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43)
2023(8019)
2022(6674)
2021(6381)
2020(5157)
2019(12002)
2018(11879)
2017(22788)
2016(12843)
2015(13877)
2014(14065)
2013(13544)
2012(12478)
2011(11395)
2010(11806)
2009(10843)
2008(10948)
2007(9647)
2006(8853)
2005(8205)
作者
(35806)
(29880)
(29555)
(28856)
(19336)
(14328)
(13683)
(11438)
(11332)
(11012)
(10321)
(9996)
(9884)
(9843)
(9705)
(9305)
(8828)
(8790)
(8746)
(8609)
(7778)
(7448)
(7297)
(6885)
(6849)
(6810)
(6650)
(6485)
(6214)
(5928)
学科
(48585)
经济(48527)
管理(35991)
(34815)
(28731)
企业(28731)
方法(19665)
数学(17547)
数学方法(17288)
(16706)
(15470)
中国(15045)
(14663)
业经(11041)
(11010)
银行(10997)
(10661)
(10612)
(10328)
(10161)
(9999)
金融(9999)
地方(9920)
体制(9137)
(9129)
贸易(9125)
农业(9050)
(8964)
财务(8946)
财务管理(8922)
机构
学院(175581)
大学(175155)
(75764)
经济(74143)
管理(64880)
研究(64618)
理学(55072)
理学院(54433)
管理学(53449)
管理学院(53073)
中国(49623)
(40339)
科学(37607)
(36707)
(32983)
财经(29978)
(29931)
研究所(29599)
中心(28986)
(28511)
(27326)
业大(24140)
经济学(23844)
(23623)
(23538)
北京(23442)
师范(23353)
农业(23133)
财经大学(22307)
(21879)
基金
项目(112083)
科学(88926)
研究(82857)
基金(81797)
(71490)
国家(70876)
科学基金(60514)
社会(53051)
社会科(50391)
社会科学(50379)
(43186)
基金项目(41511)
教育(39242)
自然(38514)
自然科(37636)
自然科学(37626)
自然科学基金(36999)
(36764)
资助(34859)
编号(32699)
成果(28433)
(25812)
重点(25620)
课题(24260)
(24225)
(23551)
(23000)
教育部(22272)
国家社会(22231)
创新(21586)
期刊
(86923)
经济(86923)
研究(59308)
中国(39123)
(31074)
(27474)
学报(27187)
管理(25685)
科学(24614)
教育(23659)
(23104)
金融(23104)
大学(20993)
学学(19622)
农业(17883)
财经(15612)
经济研究(14948)
技术(14679)
业经(13838)
(13476)
问题(11147)
(9590)
(8874)
统计(8686)
理论(8294)
国际(8177)
(8034)
技术经济(8016)
现代(7813)
(7812)
共检索到279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立平  申建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17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也强调2017年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健全利率的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文章构建了一个利率政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分析研究框架,从理论上诠释利率政策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机理,实证检验了利率政策推进供给侧管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政策框架》课题组  马晓河  郭丽岩  付保宗  李大伟  刘现伟  卞靖  关博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表现在供求两侧,但根源和实质在供给侧,而供给侧主要矛盾是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必要也是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三个方面解决供给问题,即要素的集约节约化供给、产品的有效优质供给和制度的有效供给,其中制度供给是重中之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理论基础、实践背景、制度环境、政策手段、动力机制上与英美等西方国家有着本质不同,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处理好供给与需求、长期与短期、政府与市场、国际与国内等四对重要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要使其扎实落地,重点要抓好两个关键点:一是能否在传统增长动力衰退之时,尽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实现新旧增长动能有效接续;二是能否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有效制度供给,为新的增长动力打造新引擎。为此,应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科技创新体制、财税金融体制以及相关基础性制度等五个方面的改革。同时,还要以扩大开放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莫观华  
2016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主动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针对性、实效性更强的税收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更好地为创造新供给新需求转换打开通道并开辟新空间,促进广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是当前各级税务部门需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洁  韩函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思路。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面临的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供需错位、有效供给不足、人口红利下降、要素成本上升、资本效率不高、金融资源倾斜、制度供给滞后、科技成果闲置等问题,通过经济学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供求关系的变化过程和预期效果,最后以降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莫观华  
2016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主动对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针对性、实效性更强的税收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更好地为创造新供给新需求转换打开通道并开辟新空间,促进广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是当前各级税务部门需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政策框架》课题组  马晓河  郭丽岩  付保宗  李大伟  刘现伟  卞靖  关博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表现在供求两侧,但根源和实质在供给侧,而供给侧主要矛盾是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必要也是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三个方面解决供给问题,即要素的集约节约化供给、产品的有效优质供给和制度的有效供给,其中制度供给是重中之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理论基础、实践背景、制度环境、政策手段、动力机制上与英美等西方国家有着本质不同,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要处理好供给与需求、长期与短期、政府与市场、国际与国内等四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梦博  李世斌  
一、制度供给。第一,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面,政府应大力推行PPP模式。目前地方财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瓶颈。如果我们要增强地方政府服务能力的话,首先应建立统一合理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PPP模式是指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安明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但至今仍未能统一人们对利率的认识。基于利率理论演变的简要回顾,重点对中西方利率政策有效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对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厉以宁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市场是牵动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但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规划作用和调节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动力,让企业成为独立经营的产业主体并不断成长,技术创新、增加就业、维持物价基本稳定、促进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等,同样都是改革的目标,这就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转变观念,如企业和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创新理念等;要关注消费变化,以准确把握结构性调整的方向;要改变宏观调控的方式,重在预调、微调、结构性调,有重点地因地精准"滴灌";要特别鼓励创新、创业,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和创业精神。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厉以宁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市场是牵动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但政府要发挥引领作用、规划作用和调节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动力,让企业成为独立经营的产业主体并不断成长,技术创新、增加就业、维持物价基本稳定、促进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等,同样都是改革的目标,这就决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转变观念,如企业和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创新理念等;要关注消费变化,以准确把握结构性调整的方向;要改变宏观调控的方式,重在预调、微调、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黎兆辉  韦瑞智  
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代表了中国政府宏观政策的新取向。这对于处于后发地位的广西来说,是一场硬仗,打好这场仗的关键在于抓准重点领域,明确任务,合理组织与布局。财政部门作为财政资金和财政制度的供给侧,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担负的责任、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尤其重大。财政部门如何调整自身定位、促进财政管理转型升级以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需要,是当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全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对扭曲的要素配置进行矫正,以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需求,进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的问题,而产业结构问题尤为严重。产业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低附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全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对扭曲的要素配置进行矫正,以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需求,进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的问题,而产业结构问题尤为严重。产业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低附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新蓉  刘银双  
从融资可持续性视角,基于2010~2021年新三板企业面板数据,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金融科技背景下定向支持政策对特定部门信贷融资的有效性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提高了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及长期信贷获得率。尽管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增加了银行体系流动性供给,但主要以利率渠道便利了小微企业融资。尤其是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增强了利率传导的正向效应,并有助于弱化流动性渠道的负向作用,进而提高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工具的调控效果,增强了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信贷的可持续性。据此,解决结构性货币政策调控的可持续性问题,关键在于加快现代商业银行服务模式数字化转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越杰  王军  
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十二连增",粮食进口量和库存量大幅增加,导致粮食产销矛盾日益突出,粮食产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粮食总量紧平衡下的"调结构""去库存""降成本"等问题。应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调整粮食品种结构,采取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粮食产业"去库存""补短板""降成本",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和推进"价补分离"等举措,推进我国粮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粮食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