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57)
- 2023(4360)
- 2022(3803)
- 2021(3627)
- 2020(3047)
- 2019(6995)
- 2018(7099)
- 2017(12155)
- 2016(7573)
- 2015(8887)
- 2014(9499)
- 2013(8829)
- 2012(8306)
- 2011(7758)
- 2010(8024)
- 2009(6913)
- 2008(6858)
- 2007(6516)
- 2006(5784)
- 2005(5420)
- 学科
- 管理(20230)
- 济(19841)
- 经济(19782)
- 业(15935)
- 企(12913)
- 企业(12913)
- 学(8302)
- 农(7774)
- 制(7443)
- 理论(7422)
- 中国(7340)
- 教育(7072)
- 财(6859)
- 教学(6834)
- 方法(6020)
- 体(5480)
- 环境(5093)
- 业经(4998)
- 和(4943)
- 农业(4703)
- 学法(4700)
- 教学法(4700)
- 数学(4430)
- 资源(4383)
- 地方(4348)
- 税(4318)
- 数学方法(4301)
- 银(4282)
- 银行(4254)
- 土地(4199)
- 机构
- 学院(104759)
- 大学(102151)
- 研究(37724)
- 济(31344)
- 管理(30996)
- 经济(30149)
- 中国(28483)
- 科学(26260)
- 理学(25148)
- 理学院(24766)
- 管理学(24058)
- 管理学院(23879)
- 农(22933)
- 京(22899)
- 所(21522)
- 江(19809)
- 研究所(19314)
- 农业(18352)
- 财(17901)
- 业大(17789)
- 中心(16804)
- 技术(16588)
- 范(16328)
- 师范(15998)
- 州(15427)
- 省(15381)
- 院(14633)
- 北京(14626)
- 财经(13020)
- 职业(12918)
- 基金
- 项目(63859)
- 研究(47640)
- 科学(46452)
- 基金(40455)
- 家(36850)
- 国家(36479)
- 科学基金(28615)
- 省(27761)
- 社会(24769)
- 教育(24158)
- 划(23760)
- 社会科(22977)
- 社会科学(22970)
- 编号(21835)
- 基金项目(20918)
- 自然(19158)
- 成果(18714)
- 自然科(18597)
- 自然科学(18587)
- 自然科学基金(18192)
- 资助(17451)
- 课题(16966)
- 重点(15679)
- 年(14169)
- 发(14021)
- 部(13250)
- 创(13171)
- 计划(12984)
- 性(12781)
- 科研(12539)
共检索到172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杜学芳 孔杰 罗坤 王浩 张瑞标 王清印 许圣钰
以在盐度2~3条件下养殖至9月龄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成虾为材料,研究低盐度养殖对虾在不同盐度驯养条件下的繁殖性能,以期为利用低盐度养殖对虾培育亲虾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盐度梯度设置为1、8、15、23和30。雌虾经剪切单侧眼柄后进行促熟培育,促熟期间的雄虾养殖水温控制在(27±0.5)℃,雌虾水温控制在(28±0.5)℃。定期检查雌虾卵巢和雄虾精荚的发育情况,采用精荚人工移植技术对不同盐度条件下培育的亲虾进行组合交配,统计受精率和孵化率,组织切片观察卵巢发育,综合评价各实验组合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盐度梯度范围内,雌虾卵巢都可发育成熟;盐度1组雌虾成熟比例...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低盐养殖 亲虾培育 繁殖性能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谢剑 戴习林 臧维玲 王家伟 丁福江
试验设计6个凡纳滨对虾幼虾养殖密度:10、20、30、40、50、60 ind/m2,通过比较60 d养殖周期内的水环境因子、幼虾生长状况与消化酶活性,分析研究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的养殖容量。结果表明:各试验组水质均符合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要求,单位水体载虾量主要影响pH、非离子氨氮(NH3-Nm)、溶解氧(DO)等水化指标;不同试验组水体pH、NH3-Nm含量、DO含量、总氮(TN)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浊度、总磷(TP)含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试验组对虾中肠腺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表现出单位水体载虾量越高,对虾体内蛋白消化酶活性和氮利用率越低的规律,...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查广才 麦雄伟 周昌清 何建国
在44口凡纳滨对虾低盐度养殖池中共鉴定藻类7门62属113种,蓝藻26种,绿藻54种,硅藻14种,裸藻11种,隐藻3种,甲藻4种,金藻1种。绿藻门种类最多,占藻类种类数的47·8%,其次为蓝藻门占23·0%,硅藻占12·4%,裸藻占9·7%。优势种主要为蓝藻,典型优势种有螺旋藻(Spirulinasp.),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sp.),弯形尖头藻(Raphidiopsis curvata),针状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 acicularis)等,其中螺旋藻的优势度平均达到50%,为主要优势种。常见的绿藻有栅藻(Scenedesmusp.),衣藻(Chlamy...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查广才 周昌清 黄建荣 何建国
通过池塘陆基围隔实验,研究了凡纳滨对虾在最适水温、溶氧、pH及低盐度(2~6)养殖环境的生长特性及规律。实验结果,低盐度养殖健康对虾体长和体重平均生长率分别为1.398mm.d-1和0.169g.d-1,对虾前期体长呈线性生长,中后期体重呈加速增长。非线性拟合结果,对虾体长生长为二次曲线,符合Quadratic模型,体重增长为S型曲线,符合Boltzmann模型,生长观测值与模型拟合相关系数R2均达到0.99;凡纳滨对虾低盐度养殖典型体长和体重生长模型为L=7.843+2.297t-0.0105t2和W=16.541+(-0.621-16.541)/(1+e(t-54.809)/15.456)...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低盐度 生长率 生长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关志安
低盐度海水对虾养殖技术,是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等4个单位合作研究试验成功的获奖成果。用配制海水育苗,水体平均出苗11.3万尾/米~3;池塘成虾养殖平均亩产120公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福佳 李雪菲 刘永坚 田丽霞 杜震宇 张志豪 李宇明 阳会军
为了探讨低盐度(0.6~0.8 g/L)条件下初始体质量为(0.38±0.004)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的亮氨酸需求量,以鱼粉、花生麸和L-晶体氨基酸为蛋白源配制含粗蛋白400 g/kg的6种等氮饲料,标记为L7~L12组,各组亮氨酸水平分别为15.95、17.95、19.95、21.95、23.95和25.95 g/kg(饲料干物质)。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进行56 d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幼虾的增重率随饲料亮氨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当亮氨酸水平达到23.95 g/kg(L11组)时,增重率达到最高值(1143.11±36.40)%,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昔恩 何苹萍 黎大勇 陈田聪 陈晓汉 谢达祥 韦嫔媛 彭金霞 张彬
【目的】测定比较不同盐度季节下凡纳滨对虾亲虾饵料生物的营养成分组成及差异,分析营养成分的季节性变化与亲虾繁殖性能的相关性,为实现凡纳滨对虾在广西沿海全年稳定高效繁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委托广西分析测试中心对不同盐度季节的沙蚕、鱿鱼和牡蛎等亲虾饵料进行营养成分测定,分别采用火焰发射光谱法、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脂肪酸气相色谱法测定微量元素、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在低盐季节中,饵料牡蛎、鱿鱼和沙蚕中多种矿物质元素(尤其是镁、锌和硒)含量显著降低,但磷含量显著升高,过高的磷含量会抑制其他矿物元素的吸收从而抑制对虾的生长。此外,鱿鱼的必需氨基酸比例仅在高盐季节达到标准,低盐季节未达到FAO/WTO的理想模式,蛋白质量较差。与此同时,3种生物饵料在低盐季节的20∶5n-3(EPA)和22∶6n-3(DHA)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这两种不饱和脂肪酸与对虾繁殖性能密切相关。【结论】低盐度季节中亲虾鲜活饵料的微量元素含量、必需氨基酸比例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营养指标显著下降或异常变化,导致饵料营养质量降低,推测其是造成亲虾摄食生长状态和繁殖性能显著降低的重要原因。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兴强 曹梅 马甡 董双林 阎斌伦
研究了盐度(0·5、5、10、15、20、25、30和35)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平均初始湿重0·776~0.781g)存活、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周期45d。结果表明,(1)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饲料转换效率和吸收效率均以20盐度最高,而存活率以35盐度最高;(2)在0.5盐度下,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均最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申玉春 陈作洲 刘丽 李再亮 吴灶和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2.01±0.02)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投喂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实验周期30 d,研究了盐度和饲料蛋白水平对凡纳滨对虾蜕壳和生长的影响。实验采用5×3析因设计,盐度梯度设置为6、12、18、24、30五个水平,饲料蛋白水平梯度设置为30%、36%、42%三个水平。结果表明:(1)对虾蜕壳相对增重率呈现出随盐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趋势,以盐度为6时蜕壳相对增重率为最高。盐度和饲料蛋白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实验对虾蜕壳相对增重率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虾的特定生长率随盐度升高而上升,盐度和饲料蛋白水平对特定生长率影响差异显著(P<0.05),其交互作用对特定生...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盐度 营养 蜕壳 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袁路 蔡生力
研究了3种不同温度和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精荚再生和精子质量的影响。通过称量精荚以及采用染色或显微镜观察养殖在不同温、盐度条件下的雄虾的精子数量和正常率来评价精子质量。结果表明:随着实验养殖时间的延长和精荚再生次数的增加,26℃组的精子质量明显好于22℃组和30℃组,30℃组的活精子数由第1次再生的14.0×106个下降到4.3×106个,畸形精子百分率由6.1%增加到56.6%。温度越高,蜕皮周期越短,精荚再生时间也越短,但精子质量下降也很迅速。盐度30组的精荚重量显著高于盐度5组和15组,但盐度15的精子总数和活精子数却显著高于盐度5组和30组,随着时间的延长,3组盐度的畸形精子百分率都有所增加...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温度 盐度 精荚 精子质量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梁萌青 王士稳 王家林 常青
以初始体重为4.04±0.14 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盐度1.5和30的水体中用同一种配合饲料喂养50d,探讨海水养殖和低盐养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碱性磷酸酶及酸性磷酸酶和RNA/DNA比值的影响。结果显示,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特殊增长率(SGR)高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饲料系数(FCR)明显低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肝胰脏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高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生长 盐度 RNA/DNA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萌青 王士稳 韩庆炜 王家林 常青
对饲喂同一种配合饲料分别在海水及低盐水体中饲养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肌肉及肝胰脏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1)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总含量低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而单不饱和脂肪酸(MUPA)总含量高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中ω3系列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而ω6系列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低盐 海水 脂肪酸组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新颖 梁萌青 方伟 常青 刘扬瑞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2%和4%的食盐,配制成4种实验饲料,在低盐养殖水体中饲养40d后,采用光镜、电镜等技术对4种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第2腹屈肌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和对比,并与海水虾做比较,探讨饲料中添加食盐对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光镜下,对照组及添加食盐1%组肌束内肌纤维排列疏松,有聚集成束状,肌束间隙(肌束膜)较宽,纤维有弯曲状存在。添加食盐2%组、4%组肌纤维排列依次紧密,分布较均匀,与海水虾差别不大;电镜观察对虾腹屈肌横切面图片发现,对照组和添加食盐1%组的粗丝与细丝分布较稀疏,排...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食盐 低盐养殖 组织形态结构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吴新颖 梁萌青 薛长湖 常青 王家林
以初始体重为2.70±0.16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2%和4%的食盐,配制成4种实验饲料,在低盐养殖水体中饲养40d,探讨饲料中添加盐对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营养成分及质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食盐添加量的升高,凡纳滨对虾虾体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而虾体水分、脂肪有降低的趋势。其中,盐添加量为4%组的蛋白质含量增加极显著(P<0.01),而水分降低亦显著(P<0.05)。在肌肉质构方面,随着饲料中盐添加量的增加,除粘性下降外,其他质构参数都逐渐升高。而且添加4%盐组对虾的硬度、弹性、胶粘性、耐咀性和回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龙 陈钊 汪鲁 陈世波 张鹏 曲克明 李秋芬 朱建新
对虾苗种中间培育是对虾工厂化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养殖场实际凡纳滨对虾苗种中间培育实验(21 d),探究了放养密度(1.52.25万尾/m3)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养殖水体水质以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放养密度为1.52.25万尾/m3时,放养密度的增加会提高凡纳滨对虾的产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及饵料转化率。实验期间各养殖池内水体的p H值逐渐下降,氨氮和COD浓度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弧菌浓度则在一定范围内(0.3×1047.5×104 CFU/m L)波动。放养密度的增加会导致养殖水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