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30)
- 2023(2623)
- 2022(2371)
- 2021(2289)
- 2020(1958)
- 2019(4255)
- 2018(4334)
- 2017(7813)
- 2016(4573)
- 2015(5220)
- 2014(5179)
- 2013(5100)
- 2012(5145)
- 2011(4726)
- 2010(5033)
- 2009(4701)
- 2008(4868)
- 2007(4646)
- 2006(4152)
- 2005(3894)
- 学科
- 济(14562)
- 经济(14539)
- 管理(12195)
- 业(9191)
- 企(7550)
- 企业(7550)
- 学(7496)
- 制(6114)
- 方法(5691)
- 银(5354)
- 银行(5336)
- 行(5149)
- 融(4881)
- 金融(4880)
- 数学(4537)
- 体(4533)
- 数学方法(4355)
- 中国(4327)
- 财(3901)
- 环境(3841)
- 农(3761)
- 体制(3666)
- 及其(3436)
- 理论(3051)
- 地方(3046)
- 划(2810)
- 业经(2800)
- 贸(2657)
- 贸易(2653)
- 防(2599)
- 机构
- 大学(70702)
- 学院(69271)
- 研究(28442)
- 中国(22597)
- 科学(22319)
- 农(20927)
- 济(20339)
- 管理(20051)
- 经济(19579)
- 所(17362)
- 农业(17189)
- 京(16744)
- 理学(16377)
- 理学院(16033)
- 研究所(15948)
- 管理学(15385)
- 管理学院(15290)
- 业大(15238)
- 中心(13136)
- 江(12169)
- 省(11819)
- 农业大学(11128)
- 财(10905)
- 室(10716)
- 院(10281)
- 北京(10270)
- 技术(9963)
- 实验(9657)
- 州(9626)
- 科学院(9573)
- 基金
- 项目(45877)
- 科学(33401)
- 基金(31942)
- 家(30770)
- 国家(30546)
- 研究(26649)
- 科学基金(24120)
- 省(18567)
- 自然(18355)
- 自然科(17950)
- 自然科学(17933)
- 自然科学基金(17572)
- 基金项目(16652)
- 划(16217)
- 社会(14549)
- 资助(14061)
- 社会科(13653)
- 社会科学(13647)
- 教育(12288)
- 计划(11397)
- 科技(11113)
- 重点(11072)
- 编号(9916)
- 发(9398)
- 科研(9302)
- 部(9245)
- 成果(8681)
- 创(8660)
- 专项(8462)
- 创新(8339)
共检索到112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槿年 余为一 祖国掌
用从病鳖体内分离的四种病原菌制备诊断抗原, 采用微量凝集试验检测104 份卵黄样品中抗菌卵黄抗体。结果共检出86 份阳性样品, 其中以气单胞菌卵黄抗体阳性样品最多, 阳性检出率为50-96 % 且抗体水平较高, 可达1∶32 。变形杆菌卵黄抗体和不动杆菌卵黄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12 % 和9-62 % 。表明鳖场鳖群中有气单胞菌、变形杆菌和不动杆菌感染, 但以气单胞菌感染的范围及强度最高。
关键词:
卵黄 鳖群 病原菌 监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党如意 杨增岐 孙世铎 杜恩岐 张淑霞 张改智
本试验主要选择了引起猪黄白痢的常见致病菌株E.coli,K88,通过对其在专用培养基上增菌培养,制成油佐剂灭活苗免疫产蛋母鸡,运用微量凝集试验测母鸡抗体水平,待抗体水平达8 log2以上时,收取鸡蛋制成高免卵黄。选择6窝56头刚出生的未吮乳仔猪(母猪未免疫),第1,2窝16头用E.coli K88标准菌株500亿/头口服人工感染,第3,4窝18头口服E.coli K88标准菌株250亿/头,第5窝10头作为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第6窝12头为空白对照组,观察记录发病情况,待明显发病后,对第1~4窝仔猪用自制抗E.coli K88高免卵黄口服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口服抗E.coli K88菌株高免卵黄...
关键词:
猪 大肠杆菌 高免卵黄抗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艳华 黄钧 胡大胜 施金谷 彭民毅 彭亚
以常规方法从患典型红底板病黄沙鳖的心脏、肝脏和腹水等处分离到5株病原菌,API 20NE、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鉴定和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PCR检测病原菌的6种毒力基因。结果表明,5株病原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与Aeromonas hydrophila QDC01菌株的亲源关系最近。6种毒力基因的阳性率,hly、Aer和Act为100%,ahal、Alt和ahp为80%;毒力基因型共3种,在5株菌株中的分布情况为hly+Aer+Alt+Act+ahal+ahp+3株,hly+Aer+Alt-Act+ahal+ahp-1株,hly+Aer...
关键词:
黄沙鳖 红底板病 嗜水气单胞菌 毒力基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仁宝 史成银 宋晓玲 王一婷 张惠芬 任宁欣 谢国驷 张庆利
为探讨特异性卵黄抗体抗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ssociated with 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 Vp_(AHPND)) 感染的效果及其机制,防控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 AHPND),本研究以添加不同剂量Vp_(AHPND)卵黄抗体制剂 (0、0.2%和0.5%) 的饲料投喂凡纳滨对虾幼虾,测定对虾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和免疫基因相对表达水平,通过浸浴感染实验测定免疫对虾抗Vp_(AHPND)感染的能力。生长实验结果显示,免疫28 d后,免疫组与未添加卵黄抗体制剂的对照组对虾在平均生长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免疫功能实验结果显示,免疫14 d后,与对照组相比,0.2%免疫组对虾肝胰腺的酚氧化酶 (P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溶菌酶 (LZM) 活力显著升高,抗菌肽 (Crustin) 的相对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而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脂蛋白 (β-GBP-HDL) 的相对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浸浴感染实验结果显示,0.2%免疫组对虾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2% Vp_(AHPND)卵黄抗体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3.77%。研究表明,口服卵黄抗体不会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存活产生不良影响,0.2%的Vp_(AHPND)卵黄抗体制剂通过提升凡纳滨对虾的PO、SOD、LZM活力和Crustin的表达水平,增强凡纳滨对虾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对虾抗Vp_(AHPND)感染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为使用特异性卵黄抗体防控AHPND提供了依据,也为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仁宝 王一婷 张惠芬 宋晓玲 万晓媛 谢国驷 史成银
为探讨特异性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的免疫保护机制及效果,本研究以添加不同剂量WSSV卵黄抗体制剂(0、0.2%和0.5%)的饲料投喂凡纳滨对虾幼虾,免疫28 d后使用WSSV进行人工感染,测定感染对虾的肝胰腺免疫酶活力和免疫基因表达水平,以及感染后14 d内对虾的存活率。结果显示,WSSV感染3 d后,与未添加卵黄抗体制剂的对照组相比,0.2%免疫组对虾肝胰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酚氧化酶(PO)活力显著升高,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显著降低,热休克蛋白70基因(Hsp7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凝集素基因(lectin)和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脂蛋白基因(β-GBP-HDL)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5%免疫组对虾肝胰腺的SOD活力显著升高,ACP和AKP活力显著降低,Hsp70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β-GBP-HDL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WSSV感染14 d后,0.2%和0.5%免疫组对虾的存活率分别为48.89%和87.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活率为0),且0.5%免疫组对虾存活率显著高于0.2%免疫组。特异性卵黄抗体制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发病的进程,延迟对虾的发病和死亡时间,提高同期存活率。研究表明,口服特异性卵黄抗体制剂可以调节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和免疫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抗WSSV感染的能力。本研究为卵黄抗体抗WSSV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也为在生产上使用卵黄抗体防控WSSV感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韩书煜 梁静真 覃志彪 黄艳华 韦慕兰 蒙兰丽 黄维 胡大胜 黄钧
查明广西南宁、贵港和桂平养殖山瑞鳖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菌及其6种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为有效防控山瑞鳖细菌性败血症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常规方法从患病山瑞鳖的心脏和肝脏取样、分离细菌,人工感染方法确定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细菌鉴定采用API 20NE生化鉴定和16S rRNA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PCR扩增法对菌株的溶血素基因(hemolysin gene,hly)、气溶素基因(aerolysin gene,Aer)、细胞兴奋性肠毒素基因(cytotonic enterotoxin gene,Alt)、细胞毒性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木亮亮 白皓 李嘉东 邱丽 尹晓雪 叶剑敏
为了探究鼠李糖凝集素(RBL)在硬骨鱼非特异性细胞防御病原菌感染中的作用,实验以尼罗罗非鱼为研究模型,首先通过分离头肾单核/巨噬细胞进行体外菌应激实验,结果发现,尼罗罗非鱼在2种致病菌即无乳链球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应激后,尼罗罗非鱼L-鼠李糖凝集素1基因(Onrbl-1)的表达量显著上调。然后,通过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发现,OnRBL-1重组蛋白能够调节病原菌诱导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包括显著抑制细菌诱导的il-6、il-8和tnf-α的表达,促进il-10和tgf-β的表达。此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OnRBL-1重组蛋白具有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同时增强呼吸爆发水平和上调活性氧的释放。以上研究表明,OnRBL-1在尼罗罗非鱼单核/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吞噬作用、呼吸爆发和活性氧释放等非特异性细胞免疫防御中发挥调节作用。本研究为探讨RBL-1在硬骨鱼宿主防御病原菌感染中的功能提供了参考,并有助于完善和丰富硬骨鱼类RBL的功能和在抗菌免疫应答中的基础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佳杰 沈夏霜 罗伟 敖秋桅 谭芸 罗永巨 蒋和生 甘西
为探讨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感染罗非鱼(Oreochromis spp)的致病途径。采用腹腔注射、灌胃和浸泡三种方式对吉富罗非鱼进行无乳链球菌(HN016菌株)胁迫感染,利用平板活菌计数法统计三种方式感染后病原菌在体内组织的分布。注射和灌胃两种方式感染后均出现典型的链球菌感染发病症状,其中注射组在感染24 h后出现死亡高峰,死亡率为92.5%;灌胃组感染48 h后出现死亡高峰,死亡率为90%;而浸泡组,感染后均没有出现明显的发病症状,也没有出现死鱼。注射组和灌胃组在感染后2 h,其脾脏、肝脏、前肾、胃、腮、皮肤和肌肉组织中均可分离出病原菌,5 h后在脑组织中均可分离出病原菌,8 h后各组织分离出的病原菌数达到峰值;而浸泡组在感染8 h后才从各组织中分离出病原菌,且它们的数量均低于同时期的注射组和灌胃组。注射和灌胃两种方式可使吉富罗非鱼快速感染无乳链球菌而发病,而浸泡方式感染后病原菌虽可以侵入机体,但不表现出症状。由此,我们推测在自然条件下养殖的罗非鱼是通过口腔采食携带无乳,链球菌的食物而被感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潘晓艺 郝贵杰 姚嘉赟 徐洋 沈锦玉 尹文林
采用API 20E系列生化鉴定及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方法,对从患病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肝脏中分离到的一株细菌TL5m进行了鉴定,并通过人工感染试验,对该菌株进行了毒力检测;此外分别提取该TL5m株的主要致病因子外膜蛋白、脂多糖和胞外产物,对中华鳖进行毒力和免疫保护率试验。结果显示:菌株TL5m的API 20E鉴定编码为4544000,99.9%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其16SrDNA序列和gyrB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EF121756和GU563803)与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4%和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莉 段维军 李国英 杨之为
采用致病性测定、营养亲和群测定及PCR特异性扩增3种方法,对新疆棉区采集的35个棉花黄萎病菌代表性菌系进行致病型鉴定。结果表明,新疆棉花黄萎病菌存在强、中、弱3种不同的致病类型,其中以中等致病类型居多。利用营养亲和群方法将新疆棉花黄萎病菌分为2个亲和群,其中1个亲和群中的所有菌系均与标准落叶型菌系相亲和,另1个亲和群中的所有菌系均与标准非落叶型菌系相亲和。利用棉花黄萎病菌落叶型特异引物进行PCR特异性扩增,有3个菌系扩增出550bp的落叶型黄萎病菌特异性片段。用营养亲和群及PCR特异性扩增均进一步证实目前新疆存在落叶型黄萎病菌菌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刚 朱站英 华雪铭 于宁 王云龙 王坛 孔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素素 高暝 朱慧萍 刘英冠 汪阳东 陈益存
枯萎病是油桐毁灭性病害。中国广泛种植的油桐有三年桐和千年桐,三年桐易感枯萎病,千年桐抗枯萎病。为探讨三年桐与千年桐在枯萎病应答过程中的差异,在对油桐枯萎病灾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进一步探讨三年桐、千年桐接种枯萎病病原菌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油桐枯萎病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接种试验显示千年桐在接种尖孢镰刀菌后SOD、POD、CAT较三年桐均呈现较高活性,在接种后SOD、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CAT活性升高并维持高活性,MDA含量变化不明显;三年桐SOD活性和MDA含量均先升高后降...
关键词:
油桐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 三年桐 千年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毛宁 杨岩花 赖琼华 廖才生
从鳖穿孔病灶分离得到CH-108菌株,经理化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链霉素,环丙沙星对其有一定抑菌作用。回接感染均产生穿孔和粗脖子疾病。用CH-108菌株制成菌苗进行免疫接种,可产生有效的防治结果。
关键词:
鳖,嗜水气单胞菌,穿孔病,免疫接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齐彩霞 罗远忠 吴佩链 丁玉娟 汤鸿
穿孔病(又称疖疮病、空穴病),为鳖的主要病害之一。由病鳖体内分离出三株细菌,其中二株经感染健康鳖得到与病鳖相同症状。经过病原学检验和毒力感染试验,证明了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气单胞菌(Aeromonassp)和产碱菌(Alcaligemessp)。本文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原菌分离、鉴定、毒力感染试验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穿孔病,病原菌,流行病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葛继志 张颖 葛盛芳
鳖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菌研究初报葛继志张颖葛盛芳(安徽大学生物系,合肥230039)1990年以来,安徽省许多养鳖场都暴发出血性败血症。病鳖体表、腹甲严重斑状充血,体表有些部位出现溃疡、疤痕,剖检见肝脏肿大,脾及肠粘膜充血。该病易传染,加之目前缺少有效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