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49)
2023(4939)
2022(4233)
2021(4122)
2020(3308)
2019(7830)
2018(7890)
2017(14963)
2016(8300)
2015(8813)
2014(9069)
2013(8533)
2012(7849)
2011(7164)
2010(7534)
2009(7224)
2008(7302)
2007(6383)
2006(6180)
2005(5732)
作者
(21244)
(17868)
(17429)
(17135)
(11647)
(8282)
(8081)
(6872)
(6615)
(6580)
(6038)
(5953)
(5898)
(5836)
(5812)
(5498)
(5263)
(5175)
(5111)
(5071)
(4656)
(4337)
(4244)
(4147)
(4082)
(4063)
(4021)
(3898)
(3577)
(3526)
学科
(28310)
经济(28268)
管理(24933)
(22499)
(19162)
企业(19162)
(11053)
(10131)
中国(9885)
(9877)
方法(8875)
(8437)
数学(7673)
(7474)
银行(7474)
数学方法(7471)
(7456)
(7247)
业经(7117)
(6793)
税收(6623)
(6570)
(6536)
金融(6536)
体制(6334)
(5998)
及其(5997)
贸易(5995)
地方(5905)
农业(5866)
机构
学院(108634)
大学(107338)
(47932)
经济(46829)
管理(41773)
研究(41394)
理学(34694)
理学院(34337)
中国(33876)
管理学(33748)
管理学院(33511)
(27076)
(23035)
科学(21567)
(20684)
财经(18970)
中心(18671)
(18572)
研究所(18091)
(17185)
北京(15461)
(15385)
(15317)
师范(15295)
(15033)
(14158)
经济学(13854)
财经大学(13797)
(12534)
师范大学(12153)
基金
项目(62969)
研究(51131)
科学(50533)
基金(45105)
(38044)
国家(37656)
科学基金(32628)
社会(31584)
社会科(29856)
社会科学(29851)
教育(24478)
(23765)
基金项目(22126)
编号(21844)
(20431)
自然(20021)
成果(19679)
自然科(19517)
自然科学(19513)
资助(19235)
自然科学基金(19197)
课题(16157)
(14768)
重点(14179)
(14039)
(13912)
(13435)
(13249)
(13150)
教育部(13050)
期刊
(61160)
经济(61160)
研究(41653)
中国(27457)
(20414)
教育(18938)
管理(18501)
(17509)
金融(17509)
(14460)
科学(12171)
学报(11169)
技术(10013)
经济研究(9747)
业经(9669)
大学(9440)
财经(9366)
农业(9182)
学学(8388)
(8052)
问题(7102)
(6909)
国际(6556)
理论(5700)
改革(5690)
(5690)
职业(5561)
(5492)
论坛(5492)
世界(5472)
共检索到188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维俊  
一、八十年代利率政策手段的运用和问题 (一) 利率手段的运用从197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10次调整了存款利率,11次调整了贷款利率,并相应地恢复和增设了部分利率档次。利率手段的运用,对于广泛聚集资金,抑制对贷款的需求以及促进信贷资金的合理流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13年来,我国对利率手段的运用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维俊  
二、九十年代的利率政策与改革要点我国的利率改革已历时13年,总的说来,收效是明显的,但利率改革的进展还不快,作为货币政策手段,其调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根据九十年代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和实施步骤,在对13年利率改革作出基本分析和估价的基础上,现提出九十年代利率政策和利率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一) 关于利率改革的几个认识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耀方  
文章重点回顾了新时代十年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的历程,归纳了改革的脉络和精髓;借用经济人假设、委托代理、博弈论等,总结梳理蕴含的内在规律和现实逻辑;探寻仍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改革始终围绕调动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这一主线,既有内在需求和外在驱动,亦有动态调整的实践积累和发展规律;坚持科研诚信底线,更益于解决现实问题;建议关注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治理体系的建设,更加强调综合绩效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更加注重大数据和信息系统的支撑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彦艳  赵国杰  丁志卿  
改革开放30年来,吸收外商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外资的参与,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利用外资政策也不断面临困境和挑战,如引进外资技术含量低、外资投向的产业分布和地区分布不合理、对外资的优惠政策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等,需进行适时的战略调整。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要求我国政府必须积极调整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更好地利用其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首先是改变以往引资中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通过市场竞争诱导外资的技术投入;其次是强化政策手段对外资利用的产业导向和地区导向;第三,将优惠政策向创造良好的竞争秩序和投资环境转变。一、改革开...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小筠  刘戒骄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工业化深入推进、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和产业体系不断健全,我国产业结构政策在目标、内容、理念、类别、手段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回顾梳理这些变化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未来产业结构政策取向。整体上看,我国产业层次仍处于低端水平,未来产业结构升级需更多依靠技术创新驱动,这要求政策理念由管制和代替市场向矫正和完善市场转变;政策类别由纵向政策为主向促进竞争、激励创新的横向政策为主转变;政策手段由严格投资审批向负面清单、自由进出转变,由行政性指令向竞争性立法转变,补贴方式由特惠性向普惠性转变,由生产环节向研发和消费环节转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时闰  
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新进展。了解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脉络,分析其阶段成果与最新进展,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理解、参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文章梳理了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从金融从业者角度对未来改革方向做出展望并提出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白钦先  刘子赫  
本文通过对中国政策性金融过去二十年曲折历程的回顾与反思,突出了它的困惑与艰难,异化与回归,经验与教训,试图为全面深化政策性金融改革提供一个有益的历史缩影。本文认为政策性金融在筹建时业界理论认知和理性决策相对缺乏。这种先天的严重不足,脱离理论的就事论事,导致政策性金融后来的种种曲折。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金融改革决定这一新的形势下,政策性金融改革也应由二十多年前非理性的权宜之计的决策选择向全局性持续性理性战略决策选择转变,同时还要对现存的几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治理整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菲  
编者按:自1996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率不断降低,经济实现了软着陆,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但随后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从1996年5月到1998年底,中央银行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适时先后六次下调了利率。那么,1.利率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娴  潘建伟  杨静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物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中国物流业发展进程中,政策支持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与推动作用。回顾中国物流业政策支持的历史,通过对当前国家级、省级、市级物流政策支持的主题及分支情况的系统分析,深度剖析了我国物流业政策支持的现状与不足,政策支持主题的演变及实施效果。结合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提出未来调整中国物流业政策的内容体系,一要契合中国物流业实际,重构物流政策结构;二要以企业竞争推动行业技术革新等政策内容的实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金华  
本文论述了20世纪末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在多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实行了以农民家庭作为生产经营基本单位的联产承包制,在农村所有制结构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调整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对农产品价格体系和流通体制也进行了改革。并对我国农村经济在新时期深化改革、持续稳定发展,从几个方面进行相关探讨和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红卫  
五年制高职政策的初衷是探索一条有利于专科教育有效发展的新途径,直到世纪之交其有利中高职衔接的优势方被大家重视。五年制高职有其独特优势且与我国目前教育政策目标取向一致,故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间应大力发展五年制高职。五年制高职的致命弱点及高校扩招、适龄就学人口的减少,使五年制高职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普通教育加职业培训"可能是未来包括五年制高职在内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于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转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激发出了强大的企业活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进展,国有经济效益实现了持续增长。要实现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目标,必须继续深化国有企业轧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与影响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