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5)
- 2023(5928)
- 2022(5140)
- 2021(4710)
- 2020(3977)
- 2019(8660)
- 2018(8612)
- 2017(15780)
- 2016(9093)
- 2015(10069)
- 2014(10023)
- 2013(9822)
- 2012(9151)
- 2011(8315)
- 2010(8561)
- 2009(8033)
- 2008(8137)
- 2007(7493)
- 2006(6624)
- 2005(6303)
- 学科
- 管理(31536)
- 济(29335)
- 经济(29267)
- 业(25579)
- 企(22867)
- 企业(22867)
- 制(12349)
- 财(12346)
- 方法(9986)
- 学(8588)
- 体(8473)
- 中国(8245)
- 数学(8122)
- 数学方法(8025)
- 农(7927)
- 业经(7819)
- 务(7565)
- 财务(7546)
- 财务管理(7522)
- 体制(7306)
- 企业财务(7156)
- 银(6729)
- 银行(6707)
- 行(6383)
- 融(6139)
- 环境(6138)
- 金融(6136)
- 划(5814)
- 度(5340)
- 制度(5335)
- 机构
- 大学(129775)
- 学院(129680)
- 济(47773)
- 研究(47248)
- 经济(46576)
- 管理(44344)
- 理学(37423)
- 理学院(36902)
- 管理学(36175)
- 管理学院(35950)
- 中国(35669)
- 科学(31098)
- 农(28914)
- 京(28202)
- 财(27212)
- 所(25578)
- 农业(23132)
- 研究所(23097)
- 业大(22956)
- 江(21582)
- 中心(21167)
- 财经(20125)
- 经(18041)
- 省(17689)
- 北京(17157)
- 院(16894)
- 州(16660)
- 技术(15666)
- 范(15484)
- 师范(15207)
- 基金
- 项目(87129)
- 科学(67254)
- 基金(62541)
- 研究(60108)
- 家(56121)
- 国家(55686)
- 科学基金(46754)
- 社会(37235)
- 省(35465)
- 社会科(35227)
- 社会科学(35217)
- 基金项目(32719)
- 自然(31262)
- 自然科(30509)
- 自然科学(30491)
- 自然科学基金(29943)
- 划(29861)
- 教育(28144)
- 资助(24972)
- 编号(23828)
- 制(20803)
- 成果(20691)
- 重点(20440)
- 部(18991)
- 创(18678)
- 发(17986)
- 课题(17731)
- 创新(17670)
- 计划(17585)
- 科研(16873)
共检索到203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岑卫健 刘娇 付秋霞 杨丽超 朱平川 姜伯乐
以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Xcc)8004菌株为研究材料,采用双向电泳-质谱技术鉴定Hrc V控制的分泌蛋白质组。结果表明,野生型和突变体菌株均获得分辨率高且具有可重复性的双向电泳银染图谱,经过图像软件分析找出差异点61个,以野生型菌株为对照,22个蛋白点上调,39个蛋白点下调。挖取下调蛋白质点39个做质谱分析,质谱成功鉴定出25蛋白质,主要包括各种酶类、转运蛋白、延伸因子、Dna K蛋白、分子伴侣及假定蛋白。推测这些蛋白质可能在Xcc 8004的致病性中起到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Xcc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索慧英 郑密 卢晗 曲冠证 李莹
[目的]探究适用于杨树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体系,建立杨树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方法]本研究以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 nigra)叶片为材料,对小黑杨叶片双向电泳体系的2D裂解液、蛋白的纯化、IPG胶条的pH范围、蛋白上样量、等电聚焦时间和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平衡时间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双向电泳体系分别对小黑杨、大青杨和84 K杨叶片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实验。[结果]采用2D裂解液Ⅱ对小黑杨叶片蛋白质进行溶解,可显著提高蛋白的溶解性,双向电泳图谱中可分辨出326个蛋白质,比采用2D裂解液Ⅰ溶解的蛋白样品多209个蛋白质。通过蛋白裂解液提取小黑杨叶片蛋白质,利用2D clean-up试剂盒法对蛋白样品进行纯化,所得的双向电泳图谱背景清晰、蛋白质的分离效果较好。小黑杨叶片蛋白质主要集中在pH 4~7内,选用24 cm、pH 4~7的线性IPG胶条进行双向电泳,可获得分离效果较好的393个蛋白质。蛋白上样量提高至1 mg时,可分辨的蛋白质的个数明显增加,由326个增加至454个。10 000V的等电聚焦时间为13 h,SDS平衡时间为40 min时可得到背景清晰、蛋白质个数多、分辨率较高的双向电泳图谱;采用优化后的双向电泳体系对小黑杨、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 Kom.)和84 K杨(Populus alba×P.glandulosa)叶片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实验,分别可检测到531、828、525个蛋白质,且蛋白质分离效果好、图谱分辨率高。[结论]优化后的双向电泳体系提高了小黑杨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分辨率和重复性,采用优化后的双向电泳体系成功的建立了小黑杨、大青杨和84 K杨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该体系适用于小黑杨、大青杨和84 K杨叶片蛋白质组学的分析,为杨树叶片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小黑杨 蛋白质 双向电泳 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亭亭 杨佩文 李向东 杨子林 林兴华 毕云青 裴卫华 杨群辉 彭荣珍 杨明英
【目的】研究有效控制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防控措施,控制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通过q PCR检测方法,测定土壤中根肿病菌含量,结合田间发病株率综合分析4种化学农药及组合、3种土壤改良剂和4种作物轮作对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控病效果。【结果】明迪和福帅得处理的油菜根肿病发病株率较低,分别为73.33%和77.42%,明迪处理的土壤中病原菌含量为1.7×10~7copy number/g,显著低于对照;抗重茬菌剂、复合微生物菌剂和有机硅肥3种土壤改良剂处理的油菜根肿病发病株率和土壤中根肿病菌含量均比对照低;轮作大蒜的土壤中病原菌含量最低,为2.2×10~7copy number/g,与对照和轮作大麦、蚕豆、马铃薯的土壤中病原菌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明迪、福帅得、微生物菌剂及轮作大蒜对根肿病有一定控病效果,在生产中根据病害发生程度,集成"轮作+土壤调理+清理病根+化学药剂防控"技术,达到持续控病的目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秀彩 沈晓静 吕爱军 孙敬锋 YEONG Yiksung 宋亚娇 李莉 孔祥会
为了建立鱼类皮肤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及质谱鉴定,以鲫为实验动物,采用蛋白双向电泳(2-DE)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技术,进行鲫皮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表明,当上样量为800μg,采用18 cM、p H3~10 Ipg胶条,等电聚焦80 000 VH,2-DE图谱检测为214个皮肤蛋白点,匹配率达88%;对其中31个蛋白点进行MS/MS鉴定为22种蛋白,包括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角蛋白、锌指蛋白585B、效应蛋白RAB15、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168、NcK1相关蛋白,肌酸激酶、烯醇化酶、丙酮酸脱氢酶、腺苷酸激酶同工酶等;进行蛋白功能聚类(gO)分...
关键词:
鲫 皮肤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质谱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舒灿伟 陈健仪 赵美 王陈骄子 周而勋
为开展水稻纹枯病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采用TCA-丙酮法、SDS法和TCA-丙酮-酚/SDS联合抽提法对水稻纹枯病菌蛋白质提取质量进行比较,并建立了双向电泳体系。对电泳后的图谱用Quantity One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TCA-丙酮法、SDS法和TCA-丙酮-酚/SDS联合抽提法所获得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中,分别记录得到557、309和877个蛋白质点。SDS法提取的蛋白质样品杂质较多,存在盐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干扰,得到的蛋白点较少;TCA-丙酮法提取的蛋白质样品呈黄色,有色素残留;而在TCA-丙酮法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曼 刘连涛 孙红春 张永江 宋世佳 陈静 成国鹏 李存东
对棉花根系蛋白的双向电泳提取技术进行改良,以获得更好的分离效果,为棉花根系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以鲁棉研28为材料,分别采用TCA/丙酮法、改良TCA/丙酮/SDS法、饱和酚-甲醇醋酸铵法这3种根系蛋白质提取方法,提取棉花幼苗根系总蛋白,并进行双向电泳进行蛋白质分离。在蛋白质含量、蛋白纯度和电泳图谱等方面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利用饱和酚-甲醇醋酸铵提取法提取的棉花根系蛋白,其蛋白样品纯度高,SDS-PAGE电泳图谱清晰,蛋白点数量最多为601个点;TCA/丙酮法提取得到的蛋白总量最高约为7.53 mG/G,但样品纯度低,SDSPAGE电泳图谱模糊,蛋白点数量最少为417个点。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幼平 蓝乐夫 罗鹏
本文概述了野生的十字花科植物———诸葛菜、蓝花子、海甘蓝和播娘蒿的开发和利用,并对上述资源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十字花科,野生植物资源,利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媛媛 柳展基 王龙龙 毕玉平
以花生品种鲁花14为试验材料,提取叶片可溶性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析。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的基础上,对样品抽提、样品溶解、胶条pH范围选择、蛋白上样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关键步骤进行改进,获得了蛋白点较多、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为开展花生叶片蛋白质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田邁 莫海波 常亚青 湛篧篧 陈百尧 伏光辉 安建
以刺参肠组织为材料,通过蛋白质提取方法、上样前处理方法、上样量以及聚焦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刺参肠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TCA-丙酮沉淀法制备刺参肠组织蛋白质,能够得到高纯度的蛋白质提取液。刺参样品上样前不经过处理,等电聚焦电压1 000V,电流7mA,聚焦时间3h,平衡时间30min,最佳上样量25μg,pH 4~6.5、8.5cm的IPG胶条,银染能获得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优化,获得了刺参肠组织的蛋白质表达图谱,为进一步研究刺参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
刺参 肠组织 蛋白质双向电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果 乔桂荣 李翠云 刘明英 蒋晶 李海营 邱文敏 卓仁英
林木抗逆机制的研究是林木抗逆育种的重要基础。为了解旱柳Salix matsudana耐盐机制,实验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盐碱胁迫前后旱柳蛋白表达变化,分离鉴定旱柳耐盐相关基因,建立一套适合于旱柳根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是蛋白质组学的基础。用改进的酚抽法抽提旱柳根总蛋白,此方法不仅能很好地分离蛋白,而且能有效去除样品中的盐分。通过比较分析了双向电泳不同条件对电泳结果的影响,确立了900μg.胶条-1的最佳上样量,10 min平衡时间以及10万V.h的聚焦时间的双向电泳条件。还比较了氯化钠胁迫后双向电泳图谱差异,发现了39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5个下调,24个上调(11个新诱导表达),为下...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旱柳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曼 羊杏平 徐锦华 刘广 姚协丰 李苹芳
为建立高效、稳定的西瓜根系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对西瓜根系蛋白质样品等电聚焦(IEF)条件、样品上样量、IPG胶条P H值范围、染色方法等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TCA/丙酮法提取西瓜根系总蛋白,裂解液组成为7 mol/l UrEA、2 mol/l THoUIrEA、4%CHAPS(m/V)、1%CoCkTAIl(V/V)、65 mmol/l DTT、2%P H值4~7 IPG BUFFEr,上样量为800μG,P H值4~7 IPG(13 Cm)胶条、IEF条件为48 000 VH,分离胶浓度为12.5%,CBB-r250染色时,可获得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该技术条件为适合...
关键词:
西瓜根系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明英 杨子林 马桂明 裴卫华 曹继芬 杨佩文 毕云青 林兴华 周丽凤 李向东
采用根肿病菌和土壤混合法,在休眠孢子浓度1×108(个/g土)条件下,设置7个温度及6个土壤pH值梯度,进行根肿病菌对白菜致病性测定,90 d后拔根调查根肿病菌侵染发病情况。测定结果,在pH值6时,不同温度梯度间白菜根肿病发病株率存在较大差异,其发病株率从高到低的温度为30℃>25℃>20℃>35℃>15℃>10℃>5℃。5和10℃条件下,其根肿病菌侵染力弱,不发病或发病株率较低;15~30℃条件下随温度升高发病率增加,但在35℃条件下,发病株率降低。温度25℃条件下,pH值为4、5、6、7、8、9的白菜发病株率分别为80.36%、100%、65%、10.77%、3.23%、0.0%。pH值4...
关键词:
根肿病菌 温度 pH值 致病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璇 魏霜 姜子德 王卫芳
【目的】人工构建一段随机序列并作为扩增内标(Internal amplification control, IAC)添加进实时荧光PCR体系中,建立含有扩增内标的十字花科细菌性黑斑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maculicola )和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的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上述2种检疫性病菌,旨在在提高检测通量的同时,指示PCR假阴性问题。【方法】通过对实时荧光PCR体系中各个引物及探针比例进行优化,从特异性、灵敏度以及实际样品检测等多个方面对该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在20 μL体系中加入1.114×10~(3)拷贝的IAC不影响靶目标的扩增,特异性强,对十字花科细菌性黑斑病菌及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灵敏度分别为6.9×10~(-4)、1.6×10~(-4 )ng/μL。应用该方法对52批进口油菜籽和十字花科蔬菜种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可以实现上述2种检疫性病菌的快速检测,同时有效指示PCR反应的假阴性。【结论】两种检疫性病菌含IAC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不仅能提高检测准确性而且能防止漏检,在口岸进口种子检疫中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对引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卫成 叶键 鲁华云 李建营 陈金娥 孟智启 倪春霄 钟伯雄
【目的】家蚕后部丝腺是合成分泌占蚕丝总量75%~80%丝素蛋白的器官,通过后部丝腺蛋白的研究,有利于阐明家蚕分泌丝素蛋白及蚕茧优质、高产的机理。【方法】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家蚕不同品种五龄第1天和第4天后部丝腺细胞的蛋白质组成变化。【结果】发现各个品种五龄第1天和第4天后部丝腺细胞的蛋白质组成存在差异,但蛋白质水平的差异,远远小于从EST分析得出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不同家蚕品种,从五龄第1天到第4天,后部丝腺细胞的蛋白质组成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结论】暗示了家蚕丝素分泌的过程可能受到多种蛋白的调控,不同的品种,在调控位点及调控蛋白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不同品种家蚕...
关键词:
家蚕 丝腺 蛋白质 双向电泳 图谱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浩 王海英 冯雅琼 高小宁 韩青梅 黄丽丽
【目的】建立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蛋白双向电泳体系,鉴定不同致病力材料的差异表达蛋白,为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揭示苹果树腐烂病菌致病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苹果树腐烂病菌野生型03-8菌丝为材料,从蛋白提取方法、IPG胶条长度及胶条的pH范围3个方面对双向电泳体系进行优化,并利用该优化体系对苹果树腐烂病菌野生型03-8和致病力丧失突变体X900的菌丝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析和比较,对二者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采用TCA/丙酮法-SDS/酚蛋白抽提法及17cm pH 4.07.0IPG胶条,对苹果树腐烂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