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15)
2023(6459)
2022(5743)
2021(5612)
2020(4567)
2019(10459)
2018(10133)
2017(18737)
2016(11043)
2015(12885)
2014(13033)
2013(12225)
2012(11589)
2011(10486)
2010(11237)
2009(9684)
2008(9625)
2007(9082)
2006(8385)
2005(7478)
作者
(30579)
(25282)
(25249)
(24298)
(16474)
(12207)
(11654)
(9908)
(9816)
(9772)
(8746)
(8516)
(8407)
(8245)
(8235)
(7966)
(7765)
(7625)
(7458)
(7381)
(6656)
(6399)
(6272)
(6079)
(5811)
(5802)
(5773)
(5708)
(5290)
(5284)
学科
(33331)
经济(33187)
管理(28223)
(26922)
(23244)
企业(23244)
理论(14029)
教学(13404)
(12865)
中国(12284)
教育(12001)
方法(11425)
(10507)
(9685)
业经(9656)
(9280)
学法(8656)
教学法(8656)
(7997)
农业(7868)
地方(7697)
数学(7566)
(7310)
技术(7308)
数学方法(7306)
学理(6759)
学理论(6759)
及其(6692)
研究(6266)
(6104)
机构
学院(153269)
大学(145096)
研究(53893)
(53729)
经济(51952)
管理(51564)
理学(42974)
理学院(42396)
管理学(41445)
管理学院(41144)
中国(37569)
(32318)
科学(31401)
(27719)
(27393)
(27270)
技术(24620)
(24352)
研究所(24340)
师范(24132)
(24088)
中心(23701)
职业(23480)
(21441)
北京(20939)
财经(20731)
业大(19852)
(19690)
教育(19283)
师范大学(18757)
基金
项目(91731)
研究(75802)
科学(70562)
基金(59502)
(50530)
国家(49952)
社会(42910)
科学基金(42038)
教育(41317)
(39685)
社会科(39197)
社会科学(39182)
编号(35710)
(32847)
成果(30571)
基金项目(30334)
课题(28054)
自然(26058)
自然科(25425)
自然科学(25417)
资助(25091)
自然科学基金(24969)
(23977)
重点(21837)
(20618)
(20406)
(20172)
项目编号(20022)
规划(19977)
(19251)
期刊
(69197)
经济(69197)
研究(50726)
中国(45272)
教育(43991)
(22400)
管理(21449)
(21417)
学报(20197)
科学(19446)
技术(19162)
职业(15987)
大学(15893)
农业(15515)
学学(14163)
(14051)
金融(14051)
业经(10806)
财经(10594)
(10290)
论坛(10290)
技术教育(10173)
职业技术(10173)
职业技术教育(10173)
经济研究(9703)
(9181)
(8267)
(8179)
问题(8014)
图书(7769)
共检索到249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波  陈焱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高职写作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渗透、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培养学生自觉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诸玉富  由建勋  
社会责任感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精神的基石。多年来,某些高职院校片面理解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忽视责任意识教育,致使一些学生高度自我,缺乏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家庭、学校与社会应协同起来,构建包括课程、实践、活动、创新和校园文化相融合的综合性联动培养体系,打造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联动培养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艳  孙文新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从品德培养的规律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特点出发,实践是培养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路径。借鉴国外高校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高职院校应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教学、管理创新、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榜样教育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培养社会责任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佘万斌  唐书怡  
立足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效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学校的责任教育要改革创新、以人为本,外在环境要友好、文明与和谐,学生个体要能动、全面与可持续等对策,以期提高责任感教育培养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霓  
劳动者素质的现实需求以及当前我国高职生通用技能缺失的现实困境呼吁高职生通用技能课程的实践改革。理论上,通用技能可以通过学校现行的课程来培养,却又不能完全依附现有的课程。当前,我国高职生通用技能课程陷入了学问化与技能化两种极端。为此,试图从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组织形式两方面提出实践策略:课程内容上要整合知识与技能的内容,课程组织形式上要围绕"学科"内容组织知识,并设计具有工作意义的情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静敏  
分析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要培养具有一定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激发英语学习兴趣的必要性。并从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素质,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培养成就感,加强背景文化知识的学习,进行行业英语技能培训这些方面,对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红燕  宋建军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要把提高学生的社会道德素养与对国家情怀的认识作为内容之一,结合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文化育人、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继军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最现实和最有效的途径。要克服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形式化、随意化和理论化"的弱点,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领域,特别应重视社区志愿服务的扩展和深化;挖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责任价值,特别是提升社会实践的品质责任和公民责任;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文化品牌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世君  张嘉玮  
鉴于积极的心理素质是高职生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高职院校有必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即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和自觉调节情绪的能力。为此,高职院校应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优化学习能力;掌握社交技巧,维护良好的同伴关系;建立正确的认知,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皮洪琴  
社会能力水平的高低于高职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在加强对高职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其社会能力的培养。本文对高职生社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尝试性地探讨,阐述了高职生社会能力的内涵、培养的必要性、培养的原则、培养的策略及其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贾启君  王莹  原续波  
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核心要素,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大学人才培养中的首要任务。专业教育作为对大学生科学素养、学科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教育,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进程,如何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工程人才承担起未来社会发展的责任,是工程教育改革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社会由不同个体组成,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角色。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志铖  张禧  何临春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承优秀文化与弘扬传统美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诉求。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责任与自由、个人与社会关系作为重要理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把握关键环节,在深化责任认知、强化责任认同、引领责任行动上下工夫、见成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蒋国勇  应小丽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通过结合浙江师范大学的实践,指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必须立足于以下原则:一是内容、目标取向上的递进性、层次性原则,二是方式、方法上的主体性、适度灌输和积极引导原则,三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原则,四是社会、家庭、学校三者整合原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晓星  张力学  刘奇  
培养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素质支撑,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分析"中国梦"的多重内涵,探讨其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在契合性,并从文化氛围、制度氛围、育人氛围、实践氛围四个方面,提出了培养与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可行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翁文艳  吴智育  
学生领导力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核心。文章从愿景型领导理论、服务型领导理论和社会改善型领导理论的视角出发,认为社会责任感包括学生对个人愿景和团队愿景的价值认知、服务他人和社会的道德情感,以及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促进社会改善的积极行为。提出在学生领导力教育中,可以通过基于价值澄清的愿景陈述、基于服务社区的服务性学习和基于行动学习的社会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