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5)
- 2023(13255)
- 2022(11617)
- 2021(11086)
- 2020(9255)
- 2019(21402)
- 2018(21361)
- 2017(42761)
- 2016(22999)
- 2015(25982)
- 2014(26175)
- 2013(25940)
- 2012(23952)
- 2011(21861)
- 2010(21912)
- 2009(20339)
- 2008(19840)
- 2007(17652)
- 2006(15813)
- 2005(14071)
- 学科
- 济(92507)
- 经济(92397)
- 管理(68160)
- 业(65518)
- 企(52921)
- 企业(52921)
- 方法(43262)
- 数学(37972)
- 数学方法(37554)
- 农(26529)
- 中国(26262)
- 财(25008)
- 业经(20018)
- 制(19345)
- 贸(19016)
- 贸易(19009)
- 易(18502)
- 学(17972)
- 地方(17790)
- 农业(17448)
- 银(16685)
- 银行(16648)
- 行(15980)
- 融(14819)
- 金融(14818)
- 策(14581)
- 务(14560)
- 理论(14498)
- 财务(14494)
- 财务管理(14469)
- 机构
- 大学(334574)
- 学院(334081)
- 济(138078)
- 管理(135327)
- 经济(135075)
- 理学(117211)
- 理学院(116005)
- 管理学(114239)
- 管理学院(113636)
- 研究(109554)
- 中国(82986)
- 京(70411)
- 财(65776)
- 科学(65429)
- 所(54456)
- 财经(52598)
- 农(49740)
- 研究所(49320)
- 中心(49317)
- 经(47714)
- 江(47699)
- 业大(47166)
- 北京(44998)
- 范(43296)
- 师范(42984)
- 经济学(41224)
- 院(39610)
- 州(39136)
- 财经大学(39125)
- 农业(38963)
- 基金
- 项目(222170)
- 科学(175019)
- 研究(165641)
- 基金(161301)
- 家(138745)
- 国家(137542)
- 科学基金(118595)
- 社会(104146)
- 社会科(98731)
- 社会科学(98709)
- 省(85687)
- 基金项目(85552)
- 自然(76474)
- 教育(76104)
- 自然科(74659)
- 自然科学(74644)
- 自然科学基金(73286)
- 划(71992)
- 编号(68897)
- 资助(67368)
- 成果(56299)
- 部(50145)
- 重点(48798)
- 发(47059)
- 课题(46783)
- 创(45742)
- 教育部(43330)
- 创新(42555)
- 项目编号(42512)
- 人文(42489)
- 期刊
- 济(152535)
- 经济(152535)
- 研究(103714)
- 中国(57235)
- 管理(49126)
- 学报(47647)
- 财(46739)
- 科学(45116)
- 农(44840)
- 大学(36422)
- 教育(35601)
- 学学(34199)
- 融(32980)
- 金融(32980)
- 农业(31067)
- 技术(27633)
- 业经(26128)
- 经济研究(25354)
- 财经(25109)
- 经(21346)
- 问题(20213)
- 理论(17690)
- 图书(16778)
- 商业(16680)
- 贸(16500)
- 技术经济(16360)
- 实践(16176)
- 践(16176)
- 现代(15607)
- 科技(15095)
共检索到487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蔡宁 李钢 阮刚辉
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美国亚洲经济研究协会 (ACAES)、中国改革论坛共同主办的“新时代亚洲经济合作 :中国的地位与影响”研讨会于 2 0 0 2年 5月 2 7日至 2 9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共有国内外专家、学者 2 0 0多人参加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对亚洲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尤其是中国的经济转轨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作了精采的讲演和较为深入的讨论。现将本次会议上的发言及提交的论文选登如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雷鸣 王军 叶五一
本文基于中国30多年来的数据实证分析中国消费者的行为,表明中国消费者确实存在着跨期消费行为,即证明了中国银行业对个人的跨期消费具有一定的帮助,体现了银行业对个人的福利效应。进一步,本文研究了银行业对个人福利的影响情况,即实证分析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指数、存款利率对个人福利的影响。结果显示:银行利率水平对个人福利具有实际的影响,二者具有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且利率水平对个人福利高低总体呈反向关系。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的存款利率总体上呈降低趋势,相应地个人福利效应也在增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白仲林 孙艳华 高华川
由于居民消费活动存在示范效应和收入效应,个体的跨期消费选择受到群体消费流动性的影响。为了在既定消费流动性的约束下讨论城镇家庭的跨期消费选择行为,本文首先结合中国家庭的消费特点改进了嵌套的跨期消费选择模型,分别讨论了暂时性收入冲击和持久性收入冲击对消费的拉动效果;其次,讨论了估计模型的模拟估计方法。最后,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流动性与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具有共变性、当期暂时性收入冲击拉动当期消费的效果明显大于前期该冲击的替代效应、以及持久性收入冲击拉动消费的效果低于暂时性收入冲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方显仓 黄泽民
本文从跨期消费选择的角度 ,分析降息政策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在我国由于贷方占优 ,整体国民经济处于低收入阶段 ,降息的收入效应大于或等于替代效应。因此降息政策对拉动消费增长的作用微弱。
关键词:
降息 跨期消费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志远
此文完稿于5月 24日,是时央行尚未宣布第七次降息。虽然此文提出的问题与方法已在第七次降息中部分得到解决,但文章分析的思路及其论点仍值一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莉
文章分析了利率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效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利率政策能够负向影响房价,并且紧缩的利率政策对房价的影响大于扩张的利率政策对房价的影响。针对这些特点笔者提出多种政策配合调控房地产价格以及打击投机行为以维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率政策 协整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晨雨 陈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德毅
当前利率政策的选择王德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利率,应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逐步实行市场化,这个方向是确定无疑的。但问题是由于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利率商场化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有个过渡阶段。那么这个时期实行什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宇
消费可以分为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两个类别,耐用品在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是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一个特征。通过我国城镇居民的耐用品消费分析后发现: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的跨期替代弹性大约是0.75。另外,期内替代弹性和跨期替代弹性呈现同向变动的特点,而非耐用品消费支出的系数、主观折旧率和跨期替代弹性表现出反向变动的特征。
关键词:
经济转轨 跨期替代弹性 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琳 任渝
消费与收入是消费经济学经典的研究主题,收入组成的不断丰富为消费提供条件的同时也形成了约束。本文基于当前内涵被不断深化的消费流动性需求,探索了"消费—信贷"之间从微观机理到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机制。研究发现,城市居民消费增速增量对储蓄额增速增量、资本积累增速增量的冲击都有一个相对明显的正向反应;利率变动的冲击则呈现出较大的波动特征,且在后期有明显的负向反应。这为当前城镇一体化发展趋势下,探讨因消费主体不同而存在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与信贷的宏观经济问题提供了实证论据。
关键词:
城市居民 信贷需求 资本 跨期消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秀玲 黄芝华
扩大内需,尤其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驱动力,而研究居民跨期消费行为对于如何进一步启动内需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梳理前人关于跨期消费行为的研究,分析比较福建省与台湾地区居民跨期消费行为,探讨闽台地区居民消费需求的异同点,进而提出了扩大闽台地区居民消费需求的着力点和创新点。
关键词:
闽台地区 居民 跨期消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惠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 ,中国的储蓄利率弹性低 ,中国居民的消费支出决策与国家利率政策相关性不大。究其原因是由于缺乏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实行管制性利率。中国传统的文化和习惯 ,也是造成利率变动对居民投资、消费活动影响小的原因。
关键词:
投资 不确定性 储蓄利率弹性 收入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邢毓静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浩瀚
西方宏观消费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分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进的历史进程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逻辑主线:将不确定性引入消费函数,把消费理论从确定性分析框架推进到不确定性分析框架。不确定性作为转型经济中的一个基本特征,其不稳定的制度变迁环境,使得经济主体对未来的预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基于转型期的宏观制度背景,研究我国居民消费行为不确定性的微观机理,具有很强的分析价值和应用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