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60)
2023(18853)
2022(16390)
2021(15305)
2020(13047)
2019(30070)
2018(30054)
2017(58341)
2016(32172)
2015(36436)
2014(36770)
2013(36323)
2012(33938)
2011(30892)
2010(31306)
2009(29663)
2008(29065)
2007(25899)
2006(22802)
2005(20633)
作者
(95595)
(79619)
(79280)
(75658)
(50931)
(38341)
(36110)
(31123)
(30180)
(28668)
(27061)
(26959)
(25529)
(25339)
(25156)
(24731)
(24188)
(23757)
(23016)
(22998)
(19921)
(19829)
(19522)
(18273)
(17971)
(17883)
(17712)
(17682)
(16298)
(15863)
学科
(128371)
经济(128203)
管理(95829)
(90104)
(75333)
企业(75333)
方法(58847)
数学(50663)
数学方法(50020)
(37211)
(35361)
中国(33488)
(29559)
(28671)
业经(28303)
地方(25358)
(24542)
贸易(24534)
(23823)
农业(23187)
(22930)
财务(22842)
财务管理(22789)
(22056)
理论(22047)
银行(21983)
企业财务(21648)
(21335)
金融(21330)
(20933)
机构
大学(468561)
学院(465220)
(186429)
经济(182221)
管理(178831)
研究(160193)
理学(153800)
理学院(152039)
管理学(149278)
管理学院(148443)
中国(120675)
(100061)
科学(99751)
(90268)
(82805)
(80936)
研究所(75053)
中心(72277)
业大(71123)
财经(70629)
(70569)
(64005)
农业(63838)
北京(63556)
(61370)
师范(60719)
(57752)
经济学(56261)
(56254)
财经大学(52329)
基金
项目(308874)
科学(240892)
研究(223831)
基金(222721)
(194958)
国家(193333)
科学基金(164100)
社会(139002)
社会科(131563)
社会科学(131526)
(120651)
基金项目(117437)
自然(107720)
自然科(105104)
自然科学(105071)
教育(103262)
自然科学基金(103189)
(102141)
资助(93155)
编号(91553)
成果(76445)
重点(69742)
(68469)
(65557)
课题(63919)
(63233)
科研(59285)
创新(59095)
教育部(58210)
大学(57407)
期刊
(207975)
经济(207975)
研究(139869)
中国(91477)
学报(77560)
(73658)
(70371)
科学(69249)
管理(65434)
大学(58199)
学学(54791)
教育(51939)
农业(49976)
(44252)
金融(44252)
技术(39032)
财经(35040)
业经(33052)
经济研究(32876)
(29940)
问题(27155)
(26062)
图书(23007)
(22791)
理论(22368)
技术经济(22299)
(21886)
科技(21450)
现代(20610)
实践(20265)
共检索到695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贾润军  
利率和汇率的相关性是利率政策和汇率制度协调的理论依据。利率市场化和固定汇率制度的组合是一种非协调的利率政策和汇率制度的政策组合。在这种政策组合下,高利率政策和固定汇率制度的隐含担保所滋生的金融道德风险会产生叠加效应,在促进国际资本流入的同时,增加金融机构的货币错配,在长期内会引致双重危机,进而影响一国的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慧刚  
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当时都实行固定或钉住汇率制度。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前,东亚各经济体大多实行钉住美元的相对固定汇率制,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本币严重高估,经常项目巨额逆差,宏观经济严重失衡。在汇率贬值的预期下,国际投机资本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发动攻击,大量资本流出,受攻击的经济体外汇储备耗尽,最终导致实际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崩溃,金融危机爆发,蔓延成危及东亚乃至世界的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的事实表明,金融危机、资本流动和汇率制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华妤  马跃  
本文通过一个货币模型说明在国际资本有相互替代和流动的可能性、国内政策和经济基本面表现良好的条件下,如果外部国际收支账户冲击的规模足够大、持续时间足够长,钉住汇率亦不能够坚持,从而发生货币危机。得到的政策建议是,如果外部冲击来自资本账户,则加强资本管制,有助于钉住平价的维持;如果外部冲击来自经常账户,就要放松资本管制,才有助于维持钉住平价。另外,资产的替代程度与国际流动性对于汇率平价的影响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国际收支账户持续为负时,资产的替代程度的增加,可以延缓储备的耗竭,有利于钉住汇率平价的维持。把资产组合的调整速度和资产的替代性都包括在资本流动性概念中,是有缺陷的假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立夫  
本文剖析了基于传统利率平价理论的"中美利差原则"指导下中国货币政策实践所面临的困境,指出货币当局放弃该原则主要是因为跨境资本的套利模式已经发生转变,即已不再是传统的利差套利模式,并引出资产价格套利的概念。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引入资产价格套利模式,对利率平价模型进行修正,建立资产加权收益率平价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根据修正后的模型,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利率与汇率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栾雅钧  
本文考察了东南亚各国的汇率制度及变迁,分析了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汇率制度及 政策方面的原因,即历次的制度变迁并没有改变其真正的政策及制度实效,东南亚各 国实际上仍然实行的是具有致命性缺陷的美元钉住汇率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 析和论证了与东南亚国家相适应的“最优汇率制度”并试图论证和探讨与东南亚国家 以及类似国家相适应的最优汇率制度的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崇攀  
一、现行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尽管目前我国的资本项目还没有放开,但自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以自由兑换以来,外资已可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进我国。由于国内外利率差距较大,对国际短期资本吸引力很大,境外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将资本汇入大陆,而1998年以来,由于国内连续下调利率而美元则连续上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祥义  张文菲  万志宏  
汇率制度选择与银行危机成因一直以来是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对于不同汇率制度与银行危机之间的关系,至今还未得到统一的结论。据此,文章根据1976~2016年IMF对不同国家银行危机爆发的统计数据,并结合相关宏观数据,试图探究银行危机成因、持续时间与汇率制度之间的潜在关系。研究显示,相比于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均能降低一国发生银行危机的概率;这一作用就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存在差异性,中等收入水平国家采用固定汇率制度更不易于发生银行危机;在银行危机持续时间研究上,固定汇率制度对延长银行危机持续期的作用最大,中间汇率制度次之,浮动汇率制度的作用最小。上述结论在考虑内生性、模型稳健性的情况下仍然成立。本文研究结论意味着汇率制度选择存在"两难境遇","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才是最优的汇率制度选择方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慧刚  
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制度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一方面,市场化汇率制度是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资本项目可兑换决定均衡汇率,并促进汇率制度弹性化和市场化。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日益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中国应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相应地逐步增大汇率制度的弹性空间,最终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和浮动汇率制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德忠  董新辉  
本文以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当前国际汇率制度选择困境。实证表明,固定汇率制度下诱发货币危机的概率大于浮动汇率制度。要有效规避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汇率震荡,从过于依赖美元的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的迷思"中跳出,就要通过各国汇率制度协调和改革,藉此合理地构建区域性的汇率制度安排,有效促进区域货币合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慧刚  
利率、汇率是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的调节工具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两者之间相互联动相互协调。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利率政策或汇率政策,而且取决于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效应。加强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是实现我国内外经济均衡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分析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机制的M-F-D模型,然后建立计量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美实际利差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分析我国偏离M-F-D的现实和原因,最后提出增强人民币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机制、实现我国经济内外均衡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道平  范小云  陈雷  
本文从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角度,阐释了一国政府对外宣布的汇率制度,以及该国汇率政策的可置信性对货币危机发生的影响,并基于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1970—2010年的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一国政府对外宣布的汇率制度弹性越大、容忍本国汇率波幅变动越大,其发生货币危机的几率反而更大;此外,若一国政府的汇率政策的可置信较低,将更容易引发国际投机资本对本国汇率进行投机冲击,增加发生货币危机几率。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不应放纵汇率完全自由过度波动,尤其在应对国际投机冲击时,试图通过扩大汇率弹性消除投机冲击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艳  何泽荣  
利率和汇率作为两个重要的经济杠杆理应对一国的经济活动发挥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然而,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利率的市场化和汇率的非市场化使得二者的调节作用大相径庭,跛足而行的利率和汇率政策使得矛盾也由此而生。如何协调二者的矛盾也只能依靠市场化的力量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但MCI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中夏  洪浩  
本文通过构建、校准、估计和模拟新凯恩斯两国(本国和外国)开放经济体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并解释我国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变动原因,指出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两种均衡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及其所包含的政策含义。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在不考虑外国利率状态的情况下(如封闭经济模型和小国开放经济模型),本国利率与汇率偏离和达到均衡的情况应同时存在,当本国汇率(利率)偏离均衡时,本国利率(汇率)也会偏离均衡。本国利率上升(或下降)压力与本国货币升值(或贬值)压力同时存在。因此,在估计与分析均衡利率和均衡汇率时,应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本国利率与汇率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