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33)
2023(18152)
2022(15088)
2021(14124)
2020(11739)
2019(26878)
2018(26588)
2017(51940)
2016(27718)
2015(31224)
2014(30872)
2013(30002)
2012(27154)
2011(24255)
2010(24598)
2009(22932)
2008(22487)
2007(19834)
2006(17499)
2005(15659)
作者
(76024)
(63167)
(63105)
(60179)
(40814)
(30217)
(28766)
(24380)
(24267)
(22947)
(21532)
(21398)
(20069)
(19959)
(19770)
(19764)
(18741)
(18465)
(18442)
(18411)
(15670)
(15541)
(15279)
(14661)
(14364)
(14244)
(13997)
(13861)
(12644)
(12270)
学科
(117530)
经济(117413)
管理(83792)
(80013)
(67552)
企业(67552)
方法(56429)
数学(49420)
数学方法(48596)
(32406)
(31309)
中国(30867)
业经(25838)
(22511)
(22290)
贸易(22275)
(21631)
(21034)
理论(21003)
财务(20951)
财务管理(20902)
(20754)
地方(20395)
农业(20239)
企业财务(19851)
(19034)
银行(19017)
(18469)
金融(18466)
(18103)
机构
学院(390287)
大学(389165)
(163114)
经济(159779)
管理(154003)
理学(132540)
理学院(131275)
管理学(128651)
管理学院(127960)
研究(124055)
中国(98318)
(80768)
(79309)
科学(71265)
财经(62714)
(59963)
中心(58818)
(58487)
(57023)
(55536)
研究所(53648)
业大(52455)
经济学(50984)
北京(50599)
(49567)
师范(49112)
财经大学(46719)
(46552)
经济学院(45928)
(45302)
基金
项目(256372)
科学(204401)
研究(190558)
基金(188301)
(161749)
国家(160438)
科学基金(140488)
社会(122189)
社会科(116019)
社会科学(115994)
(99067)
基金项目(97451)
教育(90284)
自然(90183)
自然科(88239)
自然科学(88222)
自然科学基金(86614)
(83188)
资助(79071)
编号(78248)
成果(64004)
(57559)
重点(57407)
(54028)
课题(53851)
(53307)
国家社会(50722)
教育部(50676)
创新(49714)
大学(49382)
期刊
(177189)
经济(177189)
研究(116594)
中国(73817)
(63281)
管理(59246)
学报(53189)
科学(51215)
(50115)
教育(44172)
大学(42738)
(41996)
金融(41996)
学学(39951)
技术(36891)
农业(33798)
财经(31565)
经济研究(29898)
业经(29153)
(27072)
问题(22804)
统计(21766)
(20395)
(19713)
技术经济(19330)
理论(18673)
商业(18225)
(18084)
图书(17991)
决策(17762)
共检索到582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雍  刘生福  
利率市场化改变了货币需求和利率传导的现实环境,对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具有深刻影响。本文构建了包含家庭、厂商和货币当局在内的一般均衡模型,比较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中总需求、总供给以及货币需求三类冲击对于货币当局目标函数取值的影响,揭示了中央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倾向于选择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内在机理。进一步,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基于我国1996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3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局限性将日益突出,价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雍  刘生福  
利率市场化改变了货币需求和利率传导的现实环境,对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具有深刻影响。本文构建了包含家庭、厂商和货币当局在内的一般均衡模型,比较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中总需求、总供给以及货币需求三类冲击对于货币当局目标函数取值的影响,揭示了中央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倾向于选择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内在机理。进一步,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基于我国1996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3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结果显示: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局限性将日益突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优越性则会逐渐显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荣丽  徐龙滨  章上峰  
在包含价格黏性和金融加速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从非政策冲击、政策冲击在不同货币政策下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以及社会福利损失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存款利率市场化过程中:(1)在熨平经济波动方面,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更有优势;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更有优势。(2)面临消费偏好、投资、技术冲击时,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下,经济发展更加稳健;面临政策冲击时,产出、通胀对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更敏感,即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率相对更高。(3)在福利损失方面,当存款利率水平低于6%—7%之间的某个具体值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福利损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志鹏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偏重于数量型调控模式,而非价格型调控模式。但现行调控模式的局限性已逐步显现。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为框架深入分析货币当局对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最优选择问题,并考虑理性预期下货币当局对中间目标的进一步修正和优化,推导出货币政策最优调控模式选择的解析条件,证明当货币需求函数波动性超过利率调控波动性、总需求波动性和总供给波动性一定程度时,价格型调控模式将优于数量型模式。基于近十年的宏观数据,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货币需求函数已随着金融创新、直接融资的发展而变得不稳定,数量型调控模式效果已难以保证,中国的货币政策过渡到价格型调控模式的条件目前已经成熟。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娟丽  徐晓伟  
考虑微观主体的行为决策和货币政策的社会福利效应,采用能系统涵盖产出、消费、劳动以及社会福利效应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以中国1998至2012年季度数据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中国完成利率市场化后,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利率的选择问题。结果表明:央行分别采用Shibor007、R007和IBO007三种目标利率进行调控时,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路径基本一致;就经济敏感性而言,R007要优于其余两者;就福利损失而言,采用R007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利率时,货币政策使得产出、消费和劳动的波动率最小,造成的福利损失最小。综合来看,R007是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利率的较好选择,我国应完善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章上峰  徐龙滨  李荣丽  
本文假定资本完全流动,通过构建、校准和模拟开放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研究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外货币政策冲击有助于降低通胀,且利率市场化能更好地控制通胀,且随着利率上升,产出对国内外货币政策冲击的初始反应均减弱;随着利率市场化,技术冲击有助于降低通胀和促进经济增长;我国产出波动、通胀波动主要依赖于国内冲击因素,随着利率市场化,对产出波动,技术冲击的解释力度逐渐增大,对通胀波动,货币政策冲击的解释力度逐渐增大;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全社会总福利水平提高,且存在一个最优的利率水平(7%左右),使得全社会总福利损失达最小。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徐宁  丁一兵  张男  
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启用修订后的贷款基础利率(LPR),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入收官阶段。这使得有关利率市场化能否保障货币政策有效性并从根本上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探讨再度成为焦点。鉴于此,文章构建了DSGE模型和TVP-VAR模型,详细对比了不同市场化程度下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和传导效率,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产出、通胀与企业价值对利率调控的反应愈加敏感,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优化利率的宏微观传导效率;第二,模拟分析显示,完全市场化将会大幅降低利率政策的宏观传导效率,同时还可能诱发逆向选择并导致微观传导渠道失灵,因此货币当局仍应对利率完全市场化持必要谨慎;最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LPR的推出进一步提高了利率传导效率,这说明在完全市场化的初级阶段,采取LPR等过渡元素逐渐加强市场定价主导地位不失为双轨合一过程中的有益尝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蔡彤娟  张晓延  杨崇兵  
本文从利率作用机制的效率这一角度出发,利用1996Q1—2013Q3的数据,以2003Q1为节点,运用四变量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别考察全样本和两个子样本期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贡献率和具体效应。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现阶段虽然有一定优势,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工具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逐渐降低和国内信贷调节有效性的降低,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条件在不断成熟。建议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该向利率转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文涛  
本文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现实,构建了包含金融加速器、工资调整粘性以及消费惯性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非政策冲击下宏观经济波动幅度以及中央银行损失函数等三个方面对比了不同货币工具的调控绩效,研究显示,价格型工具的调控绩效优于数量型工具,而稳健性分析也对此提供了进一步证明。因此,中央银行应积极地运用利率工具以更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和实际产出波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前进   武磊  
本文构建开放经济下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显示在外部冲击下,利率、汇率和最终目标高度相关。以理论模型为基础对最优货币政策进行探究,发现其政策权重受消费者、生产者和中央银行的行为等模型参数的影响。进一步构建货币状况指数(MCI),其权重不仅取决于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利率平价参数等的变化,还依赖于最优货币政策参数的变化。根据1992—2022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最优货币政策参数为1.182 3,意味着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是逆周期操作的,且赋予经济增长以更大的权重;估计出MCI的权重为0.786 7,意味着实际利率上升1%相当于实际汇率下降0.79%,实际利率变动的影响弱于实际汇率。最后本文研究表明货币状况指数可以作为宏观经济目标变动的先行指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柏峻  黄宇元  
随着近年来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利率在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使用1996年至2013年的月度数据,采用LSTVAR模型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效果和差异以及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增长状态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非对称性。在经济增速较高的状态下,货币供应量调控的短期效果较为明显,而利率调控则具有长期的调控效果;对于产出和通货膨胀而言,相同的货币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增速状态下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相比在经济高增速状态下,利率冲击的通货膨胀效应在经济增速放缓状态下的效应相对较弱,而货币供应量的负向冲击能够在更短...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超  王彬  
本文基于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中广泛应用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DynamicStochasticGeneralEquilibrium,DSGE),分析和探讨了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对天津国民经济的影响效应,同时估计了一系列天津经济运行的特征参数,这对于理解天津经济发展、宏观调控政策在天津的区域效应意义重大。分析表明,从货币政策工具对天津市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看,在我国执行以信贷规模总量为代表的数量型工具优于以官方存贷款利率为代表的价格型工具。事实上,当前天津经济处于较快发展时期,经济结构转型、资产价格波动和一段时期内通货膨胀预期的不断增强,货币政策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鄢莉莉  
本文运用新凯恩斯框架下的DSGE模型研究金融中介效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利率规则还是数量规则,金融中介效率的提高都会弱化货币政策对产出、消费和通货膨胀的影响;(2)在利率规则下,金融中介效率提高还会平滑劳动的波动,并最终减少社会福利损失,而在数量规则下,金融中介效率提高会放大货币政策冲击造成的劳动的波动,并最终放大社会福利损失。因此,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当由货币供应量向利率转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先玲  徐鹤龙  
本文通过Shibor市场利率数据,对一般均衡模型的两个典型代表模型——VaSicek模型和cir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VaSicek模型比cir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Shibor品种利率期限结构,两个模型对于隔夜拆借利率和七天拆借利率的均值预测效果都比较好,四个品种的利率均具有均值回复特性,并且回复速度呈现先上升后衰减的特征,这对于中国全面利率市场化下的Shibor基准利率的构建和衍生品定价避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耀彬  刘莹  胡观敏  
根据中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在城市经济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将资源环境要素纳入生产函数,从理论上首次推导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化水平的一般均衡模型。利用江西省1989-2008年的时间序列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考虑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江西省农村人口向城市部门转移达到稳定状态下的均衡城市化水平为79.23%。在分析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就江西省城市化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