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2)
2023(8667)
2022(6655)
2021(6042)
2020(4810)
2019(11057)
2018(10735)
2017(20847)
2016(11388)
2015(12962)
2014(12925)
2013(12653)
2012(11068)
2011(9703)
2010(9822)
2009(9272)
2008(9663)
2007(8909)
2006(8144)
2005(7639)
作者
(31871)
(26270)
(26264)
(25151)
(16968)
(12307)
(11968)
(10121)
(9978)
(9423)
(8981)
(8862)
(8543)
(8439)
(8409)
(8028)
(7810)
(7733)
(7644)
(7510)
(6527)
(6450)
(6239)
(6058)
(5930)
(5907)
(5903)
(5852)
(5411)
(5107)
学科
(44420)
经济(44369)
管理(44192)
(39349)
(34225)
企业(34225)
方法(18036)
(17487)
数学(14665)
数学方法(14538)
中国(14149)
(13260)
(12076)
业经(12069)
财务(12044)
财务管理(12023)
企业财务(11491)
(11433)
(9934)
银行(9925)
(9447)
(9288)
税收(8902)
(8876)
金融(8876)
(8801)
农业(8711)
(8020)
理论(8018)
(7788)
机构
学院(159939)
大学(159909)
(67120)
经济(65640)
管理(65043)
理学(53542)
理学院(53049)
管理学(52277)
管理学院(51944)
研究(50354)
中国(44039)
(38371)
(33451)
财经(28995)
科学(27777)
(26383)
(25547)
(24568)
中心(24504)
(22725)
财经大学(21804)
研究所(21440)
经济学(21219)
北京(21010)
(20567)
业大(19725)
经济学院(19072)
(18574)
师范(18394)
商学(18062)
基金
项目(98935)
科学(79034)
研究(74247)
基金(73531)
(63069)
国家(62542)
科学基金(54916)
社会(48493)
社会科(46088)
社会科学(46073)
基金项目(38118)
(37015)
自然(34575)
教育(33859)
自然科(33748)
自然科学(33743)
自然科学基金(33192)
(31154)
编号(29816)
资助(29711)
成果(24794)
(22195)
重点(22108)
国家社会(20667)
(20642)
(20560)
课题(20204)
教育部(19722)
(19593)
(19446)
期刊
(80371)
经济(80371)
研究(52527)
中国(33881)
(33027)
管理(28573)
(21960)
金融(21960)
学报(21710)
(21137)
科学(21053)
大学(17232)
学学(16146)
财经(15269)
教育(14772)
技术(13508)
农业(13420)
(13200)
业经(12749)
经济研究(12709)
问题(10329)
财会(9097)
(9079)
会计(8768)
(8745)
现代(8496)
国际(8293)
(8054)
理论(8033)
技术经济(7910)
共检索到257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琪  彭程  
随着理财、基金、信托等资产管理市场的发展,货币、信贷与资产管理三足鼎立的局面将成为金融发展格局的新常态。金融市场均衡利率的锚定与合理差序结构的形成,有赖于资产管理市场冗余吸收作用的发挥,但资产管理市场尚不具备完全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和风险出清渠道,使其影响轨迹呈现"诺瑟姆曲线"。未来资产管理是金融行业"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重要力量和渠道,资产管理市场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建设,是实现差序均衡的最优路径选择。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曹红军  陈元  
围绕企业冗余资源的存在是否必要及其通过何种机制才能创造最大组织绩效的问题,以我国沪深两市159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了未吸收冗余、竞争行为多样性与企业绩效的分析框架,同时将高管的社会资本纳入研究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未吸收冗余通过提高竞争行为的多样性促使了企业绩效的提升;高管学术资本增强了未吸收冗余与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高管政府资本削弱了未吸收冗余与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姜再勇  
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尤其是最为关键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明显加快,而解读我国放松利率管制、逐步推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历程,可以发现其经济学实质是通过不断地实现具体金融产品定价的局部均衡来推动整体金融市场利率的一般均衡。本文以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资产和负债业务利率定价均衡化的发展路径,指出货币市场利率是存贷款产品利率定价的核心参照指标,进而提出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政策框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姝彤  王春洋  
人民币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既有利于规避钉住汇率制对市场供求的扭曲以及供求失衡矛盾的积累,亦会带来汇率波动的风险。但从长期来看,汇率波动对国内吸收(由国内私人消费、投资及政府支出构成的国内总支出)的冲击会趋于弱化,与此同时,各经济主体趋利避害的市场适应能力会随之提高,开放经济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会随之强化。资本账户逐步开放与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的配套推进,有助于规避国际游资冲击的风险,有助于提高和维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有助于构建汇率异常波动的防范和应对机制,从而实现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宏瑾  蔡键  
根据泰勒规则所揭示的均衡实际利率理论关系,本文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经验分析,对中国均衡实际利率水平进行估计,并以此考察我国货币市场利率的偏离程度。结果表明:中国的利率调控幅度小于物价变化程度,货币政策并不满足通货膨胀稳定的泰勒原理;在考虑货币供应、名义汇率等因素后,中国的隔夜均衡实际利率水平大致在1.1%-7.4%之间;货币市场事后实际利率长期低于均衡实际利率水平,货币市场利率存在明显的负利率缺口,这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不是最优的。随着利率管制的基本取消、货币政策逐渐转向价格型调控,中国利率政策应以均衡实际利率为基础,根据产出和通胀缺口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以确保经济金融平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利云  
本文以2012-2017年沪深A股工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冗余资源吸收能力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与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并将多元化经营这一因素引入至两者关系研究中以观察多元化经营对冗余资源吸收能力和财务绩效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冗余资源吸收能力与财务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多元化经营与财务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且多元化经营还正向调节了冗余资源吸收能力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志雄  秦远建  
论述知识冗余的长度和宽度与知识吸收能力之间通常是倒U型的关系,知识冗余的深度和相关度与知识吸收能力之间通常是正相关的关系。指出适当拓宽知识冗余的长度和宽度,尽量加深知识冗余的深度和相关度,明确企业的外包发展模式和外包领域可以有效提高外包服务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光华  
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9月正式颁布新的外币利率管理体制文件,自9月起,境内中资银行对所有外币贷款利率、折合300万元(或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由各行根据国际金融市场情况和银行经营目标等因素与客户自由协定,人民银行不再统管。按管理层的多次公开讲话,在未来相当紧促的时间内存贷款利率将实现完全的市场化,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也作了实质性安排。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新蓉  徐灼  
我们建立了一个包含居民、企业、银行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我们认为,实际利率的变动可以通过影响居民部门的储蓄和消费、企业部门的投资、银行部门的吸存放贷,作用于就业和产出的变化。实际存款利率变动对产出的影响取决于实际储蓄存款对实际存款净利率的弹性:富有弹性则稳态利率与产出同向变动、存款利率有效上限的取消可能使产出总体上升;缺乏弹性则稳态利率与产出反向变动,存款利率有效上限的取消可能使产出总体下降。实际存款利率市场化导致的产出波动可能具有滞后性和起伏性。实际贷款利率上限的取消,可能会使产出上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先玲  徐鹤龙  
本文通过Shibor市场利率数据,对一般均衡模型的两个典型代表模型——VaSicek模型和cir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VaSicek模型比cir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Shibor品种利率期限结构,两个模型对于隔夜拆借利率和七天拆借利率的均值预测效果都比较好,四个品种的利率均具有均值回复特性,并且回复速度呈现先上升后衰减的特征,这对于中国全面利率市场化下的Shibor基准利率的构建和衍生品定价避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路  刘霞辉  孙瑾  
本文弓入区分企业所有制性质的生产行为,构建出一个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以及经济波动所产生的影响,并模拟了利率市场化前后的政策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我国结构性的货币流向和利率体制对私人企业的工资和市场利率的影响远远大干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并明显加剧了我国经济的波动。若我国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会造成名义经济变量的波动加大,但是真实经济变量的波动将会明显减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中夏  
对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普遍关心的话题。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重要进展,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先后实现市场化,人民币贷款利率管制也全面放开,目前仅保留对人民币存款利率的上限管理,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显著增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武剑  
当前 ,我国利率市场化已步入实质性阶段。从长远看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是金融改革的必由之路 ;但从短期看 ,对银行的财务效益和资产质量将产生较大冲击。为此 ,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当前过渡时期 ,强化风险定量分析的技术手段 ,建立科学的产品定价体系 ,推行以利率风险为核心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 ;同时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全面倡导金融创新 ,以积极方式进行利率风险的化解与防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晓雪  
利率市场化势必将从根本上改变商业银行已经习惯的资金价格决定机制和变动规律,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产生深层次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在解除利率管制、提高银行业整体竞争力的同时,也使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进一步凸显。所谓利率风险,是指利率水平、期限结构等要素发生不利变动导致商业银行整体收益和经济价值遭受损失的风险。利率风险一般通过金融产品重新定价、收益曲线移动、基准利率变化、银行客户行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国炉  
利率市场化包括两方面管理;一方面是以中央银行为主体的宏观管理;另一方面是以商业性金融机构和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管理。(一)以中央银行为主体的宏观管理 央行对利率的宏观管理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利率总水平的管理,即基准利率的管理;第二层次是日常利率的管理,就是如何使市场利率符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