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3)
- 2023(12627)
- 2022(11037)
- 2021(10353)
- 2020(8727)
- 2019(20196)
- 2018(19946)
- 2017(39771)
- 2016(21243)
- 2015(23594)
- 2014(23458)
- 2013(23341)
- 2012(21361)
- 2011(19197)
- 2010(19012)
- 2009(17540)
- 2008(17285)
- 2007(15059)
- 2006(12941)
- 2005(11513)
- 学科
- 济(89736)
- 经济(89635)
- 管理(61966)
- 业(61601)
- 企(50856)
- 企业(50856)
- 方法(46793)
- 数学(40871)
- 数学方法(40506)
- 财(23590)
- 中国(23288)
- 农(21058)
- 业经(18803)
- 学(18537)
- 制(17028)
- 地方(16383)
- 理论(15749)
- 务(15691)
- 财务(15632)
- 财务管理(15598)
- 贸(15394)
- 贸易(15388)
- 银(15317)
- 银行(15279)
- 企业财务(14932)
- 易(14887)
- 融(14563)
- 金融(14562)
- 行(14443)
- 农业(14011)
- 机构
- 大学(307189)
- 学院(302445)
- 管理(125013)
- 济(123648)
- 经济(121101)
- 理学(109121)
- 理学院(108000)
- 管理学(106215)
- 管理学院(105677)
- 研究(95180)
- 中国(73801)
- 京(64187)
- 财(58769)
- 科学(57848)
- 财经(48189)
- 所(46062)
- 经(43989)
- 农(43862)
- 中心(43740)
- 业大(43677)
- 研究所(42093)
- 江(42000)
- 北京(40457)
- 经济学(38696)
- 范(38031)
- 师范(37680)
- 财经大学(36412)
- 经济学院(35171)
- 院(34691)
- 农业(34460)
- 基金
- 项目(210391)
- 科学(166491)
- 基金(155420)
- 研究(153507)
- 家(134075)
- 国家(133004)
- 科学基金(115841)
- 社会(98383)
- 社会科(93372)
- 社会科学(93351)
- 基金项目(82675)
- 省(80283)
- 自然(75686)
- 自然科(73939)
- 自然科学(73925)
- 自然科学基金(72641)
- 教育(70343)
- 划(67638)
- 资助(65359)
- 编号(61611)
- 成果(49426)
- 部(47372)
- 重点(46245)
- 创(43424)
- 发(43195)
- 课题(41469)
- 教育部(41322)
- 国家社会(40524)
- 科研(40518)
- 创新(40477)
- 期刊
- 济(126485)
- 经济(126485)
- 研究(91123)
- 中国(49915)
- 学报(46623)
- 管理(43566)
- 财(43281)
- 科学(42356)
- 农(38133)
- 大学(35798)
- 学学(33697)
- 融(30158)
- 金融(30158)
- 教育(29388)
- 农业(26327)
- 技术(24536)
- 财经(23931)
- 经济研究(20929)
- 经(20215)
- 业经(19609)
- 理论(16615)
- 问题(16569)
- 图书(15306)
- 实践(15266)
- 践(15266)
- 技术经济(14854)
- 统计(13645)
- 科技(13641)
- 商业(13320)
- 现代(13268)
共检索到427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世武 陈健恒
利率期限结构反映了利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国外的研究者对影响利率期限结构的因素十分关注,并提出了许多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本文利用中国银行间债券回购数据对期限结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而否定了合理预期理论。投资者所要求的随时间变化的期限风险溢价才是影响期限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应用GARCH-M模型对期限风险溢价进行了预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宏瑾
根据预期假说,本文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远期利率预测作用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存在明显的时变溢价特征,这可以解释利率期限结构中的"预期之谜"。经期限溢价修正后,利率期限结构所隐含的远期利率包含了大量未来即期利率变化的信息,而且无法拒绝预期理论。这对中央银行观察金融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和未来利率走势,判断实际货币政策态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为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实现通过利率价格工具调整开展间接调控的货币政策模式转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雪莹
本文考察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期限风险溢价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决定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债券剩余期限越长,平均风险溢价越高;通过对不同期限债券组合的风险溢价序列建立回归模型,发现长短期利差及风险溢价的前期值对中长期债券期限风险溢价的时变性具有明显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
国债 期限风险溢价 债券市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茂军 王文华 秦学志
本文采用2003年12月到2013年11月期间的金属类期货、农产品类期货,燃油化工类期货的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这三类期货的风险溢价、系统风险溢价和基差风险溢价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商品期货存在风险溢价,同种商品期货风险溢价的存在性随到期日变化;资本市场对金属类和农产品类商品期货的系统风险溢价影响显著;绝大部分商品期货存在基差风险溢价。
关键词:
商品期货 风险溢价 基差风险 系统风险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茂军 王文华 秦学志
本文采用2003年12月到2013年11月期间的金属类期货、农产品类期货,燃油化工类期货的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这三类期货的风险溢价、系统风险溢价和基差风险溢价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商品期货存在风险溢价,同种商品期货风险溢价的存在性随到期日变化;资本市场对金属类和农产品类商品期货的系统风险溢价影响显著;绝大部分商品期货存在基差风险溢价。
关键词:
商品期货 风险溢价 基差风险 系统风险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杜海涛
本文利用协整方法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基本上符合流动性偏好理论,且随着市场发展,利率的预期效应逐步加强,长短券间的风险溢价也更直接地决定于期间期限差的大小。
关键词:
协整 利率期限结构 流动性偏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丁志国 徐德财 陈浪南
作为最成功的经验模型之一,Nelson-Siegel族模型被认为能够更好地拟合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特征,并成功地将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因素联系起来。已有的实证结果表明,宏观经济变量能够较好地解释Nelson-Siegel族模型中水平和斜率因子的变化,却无法很好地解释曲度因子的变化特征。本文基于Nelson-Siegel族模型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数据进行拟合,研究宏观经济变量对三类潜在因子的影响,实证判别曲度因子具有的"椭圆"形内生周期性特征,并给出其形成机理的经济学猜想,认为经济变量的时变特征是外生冲击和内生性逻辑两种成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认为Nelson-Siegel族模型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皓 石柱鲜
利差变小预示着未来宏观经济运行出现紧缩状态,而利差变大预示着未来宏观经济活动出现扩张状态。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走势的关系大致可以从预期理论、货币政策效应和跨期消费者选择效用最大化三个方面进行解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走势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并且考虑经济状态先验信息的动态Probit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静态模型。因此,应该进一步提高利率期限结构在货币政策制定方面的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振龙 林海
本文根据标会的内在机制分析了标会参与者的现金流特征,提出了运用折扣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标会参与者盈亏状况的模型和估计标会利率期限结构的模型,并提出相应的可验证性假设。为了对这些假设进行验证,本文使用了东南沿海某个民间金融十分发达地方的某些成功的标会案例数据。实证检验的结果基本上都证实了理论分析提出的假设,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的建议。
关键词:
标会 利率期限结构 风险控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余文龙 王安兴
银行间回购利率的期限结构信息中,对利率变动的预期较少,而对期限风险溢价的预期更显著。回购的超额收益具有时变性和可预测性。当利差增大时,市场预期回购超额收益会增加,且预期长期限利率在短期内会下降,因此货币市场存在与预期假设相悖的"预期之谜"。货币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测能力随市场发展阶段而呈现显著变化。本文最后说明根据超额收益的可预测性,可以构建套利组合获得利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泽锋 刘俊锋
本文运用GMM方法对单因素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进行了估计,考虑到设定的模型以及无论用哪种方法估计出来的参数值均不能完全描述利率的动态特征,我们在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中加入残差项来反应不能由设定模型所描述的那部分信息;并首次运用Bootstrap方法对参数估计值的准确度进行了分析,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置信区间没有公共部分,即参数的真值基本上不可能相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国文 吴雍瑾 邓颖婷
文章将供给冲击引入偏好习性模型中,并假设套利者是吸收冲击的唯一主体。对模型分析表明供给冲击通过改变均衡状态下套利者持有的投资组合对风险因子的敏感度,进而对国债利率期限结构产生影响。采用剩余期限加权的债务与GDP比率衡量供给冲击,对我国国债供给和利率期限结构两者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与理论模型的推导一致,供给冲击对1~30年期即期收益率能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谈华君
国债期限风险溢价是指国债投资回报率与无风险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差值。分析国债期限风险溢价的影响因素及可预测性,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利用ARCH模型族对上交所国债期限风险溢价的周序列建立了回归模型,取得了显著的统计效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亚男 金成晓
预期理论是解释国债利率期限结构进而预测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基于国债发行频率会影响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假设,本文应用频段谱相回归方法对我国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发现,预期理论在我国国债市场总体不成立,特别是在高频段和低频段,利率期限结构所包含的期限溢价信息较少。我国应通过更加透明的宏观经济政策及推进国债利率市场化来完善我国利率期限结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宏瑾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各期限国债利率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从而支持了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不同期限利率通过短期动态调整的误差修正机制,实现了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经验研究还发现,隔夜及1月期短端利率始终是其他各期限利率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成立。这为我国货币政策由数量调控向利率价格引导模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利率期限结构 预期假说 协整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