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3)
2023(7970)
2022(6619)
2021(5872)
2020(4973)
2019(11155)
2018(10687)
2017(21089)
2016(11029)
2015(12130)
2014(12012)
2013(11704)
2012(10648)
2011(9372)
2010(9768)
2009(9988)
2008(9037)
2007(8289)
2006(7463)
2005(7178)
作者
(29317)
(24474)
(24134)
(23231)
(15284)
(11653)
(11136)
(9267)
(9002)
(8668)
(8342)
(8130)
(7820)
(7727)
(7664)
(7575)
(7207)
(7034)
(6951)
(6674)
(6055)
(5839)
(5664)
(5515)
(5503)
(5460)
(5412)
(5238)
(4833)
(4754)
学科
(45628)
经济(45551)
管理(40136)
(38338)
(33941)
企业(33941)
(27413)
金融(27411)
(24720)
银行(24713)
(23917)
(20118)
方法(19284)
中国(18740)
(17924)
数学(17444)
数学方法(17345)
(14065)
财务(14039)
财务管理(14017)
企业财务(13518)
(11373)
业经(11294)
中国金融(11190)
(10701)
体制(10100)
地方(9393)
(8203)
制度(8202)
技术(7378)
机构
大学(154564)
学院(153831)
(73056)
经济(71652)
管理(59834)
理学(50837)
理学院(50433)
管理学(49883)
管理学院(49605)
研究(48819)
中国(46243)
(40215)
财经(31039)
(30246)
(28078)
中心(24881)
经济学(24698)
财经大学(23335)
科学(23268)
(23160)
(22658)
经济学院(22369)
(21890)
金融(21506)
(20970)
银行(20283)
研究所(19784)
(19211)
(19052)
北京(18894)
基金
项目(97339)
科学(78706)
研究(74429)
基金(73717)
(61683)
国家(61198)
科学基金(54417)
社会(51360)
社会科(49112)
社会科学(49104)
基金项目(38603)
(37290)
教育(33869)
自然(32447)
自然科(31750)
自然科学(31745)
自然科学基金(31235)
(30362)
资助(29941)
编号(28825)
(25767)
成果(23973)
(23072)
国家社会(22120)
重点(21816)
(21598)
教育部(21008)
人文(20604)
(20515)
(20468)
期刊
(79026)
经济(79026)
研究(51395)
(35825)
金融(35825)
(33790)
中国(31472)
管理(23853)
学报(18011)
(17880)
科学(17645)
财经(16702)
大学(15337)
学学(14732)
(14183)
经济研究(13049)
技术(12183)
教育(11379)
业经(11005)
农业(10507)
问题(10155)
国际(9073)
(8973)
财会(8778)
理论(8566)
技术经济(7603)
实践(7533)
(7533)
会计(7428)
现代(7043)
共检索到244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程  
本文认为我国存在正规与非正规的二元金融体系,二者的利率水平不同,央行的利率管制是导致这种金融扭曲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构建两个部门、两种金融资本的经济模型,得出正规金融市场中利率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改善这种扭曲的金融结构,减少非正规金融,并且提高投资效率的结论。我国1986年到2008年的时间序列模型和1995到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证实了此观点,说明利率市场化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的必然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建炜  
"中国式"调息不同于美国、日本的调息。"价"、"量"并举的"中国式"货币政策揭示了利率扭曲与信贷配给的长期共存。只有当利率长期低于市场均衡水平时,控制信贷才能成为有效的资金供给方式。所以,"中国式"调息并不是一种市场化的货币政策行为,而是标准的管制政策。若想解决问题,仅靠利率市场化是不完全的,缺乏竞争、以风险最小化为主要目标、行政化色彩浓厚的金融机构同样无法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民间金融的存在,部分地解决了管制带来的租值耗散问题,促成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如果不能放开金融部门准入,民间金融机构就会缺乏上进的动力,将长期徘徊于低水平状态竞争,同样不利于中国金融系统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肖祖沔  向丽锦  
文章构建了存在资本管制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通过求解家庭动态最优化问题得到广义非抛补利率平价方程。理论推导发现,资本管制是传统意义上的非抛补利率平价失效的重要原因,资本管制的存在使得利率平价产生扭曲,利率-汇率动态关系呈现为广义非抛补利率平价方程的形式,只有在无资本管制条件下,传统意义上的非抛补利率平价才会成立。同时,资本管制条件下,汇率、汇率预期以及通胀预期的波动都会增加非抛补利率平价扭曲的程度。最后,基于带结构突变分位数回归的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推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龙  冉光和  
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构建金融抑制和资本扭曲指标并测算地区技术创新效率的基础上,实证考察了中国金融抑制、资本扭曲及其交互作用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抑制和资本扭曲均显著抑制了中国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资本扭曲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整体作用效果受到金融抑制程度的影响,即金融抑制加剧了资本扭曲对技术创新效率的负向影响,并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在控制内生性并引入工具变量后,上述结论仍然具有稳健性。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资本扭曲是金融抑制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作用路径,从而验证了金融抑制→资本扭曲→技术创新效率的传导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卓凯  崔维琪  
本文从银行信贷配置扭曲的角度解释了我国金融深化与经济效率负相关的经验现象。金融深化过程中,银行居我国金融体系的主导地位,对社会资金配置功能加强。但由于政府对国有经济的保护和倾斜,使得银行将更多的资金贷给低效经济部门,这种信贷配置扭曲降低了经济效率。根据分析提出了原则性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史晋川  叶敏  
制度安排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一旦由政府决定的强制型制度被确定 ,诱致型制度变迁也随即被选择 ,完成制度的整体功能。在金融制度扭曲的情形下 ,强制型制度变迁和诱致型制度变迁在金融发展中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志强  董友贵  
金融和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两个职能部门,都是社会价值分配和再分配的环节,共同承担着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两类性质不同的资金在分配和使用上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并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因此,如何认识两类资金分配使用上的不同作用,协调处理好金融与财政的关系,一直成为理论实践中争论的焦点。 一、财政与金融关系扭曲的主要原因与表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卓凯  
金融深化过程中 ,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居主导地位 ,对社会资金配置功能加强。但由于政府对国有经济的保护和倾斜 ,使得银行将更多的资金贷给低效经济部门 ,这种信贷配置扭曲降低了经济效率。应采取一定措施加以解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仁祥  曾夏颖  黄家祥  
基于2004~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构建金融抑制、资本扭曲指标并运用熵值法测算"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指数,在此基础上考察了金融抑制、资本扭曲对"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整体为中等偏高态势,呈现空间聚集效应,且地区间差异较大,中西部脆弱性指数高于东部;各区域金融抑制程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金融抑制显著加剧了耦合脆弱性;资本扭曲程度与脆弱性之间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通过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资本扭曲的部分中介效应,即验证了存在金融抑制→资本扭曲→"科技-金融"耦合脆弱性这一传导机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韧  马红旗  李志伟  
产业赶超和金融抑制政策的组合会推动形成广泛的信贷扭曲,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行为、行业技术进步乃至产能格局演化。不拘泥于简单的是非判断或是宏观整体性分析,而试图围绕微观企业数据实证和中观行业层面的梳理,揭示信贷扭曲对于企业投资、技术进步和产能过剩的实际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银行信贷扭曲严重干扰了钢铁企业的投资决策和行为,主导了低质量的产能扩张;银行信贷支持的扭曲对钢铁企业产能利用也施加了显著"逆周期"影响,助推了产能过剩形成。由此,重构银企关系、消除信贷扭曲构成了推动钢铁行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放弃简单的市场化思维和传统的直接补贴或信贷支持手段,深化银行信贷决策体系改革、加速企业兼并重组和产能整合、进行更加积极的创新扶持才是推动钢铁等传统重工业领域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鑫  周亚虹  
本文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分析实际利率被扭曲时资产价格的表现。主要贡献是,为中央银行刻意压低实际利率的政策建模,并分析它对资产价格的含义。我们发现,当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目标、压低实际利率的时候,具有抵押价值的资产,其价格会上升,从而产生资产价格泡沫。利率被扭曲的后果可以表述为,金融体系不可能同时达到以下三个政策目标:持续压低的实际利率、自由的按揭贷款,以及合理的资产价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石大千  张卫东  何适  
在测算地区创新效率的基础上,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要素市场扭曲是造成创新效率损失的一个原因,同时,经验研究证实,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抑制了区域创新效率,其扭曲程度与区域创新效率的高低趋势具有明显的反向一致性,分地区估计中依然表明存在这一抑制作用。分组回归后发现,两者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阚大学  
现有研究较少关注中国要素市场扭曲这一特征事实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本文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空间纠正系统GMM法实证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和城镇化效率均存在空间自相关,城镇化效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城镇化效率越低,要素市场扭曲通过抑制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人力责本增加、金融深化以夏加剧环境污染,提高非期望产出降低了城镇化效率,通过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提高了城镇化效率;分区域和分城市类型,要素市场扭曲均降低了三大区域和三类城市城镇化效率,但要素市场扭曲对东部地区和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效率的负面影响较小,对中西部地区、地级市和县级市城镇化效率的负面影响较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龙  冉光和  郑威  
本文利用1999—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测算金融要素扭曲指数和外部融资依赖程度的基础上,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GMM方法,从融资约束的角度考察了金融要素扭曲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要素扭曲显著抑制了中国高技术企业创新投资的增长,且这种创新抑制效应在金融要素扭曲程度越高的地区越明显;地区经济的外部融资依赖越高,金融要素扭曲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投资的抑制效果越显著,说明金融要素扭曲通过加剧融资约束抑制了高技术企业创新投资的增长。因此,进一步推动金融要素市场发展,对于缓解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动融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仁祥  吴光俊  
通过搜集中国2000—2017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面板OLS和差分GMM模型分析金融深化、劳力资本扭曲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的本地效应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深化显著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劳力资本扭曲抑制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金融深化与劳力资本扭曲交互项结果表明,劳力资本扭曲对金融深化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效果是非线性的,即在劳力资本扭曲严重的地区,金融深化反而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而在劳力资本扭曲较轻的地区,金融深化促进产业升级效果更显著。进一步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发现不考虑空间因素会低估金融深化和劳力资本扭曲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