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7)
2023(9646)
2022(7415)
2021(6978)
2020(5744)
2019(13023)
2018(12780)
2017(24900)
2016(13871)
2015(15687)
2014(16115)
2013(15686)
2012(14305)
2011(12720)
2010(12873)
2009(12301)
2008(12998)
2007(12441)
2006(11162)
2005(10714)
作者
(41705)
(34343)
(34316)
(32840)
(22318)
(16492)
(15702)
(13229)
(13167)
(12699)
(11855)
(11854)
(11264)
(11232)
(11052)
(10529)
(10141)
(10122)
(10075)
(10048)
(8745)
(8547)
(8388)
(7946)
(7882)
(7827)
(7797)
(7692)
(7248)
(6819)
学科
(53125)
经济(53061)
管理(47301)
(43088)
(37468)
企业(37468)
方法(22882)
(20531)
银行(20385)
(20189)
(19014)
数学(18780)
数学方法(18538)
(17218)
中国(17008)
(14195)
金融(14195)
(13879)
业经(13399)
(12331)
财务(12293)
财务管理(12262)
(11767)
制度(11758)
企业财务(11724)
(11657)
业务(10789)
(10418)
理论(10247)
(9517)
机构
大学(199307)
学院(196510)
(78526)
经济(76534)
管理(74753)
研究(66960)
中国(61720)
理学(60865)
理学院(60147)
管理学(59078)
管理学院(58670)
(43909)
(42969)
科学(39861)
(34918)
(34913)
(32844)
中心(32781)
财经(32684)
研究所(31014)
(29710)
北京(27928)
农业(27507)
业大(27227)
(27026)
(26880)
银行(25733)
经济学(24706)
财经大学(24600)
(24258)
基金
项目(119190)
科学(93113)
基金(87581)
研究(84651)
(76771)
国家(76123)
科学基金(65105)
社会(53676)
社会科(50891)
社会科学(50874)
基金项目(45243)
(44702)
自然(42779)
自然科(41865)
自然科学(41854)
自然科学基金(41138)
教育(39335)
(38096)
资助(37146)
编号(33380)
成果(28410)
重点(26779)
(26496)
(24042)
(23992)
(23765)
课题(23410)
科研(22870)
教育部(22829)
国家社会(22557)
期刊
(94532)
经济(94532)
研究(64746)
中国(45938)
(38859)
金融(38859)
(37186)
管理(33213)
学报(33131)
(32138)
科学(30151)
大学(25370)
学学(23831)
教育(20756)
农业(19581)
财经(18163)
技术(16433)
(15622)
经济研究(14503)
业经(13990)
(12428)
问题(11926)
理论(10847)
(10257)
国际(10194)
(10005)
现代(9835)
实践(9638)
(9638)
技术经济(9483)
共检索到328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楼文龙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影响银行负债来源的稳定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能加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而影响到期现金流。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或将挤压银行流动性缓冲区。商业银行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不断优化流动性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流动性管理组织架构;实施表内外、境内外、本外币兼顾的流动性管理策略;进一步提升期限错配管理能力;丰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计量方法和手段;完善流动性风险过程管理的手段;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巴塞尔流动性指标计量的精度和频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芳  卢小兵  
为什么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为什么选择现有的模式进行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基于金融发展的必然选择,伴随着市场化后利率的频繁波动,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存续期缺口管理和VAR模型管理是通用的风险管理方法,商业银行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积极的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柱旺  
加入WTO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商业银行风险将呈上升趋势。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应当建立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倡导金融创新,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积极应对人才竞争、加快银行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监管体系建设,以积极的态势进行利率风险的防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海英  聂廷晋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将面临由利率波动引起的利率敏感性缺口风险、基本点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内含选择风险等利率风险。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应建立专门风险管理机构,采用利率风险缺口、利率互换、利率期货等利率风险管理方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春清  魏哲平  王鲁滨  
经过几年的努力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与此同时 ,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也在不断显现。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表现为基本点风险、重新定价风险、选择权风险和技术风险。为了防范利率风险 ,增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现阶段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借鉴国际经验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运用科学方法 ,准确预测和计量利率风险 ;完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和利率定价机制 ;积极培育金融市场 ,创新金融工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龙军  何珊  杨青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自199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简化了120种左右的利率种类和档次,在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业务中,利率管制的比例由改革前的近100%分别下降为51%和74%,利率市场化相关的配套改革也循序渐进,依次展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步骤,如表1所示。关于深化利率市场化的后续步骤,市场普遍预期随着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下一步将着手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由于存款利率的放开需要伴随一系列的配套机制逐步推进,因此不会跟贷款一样采取一次性完全放开上限的方式。从配套机制来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存款利率完全放开的先决条件;从市场化工具创新的要求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付淦  
当前,利率市场化正有计划地逐步推进,本文分析了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中小银行即将面对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并阐述了中小银行如何规避市场利率风险、重视和完善全行流动性管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尹航  孙赛军  
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从盈利现状、盈利结构和息差变化三个方面探讨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提高商业银行对利率市场化的管理水平,增强银行的竞争力,保证我国银行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蒋海  张小林  陈创练  
商业银行资本缓冲的适时主动调整及其逆周期特征,对于有效遏制商业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熨平宏观经济波动及防范系统性风险,发挥着其他银行监管工具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利率双轨制模型中引入利率市场化和经济周期因素,拓展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资本缓冲行为。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水平与利率市场化水平呈U型关系,利率市场化弱化了资本缓冲的逆周期性,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也验证了上述理论推论。本文基于2004—2016年中国50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运用系统性GMM估计和门限面板模型进行的实证检验也进一步支持了上述结论。由于当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水平均值处于U型拐点的左边,因而资本缓冲水平与利率市场化呈负相关关系;归功于严格的逆周期资本监管机制,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缓冲的逆周期性在利率市场化程度高水平阶段反而更明显;实证检验还进一步验证了不同产权性质银行资本缓冲的行为存在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应该进一步使利率市场化逐步进入提高资本缓冲水平区间,以期促使逆周期资本监管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协调;另外,针对不同产权性质的银行需要实施差别化的监管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培训学院课题组  
今年年初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及"两会"都将利率市场化作为热议的话题。利率市场化在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发生根本变革的同时,也会带来银行利率风险凸显、信用风险加剧等诸多问题。因此,研究探寻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思路对于银行业务经营转型、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机制完善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伦强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中,作为金融市场核心主体的商业银行经营行为逐渐异化,扭曲了金融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对实质经济构成严重危害;必须根据制度变革的原理,从若干方面规制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确保利率市场化正确的目标得到实现。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光伟  孙杰芳  
我国在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给予银行资金定价权的同时,也冲击了银行的经营活动,银行面临利率水平升高和利率波动所带来的独特风险。在对利率风险合理度量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管理实践,我国应在机构建设、风险管理技术、产品定价、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方面不断完善,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成颂  张树含  倪清  
本文基于2008-2017年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运用FLGS回归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对上市商业银行利润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且利率市场化通过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而对银行利润效率产生影响,即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职能在利率市场化影响银行利润效率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机制作用。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通过流动性创造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影响的中介效应显著,对城市商业利润效率影响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映华  朱利  
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和金融机构自身存在的缺陷导致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存贷期限错配的现象,错配问题会降低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增加银行稳定经营的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利率波动程度加大、波动频率增加,又加上商业银行长期存在的存贷期限错配问题,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以利率市场化为背景,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期限错配程度和发展趋势,并运用久期模型验证存贷期限错配将加剧银行的利率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