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17)
2023(4940)
2022(3368)
2021(2972)
2020(2253)
2019(5034)
2018(5099)
2017(10182)
2016(5585)
2015(6426)
2014(6732)
2013(6396)
2012(5652)
2011(4983)
2010(5071)
2009(4788)
2008(4819)
2007(4650)
2006(4320)
2005(4233)
作者
(16828)
(13953)
(13854)
(13332)
(8981)
(6623)
(6336)
(5482)
(5229)
(5038)
(4787)
(4712)
(4554)
(4516)
(4386)
(4346)
(4117)
(4055)
(4041)
(3909)
(3534)
(3435)
(3289)
(3236)
(3183)
(3133)
(3109)
(3063)
(2884)
(2713)
学科
(27325)
经济(27210)
(14891)
管理(14691)
(10957)
企业(10957)
中国(9937)
(9344)
方法(9119)
数学(7992)
数学方法(7954)
业经(6918)
(5827)
农业(5433)
(5339)
金融(5339)
(5139)
地方(5016)
(4984)
贸易(4979)
(4940)
(4915)
银行(4907)
(4804)
(4727)
发展(4300)
(4294)
(4283)
产业(4148)
(4148)
机构
大学(84092)
学院(83768)
(37504)
经济(36725)
研究(30661)
管理(30519)
理学(25410)
理学院(25154)
中国(25006)
管理学(24674)
管理学院(24532)
(18324)
(18056)
科学(16628)
(15515)
财经(14331)
(14122)
中心(14047)
研究所(13652)
(13283)
(13059)
经济学(12367)
北京(11634)
经济学院(11071)
业大(11029)
农业(10920)
(10912)
师范(10809)
(10807)
财经大学(10704)
基金
项目(51598)
科学(40986)
研究(38731)
基金(38014)
(32945)
国家(32690)
科学基金(28047)
社会(25824)
社会科(24357)
社会科学(24348)
基金项目(19426)
(19287)
教育(17422)
自然(16902)
自然科(16544)
自然科学(16539)
自然科学基金(16269)
(16114)
编号(15683)
资助(15304)
成果(13217)
重点(11704)
(11475)
(11465)
国家社会(11139)
课题(11070)
(10157)
(10086)
教育部(10004)
(9922)
期刊
(45902)
经济(45902)
研究(28421)
中国(19311)
(14460)
(14020)
(12897)
金融(12897)
管理(12626)
学报(12279)
科学(11724)
大学(9612)
农业(9481)
学学(9017)
教育(8850)
财经(8035)
业经(7669)
经济研究(7537)
(6955)
技术(6802)
问题(6471)
(5708)
国际(5476)
(5042)
理论(4669)
世界(4655)
现代(4379)
商业(4291)
实践(4040)
(4040)
共检索到137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洪乃忠  
在推进利率改革的过程中,有些同志提出了实行“利率市场化”的设想,这对于深化利率改革无疑是有益的参考。但是,通过深入的分析,不能不看到,在现阶段利率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增学  
我国加入WTO后,利率市场化问题显得更为迫切,虽然目前推进利率市场化已经有了一定进展,但又不能急于求进,必须正视中国利率市场化中面临的环境障碍,坚持间接调控的利率制度,明确适合中国国情的进程安排,在全面推进方式下进行次序选择,并以加强法律建设作为制度保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孙华妤  
利率市场化的实现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借贷市场资金的供求均衡决定利率总水平;二是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具体融资项目的当事人根据项目的特点,通过协商或讨价还价,自主决定融资项目的利率。目前,我国整个利率体系的基准利率确定困难、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不足以及利率市场化之后可能出现的存贷利差缩小是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主要障碍。本文认为:我们应根据现有市场条件构建基准利率指标,为各具特点的融资项目提供合理的定价基础;商业银行应在市场建设的同时积极实践,以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商业银行之间应避免过度竞争,以保持合理利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德勇  
在缺乏竞争的金融体系下 ,借贷价格偏离均衡价格 ,消费者剩余减少 ,资源配置扭曲 ,金融运行效率降低。在我国 ,资金供应者依然主要由居于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及其变种组成和资金需求者依然主要由国有企业及其变种组成的情况下 ,利率市场化会使得资金价格扭曲和变形 ,理论上推演的利率市场化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实现。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时间表只能视微观经济主体市场化的进程而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志成  
要素市场化配置要求在要素配置手段、方式和结果上,强化市场化导向,其结果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收入分配。当前,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主要障碍,既有市场垄断行为多发、资源环境要素外部性难以内部化导致的内生性扭曲,也有要素市场双轨运行、区域性和行业性市场壁垒、政策直接干预等政策性扭曲。要素市场扭曲造成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低下,制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并诱发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必须优化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维护要素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加快推进重点要素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并加快推进要素市场相关配套改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会妙  苗巧刚  
麦金农和肖提出的利率自由化对经济促进的传导机制存在着三个隐含的前提 ,即储蓄对实际存款利率富有弹性、储蓄能够畅通地转化为投资以及利率市场化能够改善投资质量 ,这三个前提存在与否直接关系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本文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从居民、银行、企业三个角度对上述三个前提进行了检验 ,得出金融堵塞和资金逆配置现象是阻碍我国利率市场化传导机制的制约因素。并在麦金农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 ,对我国在金融堵塞与资金逆配置条件下利率市场化的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荣晨  
我国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一是"三权分置"推动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二是"招拍挂"促进了城市土地出让市场价格形成,三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打破了一级市场垄断。与此同时,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仍存障碍,一是农地征收与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存在价格差异,二是工业用地占比较高与利用效率偏低存在冲突,三是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存在集体和国有权属矛盾。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一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统筹协调土地征收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求同存异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分类治理小产权房;二要深化工业用地的市场化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改进工业用地监管体系,健全工业与住宅用地比价合理价格体系,健全工业用地市场准入制度和评价体系;三要完善土地市场化的政府调节,制定科学合理的供地计划,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规范,加强政策监管和查处力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永忠  
文章认为 ,由于体制性、市场性和观念性等多方面障碍的存在 ,致使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营运市场化受到严重阻碍 ,从而影响了资本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些障碍 ,一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二是引进市场机制 ,减少行政干预 ,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相结合的多层次的产权市场体系 ;三是确立产权市场的法律地位 ,加强监督管理 ,防范交易风险 ;四是新的上市公司应实行普通股全额上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聂影  
林权制度改革实际上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在集体林区的延伸。促进林地集中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家庭承包制的进一步制度创新。本文分析了森林资源产权的涵义、性质,森林资源产权交易的障碍,并提出了与市场化流转相适应的森林资源产权交易路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全山  
推进我国学术期刊市场化发展,是当前的一项迫切选择。如何把握和设计学术期刊市场化改革方向,是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应认真分析国内外学术期刊发展现状和阻碍我国学术期刊市场化发展的因素,并对学术期刊市场发展策略进行具体设计和宏观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威漩  
从制度的视角界定市场化的本质,即市场化特别是我国的市场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正式制度的变迁过程;研究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关系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市场化过程中来自非正式制度方面的主要障碍因素;对如何克服我国市场化进程中的非正式制度障碍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洪亚敏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保护耕地与建设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匮乏已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然而稍加审视就会发现,国有建设用地利用中土地闲置粗放、低效利用等现象仍然严重,且多为市场机制尚未发生作用、作用不充分或者政府实施过度干预的地类,诸如:政府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