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4)
2023(11655)
2022(9708)
2021(8943)
2020(7052)
2019(15878)
2018(15389)
2017(29789)
2016(15600)
2015(17047)
2014(16741)
2013(16730)
2012(15870)
2011(14582)
2010(15164)
2009(14402)
2008(13378)
2007(12323)
2006(11484)
2005(10867)
作者
(44365)
(37394)
(36783)
(34661)
(23243)
(17940)
(16583)
(14380)
(14323)
(13238)
(12805)
(12368)
(11724)
(11560)
(11458)
(11333)
(10830)
(10583)
(10578)
(10566)
(9476)
(9069)
(9005)
(8835)
(8576)
(8349)
(8264)
(8087)
(7554)
(7493)
学科
(73755)
经济(73595)
(52254)
(49898)
管理(36497)
农业(33599)
(30272)
企业(30272)
中国(29788)
(26991)
金融(26990)
(25348)
银行(25336)
(24692)
业经(24394)
地方(24101)
方法(20120)
(18016)
(16552)
数学(15803)
数学方法(15718)
(15264)
农业经济(12761)
发展(12113)
(12088)
(11678)
(11659)
贸易(11642)
(11530)
(11277)
机构
学院(222428)
大学(214855)
(97518)
经济(95460)
管理(82825)
研究(80970)
中国(70300)
理学(69797)
理学院(69046)
管理学(68105)
管理学院(67711)
(56021)
科学(46438)
(46048)
(44326)
农业(42271)
(41002)
中心(39626)
业大(36736)
研究所(36587)
(35618)
财经(33863)
(30702)
(30392)
师范(30141)
北京(29210)
(29166)
经济学(29037)
(27633)
(27035)
基金
项目(140439)
科学(110932)
研究(109212)
基金(100084)
(85841)
国家(84916)
科学基金(72577)
社会(72560)
社会科(67487)
社会科学(67469)
(57113)
基金项目(52887)
编号(47087)
教育(46703)
(46016)
自然(42081)
自然科(41047)
自然科学(41042)
自然科学基金(40299)
资助(38876)
成果(38089)
(37240)
(31862)
课题(31726)
重点(31079)
发展(30776)
(30660)
(30275)
国家社会(29763)
(29619)
期刊
(123912)
经济(123912)
研究(69959)
(61961)
中国(55827)
农业(41566)
(41212)
金融(41212)
学报(32400)
科学(32316)
(31853)
管理(27318)
业经(26554)
大学(25960)
学学(24645)
教育(23455)
(19189)
技术(18143)
经济研究(17306)
问题(16883)
财经(16835)
农村(15786)
(15786)
农业经济(15332)
(14434)
世界(13431)
(12419)
经济问题(12305)
资源(11449)
技术经济(10854)
共检索到365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忠连  邱晖  
农村互联网金融兼具农村传统正规金融及民间金融的优点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二者的缺陷,关键在于其能够对农户社会资本进行深度的开发和利用。通过信任与声誉机制以及社会抵押与惩罚机制,农村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利用农户社会资本来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通过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农村互联网金融实现了对农户虚拟社会资本的深度开发并构建起产业闭环,通过设置特殊的制度安排能够有效嵌入农户的社会网络并实现市场向底层农户的下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温雪  聂勇  
本文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参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一是劳动力流动既可以提高农户获得互联网金融借贷的概率,又有助于提升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金额,从而缓解农户家庭流动性约束。二是劳动力流动可以扩大家庭交际范围和社会网络关系,从而对农户社会资本产生正向的影响。三是劳动力流动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影响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劳动力流动既可以直接促进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可获得性和金额,又可以通过“劳动力流动—社会资本—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这一中介机制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可获得性和金额产生间接的影响。四是异质性分析发现,劳动力流动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直接影响和通过社会资本渠道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间接影响仅在中西部地区和低资产农户家庭中成立。本文为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提升农户互联网金融参与度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依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贾立  汤敏  
农村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移动技术、云计算、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等互联网技术,针对农村地区的相关主体,实现资金融通、移动支付、信息传递等功能的金融形式,是一种"互联网+金融+农村市场"的新模式。依据参与农村互联网金融的主体不同,本文将农村互联网金融归纳为四类模式并对比分析,认为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仍处于初级形态,即涉农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既竞争,又合作,但是更多表现为重新分割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随着二者的深度融合,农村互联网金融将呈现跨界战略联盟形式的高级形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高峭嫣  
论文在总结互联网金融特征以及国内外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互联网金融应用前景,并对金融机构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提出了框架性的策略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京桥  
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在扩大消费的政策主导下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政策环境优越,市场主体多元化并且活跃,商业模式、消费金融产品持续创新,消费信贷规模快速增长,用户群体更加广泛。金融机构短期消费信贷规模自2011年突破1万亿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7年分别突破了2万亿元,3万亿元、4万亿元,和6万亿元,到2018年第三季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温雪  吴定伟  潘明清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农村普及,网络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村居民消费模式更加多样化,消费时间和空间也得到了极大拓展,互联网成为优化消费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的数据,将互联网、社会资本与农村居民消费纳入统一框架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互联网对农户社会资本的积累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拥有较强社会资本的农户有较高的消费水平,互联网通过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正向影响。就地区而言,消费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性,互联网在西部地区的消费效应远大于中、东部地区;从年龄分组来看,青年人通过互联网积累社会资本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中年人次之,老年人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鹏达  王巧瑜  陈鹏宇  石宝峰  
由于农户小额贷款对象分散等特点,致使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相当严重。本文基于"互联网+农业金融"视角,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武功县220个农户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对农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的意愿等10个指标进行线性变换降维,得到了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等5个互不相关的公共因子;在此基础上,以5个公因子为自变量,以农户是否借贷为因变量,构建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结果得出:农户家庭投入水平、农户家庭收入特征和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对农户借贷行为有正向影响;农户家庭风险偏好对农户借贷行为有负向影响;农户交易成本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不显著。针对上述结果,提出了关于拓宽农户融资渠道、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体系建设以及提高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鹏达  王巧瑜  陈鹏宇  石宝峰  
由于农户小额贷款对象分散等特点,致使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相当严重。本文基于"互联网+农业金融"视角,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武功县220个农户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对农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的意愿等10个指标进行线性变换降维,得到了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等5个互不相关的公共因子;在此基础上,以5个公因子为自变量,以农户是否借贷为因变量,构建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结果得出:农户家庭投入水平、农户家庭收入特征和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对农户借贷行为有正向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芹  罗剑朝  
以473户农户数据为依据,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三类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农户忠诚度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农村互联网金融农户忠诚度不高,农户金融服务满意度和金融产品满意度是影响农户忠诚度最基本的因素;比较三类金融服务提供商农户忠诚度影响因素发现,农户对于"三农"服务商和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忠诚为冲动型忠诚,对于正规金融机构网上金融部门的忠诚为认知型忠诚。基于此,建议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构建客户评价体系,有效区分客户类别,并对客户进行差异化营销与管理。三类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可尝试建立金融共生模式,优势互补,探索金融科技服务的全新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荆菊  
互联网金融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以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为人们提供低门槛、易获取的金融服务,打破了传统金融模式在时间、空间与成本上的约束,可以有效补充农村金融服务缺口。面对农村金融服务覆盖范围低、产品供给不足、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互联网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为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痛点提供了有效手段。借助互联网金融强大的技术、资源和平台优势,通过产品、服务、管理和经营模式上的创新转型,将移动互联技术与农村金融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问题。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转型发展的必然性,指出其转型发展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金融转型发展的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罗宁欣  颜铭佳  
互联网金融自2013年兴起以来,如今已有了多种模式,并开始加速向农村方向渗透。互联网金融凭借其大数据技术和便捷性操作,能有力增强金融普惠性并助推农村金融的发展。论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助推农村金融的优势作出分析,通过举例说明农村互联网普惠金融的实际发展路径,然后对其发展的难点进行简要的阐述,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明栋  
农村经济在改革中得到了长足发展,乡村社会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下,以血缘为基础建立的同质性社会资本逐渐弱化,而以业缘为基础建立的异质性社会资本在逐渐增强。本文利用江苏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并以农户信用贷款为案例,深入分析不同社会资本对农户融资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伟   孔繁利  
文章在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使用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普及、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互联网普及和农村金融发展能够提高本地区城乡融合水平,且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分区域来看,发现互联网普及和农村金融发展对东中部地区的效果更为显著,而对西部地区的效果较弱;在门槛效应方面,互联网普及和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融合水平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互联网普及率超过门槛值后,正向效果不断增强,而农村金融水平随着门槛值的增加呈现“倒U”型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珺  肖苏  
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传统金融环境之下,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偏低,导致其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出来。依托互联网,农村金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与农村金融融合发展可以化解农村金融资源的供需失衡和信息不对称困境,但互联网金融也面临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亚辰  田雅群  
基于273家农村商业银行2013-2020年的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法测度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同时使用文本挖掘法构建互联网金融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GMM模型验证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影响,并借助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其作用机制。结论表明:从整体上看,互联网金融降低了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从作用机制上看,在互联网金融对成本效率的整体影响中,有80.51%是通过恶化存款结构的间接渠道实现的;在互联网金融对利润效率的整体影响中,有61.11%是通过缩窄收入来源的间接渠道实现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