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19)
- 2023(4592)
- 2022(4055)
- 2021(3885)
- 2020(3085)
- 2019(7109)
- 2018(7020)
- 2017(14460)
- 2016(7795)
- 2015(8731)
- 2014(8826)
- 2013(8588)
- 2012(8123)
- 2011(7470)
- 2010(7656)
- 2009(7248)
- 2008(7175)
- 2007(6567)
- 2006(6134)
- 2005(5646)
- 学科
- 济(30516)
- 经济(30495)
- 管理(26571)
- 业(22864)
- 企(18840)
- 企业(18840)
- 方法(12772)
- 数学(11385)
- 数学方法(11220)
- 环境(10149)
- 农(9756)
- 财(9311)
- 策(8179)
- 贸(8072)
- 贸易(8065)
- 中国(8047)
- 易(7944)
- 制(7317)
- 划(6900)
- 银(6745)
- 银行(6745)
- 行(6489)
- 地方(6307)
- 业经(6244)
- 及其(5864)
- 农业(5834)
- 融(5809)
- 金融(5809)
- 务(5577)
- 财务(5565)
- 机构
- 学院(111903)
- 大学(109846)
- 济(51106)
- 经济(49985)
- 管理(44329)
- 研究(38160)
- 理学(37372)
- 理学院(37053)
- 管理学(36560)
- 管理学院(36353)
- 中国(32592)
- 财(25991)
- 京(22293)
- 科学(20326)
- 财经(19799)
- 所(18778)
- 中心(18618)
- 经(17886)
- 江(17750)
- 研究所(16585)
- 经济学(15618)
- 农(14827)
- 财经大学(14550)
- 北京(14356)
- 州(14293)
- 经济学院(14030)
- 范(13899)
- 师范(13815)
- 院(13731)
- 银(13044)
- 基金
- 项目(68307)
- 科学(54600)
- 研究(53000)
- 基金(50027)
- 家(42085)
- 国家(41719)
- 科学基金(36447)
- 社会(34254)
- 社会科(32567)
- 社会科学(32561)
- 省(26025)
- 基金项目(25275)
- 教育(24238)
- 自然(22530)
- 资助(22029)
- 自然科(21941)
- 自然科学(21936)
- 编号(21898)
- 划(21874)
- 自然科学基金(21561)
- 成果(18785)
- 部(15957)
- 课题(15424)
- 重点(15156)
- 发(14905)
- 性(14109)
- 教育部(14020)
- 创(13936)
- 策(13922)
- 国家社会(13880)
共检索到177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小宇
央行的货币政策实施受货币政策环境制约,特别是实施价格型货币政策时,在不同的利率环境下央行可能选择不同的利率调控模式。为此,通过构建门限回归模型对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与利率区制的相依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利率区制内中央银行的政策偏好和利率调控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在高利率区制,中央银行存在针对产出缺口调整名义利率的政策偏好;在低利率区制,中央银行则不存在这种政策偏好,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效应弱化甚至失效是导致此区制中央银行不针对产出缺口调整利率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门限模型 利率区制 货币政策 调控模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婷
自欧洲中央银行1998年6月1日成立以来,各界对其货币政策框架及其实施情况予以了密切关注。本文以欧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为切入点,研究其"双支柱(two-pillars)"的货币政策策略及其联合决策、分散执行的操作框架,并介绍了欧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特点及各工具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了欧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情况及其在实践中如何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提高操作框架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
欧央行 货币政策 操作框架 公开市场操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香稳
央行货币政策由于受社会信用状况、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及管理机制、地方政府对金融业的管理、经济发展水平、公民素质等影响,在基层传导受阻。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 信用 商业银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子龙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要通过"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降低实际利率水平",有效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随后,央行行长易纲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体现逆周期调节功能,并表示下调准备金率还有一定空间。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凸显的背景下,结合央行释放的政策基调,市场对年内降准和降息的预期有所升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涛
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货币信贷居高不下,我国经济过热的风险仍然存在。央行在将近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次提高利率以抑制过快增长的货币信贷。本次货币政策的目的将限于通过抑制信贷过快膨胀来平滑经济增长,其理想效果是防热而不会致冷。“稳健”仍会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基调。继续加息不是央行的最优选择,高固定资产投资、高经济增长速度仍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
央行 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 加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里奥·德拉吉 刘鹏 聂欧
欧洲央行的资产购买计划将贯彻到底,直至通胀水平显著改观,欧洲央行的货币刺激政策将持续下去,直到完全实现既定政策目标2014年,欧洲中央银行(以下简称"欧洲央行")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货币政策措施,并在2015年1月将资产购买计划的范围扩大到公共部门债券。这些措施旨在维持欧元区中长期物价稳定,是欧洲央行一贯的政策目标。事实上,这种货币政策措施在欧洲也是前所未见的。我们正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决策环境:首先,欧元区的名义利率已达到下限,使用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局限性更加明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醒侨 高鼎新
国际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期间,欧元区金融市场流动性急剧恶化,仅仅依靠传统货币政策工具难以完全满足危机应对需求。为此,欧央行创新运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逐步探索资产购买计划、负利率政策、前瞻性指引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丰富了货币政策工具篮子,为应对危机冲击、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危机应对期间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赵华
本文从基层人民银行的实践出发,结合金融改革,分析了当前基层货币政策实施的难点与困境。提出了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用活货币政策工具,探索货币政策执行的监测体系,营造良好的货币政策实施环境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基层 实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严立新 严维石
本文尝试比较研究我国央行地区分行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在基本制度安排上的差异,并从货币政策决策信息的收集与运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差异对中美两国央行货币政策表现的影响,然后提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创练 郑挺国 姚树洁
考虑到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和泰勒规则之间存在的内生性结构以及货币政策规则可能呈现的非线性特征,本文构建了一种关于利率、通胀与产出缺口之间的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TVP-SVAR)模型,并进一步利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方法估计简化式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随机波动(TVP-VAR-SV)模型,通过反推得到时变参数泰勒规则的估计。据此,本文考察了我国1996年一季度至2015年三季度样本期内的时变参数泰勒规则和时变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盯住产出缺口和通胀目标的特征,而且近年来基本处于顺周期调整状态,其中盯住产出缺口参数呈下降态势;而盯住通胀目标参数则随通胀变化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意珍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加上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给人民银行履职带来了挑战,对宏观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货币政策框架中重要的起点——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引入、创新及组合也就成为当局迫切需要探索的方面。本文通过回顾我国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历史沿革,深入比较分析其内在联系和不同之处,从而认识到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并非彼此孤立,应充分利用每种工具优势形成组合,才能使货币政策最高效且富有弹性。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工具 比较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彭方平 展凯 李琴
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我国经济的重要特征。如何度量流动性过剩?我国是否存在流动性过剩?以及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有何影响?本文首次应用非线性STS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金融机构存贷差为流动性过剩度量指标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明显处于流动性过剩状态;流动性过剩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调控能力,但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的影响能力,反而有所加强。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模拟退火 平滑转换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俭 杜强
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我国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同时出现了杠杆率快速攀升的问题。而作为宏观调控主要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如何应对"稳增长"与"降杠杆"双重压力成为我国央行面临的重要难题。基于有向无环图(DAG)和SVAR模型,本文重点对我国货币政策、经济增长与杠杆率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增加能够推动经济增长,但会导致杠杆率的持续快速上升;而利率的提高在短期内能抑制杠杆率的上升,但在长期内则会引起杠杆率的再次上涨;相比较而言,货币供应量比利率对杠杆率变动的影响更大。因此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 杠杆率 有向无环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