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8)
2023(9081)
2022(6929)
2021(6430)
2020(4804)
2019(11079)
2018(10975)
2017(21395)
2016(11760)
2015(13154)
2014(13372)
2013(12636)
2012(11529)
2011(10437)
2010(10883)
2009(10197)
2008(10267)
2007(9507)
2006(8755)
2005(8345)
作者
(32638)
(27034)
(26901)
(25940)
(17761)
(12731)
(12302)
(10523)
(10337)
(10100)
(9148)
(9022)
(8758)
(8731)
(8680)
(8601)
(8034)
(7958)
(7929)
(7776)
(6918)
(6635)
(6496)
(6362)
(6225)
(6157)
(6042)
(6002)
(5546)
(5321)
学科
(48486)
经济(48426)
管理(34002)
(32310)
(26179)
企业(26179)
方法(16916)
中国(16344)
(16074)
数学(13785)
数学方法(13583)
业经(12626)
(12348)
(10926)
理论(10600)
(10584)
农业(10060)
(9523)
银行(9518)
地方(9498)
(9406)
金融(9406)
(9334)
贸易(9324)
(9235)
(9184)
(9023)
(7628)
(7366)
及其(7152)
机构
学院(168421)
大学(167035)
(73102)
经济(71414)
管理(63232)
研究(57991)
理学(52932)
理学院(52417)
管理学(51586)
管理学院(51258)
中国(47162)
(37342)
(35320)
科学(31071)
财经(28324)
(28207)
(27771)
中心(26909)
(25692)
研究所(24776)
(23682)
经济学(23090)
(22841)
北京(22764)
师范(22655)
(22043)
(20945)
财经大学(20880)
经济学院(20523)
业大(19835)
基金
项目(101340)
科学(80565)
研究(80455)
基金(72622)
(61343)
国家(60773)
科学基金(52876)
社会(50782)
社会科(48028)
社会科学(48018)
(39056)
教育(38368)
基金项目(36359)
编号(34515)
(32476)
自然(31625)
自然科(30907)
自然科学(30899)
自然科学基金(30385)
资助(30008)
成果(29755)
课题(24689)
(22927)
重点(22913)
(22268)
(21384)
(21022)
国家社会(20878)
(20829)
项目编号(20671)
期刊
(89150)
经济(89150)
研究(57962)
中国(37642)
(28595)
管理(26324)
教育(25273)
(23583)
金融(23583)
(23100)
科学(20293)
学报(19921)
大学(16393)
技术(16277)
农业(15289)
财经(15084)
学学(15041)
业经(14426)
经济研究(14382)
(13081)
问题(11614)
(10131)
国际(9147)
理论(8673)
职业(8477)
现代(8468)
图书(8300)
世界(8177)
(7914)
技术经济(7850)
共检索到273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向松祚  
从实践上看,利率市场化的难点不在于中央银行放开货币市场利率管制,而在于真实经济体系是否充分自由竞争率是经济体系最重要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或市场化利率,历来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重要话题。分开来说,问题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利率是一种什么价格?利率的本质是什么?利率算是哪一类成本?其二,怎样的利率机制或定价机制才能形成所谓的市场化利率?利率市场化到底是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素芳  姚枝仲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为许多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提供了理论依据。1973年麦金农(1993,中译本)指出,发展中国家存在低的实际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甬军  
本文讨论了中国城市化发展实践的若干理论问题,认为必须认识城市化的一般内容,学习和借鉴世界城市化的经验和已有研究成果,克服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应急"特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来解决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目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威  
本文首先引入市场化条件下利函数的两种构造法 ,即纯因素构造法和宏观经济均衡构造法 ,并着重运用宏观经济均衡构造法分别考察利率市场化与非市场化条件下 ,利率对其他经济变量行为的影响 ,从而演绎在一定条件下 ,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其他经济变量恢复均衡。其次探讨了调整利率结构的理论依据 ,并指出利率市场化之后宏观金融风险防范的核心是优化利率结构。最后重点讨论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所应坚持的政策取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磊  
本文讨论了链接模型、有机混沌模型、回路模型、交流模型、实验知识模型、蛙跳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等非线性模型。非线性的发展模式则是创新政策的潮流和趋势,这些理论认识和政策实践也必将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对策有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庆育  
构建主体功能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科学发展观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结合资源禀赋和空间开发状况,重庆市主体功能区主要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三类区域。其发展主要遵循增强科学发展意识、促进区县主体功能定位落实、促进产业特色发展、有效控制区县盲目扩张和无序开发的思路展开。在重庆市主体功能区的发展过程中,分类政策和绩效考核是核心和关键,完善规划体系可强化执行力是重要保障。同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衔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杜晓山  孙若梅  
本文对中国小额信贷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发挥小额信贷的反贫困功能和金融服务功能 ;加强规范和监管 ;逐步实行灵活的利率政策 ;实现从补贴性小额信贷到持续性小额信贷的转变。并分析了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前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琨  
本文回顾了我国财政改革、财政政策演进历程,揭示了财政政策演进规律,探讨了财政政策宏观调控实践经验。研究发现:首先,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财政政策从概念认识、实践启动、到运用技术日臻成熟,走出了一条缓解经济危机实现经济稳定、调节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化解民生难题促进社会和谐的独特之路。在这一过程中,财政政策更加注重供给管理。其次,在当前体制转轨背景下,我国财政政策突显出公共性和体制转型双重特征。最后,面对未来,我们需要在财政政策如何更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财政政策目标如何更聚焦于未来发展战略,如何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钱海啸  郭晓军  
关于利率即利息率的探讨.已有很长的历史。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对此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利息率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利息与生息资本在数量上比例关系.另一种由利息与总利润的比例关系所表明的利润率,用公式表示:利息率=利润率×(利息/总利润)。他认为,由于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利润本身就成了利息的最高界限。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存在一个自然利息率.市场利息率围绕“自然利息率”波动。马克思却认为不存在“自然利息率”.只有一个平均利息率.且平均利息率有下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佘传奇  祝清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市场国际化。中国加入WTO后,金融领域逐步全面地对外开放,金融业将融入到全球金融服务的竞争中。对于中国金融业而言,如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弄清楚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晓亚  赵自然  陈华  
利率走廊,是我国未来货币政策工具转型的可行制度安排。借鉴成熟市场国家经验,从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式出发,探讨与利率走廊相对应的政策利率对信贷渠道及实体经济的传导,能够为未来相关配套机制的搭建提供参考与建议。研究发现,现阶段市场利率尚不具备作为银行信贷定价基准的实施要件;同时,相对较长的重定价期限使贷款对基准利率调整的响应相对迟缓。商业银行可考虑与利率走廊配套的政策利率保持紧密联动的基准利率作为阶段性选择,未来在利率走廊对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平抑效力充分释放后,市场利率基准可成为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日渐紧密的商业银行部分人民币贷款产品的合理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易风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政策,对我们考察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借鉴意义,其中关于市场经济需求不足的理论和政策,对我们考察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需求不足问题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鹏  
研究目的:探讨美国经典准征收案例对中国的借鉴价值。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中美两国规划管制等基本制度存在较大差异,但政府在行使警察权和保护财产权、给予被管制人互惠利益、审查目的和效果关联等方面值得中国借鉴。研究结论:中国具有准征收问题,对准征收的判定或财产权的保护适用征收保护条款,即公共利益、正当程序和公正补偿。中国需要对土地的初始权利进行明确定义,但这需要有关制度的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