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63)
- 2023(3180)
- 2022(2777)
- 2021(2570)
- 2020(2414)
- 2019(5466)
- 2018(5502)
- 2017(9964)
- 2016(5953)
- 2015(6719)
- 2014(6841)
- 2013(6618)
- 2012(6106)
- 2011(5615)
- 2010(5789)
- 2009(5301)
- 2008(4999)
- 2007(4499)
- 2006(3926)
- 2005(3521)
- 学科
- 济(24863)
- 经济(24841)
- 管理(15713)
- 方法(14797)
- 数学(13762)
- 数学方法(13442)
- 业(13400)
- 企(11187)
- 企业(11187)
- 学(6314)
- 中国(5533)
- 农(5342)
- 理论(4643)
- 财(4241)
- 地方(3946)
- 业经(3920)
- 环境(3763)
- 制(3612)
- 和(3511)
- 银(3485)
- 银行(3468)
- 融(3372)
- 金融(3372)
- 技术(3344)
- 行(3322)
- 农业(3235)
- 划(3155)
- 资源(3133)
- 贸(3067)
- 贸易(3065)
- 机构
- 学院(83555)
- 大学(82999)
- 管理(30910)
- 研究(30336)
- 济(29546)
- 经济(28769)
- 理学(26718)
- 理学院(26403)
- 管理学(25409)
- 管理学院(25280)
- 中国(22305)
- 科学(21973)
- 农(19493)
- 京(18939)
- 所(17062)
- 业大(16665)
- 研究所(15815)
- 农业(15801)
- 中心(13760)
- 财(12936)
- 江(12897)
- 北京(11946)
- 省(11295)
- 技术(11208)
- 院(11188)
- 州(10816)
- 范(10477)
- 师范(10339)
- 农业大学(10301)
- 财经(10198)
- 基金
- 项目(60234)
- 科学(45961)
- 基金(42065)
- 研究(39551)
- 家(39010)
- 国家(38739)
- 科学基金(31868)
- 省(25235)
- 自然(22842)
- 社会(22706)
- 自然科(22347)
- 自然科学(22340)
- 自然科学基金(21882)
- 划(21698)
- 基金项目(21534)
- 社会科(21533)
- 社会科学(21528)
- 教育(19192)
- 资助(18743)
- 编号(15728)
- 重点(14215)
- 计划(13489)
- 科技(12641)
- 部(12468)
- 发(12442)
- 创(12341)
- 成果(12330)
- 课题(12093)
- 科研(11964)
- 创新(11563)
共检索到122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栗根义 高睦枪 杨建平
采用白菜子房培养和甘蓝胚培养方法得到了带有标记性状的白菜和甘蓝种间杂种,并将这些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回交于白菜,得到31个白菜-甘蓝单体附加系(2n=21),和18个双体附加系(2n=22),为进一步对附加染色体上的所载基因定位奠定了基础.此外,还研究了附加甘蓝染色体对雄性和雌性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菜中附加甘蓝染色体可明显降低育性,特别是可显著降低附加系的自交和杂交结实率.
关键词:
合成甘蓝型油菜 染色体附加系 育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青青 田露申 牛应泽 郭世星
以普通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821和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品系HW 243配制的6个遗传世代群体(P1,P2,F1,BC1,BC2,F2)为材料,采用病区自然鉴定法,对抗根肿病特性进行了初步的遗传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亲本中油821表现为高度感病,HW 243为高度抗病,F1群体为高抗;F2群体发生抗性分离,抗感比为3.082∶1,经2χ测定符合3∶1比例,概率达0.95~0.99。B1群体亦发生抗性分离,抗感比为1∶1.174,经χ2测定符合1∶1比例,概率0.3~0.5;而BC2群体中则全为抗病类型。结果分析表明,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HW 243的抗根肿病特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雁成 张书芬 王建平 任乐见 栗根义 张晓伟
通过甘蓝与大白菜种间杂交合成了24个甘蓝型油菜品系。这些品系的自交不亲和性、生物学特性及抗逆性都与它们的双亲尤其是母本甘蓝相似。合成的品系中79%自交不亲和、34%品系抗寒、96%的品系耐热、8%品系抗病毒病。84%的品系抗油菜霜霉病、78%避开了菌核病。3个合成甘蓝型油菜品系是41A的理想保持系,其后代不育性彻底而且稳定。从合成的甘蓝型油菜与双低品系的正反交后代中获得了一个不育性彻底的核不育材料。合成品系与双低品系正反交后代中自交不亲和组合仍高达80%,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居中亲值。这些正反后代中3个组合抗寒,大多数组合晚熟、耐热、抗病毒病、油菜霜霉病和避开了菌核病。它们的千粒重和含油量普遍高于...
关键词:
种间杂交 甘蓝型油菜 甘蓝 大白菜 合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闻晓英 李晓峰 商少川 顾爱侠 申书兴 王彦华
以8个结球甘蓝品种和7个大白菜品种为试材,利用23对SRAP引物,筛选结球甘蓝相对于大白菜特异的SRAP引物。结果表明,18对引物在大白菜和结球甘蓝间表现多态性,可以区分大白菜和结球甘蓝不同品种。利用筛选出的18对SRAP引物对部分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其中6对引物P53、P86、P93、P121、P123和P142可以鉴定异附加系AA+2C1、AA+C3、AA+C5、AA+C7和AA+C8。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特异SRAP标记的建立,为开展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的鉴定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大白菜 结球甘蓝 异附加系 SRA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栗根义 高睦枪 杨建平
以白菜和甘蓝种间对应性状作为遗传标记性状,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建立白菜—甘蓝附加系,并用附加系研究种皮颜色、花色和雄性不育等三个质量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在甘蓝的染色体组和甘蓝型油菜所含的甘蓝染色体组中,控制种皮颜色和控制花色的基因分别载于不同染色体上,控制所用白菜雄性不育的育性恢复基因与控制种皮颜色和花色的基因也分别载于不同的染色体上;选择种间对应质量性状有显隐性差异的白菜和甘蓝材料合成的甘蓝型油菜附加系,可用所选择性状作遗传标记对其进行区分和利用。
关键词:
白菜,甘蓝,附加系,性状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孟雅宁 王彦华 顾爱侠 李晓峰 申书兴
【目的】获得稳定遗传的大白菜-结球甘蓝二体异附加系。【方法】以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单体异附加系为材料,对其自交后代进行细胞学及SSR鉴定。【结果】37株自交后代中2n=22植株的比率为10.81%,通过对4个2n=22的植株进行核型分析及SSR鉴定,确定其为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减数分裂观察发现,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后期Ⅰ虽然出现染色体落后现象,但在后期Ⅱ中染色体的分裂方式以11-11-11-11为主,其比率为69.55%。【结论】获得了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其外源染色体与甘蓝07连锁群相对应;该二体异附加系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以附加1条的染色体为主(n=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顾爱侠 王娟 陈雪平 罗双霞 王彦华 申书兴
【目的】筛选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利用SSR标记鉴定附加的外源染色体,并对异附加系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AAC)与二倍体大白菜(AA)回交一代的自交后代为试材,利用根尖染色体计数、甘蓝连锁群特异SSR标记等方法,筛选、鉴定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结果】在BC1F2中筛选到2n=22的植株;该植株对位于甘蓝01连锁群的3对SSR引物和08连锁群的2对SSR引物的扩增结果与异源三倍体杂交种是一致的,而对位于其它7个连锁群的20对特异引物的扩增结果与大白菜一致,表明该植株附加的外源染色体与甘蓝的01、08连锁群相对应,为双单体异附加系;该双单体异附加系绝大多数花...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楮海燕 喻敏 王运华 吴礼树
采用土培试验,对硼效率不同的甘蓝型油菜进行两步筛选。(1)苗期筛选:选择13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在缺硼和硼正常处理条件下,根据苗期地上部干物重比(-B/+B)作为硼效率系数,来反映不同品种硼效率差异,初步判断有硼高效品种22个,硼低效品种2个,硼中效品种106个;(2)产量筛选:以B2(土壤有效硼0.25mg/kg),B3(土壤有效硼1.0mg/kg)水平下油菜种子产量比(B2/B3)来反映不同品种利用硼效率的差异。获得硼高效品种7个,硼低效品种1个。同时苗期筛选后选取的9个品种经过产量筛选验证,有8个品种与油菜种子产量筛选一致,苗期筛选选取准确率接近90%,证明两步筛选法(苗期筛选,产量筛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钟婷婷 郭诗芬 卢文斌 肖钢
为了准确高效的筛选抗根肿病材料,提高甘蓝型油菜根肿病抗性育种效率。通过对甘蓝型油菜抗病亲本的Crr1基因与感病亲本中相应的同源基因LOC103834349进行测序,寻找SNP位点,针对第1 486-1 487上的非同义突变位点,开发了一套精准检测抗感根肿病基因型的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标记。利用该KASP标记对来自42个F_2群体的771个单株进行分型检测,其中315个单株含有纯合感病基因型GG,322个单株含有纯合抗病基因型AA,134个单株含有杂合等位基因型GA。其中对编号为2033的F_2群体中125株材料的KASP分型情况进行χ~2检测,其中纯合抗病基因型AA 30株,纯合感病基因型GG 33株,杂合基因型GA 62株,经χ~2检测,抗病材料与感病材料符合3∶1理论值,抗病纯合基因型、抗病杂合基因型与感病纯合基因型的比值符合1∶2∶1理论值,说明该抗病位点为显性单基因抗病位点。结合田间表型检测鉴定,AA分型和杂合的GA分型单株田间检测均为抗病表型,GG分型均为感病表型,KASP分型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一致。比对结果说明该KASP标记对根肿病抗、感植株进行正确分型,表明基于Crr1基因和LOC103834349的SNP位点开发的KASP标记可以准确高效的应用于油菜抗根肿病材料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海玉 王欣 李劲峰
引进四川的甘蓝型杂交组合89-50中分离的不育株作母本,用自选的双低、高配合力的自交系8840894、92103作轮回亲本,采用杂交、连续回交-自交、自交育性分离、株系内成对测交、株系内兄妹交转育成新的双低、高油分、高配合力的隐性核不育两型系99F114AB、99F121AB。其具有低芥酸、低硫甙、高含油量、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恢复源广较易配制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回交-自交转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牛应泽 汪良中 刘玉贞
用国外引进的两个甘蓝型油菜品种 Brongoro 和 Westard 的杂交后代与甘蓝型人工合成系杂交获得了雄性不育株, 与不同的人工合成系回交转育, 培育出了一批新质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暂定名为 Bro cm s胞质雄性不育系。对这批不育系的育性表现、不育基因的遗传特点和杂种优势利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该胞质雄性不育系属于高温不育类型, 在秋后迟播或在高海拔区 (2600m 以上) 春播的情况下, 不育系可达到完全不育程度。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生长发育时, 大部分植株有微量花粉,微量花粉中含有较多的有生活力花粉,变化范围为1736% ~8684% 。对己稳定 Bro cm s雄性不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淑稳 周永明 孙学成 张献龙
以甘蓝型油菜(BrasicanapusL.)9506品系的下胚轴为受体,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进行了除草剂Glufosinate抗性基因(pat)的转化试验,得到了抗卡那霉素(Kan)选择剂的小植株,并对影响转化的一些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Kan和羧苄青霉素(Cb)对芽再生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用含2,4-D的培养基对下胚轴进行预培养和选择培养基中附加AgNO3均能促进转化细胞的生长和芽的再生。转化植株对Glufosinate除草剂的抗性和分子验证工作正在进行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梁材 杨淑筠 张碧
通过9401A、7个Pol CMS及1个Ogu CMS与150余份单、双低、高蛋白及高产油菜品种(系)测交表明,3种类型不育系恢、保关系差异显著。9401A是一类恢、保源较广的新的胞质不育系,Ogu CMS没有找到恢复基因。胜利油菜及系选(包括绝大部份杂交选育的)品种(系)中有一些POl CMS的保持基因,没有恢复基因。白菜型地方品种中有Pol CMS恢复基因。国内外优质油菜品种中有Pol CMS的恢、保基因。相同的Pol CMS,其保持系不同,恢复系存在一定差异,但有些恢复系具有强恢和异质多恢性。Pol CMS恢复基因可用分期播种F_1来鉴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三系 资源 筛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朝芝 傅廷栋 杨光圣 涂金星 杨小牛 但芳
甘蓝型油菜双低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马朝芝傅廷栋杨光圣涂金星杨小牛但芳(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BREEDINGFORSELF-INCOMPATIBILITYLINESWITHDOUBLEZEROONBrasicanapusL.MaChao...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自交不亲和性 选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朝芝 江禹奉 但芳 但巴 傅廷栋
选育自交不亲和系的保持系有望解决大量繁殖自交不亲和系的困难。通过对国外和国内 5 0份材料对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2 71”、“SI 130 0”恢复性或保持性的研究 ,在中国甘蓝型油菜遗传资源中找到了SI系的保持系 ,并得到 4个保持效果好的双低 (低芥酸、低硫苷 )材料 ,大部分材料能恢复自交不亲和特性 ,因而易于选育到优良杂交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由保持系配制的单交和三交杂种都有一定的产量潜力 ,通过筛选适当的恢复系有望得到优良的自交不亲和杂种。
关键词:
蓝型油菜 自交不亲和 保持系 杂交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