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36)
2023(2862)
2022(2587)
2021(2434)
2020(2120)
2019(4690)
2018(4271)
2017(8416)
2016(4743)
2015(4898)
2014(4699)
2013(4625)
2012(4353)
2011(3729)
2010(3888)
2009(3684)
2008(3860)
2007(3597)
2006(3134)
2005(2982)
作者
(12176)
(9907)
(9642)
(9307)
(6418)
(4654)
(4493)
(3805)
(3791)
(3680)
(3453)
(3429)
(3288)
(3127)
(3012)
(2971)
(2892)
(2833)
(2821)
(2810)
(2411)
(2398)
(2314)
(2301)
(2234)
(2197)
(2165)
(2127)
(1948)
(1926)
学科
管理(20054)
(16897)
(15458)
(14538)
企业(14538)
(13466)
经济(13438)
(10143)
财务(10140)
财务管理(10104)
企业财务(9755)
(7155)
国家(7071)
方法(5476)
财政(5167)
(4778)
数学(4737)
数学方法(4709)
(4491)
(4355)
中国(3988)
(3769)
银行(3766)
国家机关(3660)
机关(3660)
农业(3539)
地方(3448)
工作(3305)
(3298)
(3114)
机构
学院(59112)
大学(58067)
(22423)
管理(21829)
经济(21819)
研究(18742)
理学(18288)
理学院(18097)
中国(18004)
管理学(17884)
管理学院(17770)
(17632)
(12237)
财经(12074)
(10879)
科学(10644)
中心(9892)
(9785)
(9649)
(8993)
财经大学(8866)
研究所(8251)
(8017)
北京(7731)
业大(7168)
(7158)
经济学(7123)
(6989)
(6983)
师范(6923)
基金
项目(36261)
科学(28094)
研究(27661)
基金(26312)
(22459)
国家(22262)
科学基金(19067)
社会(17753)
社会科(16881)
社会科学(16875)
(13831)
基金项目(13769)
教育(12475)
编号(11722)
自然(11553)
(11511)
自然科(11258)
自然科学(11256)
自然科学基金(11056)
资助(10723)
成果(10382)
(8396)
(8337)
重点(7993)
课题(7839)
(7633)
项目编号(7579)
国家社会(7491)
(7226)
教育部(7198)
期刊
(26817)
经济(26817)
研究(19458)
(18729)
中国(13382)
(10243)
金融(10243)
学报(8181)
(7965)
科学(7339)
管理(6803)
财会(6397)
财经(6349)
会计(6259)
大学(6044)
学学(5757)
(5268)
农业(5032)
教育(4770)
通讯(4429)
会通(4416)
经济研究(4405)
(4210)
业经(3593)
(3281)
问题(3220)
技术(3144)
(3115)
(2987)
(2968)
共检索到97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煜辉  
解决当前地方政府的债务存量,技术上不存在太多难题。不管什么方案,最后逻辑上都会趋于一致:即用中央政府信用去替代地方政府信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台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为投资主体。面对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加上紧缩的政策调控和房地产降温等,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状况和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丽  
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困境表现为债务规模持续性扩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与局部风险凸显并存,地方政府高额负债的动因依然存在。从宏观经济管理视角看,这是地方政府与其在市场经济中功能定位的相背离,是地方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职责缺位和主要依靠投资方式寻求经济增长所造成的。故此,中央政府应当优化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理顺产业结构并调整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方式之一。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军  
我国地方债务预算的编制、运行正处于试点改革的过程中,建立符合现代预算管理要求的框架体系、细化债务预算管理的具体要求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而在这一过程中,基于财政责任性要求与公共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应加强我国债务预算框架体系建设。配套预算体制改革、硬化债务预算约束、提高绩效评价的水平是其重要内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偲  朱永永  
本文使用VAR模型,分析中央政府债务依存度与地方政府预算外支出的内在逻辑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我国中央政府对国债的发行拥有很强的控制力。中央政府债务负担的加重趋势会导致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支出规模趋于膨胀。本文认为,中央政府债务负担水平及其增长趋势是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控制力的一个重要先导指标和信心参数,中央政府负债率增长速度的提高对地方政府而言是中央控制力下降的信号,地方政府会扩大预算外支出规模以扩大其财政自由裁量权。即,中央在财力上的减弱,会降低地方政府的财政纪律性。这一发现为化解当前地方债治理难题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四保  孙淼  
在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问题性质更主要的是社会问题而不是经济发展问题。文章阐述了以资源开采为主导部门的城市走向经济衰退的经济规律,细致分析了在我国发生这类问题的制度因素和历史背景。针对具体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分析了它们在实践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作者认为,中央政府必须为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困难承担历史性和制度性的责任,并且提出了中央政府可以有所作为的工作领域、工作措施和措施目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谭春萍  秦学志  王文华  王麟  
为了应对公司财务困境问题,在兼顾股东与债权人利益的基础上,采用激励相容理论,构建了基于权益再融资和策略性债务支付的公司定价模型,厘清了权益再融资、债务重组、财务困境及其伴生的再谈判之间的关系,据此提出了一种公司财务困境纾解方案。特别地,给出了策略性债务支付下进行权益再融资的可行性依据,并辅以再谈判手段及股东、债权人双方利益最大化目标,确定了最优重组边界及最优减记息票。分析结果表明:(1)将策略性债务支付置于财务困境之后、兼容权益再融资的综合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策略性债务支付行为的投机性所导致的对公司定价的高估,产生了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债务价值、放缓信用价差增长速度的效果;(2)权益再融资成本与信用价差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3)基于纳什均衡博弈的策略性债务支付减记息票不受流动性及权益再融资的影响,并可保证其处于公司的支付能力之内。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梁上坤   文雯   江韫瑶  
探究地方政府债务水平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地方政府债务的系统性风险,促进经济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沪深上市企业发行的公司债、企业债和中期票据作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于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企业债券信用利差越高;(2)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债务通过地方政府“显性扶持”和“隐性担保”行为作用于债券信用利差;(3)异质性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债券信用利差的提升影响在地方国有企业、违约风险高以及位于政府干预较强地区的企业中更加显著;(4)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高,企业债券信用评级越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改革政策会削弱地方政府债务对债券信用利差的提升作用。本文从债券信用利差角度,系统地探索了地方政府债务挤出企业信贷资源的影响和机制,对于全面理解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经济后果具有一定启示,研究结论对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认识与防范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文舸  
政府债务的宏观经济效应主要取决于政府债务是否满足可持续性的要求。本文从中央和地方两个维度来考察我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问题,并深入解读中国特有的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发现,当前的中央政府债务处于健康状态并满足可持续性条件,经协整检验可知中央政府财政收支与新增债务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地方政府债务发展的趋势性特征显示出该问题相对较为复杂,其背后有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锦标赛"、难以转型的政府职能以及制度与监督机制的缺失等一系列深层原因。为此,建议引入规则化管理的模式,关键在于硬化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预算约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聂新伟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新要求。根据新要求,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行为更好的标准是什么?政府行为合意的标准又该如何评判?这些问题亟需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回答。基于此,本文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出发,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中的道德风险构建了评判政府行为标准——政府信用的理论框架,并基于该理论框架阐释了经济信用维度下政府债务风险形成问题。最后,根据本文分析框架和有益经验借鉴,提出了政府信用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姚绍学  黄朝文  
(一)建立地方财政债务管理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近些年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在经济发展目标和政绩考核双重压力推动下,地方政府存在强烈利用债务资金发展经济的冲动,却没有很好建立债务管理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我们为此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随着经济增长
[期刊] 征信  [作者] 韩文琰  
地方政府债务信用是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信誉、能力、意愿及实际结果的综合表现与感知,具体包括品质(CharaCter)、能力(CapaCity)和环境(Conditions)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具体影响因素构成地方政府债务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该评价体系进行横向和纵向测算,从而分析多个地方政府某一时间横断面的债务信用情况和某一地方政府多个时间的纵向债务信用情况。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周小付  赵伟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公共产品供给的新方式,但其发展伴随着政府性债务膨胀的风险。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中政府性债务的审计困境是各国都面临的挑战,其根源不仅是担保计价等技术问题、多个财务报告主体等管理问题,还是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内在的产权结构问题。在分析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中政府性债务的类型、时空特征、测算方法之后,本文基于产权经济学的视角,以债务的公私属性为中心,从共同债务、法律意义上和经济意义上投资人分离、风险导向和控制权导向审计不一致、控制权分散等角度解释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中政府性债务的审计困境。推进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中政府性债务的审计,要从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产权性质、网络化组织特征、主要风险的分配等角度...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杰米·卡如纳  王璞  王辰  
就当前全球经济形势而言,三大趋势尤为明显:经济增长乏力(以新兴经济体最为显著)、汇率大幅波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国际清算银行行长杰米.卡如纳(Jaime Caruana)在其报告中指出,上述状况绝非一次性冲击,而是经济与金融力量深刻调整的必然结果。全球流动性周期调整,即:美元海外债务的消长变化,或将有助于解释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放缓、美元升值及石油过剩等诸多问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力毅  
相较于美国通过破产法框架构建了法定的地方政府债务调整程序,我国在2015年之后主要采取债务置换来解决地方政府的存量债务清偿难题,而无论是债务调整还是债务置换其实质都是基于公共利益考量要债权人做出适当的让步,无非美国借助破产法程序可以迫使债权人接受非自愿性的债务调整,而定向承销的债务置换主要基于民法债务更新的理念,必须获得债权人的事前同意。如对纾困方案具体加以分析,美国联邦层面的地方政府破产制度的最大问题在于只能迫使债权人做出让步,却无法解决地方政府本身存在的治理困境,这有待于州权力的介入与合作;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也因初始规则设计的局限性,加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不能完全体现通过市场化与法治化的手段化解地方债危机的精神。未来,在借鉴美国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我们仍需考虑是否要构建可能的债务调整程序,作为应对地方政府债务困局的终极方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邓晓兰  廖凯  
作者认为 ,地方公共品需求的扩大和财政收支压力提出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问题 ,而监督地方政府的民主机制建设落后 ,我国现阶段赋予地方政府独立举债权尚不现实 ,目前只能采取渐进式过渡性的办法———建立中央政府监管下的地方公债制度 ,以中央监管代替民主监督来解决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供应上资金不足的问题。据此 ,本文提出了中央政府监管下的地方公债制度构架及相关配套的改革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