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0)
- 2023(14392)
- 2022(12551)
- 2021(11715)
- 2020(9771)
- 2019(22471)
- 2018(22082)
- 2017(43845)
- 2016(23682)
- 2015(26252)
- 2014(26211)
- 2013(25886)
- 2012(23965)
- 2011(21565)
- 2010(21529)
- 2009(19497)
- 2008(19088)
- 2007(16684)
- 2006(14530)
- 2005(12688)
- 学科
- 济(94702)
- 经济(94595)
- 管理(70220)
- 业(67485)
- 企(55697)
- 企业(55697)
- 方法(47027)
- 数学(41647)
- 数学方法(41189)
- 财(26302)
- 农(25243)
- 中国(24535)
- 业经(20277)
- 学(19642)
- 地方(18538)
- 制(18227)
- 贸(18118)
- 贸易(18113)
- 易(17579)
- 农业(16883)
- 务(16800)
- 财务(16735)
- 财务管理(16705)
- 银(16529)
- 银行(16492)
- 企业财务(15950)
- 行(15660)
- 融(15395)
- 金融(15394)
- 技术(15285)
- 机构
- 大学(335252)
- 学院(333853)
- 济(136663)
- 管理(135863)
- 经济(133800)
- 理学(118607)
- 理学院(117369)
- 管理学(115478)
- 管理学院(114866)
- 研究(109465)
- 中国(81587)
- 京(69746)
- 科学(66678)
- 财(64420)
- 所(53898)
- 财经(52108)
- 农(52101)
- 中心(49844)
- 业大(49131)
- 研究所(49122)
- 江(47810)
- 经(47621)
- 北京(43721)
- 范(42961)
- 师范(42584)
- 经济学(41801)
- 农业(40876)
- 院(40060)
- 财经大学(39064)
- 州(38668)
- 基金
- 项目(232115)
- 科学(183777)
- 基金(170482)
- 研究(169784)
- 家(147833)
- 国家(146621)
- 科学基金(127040)
- 社会(107908)
- 社会科(102492)
- 社会科学(102470)
- 基金项目(90241)
- 省(89470)
- 自然(83228)
- 自然科(81321)
- 自然科学(81305)
- 自然科学基金(79878)
- 教育(78178)
- 划(75449)
- 资助(71227)
- 编号(68494)
- 成果(55387)
- 部(52210)
- 重点(51288)
- 发(48702)
- 创(48118)
- 课题(46781)
- 教育部(45199)
- 创新(44822)
- 科研(44475)
- 国家社会(44350)
- 期刊
- 济(142098)
- 经济(142098)
- 研究(99120)
- 中国(57986)
- 学报(51642)
- 管理(48136)
- 财(47324)
- 科学(47323)
- 农(46426)
- 大学(39342)
- 学学(37186)
- 教育(35217)
- 融(32655)
- 金融(32655)
- 农业(32155)
- 技术(27355)
- 财经(25330)
- 经济研究(23649)
- 业经(23415)
- 经(21531)
- 问题(18484)
- 理论(16663)
- 业(16077)
- 图书(16068)
- 技术经济(15977)
- 科技(15609)
- 实践(15264)
- 践(15264)
- 现代(14825)
- 贸(14796)
共检索到476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星 孔刘柳
本文通过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利率政策存在明显的行业效应非对称性,利率对三大产业的影响时间要明显短于对各行业的影响时间。利率能短期内改善产业结构,但对行业结构的有效调节还取决于行业间的关联效应及利率对该行业长期影响因子的影响。最后,从利率行业效应和行业间关联效应角度简单分析造成利率行业非对称性的原因,为央行制定利率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承坪 张旭
房地产行业资金密集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必然受到利率政策的重大影响。本文从利率政策的非对称性视角出发,区分扩张性和紧缩性利率政策区间,建立向量自回归与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扩张性利率政策对房价的促进作用要强于紧缩性利率政策对房价的抑制作用。如果欲促进房地产复苏,则降低与投资者和消费者成本收益紧密相关的短中期存贷款利率;如果欲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则提高短期存款利率和长期贷款利率。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文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非对称性利率政策 房价 利率对房价的影响
[期刊] 预测
[作者]
许月丽 战明华
在年度总量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对周期阶段进行划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我国的分省面板数据对1997~2007年时段内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的利率与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得到了如下结果:一是利率政策效应在经济高涨与低迷时是不同的;二是不同经济类型的投资对利率变化反应存在重大差别;三是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具有结构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研究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利率政策 投资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石柱鲜 邓创
本文通过对我国自然利率的定量估计,为货币政策紧缩与扩张状态的度量和描述提供了一个"基准":当实际利率高于自然利率时,对应的货币政策是紧缩性的,反之则为扩张性的。为检验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我们采用脉冲-响应函数模拟了GDP偏移率与通货膨胀对紧缩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的动态反应,发现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比,我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产出效应和较弱的价格效应。对这一检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实际利率与自然利率之间的缺口不仅可以合理地度量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而且可以作为货币政策制定和评价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薇 颜铭佳
经济新常态下,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行业非对称效应的形成机理,并基于13个服务行业2005-2016年间的季度数据,建立VAR实证模型检验理论结果。研究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服务业的影响存在显著非对称性,这对于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的正确实施和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勇 李富强
本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检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产出效应、通货膨胀效应的非对称性。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产出效应还是通货膨胀效应,我国财政政策均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明显大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并且其对产出的影响也更为持久,而在通货膨胀或价格效应方面也是如此,即扩张性财政政策对价格的影响远比紧缩性财政政策大且深远。对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的非对称性检验结果可从价格和工资黏性的角度进行解释,而对于财政政策产出效应的非对称性检验结果可从公众预期、政府政策实践和消费者信用市场不发达等方面寻找原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曹永琴 李泽祥
已有研究表明,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真实产出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效应。但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实证结果表明:(1)扩张性货币政策更为有效;(2)不同经济周期阶段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具有非对称性,较之于经济扩张时期,经济紧缩时期的货币政策更为有效;(3)"大"的货币政策与"小"的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有差别,"小"的货币政策相对有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淑萍 樊颖 杨赞
动态调整的利率政策,经由周期性波动的房地产市场,以复杂的"非对称"路径作用于房价。本文基于北京市2002年8月至2015年3月的月度数据,使用小波分析工具对房地产市场周期进行识别,选取GARCH模型,对不同利率政策方向和不同房地产市场周期下的非对称"利率-房价"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北京,利率与房价在长期水平上呈负相关;不同利率政策方向下的"利率-房价"关系存在差异,利率下降对房价的刺激程度比利率上升对房价的抑制程度更显著;同时不同房地产市场周期下的"利率-房价"关系存在差异,房地产市场处于上行期时"利率-房价"的负相关性更显著。最后,本文结合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德伟 徐琼 孙崎岖
本文运用预测方差分解法对我国1993年~2001年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货币冲击的紧缩效应大于扩张效应,紧缩性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的过热增长,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却无法显著摆脱经济的恶性衰退。因此从对称性角度看,在扩张时期和紧缩时期,货币冲击效果在我国具有微弱的非对称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效果 非对称性 预测方差分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延良 白未乐
本文运用Granger检验、ADF单位根检验、Engle-Granger两步法协整检验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选取1993—2007年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利率对经济运行变动趋势的四个关键性因素——货币供给、投资、产出、物价的作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利率传导存在非对称性效应,其非对称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紧缩性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利率冲击对投资的作用效应非对称性较弱;利率冲击对物价的效应相对利率冲击对产出的效应而言,前者更有效,利率冲击对物价作用的效应非对称性大于利率冲击对产出作用的效应非对称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传导 效应非对称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寒飞
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中非常重要的工具 ,但是在中国 ,利率政策并不像经济学理论所预期的那样有效。本文建立了一个非对称的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之间的动态传导关系 ,发现 :再贷款利率和同业拆借利率之间存在显著的非对称传导 ,原因在于再贷款和同业拆借的不完全替代性 ,这种非对称性对于货币政策的操作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闫红波 王国林
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的主要传导途径有三个:利率途径、汇率途径和信贷途径。制造业中,不同的行业对这三种传导途径的反应速度和深度均不同,所以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不同产业往往带来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产量也包括价格,被称为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非对称性。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和脉冲响应函数证实了我国货币政策对制造业中各产业存在的这种非对称性,提出并检验了造成这种产业效应非对称性的原因。
关键词:
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向量自回归 行业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明宇
本文运用中国17家商业银行2000年第1季度-2011年第4季度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比较了具有不同资本水平的银行对紧缩性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反应差异,并考察了银行资本约束和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传导非对称性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我国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及操作目标的作用下,其信贷传导渠道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特征,即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强,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弱;以银行资本水平为代表的银行特征会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在微观层面产生异质性影响,资本缓冲规模越高、资产规模越小的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越大;同时,在银行受到法定存款准备金及银行资本的双重约束下,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