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13)
2023(3053)
2022(2681)
2021(2381)
2020(2141)
2019(4740)
2018(4628)
2017(8803)
2016(4945)
2015(5621)
2014(5558)
2013(5568)
2012(5270)
2011(4551)
2010(4455)
2009(4247)
2008(4592)
2007(4272)
2006(3760)
2005(3440)
作者
(16438)
(13578)
(13522)
(12865)
(8899)
(6668)
(6266)
(5473)
(5274)
(4962)
(4802)
(4718)
(4622)
(4507)
(4452)
(4259)
(4161)
(4149)
(4130)
(3928)
(3556)
(3546)
(3369)
(3233)
(3163)
(3097)
(3073)
(2997)
(2816)
(2787)
学科
管理(18765)
(17975)
经济(17949)
(16991)
(15829)
企业(15829)
(9965)
方法(8482)
(8094)
财务(8090)
财务管理(8071)
企业财务(7454)
数学(7344)
数学方法(7233)
(5368)
(5276)
中国(4613)
(4508)
银行(4485)
(4144)
(3843)
金融(3843)
(3768)
业经(3521)
(3315)
(3171)
理论(2983)
(2911)
贸易(2908)
(2830)
机构
大学(70955)
学院(69139)
研究(27946)
(26930)
经济(26249)
管理(23804)
中国(22879)
理学(19983)
理学院(19740)
管理学(19247)
管理学院(19152)
科学(18339)
(17043)
(16397)
(15643)
(14978)
研究所(14150)
农业(13878)
业大(12869)
中心(12864)
(11329)
财经(11099)
北京(10553)
(10221)
(10122)
(9902)
(8863)
农业大学(8595)
(8590)
财经大学(8466)
基金
项目(45758)
科学(35055)
基金(33886)
(32038)
国家(31809)
研究(28404)
科学基金(26088)
自然(19549)
自然科(19120)
自然科学(19110)
自然科学基金(18771)
(17415)
基金项目(17343)
社会(17120)
社会科(16207)
社会科学(16201)
(15668)
资助(15333)
教育(13151)
重点(11129)
计划(10527)
(10310)
编号(9940)
科研(9618)
(9184)
科技(9182)
(9176)
(8835)
创新(8686)
成果(8519)
期刊
(29868)
经济(29868)
研究(21186)
学报(16520)
中国(16396)
(14895)
(14517)
科学(13231)
大学(11908)
学学(11436)
管理(10339)
农业(9722)
(9081)
金融(9081)
财经(5964)
(5705)
经济研究(5295)
会计(5239)
(5095)
教育(5091)
技术(5079)
财会(4968)
业大(4820)
(4573)
农业大学(4072)
问题(3516)
理论(3503)
业经(3455)
通讯(3365)
会通(3359)
共检索到112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牛慕鸿  张黎娜  张翔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都完成了从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向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框架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及之后,许多国家采用了显性的或隐性的利率走廊。本文建立若干理论模型来描述利率走廊的运行机制。研究发现:(1)利率走廊操作可以较为有效地引导市场预期,降低市场利率波动;(2)利率走廊可以减少市场对流动性的"囤积性需求",从而降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成本;(3)最优利率走廊宽度的设定要综合考虑货币市场利率敏感度、调控成本、外部冲击的频率和幅度等因素。文章认为,我国在向新的货币政策框架的过程中也应建立利率走廊机制,以降低短期利率的波动率,提升未来政策利率的市场认可度和基准性,为利率的有效传导提供基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牛慕鸿  张黎娜  张翔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都完成了从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向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框架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及之后,许多国家采用了显性的或隐性的利率走廊。本文建立若干理论模型来描述利率走廊的运行机制。研究发现:(1)利率走廊操作可以较为有效地引导市场预期,降低市场利率波动;(2)利率走廊可以减少市场对流动性的"囤积性需求",从而降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成本;(3)最优利率走廊宽度的设定要综合考虑货币市场利率敏感度、调控成本、外部冲击的频率和幅度等因素。文章认为,我国在向新的货币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对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调控,我国中央银行更倾向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实现,而西方国家近年来的政策实践表明,通过设定利率走廊可以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储备需求行为施加影响,从而引导市场利率向政策利率目标靠近,因此我国有必要借鉴这种新的利率调控思路,从而建立一个操作更为简单透明、效率更高的利率调控框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在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 ,“利率走廊”正逐渐取代公开市场操作的位置 ,在稳定货币市场利率中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表明 ,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简单透明 ,有利于正确引导公众预期 ,并具有更好的调控效果。因此 ,我国也有必要考虑采用利率走廊模式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巴曙松  尚航飞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央行采用了利率走廊系统作为货币政策实施框架。金融危机后,利率走廊操作模式开始由传统的对称利率走廊系统向地板系统转移。近期,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变和构建问题备受关注。因此,该文首先梳理了金融危机前后利率走廊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而分析了欧盟、美国和瑞典等国(地区)的利率走廊调控经验,最终探讨了利率走廊调控实践对我国未来构建利率走廊系统的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在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利率走廊”(Interest Rate Corri-dor)正逐渐取代公开市场操作的位置,从而在稳定货币市场利率中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表明,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简单透明,有利于正确引导公众预期,并具有更好的调控效果。因此,我国也有必要考虑采用利率走廊调控模式以调控市场利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贾德奎  
“利率走廊”调控机制,又称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模式,其主要是靠央行改变自己的存贷款利率而不是变动基础货币供给,所以它更简便、直接、透明和有效,为世界数十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央行所采用并渐成趋势。笔者曾在去年《上海金融》上撰文论述,并引起社会大量反响和质疑,针对这些同时为回答这些质疑,本文换一个角度,对这一模式作进一步的阐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春丽  
作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手段,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走廊有着各具特色的运作机制和实施效果。相关研究表明,公开市场操作与利率走廊之间并非完全排斥,甚至在某个阶段还是可以互补的:一方面,利率走廊可以减轻公开市场操作的调控压力;另一方面,公开市场操作能够确保利率走廊目标利率的实现。基于我国现阶段的特征考虑,单一的公开市场操作或单一的利率走廊都不适应中国当前的利率调控需求,顺应中国当前经济金融环境的利率调控模式应该是公开市场操作与利率走廊的有效结合。未来中国构建利率走廊模式的总体方向是通过设定利率走廊上下限,将货币市场利率控制在利率走廊区间之内,再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将市场利率调控到目标利率水平附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嘉洁  
近年来,我国的利率调控模式备受关注,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国家采取了利率走廊模式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利率的手段。对利率走廊这一模式的发展和优势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具体实践指出实施利率走廊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实施利率走廊的相关建议,为更好地进行流动性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家华  王瑞  
本文从流动性风险、破产风险和信用风险三个角度综合考察银行风险,并使用中国60家商业银行2008~2014年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及同业业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业业务有利于缓解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但是会加剧银行的破产风险;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会使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加重,同时存款利率市场化能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利率市场化会倒逼同业业务的发展并进一步降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但会扩大银行的信用风险和破产风险。为此,应将同业业务纳入统一授信体系,并适度计提存款准备金和拨备覆盖率;应促进资产证券化业务更快更好的发展,建立稳定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机制;要加强对同业业务资金投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成  赵天荣  
汇率改革前后,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系统性的改变。在均值意义上讲,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降低了利率波动的幅度,利率对汇率的反馈机制有了一定的加强。实证检验证明,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能稳定利率波动的假设只在长期内存在,而短期内人民币弹性的增大实际上加剧了利率的波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义群  陈永清  周军民  
文章首先概括了1981年至2003年我国发行国债所引起的债务负担情况,并分析了国债利率与债务关系的相关理论模型。然后在推导多马国债模型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自1981年以来国债发行利率对债务稳定性的影响的定量关系。分析表明:当国债利率高于经济增长率时,国债所引起的债务负担呈现发散性;当国债利率低于经济增长率时,国债所引起的债务负担将呈现收敛性。文章认为,近年来我国通过发行国债拉动内需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现阶段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必要性并不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德奎  
近年来,很多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采用了利率走廊调控框架,以此来调控和实现政策目标利率。但在基于零准备金制度下的利率走廊调控框架中,中央银行很难保证商业银行等市场主体的流动性供求决策面临对称的机会成本,因此会影响利率走廊的实际调控效果;而相比之下,在基于自愿准备金制度的利率走廊调控框架下,有效对称的机会成本设计使得市场主体的储备需求曲线更富有弹性,从而保证中央银行能够顺利实现其调控目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璐婧  
2014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探索利率走廊。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国家纷纷开始采用利率走廊作为政策工具,成为了"单一目标,单一工具"货币政策规则的代表。理论模型表明利率走廊的原理是预期管理,因此中央银行的公信力是关键。而国际经验则表明,发达国家的通胀目标制透明度高,有助于构建可信的利率走廊,为利率走廊创造了有利的制度环境。这一发现对我国构建利率走廊提出启示,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透明度较低,暂不适宜发展利率走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璐婧  
2014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探索利率走廊。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国家纷纷开始采用利率走廊作为政策工具,成为了"单一目标,单一工具"货币政策规则的代表。理论模型表明利率走廊的原理是预期管理,因此中央银行的公信力是关键。而国际经验则表明,发达国家的通胀目标制透明度高,有助于构建可信的利率走廊,为利率走廊创造了有利的制度环境。这一发现对我国构建利率走廊提出启示,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透明度较低,暂不适宜发展利率走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