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4)
- 2023(5616)
- 2022(3927)
- 2021(3601)
- 2020(2840)
- 2019(6047)
- 2018(6012)
- 2017(11561)
- 2016(6556)
- 2015(7522)
- 2014(7713)
- 2013(7400)
- 2012(6467)
- 2011(5367)
- 2010(5469)
- 2009(5143)
- 2008(5423)
- 2007(4743)
- 2006(4209)
- 2005(4052)
- 学科
- 济(25096)
- 经济(25071)
- 管理(22803)
- 财(21609)
- 业(18983)
- 企(15406)
- 企业(15406)
- 财政(12300)
- 中国(11510)
- 政(9950)
- 农(9280)
- 务(8713)
- 财务(8699)
- 财务管理(8658)
- 企业财务(8295)
- 制(7867)
- 方法(7698)
- 地方(7443)
- 业经(7173)
- 数学(6455)
- 数学方法(6415)
- 体(6083)
- 策(5792)
- 农业(5760)
- 发(5122)
- 制度(5090)
- 度(5090)
- 及其(4964)
- 体制(4956)
- 学(4815)
- 机构
- 大学(86631)
- 学院(86521)
- 济(35444)
- 经济(34691)
- 管理(31052)
- 研究(30051)
- 财(27084)
- 理学(26066)
- 理学院(25802)
- 管理学(25404)
- 管理学院(25239)
- 中国(23475)
- 京(18051)
- 科学(17290)
- 财经(16987)
- 经(15285)
- 所(15157)
- 江(14342)
- 中心(13344)
- 农(13114)
- 研究所(13114)
- 财经大学(12211)
- 经济学(11770)
- 范(11422)
- 北京(11362)
- 师范(11324)
- 州(10933)
- 院(10744)
- 业大(10707)
- 经济学院(10630)
- 基金
- 项目(54224)
- 科学(42264)
- 研究(42124)
- 基金(38807)
- 家(33220)
- 国家(32933)
- 科学基金(28161)
- 社会(27723)
- 社会科(26211)
- 社会科学(26204)
- 省(20982)
- 基金项目(19855)
- 教育(18701)
- 编号(17827)
- 划(16938)
- 成果(16010)
- 自然(15770)
- 自然科(15434)
- 自然科学(15431)
- 自然科学基金(15143)
- 资助(14823)
- 重点(12303)
- 国家社会(12168)
- 课题(12106)
- 发(11883)
- 部(11766)
- 性(11614)
- 项目编号(11295)
- 制(10871)
- 创(10800)
共检索到143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冯霞
我国在利率自由化方面须以公共财政作基础。如果缺失这个前提与平台,自由化利率就失去判断定价的依据,货币量将远远超过生产潜力,这就不仅无法实现真正的利率自由化,甚至已经实现的利率自由化改革也会因此而迷途。
关键词:
利率自由化 货币供给 公共财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正月
西方宪政发展史表明,财政立宪是国家以征税权为核心的财政权由封建君主向民主政府转移的结果;私有财产权与国家财政权的对立统一关系,决定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划清财产权与财政权之间的界限,为宪政国家中财政权的活动设定底线,以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导向,决定了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构建以民主宪政为基础的公共财政体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元起 王飞
本文分析了公共财政和宪政的历史演进过程,指出宪政与公共财政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公共财政既是宪政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宪政也是公共财政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公共财政的发展和完善必须以宪政为基础。宪政以贯彻和实行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规范和代议制度(或代表制度)为基本特征,因此,现代公共财政必须以由宪法规范确认、受议会(或代表大会)决定和监督权为发展完善的基础。从宪政基础角度探讨当今中国公共财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路,对完善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宪政 宪法 税收立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泓 岳泽军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从公共财政制度角度分析我国在公共财政制度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认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公共财政 现代农业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晓燕 郑敏 严兴华
本文阐述了公共财政及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并对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基础的选择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公共财政建设应借鉴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的合理成分,实现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理论 公共需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林 韩彦平 孙志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凡恩 刘小春
农村基础教育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地区间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提出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依据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南
水运基础设施是为水路运输提供服务的公共工程,是水路运输的重要基础条件,包括港口、航道、通信导航、安全监督及其它保障系统。具体来讲,水运基础设施由3个子系统构成,分别为运输网络、运输枢纽和辅助系统。其中运输网络包括内河航道和海运航线,运输枢纽包括沿海港口和内河港口,辅助系统则包括管理系统和养护系统等方面。本文要研究的水运基础设施主要是港口及内河航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昆
一、公共财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公共财政框架作为新时期改革的重要目标,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用不断增加,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财政改革不断深化而逐步明确的。建设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体现,建设和谐社会和公共财政,是目标和手段的关系,必须置于特定的国情和体制背景来认识和理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文炳勋
宪政的核心在于分权与制衡。财政立宪就是为了保证国家公权力行使的能力及其正确行使,宪法对国家的财政权在不同的国家机关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界分的一项政治制度。我国财政民主化的改革较多地关注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财政分配关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相比之下,财政权力在国家立法机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平均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之一,但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投资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对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的质量和效率都将产生不良影响。本文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分析农业基础设施财政投入的规模、结构、使用效率以及带动效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财政投入 效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焦建国
公共财政是建立在现代预算基础上的财政制度,预算是公共财政运行的“道路规则”,是纳税人及其代议机构控制财政活动的机制,我国建立公共财政就是要重建预算制度。
关键词:
公共财政 现代预算 财政制度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高培勇
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消除各种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其中,财政制度的变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力 吴开亚
文章在诠释市民待遇含义的基础上,根据本地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在享受市民待遇上的差别及公共财政需要负担的市民待遇,量化出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45个城市自由落户的财政成本。结果显示,自由落户下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成本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外来人口的结构而非外来人口的规模,只简单考虑外来人口总量、忽视外来人口结构的影响会低估自由落户的资金缺口。受地区间公共资源丰度差异大、人口流动极化倾向明显、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尚未形成、市民待遇可携带性差的现实制约,自由落户所需的稳定的地方财政保障是城市自身无法有效破解的难题。城市自由落户的实施亟待建立由顶层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分摊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