下 ,保持并强化国家能力十分必要。为了保持国家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政府加强了对金融业的控制 ,促使其行使财政职能。这体现为 :在动员资源过程中 ,金融业替代税收功能 ;在资源配置过程中 ,金融业替代财政功能。由此 ,导致了金融资源被异化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 ,金融业异化为“第二财政”。这种替代既有逻辑上的必然性———渐进改革的必然要求 ,也有其现实上的不合理性———财政功能和金融功能错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主导下的金融分割 ,造成了这一错位 ,只有进行金融制度建设 ,促进财政到位 ,才能使得金融归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可华  
对振兴国家财政问题的再认识黄可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的任务,我在今年《财政研究》第4期已就此问题作了一些探讨。这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又把振兴国家财政作为专题进行了研究,这表明振兴财政确实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应从战略的...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白景明  
在当前国家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全社会高呼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必须遵循全面性原则探讨国家财政收支形势。应正确认识到财政高速增长是结构转换的结果,是阶段性现象,且政府收入占GDP比重并未出现超常提高;另一方面,也应认识到财政支出已经转移到公共财政的轨道上,并要正视政府面临的强劲支出压力。综合各方面的情形可得出"财政收支失衡将是长期趋势"的基本判断。针对这种情形,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建立财政决策的公共选择机制,并进一步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本立  
振兴国家财政的思考童本立一、对振兴财政的认识振兴财政是一项系统工程,最终目的是改善国家财政状况,使政府承担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承担的历史任务。第一,振兴财政不是简单的增收节支,而是财政,乃至政府职能的一次再调整,或者说是国家财政收支结构适应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申曙光  
举办和管理社会保险是政府的责任, 这种责任决定了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险应负的职责。本文从社会保险基金与国家财政的关系出发, 分析讨论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险承担的具体职责。这种研究可为社会保险立法、管理与决策提供可靠的, 具可操作性的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文学  
根据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对历史的考察与分析,笔者认为国家财政基本涵盖三个方面,或者说存在三种类型,亦即经济性财政、公益性财政和行政性财政。将国家财政划分为经济、公益、行政三种类型的目的在于充分地认识国家财政的本质、特点和职能范围,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以不断提高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江龙  王哲晖  
理顺分配关系振兴国家财政杜江龙,王哲晖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振兴国家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仲藜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的任务,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为解决国家财力严重不足、宏观调控能力减弱的问题,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通过深化财税改革,健全财政职能,加强税收征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统一管理政府的国内外债务,统筹安排国债的举借、使用和归还。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在全会上的讲话也都强调要提高“两个比重”,努力开源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  周宏  林晚发  吕杰  李国平  崔鹏  南荣素  
一、引言科学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世界各国通过改变预算支出、调整资产结构、给予财政补贴或实行税收优惠等财政投入方式调节社会资源配置,从而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高校培养学生数量、质量和高校科研产出上。因此,许多学者根据投入产出理论,将教育视为生产与经济活动,通过建立教育投入产出表,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