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18)
- 2023(3428)
- 2022(3059)
- 2021(2759)
- 2020(2469)
- 2019(5271)
- 2018(5122)
- 2017(9214)
- 2016(5333)
- 2015(5994)
- 2014(5790)
- 2013(5948)
- 2012(5770)
- 2011(5249)
- 2010(5401)
- 2009(5095)
- 2008(4908)
- 2007(4541)
- 2006(4059)
- 2005(3783)
- 学科
- 济(18107)
- 经济(18085)
- 管理(12266)
- 业(11137)
- 企(9030)
- 企业(9030)
- 方法(8671)
- 学(8317)
- 数学(7699)
- 数学方法(7506)
- 财(5140)
- 农(4846)
- 中国(4525)
- 制(4001)
- 农业(3102)
- 业经(3085)
- 务(3062)
- 财务(3055)
- 财务管理(3045)
- 地方(3002)
- 和(2999)
- 企业财务(2928)
- 理论(2863)
- 及其(2824)
- 贸(2763)
- 贸易(2757)
- 银(2743)
- 税(2741)
- 易(2681)
- 银行(2679)
- 机构
- 大学(82373)
- 学院(80071)
- 研究(37311)
- 科学(29582)
- 农(29537)
- 中国(26931)
- 济(25294)
- 经济(24525)
- 农业(24405)
- 管理(23330)
- 所(22926)
- 研究所(21396)
- 业大(21348)
- 京(20484)
- 理学(19821)
- 理学院(19442)
- 管理学(18508)
- 管理学院(18404)
- 中心(16266)
- 省(15740)
- 农业大学(15547)
- 室(15154)
- 实验(14006)
- 业(13716)
- 江(13684)
- 院(13603)
- 实验室(13514)
- 科学院(13320)
- 北京(13036)
- 重点(12844)
- 基金
- 项目(58893)
- 科学(43311)
- 家(42612)
- 国家(42331)
- 基金(42151)
- 科学基金(32756)
- 研究(31754)
- 自然(26304)
- 自然科(25702)
- 自然科学(25688)
- 自然科学基金(25208)
- 省(23324)
- 划(21643)
- 基金项目(21354)
- 资助(18657)
- 社会(17113)
- 计划(16203)
- 社会科(16022)
- 社会科学(16011)
- 科技(15719)
- 重点(14582)
- 教育(14259)
- 科研(12607)
- 发(12421)
- 专项(12168)
- 部(11775)
- 农(11553)
- 创(11511)
- 业(11183)
- 创新(10995)
共检索到126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永超 朱艳 曹卫星 范雪梅 刘小军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氮条件下小麦抽穗后叶片氮素状况和籽粒蛋白质及淀粉积累动态与叶片SPAD值、冠层光谱反射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抽穗后叶片氮积累量与叶片SPAD值、冠层反射光谱分别呈显著的指数和线性相关;籽粒蛋白质积累量与叶片氮积累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而成熟期籽粒蛋白质积累量与抽穗后叶片氮转运量呈线性正相关。叶片SPAD值与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量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比值指数R(1 500,610)和R(1 220,560)分别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和淀粉积累量呈显著负指数相关。因此,叶片SPAD值和比值指数可以用来预测单位土地面积上小麦籽粒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和淀粉的积累动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映雪 朱艳 田永超 尤小涛 周冬琴 曹卫星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相关品质性状与冠层反射光谱、植株氮素状况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灌浆期冠层反射光谱可以用来直接预测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降落值,成熟期冠层反射光谱对籽粒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的监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籽粒蛋白质含量与花后14d叶片含氮量的相关性较好,并且花后14d比值指数RVI(1220,710)能准确反演叶片含氮量,进而可以间接地预测籽粒蛋白质含量。据此提出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相关品质指标的两种监测技术途径:基于灌浆期反射光谱的直接预测和基于花后14d(灌浆中期)叶片含氮量的间接估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良明 严衍禄 戴景瑞
以128份常用普通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的混合籽粒样品为材料,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法,对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测定玉米完整籽粒蛋白质、淀粉含量的可行性和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预处理、谱区为10000~4000cm-1和一阶导数+直线扣减预处理、谱区为9000~4000cm-1,分别建立的蛋白质、淀粉含量的校正模型,其校正和预测效果最佳。其校正决定系数(R2cal)均大于0.97,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cv、R2val)为0.92~0.95,各项误差(RMSEE、RMSECV和RMSEP)均小于1(0.3~0.7之间)。在玉米品质改良实践中,利用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琴 姜东 戴廷波 荆奇 曹卫星
研究了黑麦 76、徐州 2 6、扬麦 10号和扬麦 9号 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特征及叶茎鞘中碳、氮物质积累和运转的差异。结果表明 :蛋白质含量不仅与后期回升时间有关 ,还和回升速度有关 ;淀粉含量主要和前期的快速积累有关。籽粒蛋白质产量与含量没有相关关系 ,而与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关系密切 ;籽粒淀粉产量由低到高为黑麦 76、徐州 2 6、扬麦 10号、扬麦 9号 ,并随淀粉含量升高而上升。不同基因型小麦茎鞘碳、氮积累和运转有明显差异 :黑麦 76和扬麦 10号碳、氮在灌浆后期向籽粒中的转运量少 ,而徐州 2 6和扬麦 9号转运量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邹铁祥 戴廷波 姜东 荆奇 曹卫星
目的试图阐明施钾对小麦植株氮素积累、运转和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机理。方法在池栽条件下,以宁麦9号(低蛋白)和扬麦10号(中蛋白)两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施钾水平下植株氮素积累、运转和开花期叶片含钾量的特征及其与籽粒蛋白质和各组分含量的关系。结果与不施钾相比,施钾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极显著提高了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由于对谷蛋白含量的作用甚微,因而显著降低了谷/醇比。施钾提高了开花期叶片含钾量进而显著促进了小麦植株花前氮素的积累和贮存氮素的运转,较高的开花期叶片钾营养水平显著提高了扬麦10号的花后氮积累,但对宁麦9号花后氮积累的促进作用较小。两种类型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晓冰 王光华 杨恕平 李艳华 金剑
利用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各异的三个春小麦品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低肥和高肥水平条件下籽粒淀粉、蛋白质积累。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增加前期籽粒淀粉的积累,对后期的影响表现出品种间的差异,但对各品种籽粒成熟时的淀粉含量影响不大;蛋白质的积累与施肥水平关系不大,但高肥条件有减少蛋白质含量的趋势。提出小麦高产优质施肥,应在注重土壤肥力的前提下,强调后期氮肥的应用。
关键词:
施肥水平,淀粉,蛋白质,积累,小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君杰 陈凌 王海岗 曹晓宁 刘思辰 田翔 秦慧彬 乔治军
【目的】本研究以叶片氮含量为切入点,探求糜子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最佳光谱预测模型,为糜子优质生产的管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合2017年和2018年2年的氮肥运筹试验数据和光谱数据,通过"光谱特征信息—叶片氮含量—籽粒蛋白质含量"这一研究思路,以叶片氮含量为中间链接点将光谱模型和籽粒蛋白质含量链接,建立基于高光谱糜子籽粒蛋白质含量监测模型。【结果】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的糜子全生育期叶片氮含量监测模型要优于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并且原始光谱反射率(R)的SVM模型效果优于一阶导数(1ST)模型,建模集和验证集的R2分别为0.928、0.924;RMSE相对较小,分别为0.19、0.12;RPD都大于2,分别为3.71、6.07。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叶片氮含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0.66和0.73。灌浆期R-SVM模型能准确的监测糜子籽粒蛋白质含量,决定系数R2为0.798,均方根误差RMSE为0.14,预测残差RPD为1.65。【结论】建立基于灌浆期糜子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高光谱R-SVM监测模型,有助于指导糜子优化田间管理、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籽粒品质分级,为高光谱技术在糜子优质高产栽培和精准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宾 刘宾 朱占玲 谢全刚 田纪春
【目的】阐明影响小麦籽粒淀粉基因/QTL的时空表达和动态变化情况,为运用条件QTL更好地揭示小麦籽粒淀粉动态积累的基因表达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构建的168个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为材料,在6个不同的环境下种植,分别在花后12 d、17 d、22 d、27 d和32 d取样,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GSC)积累的条件和非条件QTL进行分析。【结果】在籽粒灌浆的5个时期,一共检测到7个非条件QTL和4个条件QTL,没有一个条件QTL能在测定的5个时期都有效应。7个非条件QTL分别分布在2A、3A、3B、4A、5D染色体上,其中QGsc4A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栓明 郭银巧 王克如 谢瑞芝 戴建国 肖春华 李静 李少昆
【目的】筛选整粒小麦籽粒蛋白质的近红外特征光谱波段并建立优化模型,可实现快速、无损测定整粒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为田间便携式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速测仪设计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3年以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差异的8个冬小麦品种为试验品种,设置3个施氮量和2个灌溉量共6个处理,建立丰富的样本类型,共采集176个小麦籽粒光谱数据;将ASD Field Spec Pro光谱仪采集到的基于全反射下垫面的整粒小麦籽粒反射光谱通过公式A=log(1/R)转换为吸收光谱,对吸收光谱采用S-G平滑、多元散射校正和基线校正等方法进行预处理,以消除背景噪声,然后采用交叉验证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进行特征波段压缩;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玮 王鑫梅 潘庆梅 谢锦忠 张劲松 孟平
[目的]研究雷竹冠层叶片反射光谱特征及其水分敏感波段,筛选与叶片水分指标相关性较高的光谱指数,为雷竹叶片水分的非破坏性估算提供参考。[方法]以重要笋用竹种雷竹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然失水法研究叶片反射光谱对叶片水分变化的响应特征,以常用反射光谱指数对叶片水分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对不同反射光谱指数与叶片相对含水量进行了回归方程拟合。[结果]雷竹叶片含水量与其光谱反射率在近红外区呈负相关关系;光谱反射率敏感性分析表明,在1 400~1 600、1 800~2 000 nm波段附近,光谱反射率对叶片水分变化较其他波段敏感;不同光谱指数与叶片水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及回归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在所选光谱指数中水分胁迫指数MSI(R_(820)/R_(1600))、比值指数SRI(R_(1300)/R_(1450))与叶片相对含水量的拟合效果较好。[结论]雷竹叶片水分含量与其光谱反射率在近红外区,尤其1 400~1 600、1 800~2 000 nm波段附近呈负相关关系,水分胁迫指数MSI(R_(820)/R_(1600))、比值指数SRI(R_(1300)/R_(1450))对雷竹叶片相对含水量的估算精度较其它光谱指数更高。
关键词:
雷竹 冠层叶片 水分 反射光谱指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雪梅 姜东 戴廷波 荆奇 曹卫星
防雨池栽条件下,设置渍水、干旱和对照3个水分处理,每个水分处理下再设置2个施氮水平,研究了花后渍水和干旱逆境下氮素对两个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TriticumaestivumL.)品种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聚关键调控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花后干旱和渍水均降低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但水分逆境下增施氮肥可以提高旗叶磷酸蔗糖合成酶(SPS)、GS和GPT活性。灌浆期籽粒-蔗糖合成酶(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结合态淀粉合成酶(GBSS)、GS和GPT活性均呈下降趋势,水分逆境下小麦籽粒SS和GS活性降低,干旱提高GPT活性,而渍水使其降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光华 韩浩坤 马洪驰 党科 王孟 杨璞 冯佰利
为探究糜子灌浆过程中籽粒蛋白质及淀粉积累规律,选用糯性和粳性糜子品种各2个,分别为‘龙黍21号’、‘晋黍5号’和‘榆糜2号’、‘陇糜8号’,分析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糜子开花后,粳糯品种籽粒脂肪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而粗蛋白含量不断减少,其中谷蛋白含量最高。各氨基酸中,谷氨酸、脯氨酸和亮氨酸含量最高。淀粉含量变化呈S型增加,积累速率先增加后减小。4种淀粉合成相关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颗粒结合性淀粉合成酶(GBSS)以及淀粉分支酶(Q酶))活性显示出单峰曲线变化。粳性品种中SSS酶主要调控直链、支链及总淀粉积累,Q酶主要调控总淀粉和直链淀粉,AGPP酶参与直链淀粉的积累;而糯性品种直链、支链及总淀粉积累主要受到SSS和Q酶的调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德荣 郭文善 程顺和 封超年 朱新开 彭永欣
【目的】比较糯小麦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与非糯小麦的差异,研究其花后籽粒中糖降解和淀粉积累特点,为糯小麦的育种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04~2005年度测定不同来源的17个糯小麦品系和4个非糯对照品种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2005~2006年度选择其中3个糯小麦品系和2个非糯对照品种研究其花后籽粒中糖降解和淀粉积累动态。【结果】15个糯小麦品系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所有对照品种,另2个糯小麦品系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扬麦12和扬麦5号,而与扬麦158和扬麦9号差异不显著。4个对照品种之间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扬麦9号最高,扬麦158最低;供试的17个糯小麦品系籽粒淀粉含量均...
关键词:
糯小麦 糖降解 淀粉积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仲齐 吴兆苏 俞世蓉
选用3个生育期相近而粒重不同的小麦品系,对其淀粉积累动态和 IAA、ABA 的水平以及有关酶的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AA 的含量同小麦籽粒的淀粉积累速度以及蔗糖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的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IAA、ABA 的含量在基因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灌浆中后期,IAA、ABA 含量较高的基因型,其蔗糖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的活性以及淀粉积累速度都较高.但 ABA 同它们的正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IAA 对有机物质向籽粒的转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光合产物在小麦籽粒中的转化和积累.
关键词:
小麦 淀粉积累 吲哚乙酸 脱落酸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宝启 李玉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