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9)
- 2023(8618)
- 2022(7347)
- 2021(6722)
- 2020(5840)
- 2019(13131)
- 2018(12969)
- 2017(25033)
- 2016(13627)
- 2015(15145)
- 2014(14906)
- 2013(14706)
- 2012(13773)
- 2011(12397)
- 2010(12436)
- 2009(11905)
- 2008(12178)
- 2007(11040)
- 2006(9924)
- 2005(9418)
- 学科
- 济(54242)
- 经济(54129)
- 管理(47810)
- 业(43835)
- 企(38688)
- 企业(38688)
- 方法(23930)
- 财(21017)
- 数学(20856)
- 数学方法(20688)
- 制(16972)
- 务(14429)
- 财务(14410)
- 财务管理(14384)
- 企业财务(13929)
- 农(13161)
- 中国(12437)
- 业经(12061)
- 学(11926)
- 体(11650)
- 融(10024)
- 金融(10022)
- 银(9968)
- 银行(9938)
- 体制(9920)
- 行(9463)
- 地方(9041)
- 农业(8548)
- 划(8432)
- 环境(8282)
- 机构
- 大学(201445)
- 学院(197077)
- 济(81554)
- 经济(79875)
- 管理(76004)
- 研究(69328)
- 理学(65132)
- 理学院(64413)
- 管理学(63342)
- 管理学院(63001)
- 中国(54522)
- 财(43920)
- 京(43109)
- 科学(41321)
- 所(35514)
- 农(34464)
- 财经(33905)
- 中心(32123)
- 研究所(31766)
- 江(30986)
- 经(30838)
- 业大(29204)
- 北京(27251)
- 农业(27165)
- 财经大学(25466)
- 院(25429)
- 经济学(25017)
- 州(24149)
- 范(23494)
- 师范(23128)
- 基金
- 项目(130698)
- 科学(104420)
- 基金(99012)
- 研究(90455)
- 家(87854)
- 国家(87173)
- 科学基金(75037)
- 社会(59142)
- 社会科(56080)
- 社会科学(56064)
- 基金项目(52626)
- 自然(51396)
- 自然科(50279)
- 自然科学(50259)
- 自然科学基金(49431)
- 省(48022)
- 划(42773)
- 教育(41916)
- 资助(40772)
- 编号(34415)
- 部(30413)
- 重点(29905)
- 制(28688)
- 成果(28397)
- 创(26981)
- 发(26251)
- 教育部(26116)
- 科研(25700)
- 创新(25415)
- 人文(24738)
共检索到305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肖妍
本文从资本市场供求两个角度分析了在利率管制背景下投资者行为和公司融资行为偏好。同时研究表明,在利率扭曲背景下,总体上股市收益率低于市场均衡利率,甚至低于债务收益率,现金股利率低;但是部分投资者投资股市的效用大于债券投资,因而即便股市收益率低,仍会投资股市;而且投资股市的主要目的是赚取价差收益,这进一步决定了中国股市投机成分强,换手率高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最有效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措施是逐步解除利率管制的观点。
关键词:
利率管制 股市投资偏好 期望理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成思危 李自然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反映投资者预期形成过程的行为模型。模型考察了外部冲击对股价影响的长短期效应,较好的解释了实证研究发现的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些异常现象,诸如收益率分布的厚尾现象,股价对信息反映不足或过度,市场对国有股减持的过度反应等等,并提出了规范股市减少异常波动发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投资者 股市 投资行为 行为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为适时监测股市运行中的系统风险,管理股市系统风险,维护股市稳定,本文基于投资者行为,采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制定出九个预警指标,构建中国股市运行的预警监控体系,以监测股市的系统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龙炳
多账户交易行为是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典型特征,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有现象。限于交易数据的可获得性,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从交易数据中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记录分离出来的方法。据此,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的对应关系,证实了多账户交易行为的存在,发现采用多账户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具有集中投资、日内多次交易、利用不同证券账户进行建仓、对敲、拉升股价、出货等基本特征。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实例,本文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多账户交易的动机是隐蔽交易、拉升股价和申购新股。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多账户 股价操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惠颖
近年来,股票市场一直是我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点领域,而投资者赌博行为正是导致和加剧我国股市波动和资产价格泡沫的重要因素。基于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性质,依照识别研究—特征研究—成因研究的逻辑顺序,系统地梳理、评述了投资者赌博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影响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优势,同时提出将投资者个人层面和群体层面非理性因素相结合的研究框架,为未来关于投资者赌博行为与资产定价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与启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冯用富 王庆仁 苟骏
新古典传统意义上的理性是给定选择对象与选择结果的概率分布,在精确计算基础上,个人追求最大化的行为方式。该理性长期内受到"有限理性"和"非理性"的批评与挑战。本文认为,在不确定情况下,人们追求最大化的任何选择都会受到选择范围、信息与知识的约束。因而精确计算后的结果与现实结果具有不一致性,约束越强,偏差就越大,理性是人们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化的行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根据需求定律必然会产生特定的投资行为。
关键词:
理性 股市 投资者行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斌卿 王强松
本文以2007年2月27日和5月30日两次股市大跌为研究对象,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高质量的账户交易数据对不同类型投资者大跌当日及其前后几日的买卖交易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方法对各类投资者的交易策略及其影响股市大跌的研究发现,D类机构(主要是公募基金)和散户中的大户对市场有重要影响力,其交易行为不仅会影响随后的股价涨跌,也会影响到中小散户的交易策略,他们是上海股市中的知情交易者,且两类投资者在交易策略上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小散户扮演了噪音交易者角色,其大量交易为大户提供了流动性;B类机构(主要是法人机构)和D类机构在交易行为上有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论文研究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乔桂明 詹宇波
中国股票市场自建立至今,已经历了多次大幅震荡。由于中国股市的建立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安排,且政府集上市公司股权的主要所有者和市场管理者于一身的特殊身份,造成了政府要同时承担发展和监管股市的双重职能,因此"政策市"效应成为影响股市波动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其作用过程是政府与投资者之间进行的一场信号博弈。本文通过对该博弈进行的分析,揭示了政策效应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的作用机理。并根据所做的分析,对政策效应主导下的股票市场的效率做出了评价。
关键词:
政策效应 信号博弈 强制性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牧
本文修订了现代收益率分布模型的基本理论假定,在总结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将其改进成为收益率分布观念模型,进而应用该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加深对股票市场运行规律的认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光伟 蒋军 王擎
本文基于独特的证券公司信用账户数据研究了信用账户杠杆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融资机制对股市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信用账户杠杆的升高,融资交易者的行为更容易受到股票近期表现的影响:近期股价上涨后增加融资买入,近期股价下跌后增加平仓卖出。进一步研究发现:一方面,高杠杆下追涨买入的股票在短期内的超额回报显著为负;另一方面,仅有微弱的证据表明高杠杆下的杀跌卖出规避了损失。这些发现说明投资者在高杠杆下的交易存在非理性行为。最后,本文发现融资机制对股市稳定的影响会随市场杠杆变化:在市场杠杆较低时,融资交易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在市场杠杆较高时,融资交易显著增大了股价波动率和股价暴跌风险。
关键词:
信用账户杠杆 正反馈交易 股市稳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文健
本文首先阐述了股市调控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我国当前股市调控低效的原因,并指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会导致股市调控的低效,最后在对投资者行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增强股市调控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
股市 调控 投资者行为 心理预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蒋航程 刘浩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波动,每次均引发了有关资本市场的"泡沫"的争辩。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投资者心理和行为,尤其是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正在被用来解释投机泡沫的演变过程,并显示出了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贺京同 霍焰
基于消费的跨期资产定价模型是现代金融学发展的理论基石。然而由于其严格的前提假设与真实世界中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行为有很大差异,它无法对股票价格脱离基本面的“异常”波动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本研究通过引入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思路及其对股票波动性之谜的研究成果,并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特点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投资者的行为因素在我国股市波动中占较大比重的结论。我们认为,从基本面和投资者行为因素两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某些情况下,更应考虑行为因素,才能减少波动性,规范股市,使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峰
机构投资者是加剧股票价格崩盘的风险还是稳定资本市场,是近年来金融研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羊群效"应理论进行简要回顾。然后,以机构投资者为研究对象,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根据不同的样本和研究方法,总结出"羊群行为"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最后,文章指出,深入理解"羊群效应"理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古志辉 郝项超 张永杰
本文构建了一个随机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方法对A股市场的资产定价泡沫水平和成因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如下研究结论:首先,A股市场中估值泡沫和投机泡沫并存。其次,卖空约束导致的定价偏差是定价泡沫的成因之一。第三,异质信念和不对称信息与泡沫水平正相关,过度自信与泡沫水平负相关。第四,重要流通股股东的信息优势与交易中的不对称信息无协同效应。最后,若卖空约束不存在,观察不到损失厌恶对泡沫的影响。
关键词:
资产定价泡沫 基础价值 卖空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