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1)
2023(8376)
2022(6872)
2021(6673)
2020(5441)
2019(12536)
2018(12610)
2017(25679)
2016(13753)
2015(15700)
2014(15430)
2013(15269)
2012(14270)
2011(12908)
2010(13437)
2009(12879)
2008(12788)
2007(11769)
2006(10763)
2005(9857)
作者
(37469)
(30673)
(30637)
(29372)
(19782)
(14396)
(13989)
(11649)
(11571)
(11391)
(10363)
(10117)
(10029)
(9911)
(9608)
(9577)
(9179)
(9152)
(9014)
(8995)
(7957)
(7393)
(7363)
(7074)
(7047)
(7044)
(6996)
(6928)
(6077)
(6013)
学科
(51027)
经济(50972)
管理(44171)
(42097)
(34784)
企业(34784)
方法(20328)
中国(18428)
数学(17854)
数学方法(17623)
(16203)
(14930)
(14797)
技术(14476)
(13556)
银行(13548)
(13348)
贸易(13337)
(13094)
(13039)
业经(12202)
(10975)
金融(10974)
(10933)
技术管理(10166)
农业(9724)
理论(9496)
地方(9215)
(8499)
(8469)
机构
学院(194972)
大学(191841)
(85182)
经济(83249)
管理(75542)
研究(63387)
理学(63061)
理学院(62463)
管理学(61654)
管理学院(61271)
中国(54152)
(44428)
(39935)
财经(33507)
科学(33317)
(31057)
(30753)
(30193)
中心(29705)
研究所(27107)
北京(26245)
经济学(26176)
(25118)
(25110)
师范(24933)
财经大学(24625)
(24143)
经济学院(23539)
(22701)
业大(21811)
基金
项目(113460)
研究(90908)
科学(89623)
基金(80074)
(67102)
国家(66506)
科学基金(57220)
社会(56893)
社会科(54009)
社会科学(53995)
(44653)
教育(42502)
基金项目(40949)
编号(38906)
(37132)
资助(33704)
自然(33618)
成果(33571)
自然科(32816)
自然科学(32808)
自然科学基金(32229)
课题(27620)
(26407)
(25884)
(25310)
重点(25084)
创新(24806)
项目编号(23893)
(23819)
(22948)
期刊
(99873)
经济(99873)
研究(66938)
中国(41610)
(32982)
管理(31381)
(30389)
金融(30389)
教育(26432)
(22520)
科学(21110)
学报(20229)
技术(18905)
业经(17202)
经济研究(16963)
财经(16758)
大学(16727)
学学(15295)
农业(14913)
(14417)
问题(12984)
(12740)
国际(11232)
理论(11116)
商业(10339)
技术经济(10229)
实践(9952)
(9952)
(9770)
论坛(9770)
共检索到313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闵远光  
利率平滑是各国中央银行普遍采用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也正逐渐成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新范式。利率平滑操作是宏观经济均衡价格发现机制,可以平滑经济波动,降低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稳定金融市场,减小经济调整成本,减少政策的动态不一致,增强货币政策可预测性。我国应进一步建立和改善利率平滑操作所需要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近期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实践反映出"公告操作"正逐渐取代公开市场操作的位置,并在利率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发展趋势。实践表明,"公告操作"更为简单透明,有利于正确引导公众预期,并具有更好的调控效果。因此,在货币政策的未来发展中,"公告操作"极有可能成为中央银行另一个有力的政策操作工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丽巍  郝林  
本文首先介绍并对比了传统货币经济学与新范式所持的观点,指出在由货币政策到信贷的传导过程中两者观点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传导方式和影响程度,新范式认为银行行为决定信贷总量并且在货币政策向信贷的传导过程中存在多种效应。其次基于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对信贷量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范式观点在我国现阶段基本正确。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运用上,要把握"稳、准、狠"的原则;在利率政策的运用上,要着重强调对存贷利差的调节,引导银行的贷款行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惺惟  谷牧青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基础货币因不再适合充当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角色,而应逐渐被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所取代。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市场性、基础性、传导性、稳定性和可控性角度验证了Shibor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可行性,并论证了"利率走廊"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调控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Shibor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北京  张英男  
近年来,全球有多家央行运用负利率作为刺激性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拓宽了非传统货币政策的边界,也对降低融资成本、控制通缩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梳理了负利率政策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总结了各央行的政策实践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负利率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马明  秦文波  
为缓解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防止经济下滑,美联储在实施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又推出新的政策手段——利率期限结构扭曲操作,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通过卖出较短期限的国债,买入较长期限的国债,从而抬高短期利率,压低长期利率,相当于将收益率曲线扭转。美国利率期限结构的扭曲操作对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金融运行都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扬  
法定准备金要求是中央银行调控力度最大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然而,随着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降低存款准备率乃至取消法定准备金的政策建议不仅受到重视,而且正在逐渐变成一些发达国家的金融制度安排。本文通过分析正的存款准备率在目前面临的四点弊端和在零准备率制度框架安排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四点相应变化,简明地勾画出发达国家货币制度中零准备率这个新范式的重要内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飞鸣  
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而言,原有货币政策操作范式存在较为明显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而在对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征收法定准备金的货币政策调控新范式下,通过对不同地区发放的贷款中央银行分别征收不同的贷款准备金率,就具有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功效,纾解甚至消除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差异。并且,在存款准备金政策软化的国际背景下,这种货币政策调控新范式可以重塑准备金政策,强化货币政策的效果。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彭兴韵  
<正>李强总理在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质言之,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策略就是“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这已成为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范式。
关键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卞志村  
货币政策操作规范通常有"相机抉择"和"规则"两种方式,但究竟哪种方式更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在对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相机抉择性货币政策和规则性货币政策成分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论是:中国目前是以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操作为主。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动态模拟的方法对采用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可以明显减少中国经济的波动。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应由目前的相机抉择型操作向规则型操作转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定核  
试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与操作手段胡定核顾名思义,中间目标是货币政策从制订到最终目标实现的中间变量。由于货币政策有着自身运动特点的传导机制.把握住处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影响中间变量变化的是操作手段,操作手段具体的目标被称为操作目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邹小梵  汪传敬  
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操作空间,得出有效性不足和操作空间有限的结论。其原因在于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制约了货币政策作用,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剧了这种状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欧阳志刚  史焕平  
本文基于我国货币政策针对通胀水平和增长速度的联合运行而具有非对称反应的实际背景,以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为阈值变量,首次建立双阈值变量的麦克勒姆规则,估计和检验结果表明:(1)货币政策对增长和通胀的反应随着通胀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的联合变化而有显著的非线性转换,转换时机发生在经济增长率为8.8%和通胀率为3.17%处。(2)基于8.8%的通胀率和3.17%的增长率的基准,样本期内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划分为3种机制。央行在经济萧条机制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并以经济增长和通胀为主要调节目标;在经济过热机制中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并以高通胀为主要调节目标。央行偏好高增长、低通胀机制,该机制中货币政策对增长和通胀的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东明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问题的存在会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不利于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在保证统一货币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成为我国政策当局的现实选择。文章将总结我国(金融)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的历史经验,分析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操作具备的现实基础,进而指出需准备的工作,以期提高差异化操作的效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