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2.40.129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6)
2023(8411)
2022(6363)
2021(5366)
2020(4296)
2019(9311)
2018(9395)
2017(18869)
2016(9785)
2015(11141)
2014(11379)
2013(11272)
2012(10491)
2011(9505)
2010(9820)
2009(9293)
2008(8847)
2007(8155)
2006(7823)
2005(7530)
作者
(30393)
(25603)
(25582)
(24514)
(16224)
(11897)
(11566)
(9822)
(9760)
(9138)
(9070)
(8406)
(8332)
(8311)
(8015)
(7792)
(7510)
(7381)
(7302)
(7089)
(6654)
(6234)
(6104)
(5874)
(5836)
(5808)
(5508)
(5472)
(5151)
(4969)
学科
(68263)
经济(68218)
管理(29274)
(25741)
(19308)
企业(19308)
地方(18480)
方法(18064)
中国(16333)
数学(15557)
数学方法(15462)
业经(14196)
(14174)
地方经济(12672)
(12388)
(11397)
农业(10294)
(9767)
信息(9263)
(9074)
产业(9059)
环境(8350)
经济学(8110)
(7752)
金融(7752)
总论(7712)
(7685)
(7574)
理论(7224)
信息产业(7221)
机构
大学(153793)
学院(153051)
(75021)
经济(73647)
研究(58217)
管理(55640)
理学(46439)
理学院(45907)
管理学(45212)
管理学院(44921)
中国(44134)
(33240)
科学(33012)
(32952)
(29594)
研究所(26482)
财经(25942)
中心(25629)
经济学(24828)
(24405)
(24089)
(23461)
经济学院(21996)
北京(20895)
(20389)
(19990)
业大(19921)
师范(19822)
(19228)
财经大学(18888)
基金
项目(95175)
科学(75313)
研究(70322)
基金(69878)
(60934)
国家(60513)
科学基金(51606)
社会(47852)
社会科(45401)
社会科学(45388)
(36047)
基金项目(35774)
自然(30515)
教育(30035)
自然科(29814)
自然科学(29807)
(29784)
自然科学基金(29287)
编号(28350)
资助(27617)
成果(24177)
(22550)
重点(21593)
国家社会(21202)
(20450)
课题(18989)
发展(18660)
(18485)
(18402)
教育部(17611)
期刊
(93217)
经济(93217)
研究(51339)
中国(32468)
(26486)
学报(23140)
(22908)
管理(22037)
科学(20856)
大学(16942)
经济研究(16551)
学学(15753)
农业(15312)
(14998)
金融(14998)
财经(14204)
技术(13128)
业经(12729)
(12461)
问题(12128)
教育(11842)
图书(10864)
技术经济(9158)
(8960)
世界(8528)
国际(8260)
(7922)
统计(7790)
经济问题(7570)
书馆(7564)
共检索到24996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爱武  
本文认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许多缺陷,如生产要素配置与利用不合理,成本上升、产品积压、结构失衡,科技进步缓慢等。而集约型经济则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更新改造、管理合理化、生产集约化以及人的素质的提高,来求得经济增长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其核心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文章指出,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提高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是实现我国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而要实现我国经济信息化,则应从宏观上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其升级换代;应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信息化;应大力推行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科学管理;应利用信息化走资源节约型的综合发展道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馨  
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将服务经济推到了历史舞台上,在中国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借助服务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与服务经济整体发展向好,为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因素包括生产力要素、服务消费水平、服务经济外向化水平等。而这些因素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过程中,还存在有待进一步优化改进的方面。为此,要实现服务经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必须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服务经济品牌化来抢占产业链上游利润源,促进宏观经济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泊溪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泊溪一、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所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含意是广义的,包括了经济发展战略所涉及的经济发展问题的主要内涵。“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宝安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虽然有所转变,但由于受传统经济增长观念和体制性机制性因素的影响,转变的总体效果不理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在延续,在某些领域经济增长方式不但没有实现转变,甚至还有恶化趋势。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孙朝辉  周艳  
生态型服务强调通过服务来补充、替代产品对人们需要的满足,以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类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由重数量、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重质量、集约型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发展生态型服务则是一条重要途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宇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税收思考赵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今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税收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既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效益提高的直接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云旗  
一、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大量增加资本投入规模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只追求投入的数量,不追求投入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往往大幅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我国的经济增长,长期以来就是依靠这种方式来实现的,要扩大经济产出总量,就加大固定资产的投入,这就是各级政府和企业特别热心上项目、铺摊子、扩大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垣平  
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政策○侯垣平一、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因素1.金融宏观调控乏力,难以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首先表现在货币政策目标没能真正定位在稳定币值上。在目前对外赶超发达国家和对内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双重压力下,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显忠  
在现代社会,科技进步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导因素。从根本上讲,科技进步的作用在于放大生产力其它要素的作用效能,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整体水平和质量,从而最终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一关系可以形象地表示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生产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问题一: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三者的关系缺乏辩证认识,三者位置没有摆正。 在整个作用途径中,如何摆正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三者的关系是关键。基础研究是发挥促进作用的源泉,它具有难度高、耗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应用研究是发挥促进作用不可缺少的中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铭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综合司张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从重数量、重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既重数量和速度又重质量和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结构合理化。因此,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对经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关于金融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江其务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之一是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如何实现这个转变,特别是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宁  胡容邦  陈柏源  田慧丽  李德伟  李小亚  
文章就四川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和原因,分别从农业、工业、流通企业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在分析农业的投入,工业的投资结构与投资总量,流通企业的布局和竞争秩序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具体的财政对策:(1)四川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保证农业投入。(2)四川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区别对待,对经济较发达地区要优化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对老、少、穷地区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其经济发展。(3)四川流通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重点在于树立市场观念,合理布置流通网点,促进市场正当竞争。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