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4)
- 2023(15136)
- 2022(12809)
- 2021(12025)
- 2020(10077)
- 2019(23497)
- 2018(22750)
- 2017(44546)
- 2016(23553)
- 2015(26730)
- 2014(26189)
- 2013(26255)
- 2012(24047)
- 2011(21804)
- 2010(21630)
- 2009(20241)
- 2008(18858)
- 2007(16203)
- 2006(14098)
- 2005(12626)
- 学科
- 济(98957)
- 经济(98854)
- 管理(67213)
- 业(66706)
- 企(53278)
- 企业(53278)
- 方法(48211)
- 数学(43090)
- 数学方法(42745)
- 中国(32578)
- 融(28722)
- 金融(28721)
- 农(28249)
- 银(26997)
- 银行(26965)
- 行(26021)
- 财(25432)
- 贸(21673)
- 贸易(21657)
- 业经(21162)
- 易(21151)
- 制(20537)
- 地方(19639)
- 农业(18104)
- 学(18078)
- 务(16551)
- 财务(16488)
- 财务管理(16461)
- 企业财务(15750)
- 理论(14976)
- 机构
- 大学(334410)
- 学院(331313)
- 济(145341)
- 经济(142573)
- 管理(134295)
- 理学(116814)
- 理学院(115638)
- 管理学(113991)
- 管理学院(113417)
- 研究(112569)
- 中国(92229)
- 京(70785)
- 科学(65142)
- 财(64501)
- 所(54851)
- 财经(53007)
- 中心(52825)
- 农(50893)
- 研究所(50153)
- 经(48522)
- 业大(46975)
- 经济学(45783)
- 北京(45296)
- 江(44697)
- 经济学院(41529)
- 范(40995)
- 师范(40669)
- 院(40473)
- 农业(39908)
- 财经大学(39900)
- 基金
- 项目(228348)
- 科学(180893)
- 基金(169213)
- 研究(168965)
- 家(146561)
- 国家(145408)
- 科学基金(125619)
- 社会(109374)
- 社会科(104018)
- 社会科学(103992)
- 基金项目(89038)
- 省(85144)
- 自然(80065)
- 自然科(78265)
- 自然科学(78250)
- 自然科学基金(76892)
- 教育(76105)
- 划(72152)
- 资助(70768)
- 编号(67604)
- 成果(54243)
- 部(52081)
- 重点(50449)
- 发(48572)
- 创(47586)
- 国家社会(46158)
- 课题(45499)
- 教育部(45338)
- 创新(44460)
- 人文(44102)
- 期刊
- 济(148524)
- 经济(148524)
- 研究(101130)
- 中国(59847)
- 学报(48231)
- 管理(47332)
- 财(46427)
- 科学(45904)
- 农(45769)
- 融(43146)
- 金融(43146)
- 大学(37433)
- 学学(35235)
- 农业(31834)
- 教育(31294)
- 技术(27051)
- 财经(25961)
- 经济研究(25589)
- 业经(22856)
- 经(22161)
- 问题(19414)
- 理论(17507)
- 贸(17173)
- 业(17095)
- 技术经济(16400)
- 世界(15906)
- 图书(15831)
- 实践(15789)
- 践(15789)
- 国际(14962)
共检索到484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敬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机构对利率衍生产品的需求特性,得出了关于资产负债久期错配程度、规模和资本水平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的利率衍生产品需求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利用有关数据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利率衍生产品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上述因素的影响也体现在中国金融机构对利率衍生产品的需求上,但与理论分析及国外的相关实证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对此进行了相应的解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敬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机构对利率衍生产品的需求特性,久期错配程度和资产规模对金融机构的利率衍生产品需求具有正向作用,而资本水平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利率衍生产品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上述因素的影响也体现在中国金融机构对利率衍生产品的需求上,但与理论分析及国外的相关实证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的利率衍生产品需求与久期错配程度负相关,金融机构的利率衍生产品需求不存在规模效应,资本水平对金融机构的利率衍生产品需求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这些差异文章进行了相应的解释。
关键词:
利率衍生产品 利率风险 久期错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文 胡燕
本文在考察各国中央银行衍生产品交易监管法规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金融市场的各种特征与发展趋势,对中国金融机构开办利率衍生产品交易所需的业务体系框架进行了总体性设计,对业务体系中的市场风险控制、信用风险控制等关键问题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解决思路与具体规划。
关键词:
利率衍生产品交易 业务体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涛 何兴强 周开国
居民对中、外资金融机构的评价何者更高?什么因素影响了居民的比较评价结果?采用2006年中国9城市居民调查数据,我们发现,多数居民认为,中资金融机构在所设计的金融产品、与投资者的沟通、安全性和稳健性、经营的规范性、服务态度等方面都优于外资金融机构。考虑了居民对政府监管部门信任程度的内生性可能的回归结果显示:居民在选择中、外资金融机构时对收益水平的关注程度越高,或者居民对政府监管部门的信任程度越高,他们对中资金融机构的评价就越高。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应该通过提高居民对监管部门的信任程度来为中、外资金融机构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而中、外资金融机构应该通过开发高收益水平的金融产品来吸引更多的顾客。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周荣芳 荣艺华 叶可松 唐烈
文章介绍了国际上主要的金融市场创新产品的概念和种类,并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结构与流动性,及不同产品的业务需求等方面概括了这些创新产品在国内的发展特征。从金融基础和生态环境的成熟度看,建议以上海作为产品创新的试点和突破口,进一步拓展资产证券化市场,适时引入房地产信托基金,从而更好地以金融产品创新促进长三角地区金融市场协调发展,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包香明 胡萍
2010年美国颁布的《多德-弗兰克法案》首次将场外衍生产品市场纳入监管。该法案对场外衍生产品市场监管改革提出了原则性要求,但由于其未明确域外管辖权,这可能会对我国金融机构相关业务的开展产生负面影响。本文梳理了法案有关衍生产品业务的七条新规定,分析了其对我国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业务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祖辉 陈立辉
利用352家中国涉外农业企业调查数据,本文试图考察影响企业使用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的决定因素以及衍生工具的使用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32.4%的样本企业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汇率风险管理,企业规模、风险偏好、出口市场数、出口比率和知识水平对中国农业企业使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概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产负债率和沉淀成本也与使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概率存在着正向关系,而研发投入对中国农业企业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农业企业在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时出口绩效将得到显著提高,即使用者将获得比未使用者更高的出口收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锡俊 尹苑生 雷良海
权证是期权的初级形式,已成为证券市场上继股票、企业债之后的第三大证券交易品种。文章在对权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权证的价值组成,建立了权证定价模型和评价指标。
关键词:
金融 衍生产品 实证研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清河
随着我国加入WTO ,金融企业的业务创新步伐逐步加快 ,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占比和风险也日益加大 ,面对股票、期权等一系列新兴的金融衍生产品 ,非常需要有一套完整、统一的金融衍生产品会计核算理论来指导、规范各项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本文在此对传统会计理论与IASC会计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探讨了金融衍生产品会计的作用 ,并提出加快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会计制度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金融衍生产品 会计制度 改革思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清河
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企业的业务创新步伐逐步加快,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占比和风险也日益加大,面对股票、期权等一系列新兴的金融衍生产品,非常需要有一套完整、统一的金融衍生产品会计核算理论指导、规范各项金融衍生产品业务。通过对传统会计理论与IASC会计理论的比较分析,提出加快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会计制度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金融衍生产品 会计制度 公允价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谢清河
本文对传统会计理论与IASC会计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金融衍生产品会计的作用,指出我国实行金融衍生产品会计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就如何加快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会计制度建设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金融衍生产品 会计制度 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昕
目前国际国内的金融界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状况极其关注,但金融衍生市场产品交易最新数据的搜集、统计和计算非常困难,各国数据公布不及时,计算口径也经常是不同的,现仅以我们搜集的国际组织公布的最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刘莎莎 殷珊珊 孔东民
本文考察脱贫攻坚战以及券商帮扶对贫困县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传导机制。基于2013-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将贫困县企业与邻近非贫困县企业进行倾向性得分配对,进行双重差分估计。结果显示,在实施脱贫攻坚之后,贫困县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显著提升。其中,券商帮扶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当券商具备较多的行业专长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券商帮扶显著缓解贫困县企业融资约束,扩大企业债券融资规模,这表明我国金融中介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金融扶贫和智力扶贫的双重作用。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当企业融资约束较高、机构持股较低以及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脱贫攻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研究对如何更合理科学地评估我国扶贫政策的经济后果以及金融中介在反贫困中的作用提供了明晰的政策含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斌
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条件,金融产品创新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手段。本文着眼于市场发育和定价机制,从发展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的角度对利率市场化进行分析,观察相对复杂的金融工具对利率体系的内在要求。本文的结论是: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金融市场的培育过程,是金融产品从简单向复杂形态转化的过程,其核心是要在金融市场中形成完善的金融资产定价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童士清
本文对中国金融机构贷款长期化的原因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商业银行改革进程都是推动中国金融机构信贷长期化的重要原因。信贷长期化既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经济结构影响的结果,也是金融机构对长期贷款偏好、主动进行资产配置的结果。为避免中长期贷款的过快扩张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和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负面影响,适当控制中长期贷款的增长是必要的。
关键词:
贷款长期化 理论分析 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