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74)
2023(12987)
2022(11409)
2021(10621)
2020(8977)
2019(20564)
2018(20189)
2017(39301)
2016(21460)
2015(23913)
2014(23691)
2013(23542)
2012(21504)
2011(19243)
2010(18852)
2009(17116)
2008(16707)
2007(14511)
2006(12602)
2005(10902)
作者
(64257)
(53148)
(52951)
(50164)
(33841)
(25716)
(23846)
(21040)
(20405)
(18762)
(18185)
(17990)
(16914)
(16690)
(16393)
(16384)
(16235)
(15856)
(15283)
(15027)
(13493)
(13007)
(12882)
(12081)
(12012)
(11845)
(11843)
(11720)
(10727)
(10621)
学科
(79917)
经济(79824)
管理(58994)
(56654)
(47009)
企业(47009)
方法(40741)
数学(35768)
数学方法(35430)
(21306)
(21263)
(21143)
银行(21115)
中国(20450)
(20413)
(19740)
(18919)
业经(17643)
(15487)
贸易(15477)
(15252)
金融(15251)
地方(15242)
(15033)
农业(14313)
(13484)
财务(13425)
财务管理(13405)
(13225)
制度(13206)
机构
大学(301969)
学院(298259)
管理(120369)
(115739)
经济(113089)
理学(105073)
理学院(103901)
管理学(102054)
管理学院(101532)
研究(99930)
中国(78183)
科学(64826)
(64321)
(57652)
(51670)
(50913)
业大(50787)
研究所(47039)
中心(46021)
农业(45869)
(42712)
财经(42467)
北京(40210)
(38783)
(37422)
师范(36917)
(35852)
(35114)
经济学(34556)
财经大学(32049)
基金
项目(213944)
科学(166309)
基金(155541)
研究(149372)
(138145)
国家(137033)
科学基金(116589)
社会(93280)
社会科(88436)
社会科学(88412)
基金项目(83806)
(83350)
自然(79206)
自然科(77345)
自然科学(77319)
自然科学基金(75940)
(70979)
教育(68187)
资助(64131)
编号(59615)
重点(47798)
(46598)
成果(46495)
(44555)
(44532)
科研(41852)
创新(41565)
计划(40836)
课题(40617)
大学(39394)
期刊
(119511)
经济(119511)
研究(86477)
学报(55247)
中国(54540)
(50736)
科学(48018)
管理(40674)
大学(40530)
学学(38568)
(37532)
(36411)
金融(36411)
农业(33491)
教育(28762)
技术(23399)
财经(20244)
业经(19501)
经济研究(19135)
(17195)
(17047)
科技(15945)
理论(15525)
问题(15458)
业大(15026)
(14865)
图书(14591)
实践(14452)
(14452)
技术经济(14191)
共检索到426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鸿卫  陈莉  
本文在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决定的做市商模型中加入利率衍生工具的影响,认为利率衍生工具对净利息收益率的影响主要是改变了银行纯利差对利率波动的敏感性,并改变了银行资产负债组合的利率风险暴露。检验了中国银行业利率衍生工具的使用对净利息收益率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其一,是否运用利率衍生工具显著影响银行纯利差,使用利率衍生工具的银行降低了对纯利差的要求;其二,利率衍生工具交易提高了调整后的利差,主要是由于利率衍生工具交易使银行保持较大的利率敏感性缺口。这揭示了利率衍生工具对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影响,首先从风险意识上降低了对市场利率波动的敏感程度;其次,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中有可能保持一个较大的利率敏感性缺口,...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强  
净利息收益率作为衡量成本收入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我国10家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以样本银行主要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为对象,以净利息收益率作为考核银行净利息收入能力的指标,实证分析了金融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生息资产的收益率,特别是银行贷款及垫款业务的规模、结构及定价能力的差异是净利息收益率差异的根本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压力不断增加,相信净利息收益率指标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广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可达  
评价银行净利息收益能力的国际通行指标是净利息收益率(net interest margin)而非基准利率利差,但基准利率水平与银行净利息收益能力存在关联。分析近10年国内外大银行NIM水平后表明,利率市场化并不必然导致NIM收窄,其中富国银行以立足于中小及个人客户的业务模式、稳定广泛的存款及客户基础、适时灵活的债券投资及主动负债策略,在本轮金融危机后的美国低利率周期中仍保持了可比同业最高NIM水平。综合分析富国案例及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的转型,可预见中国利率市场化将使银行未来经营发生深刻转变,主动负债、风险定价、异质竞争将成为新的主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欢  郭建强  
本文利用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年第4季度至2013年第3季度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非利息收入占比与净利差在总体上呈U形关系;非利息收入出现的巨额亏损会迫使银行提高净利差以弥补损失,在正常状态下,二者因交叉补贴效应呈正向关系;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了银行的净利差水平,全国性银行可以通过发展非利息收入应对这种不利影响,但区域性银行则难以利用这种策略。因此,中国的商业银行应走差异化道路,全国性银行可以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区域性银行更应专注净利息收入,且都需加强对非利息收入的风险管理,从而更好地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斯文  
随着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其对银行信贷的影响日益凸现。对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6—2011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率衍生品的使用对传统信贷活动产生了显著的替代效应,银行持有利率衍生品名义本金占总资产比重提高1%会导致信贷下降0.4%,而持有利率衍生品名义本金占信贷总额的比重提高1%则使信贷下降0.26%。利率衍生品对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替代效应有利于优化我国的金融结构,进而推进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因此,应积极发展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并可以运用利率衍生品来完善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梅亮  徐璋勇  
自20世纪70年代末金融自由化尤其是利率市场化以来,利率在金融市场中的资源配置作用日益明显,净利差也已成为衡量金融中介机构经营效率的重要指标,关于净利差决定因素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对学界关于净利差的测算、决定因素的理论模型以及在不同区域内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整理。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通过对商业银行净利差各种决定因素的梳理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监管效率,也有助于对我国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红  姬健飞  
基于"市场结构-厂商行为-市场绩效"理论(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S-C-P理论),运用2012-2015年我国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和余额宝数据分析余额宝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研究发现,余额宝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提高,余额宝收益率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正向相关关系,这意味着余额宝的出现加剧了金融市场内的产品竞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红  姬健飞  
基于"市场结构-厂商行为-市场绩效"理论(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S-C-P理论),运用2012-2015年我国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和余额宝数据分析余额宝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研究发现,余额宝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提高,余额宝收益率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正向相关关系,这意味着余额宝的出现加剧了金融市场内的产品竞争。
[期刊] 征信  [作者] 陆敬筠  薛卓之  周奇  
关键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蒲勇健  李绍芳  
文章根据美国25家银行控股公司2003年第1季度到2009年第4季度的面板数据,建立金融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收益模型分析,考察金融衍生品交易行为对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在对银行持有衍生品头寸种类加以区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整体上、分类样本金融衍生品交易行为对美国银行控股公司收益和风险的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千红  何林立  宋宛霖  
本文从银行理财的内涵界定及其理论依据入手,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期间商业银行发布的105637个个人理财产品,筛选出24728个样本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Stata 11.2、EviEwS6.0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个人理财产品的投资币种、委托期、委托起始金额与其收益率呈正相关,委托金额递增单位与其收益率呈负相关;理财产品发行银行的综合实力和理财产品保本与否都对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具有显著影响;个人理财产品市场中,需求侧的个人投资在选择理财产品的市场敏感度提升,提示供给侧的商业银行要运用"胜过"市场能力的科学分析和预测,拆分组合各类影响收益率的因素,开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文国  
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具有不确定性,这使其相应的收益计量也产生了可变性。因此,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收益质量,不仅对防范会计风险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衍生金融工具运用的普及也有着同样积极的作用。本文重点比较分析了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收益的界定,进而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收益的质量展开讨论,最后就计提衍生金融工具准备金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丽华  
本文探讨了决定中国商业银行净利差的主要因素,并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说明:从全国来看,年前净利差、违约风险、风险厌恶程度、银行规模和GDP增长率是影响银行净利差的主要因素。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模式有所不同,突出表现在:违约风险和GDP增长率对国有商业银行不显著,但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显著。银行规模、机会成本和管理质量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显著,但对国有商业银行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康雷宇  邱菀华  
在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组合管理中运用信用衍生工具是一种管理创新。本文研究了信用衍生工具在银行贷款组合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运用信用衍生工具的优越性以及存在的潜在问题,得出以下结论:一、信用衍生工具是商业银行贷款组合管理的有效工具之一;二、信用衍生工具并不是完美的工具,仍然面临多种潜在风险,管理者必须合理使用。本文最后一部分就我国商业银行再贷款组合管理中运用信用衍生工具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吴成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本文对新准则中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了研究,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银行进行了分析,考察了以公允价值为属性的会计计量模式的可适用性,探讨了其推行的困难度,展望了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的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