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21)
- 2023(5096)
- 2022(4298)
- 2021(4311)
- 2020(3944)
- 2019(9298)
- 2018(9714)
- 2017(20160)
- 2016(10778)
- 2015(12586)
- 2014(12823)
- 2013(12760)
- 2012(11665)
- 2011(10497)
- 2010(10991)
- 2009(10443)
- 2008(10475)
- 2007(9375)
- 2006(8487)
- 2005(7725)
- 学科
- 济(46699)
- 经济(46664)
- 管理(33260)
- 业(31962)
- 企(26779)
- 企业(26779)
- 方法(25358)
- 数学(23412)
- 数学方法(22902)
- 中国(13876)
- 财(13443)
- 农(11490)
- 制(11461)
- 银(9745)
- 银行(9741)
- 行(9272)
- 贸(9153)
- 贸易(9144)
- 易(8976)
- 务(8968)
- 财务(8932)
- 财务管理(8911)
- 业经(8602)
- 企业财务(8395)
- 融(7635)
- 金融(7634)
- 理论(7546)
- 体(6983)
- 策(6978)
- 学(6836)
- 机构
- 学院(159069)
- 大学(158642)
- 济(66570)
- 经济(65110)
- 管理(63236)
- 理学(54145)
- 理学院(53661)
- 管理学(52502)
- 管理学院(52239)
- 研究(48513)
- 中国(40771)
- 财(34396)
- 京(33816)
- 科学(27466)
- 财经(26879)
- 所(24311)
- 经(24191)
- 江(22841)
- 中心(22519)
- 北京(22069)
- 研究所(21513)
- 农(20742)
- 业大(20569)
- 经济学(20235)
- 财经大学(20027)
- 州(18953)
- 范(18752)
- 师范(18573)
- 经济学院(18240)
- 院(17178)
- 基金
- 项目(95973)
- 科学(75263)
- 研究(71069)
- 基金(69427)
- 家(59395)
- 国家(58946)
- 科学基金(50702)
- 社会(44154)
- 社会科(41961)
- 社会科学(41950)
- 省(37100)
- 基金项目(35909)
- 教育(34452)
- 自然(32951)
- 自然科(32209)
- 自然科学(32204)
- 自然科学基金(31602)
- 划(31259)
- 资助(30998)
- 编号(30095)
- 成果(25127)
- 部(22204)
- 重点(21507)
- 课题(20592)
- 发(19721)
- 创(19671)
- 教育部(19380)
- 人文(18748)
- 项目编号(18579)
- 创新(18372)
共检索到238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对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调控,我国中央银行更倾向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实现,而西方国家近年来的政策实践表明,通过设定利率走廊可以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储备需求行为施加影响,从而引导市场利率向政策利率目标靠近,因此我国有必要借鉴这种新的利率调控思路,从而建立一个操作更为简单透明、效率更高的利率调控框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巴曙松 尚航飞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央行采用了利率走廊系统作为货币政策实施框架。金融危机后,利率走廊操作模式开始由传统的对称利率走廊系统向地板系统转移。近期,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变和构建问题备受关注。因此,该文首先梳理了金融危机前后利率走廊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而分析了欧盟、美国和瑞典等国(地区)的利率走廊调控经验,最终探讨了利率走廊调控实践对我国未来构建利率走廊系统的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在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利率走廊”(Interest Rate Corri-dor)正逐渐取代公开市场操作的位置,从而在稳定货币市场利率中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表明,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简单透明,有利于正确引导公众预期,并具有更好的调控效果。因此,我国也有必要考虑采用利率走廊调控模式以调控市场利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春丽
作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手段,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走廊有着各具特色的运作机制和实施效果。相关研究表明,公开市场操作与利率走廊之间并非完全排斥,甚至在某个阶段还是可以互补的:一方面,利率走廊可以减轻公开市场操作的调控压力;另一方面,公开市场操作能够确保利率走廊目标利率的实现。基于我国现阶段的特征考虑,单一的公开市场操作或单一的利率走廊都不适应中国当前的利率调控需求,顺应中国当前经济金融环境的利率调控模式应该是公开市场操作与利率走廊的有效结合。未来中国构建利率走廊模式的总体方向是通过设定利率走廊上下限,将货币市场利率控制在利率走廊区间之内,再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将市场利率调控到目标利率水平附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佳 段军山
我国正处于金融创新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数量型货币政策面临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方面的缺陷,亟需对现有的货币政策进行升级调整。利率走廊模式作为一种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研究它对我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新旧货币政策对比和引入国外经验,分析利率走廊模式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影响,最后对利率走廊模式的建立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利率走廊 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官慧 刘义圣
利率走廊是利率市场化后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模式的现实选择。在论述利率走廊模式及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利率走廊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国际实践与经验借鉴,分析了中国实施利率走廊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最后提出了确立Shibor市场基准利率、放弃法定准备金制度等构建完善中国利率走廊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利率走廊 国际比较 利率政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德奎
近年来,很多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采用了利率走廊调控框架,以此来调控和实现政策目标利率。但在基于零准备金制度下的利率走廊调控框架中,中央银行很难保证商业银行等市场主体的流动性供求决策面临对称的机会成本,因此会影响利率走廊的实际调控效果;而相比之下,在基于自愿准备金制度的利率走廊调控框架下,有效对称的机会成本设计使得市场主体的储备需求曲线更富有弹性,从而保证中央银行能够顺利实现其调控目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在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 ,“利率走廊”正逐渐取代公开市场操作的位置 ,在稳定货币市场利率中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表明 ,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简单透明 ,有利于正确引导公众预期 ,并具有更好的调控效果。因此 ,我国也有必要考虑采用利率走廊模式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静
利率走廊是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调控方式转变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提升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利率走廊的运作机理,并在整理多国央行使用利率走廊机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使用利率走廊调控宏观经济的客观约束条件,最终提出了实现利率走廊机制调控宏观经济的最终状态:短期强调数量型工具为主、利率走廊机制为辅助的方式,而长期则应当以利率走廊对称系统为主、地板系统为辅的利率调控方式。这一改革思路能使央行在货币政策调控转型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缩小政策实施成本,提高政策实施效率,最终为稳定宏观经济奠定基础。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静
利率走廊是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调控方式转变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提升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利率走廊的运作机理,并在整理多国央行使用利率走廊机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使用利率走廊调控宏观经济的客观约束条件,最终提出了实现利率走廊机制调控宏观经济的最终状态:短期强调数量型工具为主、利率走廊机制为辅助的方式,而长期则应当以利率走廊对称系统为主、地板系统为辅的利率调控方式。这一改革思路能使央行在货币政策调控转型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缩小政策实施成本,提高政策实施效率,最终为稳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贾德奎
“利率走廊”调控机制,又称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模式,其主要是靠央行改变自己的存贷款利率而不是变动基础货币供给,所以它更简便、直接、透明和有效,为世界数十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央行所采用并渐成趋势。笔者曾在去年《上海金融》上撰文论述,并引起社会大量反响和质疑,针对这些同时为回答这些质疑,本文换一个角度,对这一模式作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
利率走廊 货币政策 利率市场化 中央银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嘉洁
近年来,我国的利率调控模式备受关注,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国家采取了利率走廊模式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利率的手段。对利率走廊这一模式的发展和优势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具体实践指出实施利率走廊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实施利率走廊的相关建议,为更好地进行流动性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利率走廊 目标利率 货币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燕君 郑小胡
本文承接胡海鸥、贾德奎两人对世界上现存的两种利率调控模式的分析,再一次深入分析这两种利率调控模式的约束条件,论证实行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模式的几个重要条件在我国很难实现,况且,现行利率调控模式所遇到问题也是采取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模式所必须解决的。因此,选择我国现行利率调控模式具有必然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牛慕鸿 张黎娜 张翔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都完成了从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向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框架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及之后,许多国家采用了显性的或隐性的利率走廊。本文建立若干理论模型来描述利率走廊的运行机制。研究发现:(1)利率走廊操作可以较为有效地引导市场预期,降低市场利率波动;(2)利率走廊可以减少市场对流动性的"囤积性需求",从而降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成本;(3)最优利率走廊宽度的设定要综合考虑货币市场利率敏感度、调控成本、外部冲击的频率和幅度等因素。文章认为,我国在向新的货币政策框架的过程中也应建立利率走廊机制,以降低短期利率的波动率,提升未来政策利率的市场认可度和基准性,为利率的有效传导提供基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牛慕鸿 张黎娜 张翔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都完成了从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向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框架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及之后,许多国家采用了显性的或隐性的利率走廊。本文建立若干理论模型来描述利率走廊的运行机制。研究发现:(1)利率走廊操作可以较为有效地引导市场预期,降低市场利率波动;(2)利率走廊可以减少市场对流动性的"囤积性需求",从而降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成本;(3)最优利率走廊宽度的设定要综合考虑货币市场利率敏感度、调控成本、外部冲击的频率和幅度等因素。文章认为,我国在向新的货币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