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55)
- 2023(6415)
- 2022(5683)
- 2021(5329)
- 2020(4593)
- 2019(11076)
- 2018(11137)
- 2017(21413)
- 2016(11989)
- 2015(13952)
- 2014(14777)
- 2013(14564)
- 2012(13772)
- 2011(12546)
- 2010(12950)
- 2009(12111)
- 2008(12577)
- 2007(11781)
- 2006(10061)
- 2005(9182)
- 学科
- 济(52727)
- 经济(52673)
- 管理(33344)
- 业(31950)
- 方法(26557)
- 企(26174)
- 企业(26174)
- 数学(22631)
- 数学方法(22406)
- 农(14310)
- 财(13951)
- 中国(12746)
- 学(12493)
- 理论(10887)
- 业经(10578)
- 制(10302)
- 贸(10017)
- 贸易(10014)
- 地方(9853)
- 易(9668)
- 农业(9358)
- 和(8977)
- 务(8782)
- 银(8776)
- 财务(8761)
- 银行(8753)
- 财务管理(8727)
- 行(8255)
- 企业财务(8183)
- 融(7936)
- 机构
- 大学(183425)
- 学院(183039)
- 济(73564)
- 经济(71780)
- 管理(67411)
- 研究(59228)
- 理学(57271)
- 理学院(56594)
- 管理学(55532)
- 管理学院(55184)
- 中国(46101)
- 京(38989)
- 科学(37139)
- 财(35515)
- 农(32012)
- 所(31201)
- 江(29535)
- 中心(28163)
- 研究所(28055)
- 财经(28015)
- 业大(27249)
- 农业(25363)
- 经(25143)
- 北京(24750)
- 范(24628)
- 师范(24378)
- 州(23712)
- 经济学(23280)
- 经济学院(21158)
- 院(20592)
- 基金
- 项目(111680)
- 科学(85685)
- 研究(82915)
- 基金(78173)
- 家(67336)
- 国家(66724)
- 科学基金(56016)
- 社会(49757)
- 社会科(46923)
- 社会科学(46906)
- 省(44743)
- 基金项目(41335)
- 教育(39761)
- 划(37315)
- 编号(36084)
- 自然(35773)
- 自然科(34866)
- 自然科学(34852)
- 自然科学基金(34229)
- 资助(33037)
- 成果(30299)
- 重点(25414)
- 部(25074)
- 课题(24912)
- 发(24100)
- 创(22818)
- 大学(21702)
- 科研(21560)
- 性(21513)
- 项目编号(21339)
共检索到273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春 刘春华
在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进行阶段性划分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分阶段线性回归和断点检验方法,研究了利率平价在中国转轨经济时期各阶段的拟合性,同时运用新制度金融学这一新的分析范式进行理论解释。研究发现,由于深层次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利率平价在我国的拟合性较低。但是,随着我国合理的产权制度的逐步确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货币自由兑换的逐步实现,利率平价在我国的拟合性正逐渐优化。
关键词:
利率平价 利率 汇率 制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俞颖
运用修正后的实际利率平价模型,采用协整分析法研究了东亚国家(地区)和美国、日本实际利率的长短期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东亚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结论是,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体对外金融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对内金融一体化则无显著变化;东亚经济体的资本管制、合作深度及核心利率的缺失是影响东亚金融一体化的主要因素;取消管制、促进合作、形成东亚本土化的"驱动利率"是提高东亚金融一体化程度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熊原维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利率平价在我国的适用性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由于利率对我国的长期汇率影响有限,因此,本文侧重分析利率平价所描述的短期内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本文结合中国的特殊金融市场环境,分析我国利率对汇率的传导机制以及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所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变化。
关键词:
利率平价理论 适用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永清
价值分析是一种现代化的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它通过严密的组织、集体的智慧、并注重于功能分析的基础上,以最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必要功能。价值分析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起源于美国,由于在推行过程中它显示了巨大的成效,三十多年来在世界各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得到迅速开展。近几年来,我国也开始试用这种科学方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对提高各种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和使生产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将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中夏 陈浩
本文依据利率平价理论,构造出一种估计货币汇率升值或贬值压力的方法,并运用升值压力指标对欧元、日元的汇率变动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欧元升值压力对欧元汇率波动会产生显著的滞后影响,并且,欧元相对于美元汇率与利率平价理论所描述的均衡状态之间的差距,能够成为预测汇率走势的有效指标,但日元升值压力与日元汇率走势之间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利率平价 汇率 升值压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春梅 肖琼
通过实证分析和论证,得出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并不适合及人民币利率上调对汇率并不存在升值压力的结论。这一结论与利率平价基本理论的预测结果恰好相反。通过使用格兰杰(G 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进行了研究,试图对理论与实践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据此对我国现行的汇率机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率 汇率 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戴心逸 李思博 柴天仪
<正>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外汇掉期市场中套利者不断的抛补交易会使掉期点实际值不断接近利率平价理论值,二者基差一般难以持续。然而2023年以来,掉期点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异多次出现持续、系统性扩大,与之相应的是人民币正在加速贬值。文章基于回溯数据,通过定性、定量等手段梳理得出,利率平价基差与即期市场汇率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但在部分极端区间内呈现一定负相关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卢民锋
1985年广场会议之后,世界最主要货币美元对其他西方主要货币如马克、日元等大幅贬值。进入90年代后,特别是1994、1995年,美元对马克、日元更是大起大落。美元、马克、日元等西方主要货币的剧烈波动,引起了国际金融界的严重关注。哪些因素决定外汇汇率的变动,其间是否有规律可循,日益迫切地成为外汇理论与实务工作者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汇率与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琨 孙平
MyLibrary 是目前最成功的个性化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文章介绍了 MyLibrary的定义、功能和特色,并阐述了进行用户需求研究的必要性。从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字图书馆进行个性化服务中用户需求分析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MyLibrary 需求分析 个性化服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杜金岷 郑凌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耿 李金迎 刘睿
本文采用定量的方法就实际利率是否影响我国股票市场回报和波动性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实际利率对股票市场价格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对实际利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途径进行解释。
关键词:
实际利率 股票价格 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润林
以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的数据为依据,运用利率平价理论分析我国近两年的汇率走势,认为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并不适用,并就其可能的原因做出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利率平价 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马明 刘洁宁
引入外汇价格和存贷利率因素,把利率平价模型变得更贴近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由此计算出在抛补利率平价模型下隐含的美元利率。运用此理论对中国实证发现,隐含美元利率和现实美元利率之间存在很大利差。各微观金融交易主体几乎没有利率自主权以及资本项目不可自由兑换是存在套利空间的主要原因。要消除美元套利空间,首先要掌握人民币外汇远期定价权;其次,要逐步开放资本项目,实现人民币的自由浮动和国际化;最后要完善汇率体制改革和加强国际间的协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潘国陵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西方已经产生了许多新的汇率决定理论。如粘性价格模型(SPM),货币替代模型(CSM)、资产平衡模型(PBM)等。但是,不论这些理论模型如何决定汇率,它们都没有离开利率平价这块基石。即使是在最新推出的资产均衡动态模型(AEDM)中,利率平价仍然是关键的关系式之一。利率平价最显著的特征不仅在于理论上提出了外汇市场上本国利率和外国利率差额与远期升水的数量关系,而且在于在现实中,它简洁明瞭的式子已成为投资者的决策指南和投机者的盈利工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中夏 陈浩
利率平价理论是最重要的汇率决定理论之一。但在我国,人民币汇率经常偏离利率平价所描述的均衡状态,而这种偏离程度可以用来衡量人民币所面临的升值或贬值压力。为此,本文基于利率平价理论构建了人民币升值压力指标P,并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与人民币即期汇率、我国外汇储备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升值压力不能显著地解释人民币即期汇率的变动,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和解释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这表明,利率平价在我国不是以汇率自由浮动的形式表现,而是以外汇储备积累速度的变化来体现。同时,由于中外利差变动对我国外汇供应产生影响,表明我国资本账户已处于事实上的准开放状态。
关键词:
利率平价 人民币升值压力 外汇储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