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54)
2023(15117)
2022(12762)
2021(11937)
2020(9957)
2019(22791)
2018(23029)
2017(45345)
2016(24705)
2015(27523)
2014(27496)
2013(27084)
2012(24611)
2011(22289)
2010(22321)
2009(20869)
2008(20323)
2007(18023)
2006(15972)
2005(14354)
作者
(70515)
(57859)
(57858)
(54927)
(36883)
(27610)
(26345)
(22640)
(22069)
(20774)
(19731)
(19304)
(18317)
(18292)
(17805)
(17749)
(17289)
(17227)
(16701)
(16588)
(14477)
(14299)
(13980)
(13190)
(13160)
(12917)
(12907)
(12891)
(11732)
(11291)
学科
(98323)
经济(98210)
管理(69547)
(65798)
(53910)
企业(53910)
方法(44447)
数学(38616)
数学方法(38241)
中国(29012)
(27396)
(24124)
业经(22338)
(20187)
(19975)
(19821)
贸易(19809)
(19209)
地方(18430)
农业(17471)
(17174)
银行(17133)
理论(16739)
(16404)
(16137)
金融(16135)
(15089)
(14966)
财务(14892)
财务管理(14865)
机构
大学(351036)
学院(349739)
(140842)
经济(137704)
管理(137038)
理学(117954)
理学院(116679)
研究(116249)
管理学(114647)
管理学院(114036)
中国(89484)
(74986)
科学(70053)
(66882)
(58337)
财经(53701)
(52786)
研究所(52682)
中心(52016)
(50372)
业大(49654)
(48680)
北京(47802)
(46162)
师范(45774)
经济学(42431)
(41942)
(41611)
农业(41299)
财经大学(39997)
基金
项目(230689)
科学(180943)
研究(171461)
基金(166721)
(144033)
国家(142815)
科学基金(122529)
社会(107179)
社会科(101408)
社会科学(101381)
(89048)
基金项目(88375)
自然(78902)
教育(78889)
自然科(77028)
自然科学(77008)
自然科学基金(75623)
(74982)
编号(71616)
资助(69015)
成果(58586)
重点(51212)
(51033)
课题(48792)
(48771)
(47521)
项目编号(44340)
创新(44249)
教育部(44055)
科研(43736)
期刊
(157786)
经济(157786)
研究(108027)
中国(63400)
学报(52452)
管理(51027)
(49010)
科学(48792)
(48529)
大学(39864)
教育(39159)
学学(37375)
(36669)
金融(36669)
农业(33419)
技术(29356)
业经(26836)
财经(26397)
经济研究(25984)
(22492)
问题(21207)
理论(18598)
图书(18404)
(17537)
商业(17081)
实践(16930)
(16930)
技术经济(16544)
(16497)
现代(16435)
共检索到517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史焕平  韩冰  
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两大中介指标,两者之间一般呈现负相关关系。利率市场化前我国利率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指向不够明确,利率市场化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恢复正常?本文以利率市场化为背景,从非线性的新视角出发,选取2015~2018年Shibor市场的月度数据对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检验,并构建TVECM模型进行估计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其与短期Shibor之间存在非线性调节效应。最后,本文提出了改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振华  李琳曈  
利率传导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本文选取1996-2020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利率传导渠道有效性不断增强,宏观经济对市场利率的调节愈发敏感;2016-2020年,相比于M2,市场利率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解释能力更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渐进地由“数量型”逐步转为“价格型”。最后,本文认为,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存款利率自律机制,积极推动LPR形成和传导机制的相关改革,货币政策实施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从而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振华  李琳曈  
利率传导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本文选取1996-2020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利率传导渠道有效性不断增强,宏观经济对市场利率的调节愈发敏感;2016-2020年,相比于M2,市场利率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解释能力更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渐进地由“数量型”逐步转为“价格型”。最后,本文认为,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存款利率自律机制,积极推动LPR形成和传导机制的相关改革,货币政策实施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从而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振华  李琳曈  
利率传导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本文选取1996-2020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利率传导渠道有效性不断增强,宏观经济对市场利率的调节愈发敏感;2016-2020年,相比于M2,市场利率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解释能力更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渐进地由"数量型"逐步转为"价格型"。最后,本文认为,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存款利率自律机制,积极推动LPR形成和传导机制的相关改革,货币政策实施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从而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柏峻  黄宇元  
随着近年来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利率在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使用1996年至2013年的月度数据,采用LSTVAR模型分析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效果和差异以及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非对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增长状态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非对称性。在经济增速较高的状态下,货币供应量调控的短期效果较为明显,而利率调控则具有长期的调控效果;对于产出和通货膨胀而言,相同的货币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增速状态下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相比在经济高增速状态下,利率冲击的通货膨胀效应在经济增速放缓状态下的效应相对较弱,而货币供应量的负向冲击能够在更短...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蔡彤娟  张晓延  杨崇兵  
本文从利率作用机制的效率这一角度出发,利用1996Q1—2013Q3的数据,以2003Q1为节点,运用四变量S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别考察全样本和两个子样本期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贡献率和具体效应。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现阶段虽然有一定优势,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工具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逐渐降低和国内信贷调节有效性的降低,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条件在不断成熟。建议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该向利率转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培亮  
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具有强烈行政指导色彩的贷款规模控制和存贷款利率控制效用的缺失,对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次数也会随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而减少。本文认为,利率市场化之后,在数量型工具方面,央行会越来越重视定向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贷款工具的创新;在价格型工具方面,央行会越来越重视再贷款利率和央票发行利率等政策性利率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工具现状的梳理与其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库的建立方案,并提出以价格型工具为主、数量型工具为辅的转型方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惺惟  谷牧青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基础货币因不再适合充当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角色,而应逐渐被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所取代。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市场性、基础性、传导性、稳定性和可控性角度验证了Shibor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可行性,并论证了"利率走廊"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调控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Shibor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华民  任玎  吴非  任晓怡  
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主板市场上市企业为分析载体,研究货币政策对企业去杠杆的结构性影响。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驱动企业对整体杠杆、金融杠杆和长期杠杆实行去杠杆化。利率市场化对于企业的结构性去杠杆效果有着明显的异质性,从宏观影响机制来看,利率市场化能够优化货币供给、提升银行业部门发展水平;从微观影响机制来看,利率市场化能够改善企业内部现金流、提升风险稳定性,从而有效地驱动了企业的去杠杆行为。研究结论有助于优化货币政策导向,推动企业有效结构性去杠杆进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贾德奎  
我国目前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完全参照美国的模式进行。由于还不具备一些基本条件 ,要取得实质性突破尚需时日 ,强行推进 ,则代价不菲。问题还在于 ,既便是美联储 ,也认为现有的通过公开市场调控利率的机制无法应对电子货币的冲击 ,难以持续。完全有可能 ,当我们已经具备利率市场化的条件时 ,却发现参照模式已经失效 ,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另谋他途。文章研究发现 ,近年来已经引起各国央行广泛关注的无货币供应量变动调控利率的方式非常适合我国国情 ,文章大胆分析指出 ,如果我国以此模式去进行利率改革 ,将变现有的劣势为优势 ,大大缩短利率市场化的时间 ,以最小代价取得实质突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前荣  
2015年,我国取消存贷款利率管制。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我国利率定价和利率管理并未实现市场化.央行的利率调控机制尚未建立。当前的利率市场化只是形式上的市场化,应在货币政策转型的过程中,完善利率调控体系,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框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易秋霖  
利率市场化对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利有弊,但总体上利大于弊。它将确立新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改善利率结构,抑制“金融灰市”,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与金融创新,削弱商业银行“惜贷”行为,增加非国有企业融资机会,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利率市场化将降低货币流通速度,增加货币政策时滞,改变企业投资行为,影响公众的预期,从而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带来负面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晓光  余博文  郑尊信  
本文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1997-2013年我国货币供给与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0变动与沪指波动在短期(1-2年)存在局部相互影响,中长期较弱;M1变动与沪指波动在短中期(1-4年)相互影响,中期较短期显著增强,长期相关性较弱;M2变动与沪指波动在短期(1-2年)相互影响,自2003年后,两者在中长期之间的相互影响逐渐增强;M1在M2中占比与沪指波动在短中期(1-4年)相互影响非常显著,但是在长期相关性较弱。调控股票市场应参考M1在M2占比,货币政策调整不能忽视股票市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丽  
本文通过不同角度比较发现,利率市场化以后,随着市场利率变得涨跌不定,为了合理避险,国外居民更加倾向于寻求更为合理的资产组合,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将趋于多元化,而从我国利率市场化前后来看,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单一化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居民储蓄存款比重不降反升。本文通过进一步分析制约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多元化的障碍,提出了如何回避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利率风险、促进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多元化的相关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雅丽  
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转型。本文在梳理货币政策理论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实践的基础上,指出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中央银行的首要功能是测算宏观经济的均衡利率,并据此确定政策目标利率,给市场利率提供一个名义锚;当前我国利率操作目标仍应在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进行选择,中期利率指引只能作为补充;"利率走廊"作为一种利率操作模式当前在我国可行性较高,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利率操作最终应以公开市场为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各项操作均需要更加透明,以引导公众预期、提升政策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