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7)
- 2023(10827)
- 2022(8651)
- 2021(7619)
- 2020(6159)
- 2019(13751)
- 2018(13384)
- 2017(25427)
- 2016(13708)
- 2015(14961)
- 2014(14884)
- 2013(15009)
- 2012(14254)
- 2011(12710)
- 2010(13309)
- 2009(12444)
- 2008(12566)
- 2007(11529)
- 2006(10617)
- 2005(10106)
- 学科
- 业(71281)
- 济(70705)
- 经济(70629)
- 企(64795)
- 企业(64795)
- 管理(54477)
- 业经(27162)
- 农(24043)
- 方法(22971)
- 财(20690)
- 中国(19415)
- 地方(19090)
- 农业(18084)
- 技术(17017)
- 务(16344)
- 财务(16328)
- 财务管理(16315)
- 企业财务(15433)
- 数学(15309)
- 数学方法(15212)
- 和(13996)
- 制(13326)
- 策(12923)
- 划(12638)
- 发(12518)
- 环境(12173)
- 理论(11691)
- 贸(11045)
- 贸易(11032)
- 体(10816)
- 机构
- 学院(209072)
- 大学(200332)
- 济(88924)
- 经济(87265)
- 管理(81471)
- 研究(73334)
- 理学(68520)
- 理学院(67810)
- 管理学(66932)
- 管理学院(66553)
- 中国(58207)
- 科学(45214)
- 京(44012)
- 农(42718)
- 财(40725)
- 所(38814)
- 江(35022)
- 研究所(34841)
- 农业(33747)
- 业大(32878)
- 中心(32375)
- 财经(31421)
- 经(28313)
- 北京(28109)
- 州(27770)
- 院(26766)
- 省(25777)
- 经济学(25608)
- 范(25039)
- 师范(24722)
- 基金
- 项目(131794)
- 科学(104322)
- 研究(96002)
- 基金(93949)
- 家(82300)
- 国家(81459)
- 科学基金(70504)
- 社会(61783)
- 社会科(58669)
- 社会科学(58654)
- 省(55210)
- 基金项目(49472)
- 自然(45195)
- 划(44323)
- 自然科(44122)
- 自然科学(44110)
- 自然科学基金(43356)
- 教育(41145)
- 编号(37785)
- 资助(37449)
- 发(35049)
- 业(34278)
- 创(31006)
- 重点(29825)
- 成果(28995)
- 发展(28361)
- 创新(28067)
- 展(27887)
- 部(27406)
- 课题(26972)
- 期刊
- 济(112804)
- 经济(112804)
- 研究(62504)
- 中国(46062)
- 农(41409)
- 管理(36604)
- 财(33939)
- 学报(31651)
- 科学(31209)
- 农业(28832)
- 大学(23676)
- 学学(22759)
- 业经(22129)
- 融(21624)
- 金融(21624)
- 技术(20125)
- 教育(18149)
- 业(17517)
- 经济研究(16690)
- 财经(15763)
- 问题(14348)
- 经(13705)
- 技术经济(13099)
- 现代(11473)
- 世界(11189)
- 商业(11178)
- 贸(10896)
- 科技(10688)
- 经济管理(10440)
- 资源(10161)
共检索到333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雪莲 雷家乐
为给我国养殖业绿色发展后续研究提供可能的方向,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8—2021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养殖业绿色发展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信息可视化分析,并对其研究热点及前沿进行梳理归纳。结果显示:养殖业绿色发展研究领域逐渐活跃;研究多以高校为核心形成科研体系,但机构团队间缺乏密切合作;养殖业绿色发展研究热点聚焦于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养殖业生态环境、养殖业发展战略与模式三大方向;养殖业绿色发展研究中的主要关注点有:绿色发展、种养结合、生猪养殖、养殖户、水产养殖;前沿分析表明“生猪养殖”“种养结合”以及“经济效益”是未来的研究趋势;养殖业尤其是生猪养殖业如何转变发展方式、统筹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种养结合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问题仍需要继续探索,在未来依旧是极具价值的研究课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正勇 刘东 彭乐威
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是中国现阶段渔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明确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内涵,探讨各地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推动该产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海水养殖业为例,在构建绿色指数及绿色发展指数的基础上,结合2011—2018年沿海10省份数据,运用超效率非径向DEA模型等方法对其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并呈现出环渤海地区相对领先,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相对落后的分布格局。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沿海10省份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在分析不同等级地区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的措施,以期推进中国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正勇 刘东 彭乐威
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是中国现阶段渔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明确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内涵,探讨各地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推动该产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海水养殖业为例,在构建绿色指数及绿色发展指数的基础上,结合2011—2018年沿海10省份数据,运用超效率非径向DEA模型等方法对其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并呈现出环渤海地区相对领先,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相对落后的分布格局。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沿海10省份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在分析不同等级地区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的措施,以期推进中国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鸣 陈洁 姚志
为实现水产养殖业“产品增质、渔民增收、产业变绿、水域生态优化”的政策目标,应用定性与案例分析法,从中国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历程、养殖面积、养殖结构出发,阐述了质量安全问题,以大水面、池塘养殖以及“稻鱼共生”“虾稻共作”养殖模式为例,剖析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淡水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养殖结构持续优化、养殖收入不断增加,但水体环境和产品质量问题阻碍了中国淡水养殖业的绿色发展。以典型的淡水养殖模式为例,分析了未来绿色健康养殖模式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推动3种典型模式“提质增效”,给出了未来绿色发展的路径:(1)大水面养殖需要尽快实现大水面功能分区、建立规范准则与加快产业融合;(2)池塘养殖模式需要加强池塘标准化改造、应用现代机械化设备与推广复合生态型与循环池塘养殖模式;(3)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需要强化特色品牌、完善基础养殖设施与建设科技推广体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龙启 杨正勇 彭乐威 张迪 刘东 赵志远
海水鱼养殖业作为中国海水养殖重要产业,在大食物观背景下正面临推进绿色转型的关键阶段,亟需提升绿色发展效率。本文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构建起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海水鱼养殖业绿色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海水鱼养殖业开展绿色发展效率评价,并基于面板Tobit模型探究影响海水鱼养殖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7—2019年中国海水鱼养殖业绿色发展效率值分别为0.887、0.969、0.734,整体未达到绿色发展效率有效率状态。其中,卵形鲳鲹、军曹鱼在2017—2019年处于绿色发展效率有效率状态,大黄鱼和大菱鲆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处于绿色发展效率有效率状态,其余养殖品种均未达到绿色发展效率有效率状态。海水鱼养殖绿色技术水平、海水鱼绿色养殖结构占比、海水鱼市场价格对绿色发展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策支持对绿色发展效率呈正向影响,但不显著。本文通过对中国海水鱼养殖业绿色发展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提升中国海水鱼养殖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中国海水鱼养殖业向绿色转型升级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正勇 彭乐威 闫周府
加快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现有研究对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特征缺乏全面认识。本文构建了“资源投入—经济增长—环境效应”为一体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分析框架,采用超效率EBM模型和GML指数法对“十一五”时期以来中国及各省区淡水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动态演进及收敛性特征。结果表明,“十一五”阶段以来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7%,累计增长23.6%,呈现“小幅下降—小幅增长—显著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其增长动力主要源自绿色技术进步,绿色技术效率贡献有限;不同地区淡水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不均衡,呈现“西快、东平、中慢”的分布格局,超变密度是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地区内差异的贡献次之,地区间差异的贡献最小;此外,全国及三大区域均存在明显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研究认为,为促进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发展,需在加快绿色技术创新的同时提升绿色技术效率,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区域绿色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操建华
本文以江西、烟台和安吉为例,分别从禁止或限制发展的模式、需要改进的发展模式和被鼓励的发展模式三种角度,对当前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及现行政策进行考察和总结,辨识当前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的主要特点、模式和问题,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大水面谨慎禁限养、允许合理开发;生态友好型养殖应在管理细节上下功夫;继续开展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推进智慧渔业建设和设施渔业设备升级;加快生态养殖品牌建设。
关键词:
水产养殖业 循环水 绿色发展 健康养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国清 姜德华
大中城市郊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劳力充裕、技术经济基础雄厚、市场广阔,具有发展养殖业的有利条件。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动物性食品的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城市居民肉类消费量为农民的1.5~2倍,家禽为2.5~3.5倍,蛋品为2~3倍。正因如此,城郊生产动物性食品的养殖业也比其他农区发达。据1987年我国67个大、中城市的统计,其人口占全国的17.7%,而城郊生产的肉类占全国的25%,禽蛋产量占33%,牛奶产量占47%。养殖业在城郊已有一定规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善高 田旭
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生猪养殖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为助力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04—2020年我国省级层面的生猪养殖业投入、产出数据,采用内生方向性产出距离函数测度了生猪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使用新的方法对生猪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进行分解。结果显示:(1)2004—2020年,我国生猪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年均增长速度为3.2%。(2)生猪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源于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动力。(3)生猪养殖业的效率改善主要来源于发展效率改善,而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绿色技术进步。(4)发展动能和绿色动能均能促进生猪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绿色动能是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艳 陈昱帆 花俊国
[目的]在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日益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探究产业集聚对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践行中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问题。[方法]基于2007—2021年中国27个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非角度、非径向的SBM模型对我国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产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传导机制。[结果]我国奶牛养殖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处于波动上升态势,中部地区整体提升;产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产业集聚通过改善人力资本结构、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对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起到促进作用;产业集聚对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结论]据此提出了推进奶牛养殖业的集聚发展、优化地理布局、完善人才引进补贴政策及加强科技创新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祖力 辛翔飞 王济民
当前,黄羽肉鸡产业林下养殖已成为广西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林下养殖技术模式日趋成熟、优势特色区域逐步形成、企业和品牌创建初见成效,各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其主要做法有加强领导、出台政策、转变观念、培育大户、跨区轮牧、强化服务和做好宣传。针对环境承载压力较大、基础设施相对较差、育种和加工业较为落后等问题,文章提出要开发与保护并重、严格管理做好疫病防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和加快育种及畜禽产品加工步伐等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广西 林下养殖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董双林
水产养殖系统具有食物生产、价值增殖和环境维持三大基本功能。目前,国际和国内水产养殖业在功能实现上存在着食物生产功能的弱化、价值增殖功能遇到阻力、环境维持功能遭遇挑战等问题。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平衡水产养殖系统的基本功能,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关键是要解决"粮食"生产与价值增殖、环境保护与价值增殖的矛盾。中国水产养殖产业肩负着保障未来全国16亿人口食物安全的重任,即食物生产的任务,同时,该产业的发展还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因此,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系统功能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万夫
近几年来,我国的海水增养殖业发展迅速,“六五”期间,放养面积扩大了一倍,年产量增加了62%。然而,我国的海涂辽阔,潜力仍然很大。如何进一步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利用这些“海洋国土”,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一、发展海水增养殖业的战略意义首先,发展海水增养殖业可为人类开辟新的食物源。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食物的需求亦将不断增长。前任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曾预言,“为了与当今人口增长率保持齐步前进,世界食物生产,每年至少必须增长百分之二”。如何满足“每年至少必须增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金成 杜先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内涵与特点,对区块链技术与养殖业保险进行嵌合性分析,总结了国内正在开展的养殖业保险试点项目,并从技术层面、安全层面、成本层面,指出在养殖业保险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挑战。最后从政府和保险企业两个层面提出:高度重视养殖业保险区块链技术的实践,加快推进行业顶层设计;加强对外合作,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强化政府监管,引导养殖业保险科学有序发展;加强区块链技术储备与人才培养,保障技术与人才供给;循序渐进推广,注重构建碎片和场景化应用;深挖养殖保险大数据,打造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维护保险公司权益,做好专利技术保护工作等对策建议,以推动我国养殖业保险稳步有序发展。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区块链 养殖业保险 场景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