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3)
- 2023(9940)
- 2022(8870)
- 2021(8442)
- 2020(6958)
- 2019(16483)
- 2018(16607)
- 2017(32494)
- 2016(17645)
- 2015(19864)
- 2014(19979)
- 2013(19857)
- 2012(18084)
- 2011(16284)
- 2010(16082)
- 2009(14680)
- 2008(14274)
- 2007(12263)
- 2006(10733)
- 2005(9389)
- 学科
- 济(71542)
- 经济(71458)
- 管理(50173)
- 业(46994)
- 企(40774)
- 企业(40774)
- 方法(36430)
- 数学(31073)
- 数学方法(30751)
- 中国(17032)
- 财(16747)
- 农(16584)
- 学(16521)
- 业经(15614)
- 理论(14467)
- 地方(13472)
- 贸(12265)
- 贸易(12259)
- 和(12091)
- 易(11836)
- 制(11823)
- 农业(11176)
- 银(10906)
- 银行(10869)
- 务(10859)
- 财务(10801)
- 财务管理(10785)
- 技术(10606)
- 环境(10562)
- 融(10451)
- 机构
- 大学(253762)
- 学院(249346)
- 管理(102672)
- 济(98037)
- 经济(95801)
- 理学(89833)
- 理学院(88842)
- 管理学(87294)
- 管理学院(86873)
- 研究(80773)
- 中国(60504)
- 京(53738)
- 科学(50405)
- 财(44320)
- 所(39891)
- 研究所(36718)
- 财经(36568)
- 业大(36519)
- 中心(36327)
- 农(35853)
- 北京(33943)
- 江(33882)
- 范(33413)
- 经(33313)
- 师范(33156)
- 经济学(29440)
- 院(29030)
- 州(28659)
- 农业(28106)
- 财经大学(27574)
- 基金
- 项目(173891)
- 科学(136651)
- 研究(127918)
- 基金(126610)
- 家(109435)
- 国家(108527)
- 科学基金(93638)
- 社会(79710)
- 社会科(75424)
- 社会科学(75404)
- 基金项目(67981)
- 省(66735)
- 自然(61507)
- 自然科(60026)
- 自然科学(60013)
- 自然科学基金(58946)
- 教育(58606)
- 划(56478)
- 资助(52658)
- 编号(52405)
- 成果(42581)
- 部(38612)
- 重点(38291)
- 创(36029)
- 发(35828)
- 课题(35537)
- 创新(33420)
- 教育部(33411)
- 科研(33198)
- 大学(32894)
- 期刊
- 济(103235)
- 经济(103235)
- 研究(74501)
- 中国(42093)
- 学报(38816)
- 管理(36318)
- 科学(36192)
- 财(31893)
- 农(31703)
- 大学(29333)
- 教育(27996)
- 学学(27487)
- 融(23149)
- 金融(23149)
- 农业(22375)
- 技术(20447)
- 财经(17694)
- 经济研究(16629)
- 业经(16105)
- 经(14947)
- 图书(14029)
- 理论(13610)
- 问题(13340)
- 实践(12657)
- 践(12657)
- 科技(12155)
- 技术经济(11854)
- 现代(11365)
- 商业(10900)
- 业(10860)
共检索到351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红伟 郭世玉
汇率与利率关系一直是影响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国际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开放度的提高,汇率与利率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和论证,得出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并不适合及人民币利率上调对汇率并不存在升值压力的结论。文章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进行了研究,试图对理论与实践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据此对我国现行的汇率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率 汇率 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春梅 肖琼
通过实证分析和论证,得出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并不适合及人民币利率上调对汇率并不存在升值压力的结论。这一结论与利率平价基本理论的预测结果恰好相反。通过使用格兰杰(G 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进行了研究,试图对理论与实践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据此对我国现行的汇率机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率 汇率 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军青
利率平价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利差、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之间的关系,有效的利率平价作用机制能使三者之间处于比较合理的状态。虽然中国实行利率管制和外汇管制,缺乏人民币远期市场,但利率平价机制的作用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只是其作用的形式有了变化。这实际上也说明中国的外汇市场运行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的改革。
关键词:
利率平价 利差 资本流动 汇率波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志浩 江振龙
本文系统梳理了主要汇率决定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利率平价是距离现实问题最近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汇率决定理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利率平价理论中的抛补利率平价(CIP)和无抛补利率平价(UIP)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征。危机前CIP是最稳定可靠的汇率决定理论,而UIP在实证研究中均被拒绝;而危机后,CIP竟表现出持续、显著性地偏离,而支持UIP的证据却开始不断显现。各种摩擦所引发的利率平价偏离,已成为当前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前沿。1994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均衡汇率经历了三次重要改革,最终确立了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于资本管制并未完全放开,人民币利率平价理论自然难以成立。但随着资本账户不断开放,利率平价对人民币汇率的牵引力会越来越强,与此同时,引发利率平价偏离的各种因素也将在人民币汇率及其衍生品定价中体现出来。而这一过程正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翁舟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任兆璋 宁忠忠
本文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葛兰杰因果分析等计量经济方法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与人民币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波动并不遵循购买力平价理论。因而不应以该理论为依据要求人民币升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文进 马千里
文章采用2009年1月5日到2013年5月31日的样本数据,基于MSIH(2)-VAR(5)和DCC-MGARCH(1,1)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利率有显著的负相关影响,而利率对人民币汇率影响不显著;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相关性具有明显的区制转换特征;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相关性具有较强的时变特征,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不断扩大,利率波动的幅度也逐渐增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爱俭 林楠
伴随着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互动关系研究越发重要。本文基于名义汇率与名义利率坐标空间的理论分析表明:(1)有管理浮动汇率制有助于实现经济系统向内外均衡理想状态靠拢;(2)适当推行资本账户管制放松政策符合市场经济改革要求;(3)维持汇率稳定的外汇市场干预政策会导致外汇储备非均衡,并使经济系统远离均衡。运用协整分析与向量自回归模型,本文实证考察了人民币名义汇率与利率的互动关系。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人民币名义汇率与利率之间存在交替互动关系,表现为两者各自做出"盘整—上升—盘整—下降—盘整"的反应,并且当一方存在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时另一方处于调整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萌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对于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和国内外价格水平差异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关结果。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阳
本文简单回顾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的发展,并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两种方法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相对购买力平价检验,结果证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模型计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结论为用这种方法求解均衡汇率是根本不可取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阳
本文简要回顾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的发展,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两种方法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相对购买力平价检验,结果证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模型计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结论是,用这种方法求解均衡汇率是根本不可取的。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人民币均衡汇率 单位根 协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长江 钟宁桦
购买力平价是衡量均衡汇率的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依此方法对人民币低估程度的估计也曾经是最为严重的。本文就如何适当运用购买力平价来度量均衡汇率的问题做了系统性的文献回顾和评论。结合近期的相关研究,我们指出了在一些有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讨论中所存在的需要商榷乃至于错误的地方。本文认为:相对于基本均衡汇率等方法,扩展型的购买力平价方法更适合于度量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世界银行2005年购买力平价数据显著降低了关于人民币低估程度的估计,根本性改变了人民币汇率问题争议的形势,而有关世界银行数据本身被低估的观点未必成立;最后,当前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严重的低估。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人民币汇率 PENN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衔
本文探讨了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在国际经济学文献、特别是在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近期文献中流行的汇率分析工具—实际汇率的含义。本文证明 ,由于实际汇率存在着由名义汇率造成的扭曲 ,因而不仅不是一个比相对购买力平价更有效的汇率分析工具 ,而且会导致决策风险。事实上 ,实际汇率的作用仅在于检验某一名义汇率是否相对购买力平价汇率。对汇率进行调整的依据只能是相对购买力平价。本文同时证明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我国人民币的确没有对外贬值的必要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实际汇率 金融危机 汇率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