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59)
2023(4172)
2022(3474)
2021(2979)
2020(2423)
2019(5123)
2018(4775)
2017(9853)
2016(4770)
2015(5372)
2014(5303)
2013(5621)
2012(5023)
2011(4548)
2010(4699)
2009(4473)
2008(4150)
2007(3766)
2006(3148)
2005(2919)
作者
(14576)
(12267)
(11933)
(11475)
(7508)
(5676)
(5497)
(4723)
(4569)
(4445)
(4147)
(3919)
(3830)
(3761)
(3723)
(3686)
(3657)
(3521)
(3479)
(3367)
(2955)
(2928)
(2908)
(2749)
(2692)
(2670)
(2632)
(2566)
(2447)
(2393)
学科
(28026)
经济(28008)
(20226)
管理(18092)
(17330)
企业(17330)
产业(9067)
方法(8924)
业经(8104)
数学(7302)
数学方法(7265)
(6836)
地方(6795)
(6100)
供销(6099)
中国(5716)
技术(5363)
结构(5360)
(4494)
贸易(4493)
(4481)
(4461)
地方经济(4418)
(4347)
农业(4291)
环境(3966)
(3788)
(3690)
产业结构(3681)
(3649)
机构
学院(75502)
大学(72390)
(34923)
经济(34390)
管理(30972)
理学(27000)
理学院(26751)
管理学(26484)
管理学院(26349)
研究(25383)
中国(18119)
(15727)
科学(14832)
(13573)
(12299)
(11323)
研究所(11214)
(11044)
财经(10905)
中心(10852)
业大(10592)
经济学(10446)
北京(9782)
(9746)
(9543)
经济学院(9471)
(9316)
师范(9246)
(8831)
农业(8743)
基金
项目(51923)
科学(42064)
研究(38473)
基金(37920)
(32793)
国家(32565)
科学基金(28604)
社会(26081)
社会科(24975)
社会科学(24972)
(21322)
基金项目(19636)
自然(17755)
自然科(17315)
自然科学(17313)
(17246)
自然科学基金(17027)
教育(16146)
编号(14970)
资助(14714)
(13117)
(11663)
重点(11640)
发展(11087)
国家社会(11046)
(10975)
(10937)
创新(10800)
成果(10691)
课题(10304)
期刊
(39835)
经济(39835)
研究(21144)
中国(14398)
管理(12529)
科学(10157)
(10149)
(9751)
学报(9183)
业经(8329)
经济研究(7291)
技术(7270)
农业(7122)
大学(6843)
学学(6510)
教育(5493)
商业(5278)
财经(5214)
问题(5203)
(4822)
金融(4822)
(4734)
技术经济(4362)
(4258)
(4230)
国际(4036)
资源(4035)
科技(3976)
现代(3741)
世界(3517)
共检索到109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仕国  吴海英  马涛  张磊  彭莉  于建勋  
全球价值链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基本规律的新体现,在本质上是经济现象,遵从市场经济制度,其理念是多维且动态的统筹融通。要利用全球价值链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对外开放,融入全球产业大循环,成为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利用全球价值链升级直接促进产业升级;利用全球价值链上频密的国际中间品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促进产业创新;整合国内价值链,支持国内企业"抱团"加入特定的全球价值链,增强在其中的话语权;促进区域市场融合,充分发挥区域价值链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顾强  
过去20多年时间里,我国已经由玩具、服装、鞋帽等轻纺产品出口国,迅速成长为规模巨大、门类齐全的工业制成品的“世界制造基地”,目前我国生产制造的各类工业制成品在全球市场上随处可见,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为什么能够具有这样的竞争优势,低劳动力成本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和崛起。外国买家到中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鹏杨  徐佳君  刘会政  
本文利用我国出口加工区(EPZs)成立之初所实施的"主导产业"扶持政策构造"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该政策对于企业全球价值链(GVC)升级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发现:(1) EPZs的"主导产业"政策对我国出口企业GVC升级存在负向影响,而这种负向影响在多重稳健性检验下均成立;(2)异质企业视角下考察产业政策对GVC升级的影响发现在国有资本份额较大的企业和重工业企业中产业政策对GVC升级的负向影响尤为明显;(3)对EPZs的"主导产业"政策发挥作用的前提进行检验,发现在比较优势较强的行业,产业政策对GVC升级的负向影响不明显甚至存在正向影响;同时,在错配程度较低的行业负向影响也不明显。由此本文认为,政府在推动GVC升级方面应当"有所作为",但也不能"无所限制",即产业政策要针对比较优势"精准定位",但也应当以不造成资源严重错配为前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梁俊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优势积极融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40余年以来,中国产业价值链升级明显,对促进国内市场的发育、壮大、完善和结构优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中国产业发展呈现服务化、智能化、精细化和绿色化四个趋势,将给产业价值链升级带来重大机遇。未来需要不断优化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嵌入方式、加大产业价值链"开放"、鼓励创新、以及进行产业价值链的"强链""补链"和"建链",进而更好地发挥产业价值链升级对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菊花  
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看,传统食品加工产业尤其是其中低端领域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国家间低价竞争日益激烈;而中高端领域,则被发达国家牢牢把握,并在行业关键技术、核心设备中占据优势地位,导致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加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不足。在此背景下,我国食品加工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意义重大,有助于国内食品加工产业实现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并加快食品加工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应聚焦科技创新,以装备工艺和管理能力创新提升食品加工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重视培育行业品牌,加速培育世界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努力实现食品加工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晓东  何伦志  
本文在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95—2015年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和产业结构水平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回归的固定效应与2SLS方法、PCSE方法和时间序列数据处理的异方差自相关稳健的Newey-West方法,从沿线国家整体、划分四个区域和单独每个国家三个层面,探讨融入全球价值链能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结果表明: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层面来看,融入全球价值链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分区域来看,仅中国所属的东亚、东南亚区域融入全球价值链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他三个区域都不能;具体到每个国家,"一带一路"沿线有8个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能显著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10个国家不能,其余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则不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费越  张勇  丁仙  吴波  
构建理论模型阐释数字经济影响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理论机理,并进一步构建实证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总体和行业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存在行业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对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促进作用最大,劳动密集型行业次之,对资源密集型行业影响最小;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和技术复杂水平两个渠道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为此,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发展对提升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作用提供有益思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熊宇  
承接生产者服务业国际外包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却仍然没有促进制造业的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导致我国制造业缺乏市场势力。文章引入全球价值链框架剖析了生产者服务业类型与企业间不同组织结构的对应关系,解释了我国制造业难以升级的原因。文章认为,针对不同制造业的类型发展其核心生产者服务业是促进我国制造业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从而获取市场势力的关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鲍晓华  卢波  
国家间的政治互信与两国各领域的合作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政治互信能否增进出口国的真实贸易利得、促进价值链生产合作尚未受到足够关注。文章采用WIOD 2000-2014年国家-行业数据,对政治互信如何影响增加值贸易和全球价值链生产合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加强政治互信能显著促进国家间的总出口和增加值出口贸易,其中对本国增加值贸易的影响要大于对外国增加值贸易的影响,说明友好互信的双边关系能有效增加出口国的真实贸易利得。第二,政治互信对中间品贸易的影响要比对最终品贸易的影响更大,对制造业贸易的影响要比对服务业贸易的影响更大,展现出提高政治互信推动全球价值链合作的积极作用。第三,政治互信显著提高了出口国自身的增加值率,说明提升政治互信增加出口国真实贸易利得的主要途径,是支持在出口产品生产中采用更多的本国增加值投入。上述结论表明,政治互信对当代国际贸易具有重大影响,加强政治互信能够有效增加出口国的真实贸易利得,促进国家间的GVC务实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裴长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服装、鞋类、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创造了"中国制造"的奇迹。但是,这些产业集群大多建立在低成本的基础上,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发展方式粗放,缺乏基于创新的国际竞争优势。而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升级体现在产业附加值的提高、劳动密集度的下降、资本和技术密集度的上升,是我国实现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客观要求。安徽财经大学冯德连等著的专著《全球价值链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升级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JY072)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云俊  
全球价值链理论阐释了产业发展的全球布局特征与价值分配规则,产业升级则表现为该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顺着价值阶梯逐步提升的过程。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产业升级问题,其前提是依托产业转移,在正确评估产业自身发展阶段与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寻找适当的机会嵌入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中端嵌入与高端嵌入)。产业升级的路径则是沿着全球价值链向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延伸的方向必须结合产业特征,根据价值链动力机制(生产者驱动、购买者驱动与混合型驱动)来确定。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向阳  朱有为  
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在简要介绍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升级两个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在产业升级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包括全球价值链治理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此外,本文也指出了目前全球价值链理论在产业升级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纪玉俊  张莉健  
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行政垄断亦为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不可忽视的问题。从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环节攀升的途径出发,构建一个包含全球价值链、行政垄断与制造业升级的分析框架,并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特点,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下行政垄断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嵌入全球价值链能够促进制造业升级,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向非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也是实现升级的有效方式;但行政垄断会直接抑制我国制造业升级,而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并向更高端环节攀升又会减小行政垄断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国胜  
全球价值链内产业升级的传递机制是企业的内生技术能力,但技术能力的演化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尽管全球价值链的国际链接与异质参与者的多样性能够为本土企业提供局部的外部知识,但链条内部的知识溢出并不足以实现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线性发展,也无法实现链条内部自动传递的产业升级,这就需要企业进行持续的技术学习,在充分利用全球价值链内局部知识外部性的基础上,整合企业内部与外部知识,实现技术能力的线性发展,从而推动本土产业的持续升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文宣  
在我国要素禀赋发生基础性变化的背景下,为保持和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尽快促使产业升级已成为眼前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看待产业升级很有必要。但就我国而言,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产业升级对二者有着不同的含义。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对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进行了剖析,并给出沿着全球价值链促进产业升级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