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6)
2023(8550)
2022(7194)
2021(6935)
2020(5676)
2019(12968)
2018(13050)
2017(25815)
2016(13822)
2015(15429)
2014(15170)
2013(14455)
2012(12719)
2011(11554)
2010(11925)
2009(11222)
2008(10613)
2007(9404)
2006(8307)
2005(7469)
作者
(36125)
(29885)
(29631)
(28512)
(19200)
(14156)
(13536)
(11346)
(11298)
(10871)
(10044)
(9938)
(9398)
(9388)
(9360)
(9251)
(8895)
(8779)
(8714)
(8572)
(7390)
(7295)
(7220)
(6894)
(6829)
(6704)
(6654)
(6607)
(5898)
(5801)
学科
(52013)
经济(51970)
管理(38575)
(35381)
(29443)
企业(29443)
方法(25230)
数学(22915)
数学方法(22350)
(15567)
中国(13701)
(12785)
(12279)
贸易(12273)
(12002)
业经(11335)
理论(10279)
(10258)
(10187)
农业(9577)
(9196)
银行(9194)
地方(9065)
(8826)
(8237)
金融(8235)
(8012)
(7523)
财务(7478)
技术(7464)
机构
学院(186253)
大学(180335)
(76015)
经济(74284)
管理(73044)
理学(62558)
理学院(62001)
管理学(60596)
管理学院(60285)
研究(57809)
中国(46864)
(36700)
(36596)
科学(33139)
财经(28355)
(28222)
(27878)
中心(27768)
(25633)
(24856)
研究所(24849)
业大(23890)
(23669)
师范(23486)
北京(23050)
(23008)
经济学(22696)
(21125)
技术(20942)
财经大学(20902)
基金
项目(119596)
科学(94763)
研究(91541)
基金(85372)
(72424)
国家(71842)
科学基金(62797)
社会(56539)
社会科(53721)
社会科学(53713)
(47989)
教育(43942)
基金项目(43323)
自然(40136)
(39876)
编号(39838)
自然科(39264)
自然科学(39257)
自然科学基金(38523)
资助(36991)
成果(32361)
课题(27739)
重点(26717)
(26086)
(25741)
(25347)
项目编号(24298)
(23582)
创新(23566)
(23024)
期刊
(85042)
经济(85042)
研究(55820)
中国(35544)
管理(28028)
(27276)
教育(24181)
(23562)
(23212)
金融(23212)
科学(22015)
学报(21378)
技术(18818)
大学(17206)
学学(16183)
农业(16146)
业经(15709)
经济研究(14908)
财经(13240)
(11353)
统计(10846)
(10092)
问题(10048)
(9743)
商业(9237)
技术经济(9088)
决策(9065)
理论(8854)
职业(8815)
国际(8683)
共检索到278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燕  张捷  
利率走廊及其实践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几乎每隔二十年都会出现一次大幅度的调整。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以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准备金率调整和直接信贷控制为主要手段的数量型货币政策。然而,金融创新使传统的货币层次的划分越来越模糊,货币迷失和错漏等情况导致中央银行对货币数量调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笑梅   钮锴  
<正>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利率走廊往往与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和贴现窗口等工具并存,共同保障货币政策顺利实施。文章旨在厘清利率走廊与货币政策传导的关系,并分析了中美欧利率走廊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区别与联系。美国区域银行风险事件引发市场波动,美联储及时响应以维护金融稳定——新设立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为银行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与此同时,市场流动性收缩也触发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贴现窗口的大量使用。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先明  
随着商业银行产权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有效性开始下降。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分析,基于其极大化经营利润的诉求,论证了利率走廊系统的运行条件及机制。研究认为,完善的制度安排、商业银行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竞争的市场、高效的实时清算系统等是利率走廊系统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在利率走廊系统运行过程中,当货币市场被注入过多流动性时,其可能转化成地板系统;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能够实现分别进行资金价格调控与资金数量调控,从而使货币政策操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得到提高。由此论文从利率走廊系统的构建、中央银行的职责、商业银行的行为等方面,提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从数量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达禹  徐斌  赵恒园  
遴选利率走廊击穿时期与常规时期下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以此识别不同时期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调控偏好。结果显示:常规时期下利率调控将兼顾通胀和产出;而在走廊上限击穿时期,中央银行将实施通货膨胀单目标管理,这说明通胀端的单边异动是利率走廊危机管理中所要重点关注的情形。最后,在利率击穿时期,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无法完全平抑通胀波动,这意味着中央银行仍需完善走廊上限击穿时期下的应急管理机制,其中以利率调控配合价格管制等行政干预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政策尝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在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 ,“利率走廊”正逐渐取代公开市场操作的位置 ,在稳定货币市场利率中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表明 ,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简单透明 ,有利于正确引导公众预期 ,并具有更好的调控效果。因此 ,我国也有必要考虑采用利率走廊模式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小宇   黄沁怡  
在利率下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探究如何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与有效性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基于菜单成本和信息效应理论,构建平滑局部投影(SLP)模型评估不同规模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与通货膨胀的非对称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效应存在冲击规模的非对称性,小规模货币政策冲击的实际产出效应更大;大规模货币政策冲击会在短期内产生更大的价格效应,而在长期其价格和实际产出效应均更小;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明显的利率相依性,低利率时期,货币政策冲击的实际效应更强。因此,央行在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时应坚持“高频、微调”的货币政策调整模式,现阶段中国尚未陷入“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有效性未受影响,但货币当局仍需充分利用央行沟通引导私人部门形成理性预期进而降低两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忠  李宏瑾  
在对货币政策操作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基础上,本文根据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以隔夜利率作为操作目标的国际经验以及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实际,对我国以隔夜利率作为政策目标利率期限的合理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货币价格调控模式下中期政策利率引导、基准政策利率和操作目标利率选择、利率波动、定价机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隔夜货币市场利率应成为货币价格调控模式下新的政策目标利率,这对完善以利率为目标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走廊机制,顺利实现货币调控方式转型,实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鲁政委  
该文系统分析了美国利率调控模式的成功实践、日本向利率调控模式的转轨,认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是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的内在要求,以利率调控为中心的货币政策模式已越来越多地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采用。文章认为国际经验均表明,我国当前已建立并将在未来逐步趋于完善的Shibor体系,可能对未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模式的转变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佳  段军山  
我国正处于金融创新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数量型货币政策面临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方面的缺陷,亟需对现有的货币政策进行升级调整。利率走廊模式作为一种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研究它对我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新旧货币政策对比和引入国外经验,分析利率走廊模式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影响,最后对利率走廊模式的建立提出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捷  张会丽  陆正飞  
集中负债还是分散负债,是集团企业财务体制安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同时披露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这一条件,综合利用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披露的相关数据,考察货币政策对集团企业负债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越紧缩(宽松),集团企业选择集中负债模式的可能性越大(小)。尤其是,当子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较弱或子公司整体成长性较高时,集团企业更可能在货币政策紧缩时选择集中负债模式。进一步研究表明集团企业选择集中负债模式有助于降低集团企业整体的过度投资水平,且主要发生在货币政策宽松期;但集中负债模式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金全  于洋  解瑶姝  
本文主要以1996年1月-2016年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国内生产总值GDP、利率和货币供应量M2的同比增长率等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混频数据向量自回归(MF-VAR)模型,对我国"新常态"时期"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模式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一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短期内存在的"托宾效应";二是"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均能够刺激价格膨胀并促进经济增长,但前者不如后者效果显著。据此,向政府提出了"新常态"时期的政策建议,一方面应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统筹运用各类"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实体经济中薄弱环节提供资金和渠道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应更多地采用结构型的"数量型"货币政策,通过价格膨胀来促进经济增长,但要注意避免流动性泛滥而形成"流动性陷阱"。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旭艳  
以2009-2013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审计质量对商业信用模式选择的影响,并且结合我国货币政策进行进一步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相对审计质量较低的企业,审计质量较高的企业更容易降低对高成本的商业信用模式的使用;这一影响将受到货币政策的削弱;在货币政策紧缩期间,审计质量较高的企业其获得的高成本商业信用模式不会有显著下降;在货币政策宽松期间,审计质量较高的企业获得的高成本商业信用模式会有显著下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捷  张会丽  陆正飞  
集中负债还是分散负债,是集团企业财务体制安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同时披露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这一条件,综合利用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披露的相关数据,考察货币政策对集团企业负债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越紧缩(宽松),集团企业选择集中负债模式的可能性越大(小)。尤其是,当子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较弱或子公司整体成长性较高时,集团企业更可能在货币政策紧缩时选择集中负债模式。进一步研究表明集团企业选择集中负债模式有助于降低集团企业整体的过度投资水平,且主要发生在货币政策宽松期;但集中负债模式对母公司过度投资水平并无显著影响,这意味着集中负债对集团企业整体过度投资水平的影响主要源于其对子公司整体过度投资水平的抑制。本文研究发现表明,集团企业会出于"共同保险效应"和抑制子公司过度投资的考虑而选择集中负债模式,与已有文献关于集中负债属于集团企业主动战略行为的观点一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金全  于洋  解瑶姝  
本文主要以1996年1月-2016年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国内生产总值GDP、利率和货币供应量M2的同比增长率等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混频数据向量自回归(MF-VAR)模型,对我国"新常态"时期"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模式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一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短期内存在的"托宾效应";二是"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均能够刺激价格膨胀并促进经济增长,但前者不如后者效果显著。据此,向政府提出了"新常态"时期的政策建议,一方面应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统筹运用各类"价格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雍  刘生福  
利率市场化改变了货币需求和利率传导的现实环境,对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具有深刻影响。本文构建了包含家庭、厂商和货币当局在内的一般均衡模型,比较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中总需求、总供给以及货币需求三类冲击对于货币当局目标函数取值的影响,揭示了中央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倾向于选择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内在机理。进一步,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基于我国1996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3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局限性将日益突出,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