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69)
2023(9999)
2022(7944)
2021(7233)
2020(5678)
2019(12747)
2018(12607)
2017(24870)
2016(13425)
2015(14882)
2014(14672)
2013(13993)
2012(12384)
2011(11343)
2010(11474)
2009(10841)
2008(10526)
2007(9584)
2006(8702)
2005(8105)
作者
(36247)
(29959)
(29919)
(28523)
(19339)
(14048)
(13581)
(11511)
(11294)
(10853)
(10015)
(9886)
(9508)
(9505)
(9439)
(9344)
(8946)
(8856)
(8727)
(8675)
(7484)
(7316)
(7295)
(6961)
(6935)
(6752)
(6661)
(6640)
(6022)
(5762)
学科
(53124)
经济(53074)
管理(38464)
(36483)
(28990)
企业(28990)
方法(19531)
(18222)
数学(17151)
中国(17139)
数学方法(16932)
(13669)
业经(13415)
(12609)
贸易(12600)
(12265)
(11767)
农业(11150)
(10732)
地方(10441)
(10292)
银行(10285)
(10014)
金融(10013)
(9912)
理论(8611)
(8317)
(8108)
财务(8075)
财务管理(8063)
机构
学院(186287)
大学(181643)
(80932)
经济(79216)
管理(70204)
研究(62807)
理学(59035)
理学院(58506)
管理学(57526)
管理学院(57185)
中国(51514)
(40184)
(37209)
科学(34217)
财经(30911)
(30804)
中心(29490)
(29316)
(28007)
(27213)
研究所(27145)
经济学(25269)
(23709)
北京(23564)
师范(23512)
(23395)
业大(23006)
财经大学(22758)
经济学院(22664)
(22535)
基金
项目(115436)
科学(91868)
研究(89481)
基金(83548)
(70937)
国家(70337)
科学基金(61121)
社会(57234)
社会科(54314)
社会科学(54303)
(44926)
基金项目(42349)
教育(41521)
编号(38323)
自然(37423)
(37325)
自然科(36608)
自然科学(36597)
自然科学基金(35944)
资助(34677)
成果(31723)
课题(26555)
重点(25869)
(25796)
(25609)
(24080)
(23603)
国家社会(23445)
项目编号(23203)
(22728)
期刊
(96298)
经济(96298)
研究(61186)
中国(37490)
(30546)
管理(27907)
(27569)
金融(27569)
(26888)
科学(22733)
学报(22649)
教育(21724)
大学(18046)
农业(17916)
业经(17415)
学学(16958)
经济研究(16597)
技术(16027)
财经(15746)
(13601)
问题(12322)
(11844)
国际(11010)
商业(9764)
理论(9587)
现代(9330)
世界(8930)
(8863)
实践(8492)
(8492)
共检索到294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雄  
信贷是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资产运用方式,也是货币创造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尤其是金融创新的深化和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新常态下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效果减弱,现行的货币政策模式将面临调整,而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还存在障碍。为此,未来我国应加快构建目标基准利率,完善利率调节机制;加强银行机构内部治理,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深化政府和国有企业改革,强化政府预算约束,完善市场风险定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邓雄  
自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以来,信贷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资产运用项目,也是货币创造的主要途径。但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尤其是金融创新的深化和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信贷传导渠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新常态下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效果降低,现行的货币政策模式将面临调整、改革,但现实的情况是利率传导还存在障碍,未来我国应加速构建目标基准利率,完善利率调节机制,加强银行机构内部治理,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深化政府和国有企业改革,强化政府预算约束,完善市场风险定价。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前荣  
2015年,我国取消存贷款利率管制。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我国利率定价和利率管理并未实现市场化.央行的利率调控机制尚未建立。当前的利率市场化只是形式上的市场化,应在货币政策转型的过程中,完善利率调控体系,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框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江云  
流动性过剩是我国货币市场当前面对的棘手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调节,目的是减轻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但是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本文通过分析产生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制约紧缩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因素,提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并使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完善的根本办法是实现人民币利率市场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胜民  陈蒨  
存款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对存款利率实施管制,将通过影响银行贷款决策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本文利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基于中国14家上市银行2002Q1—2018Q1的相关数据,检验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存在性,揭示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利率管制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研究表明:(1)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存在且具有非对称性,扩张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强于紧缩型货币政策;(2)利率管制程度越高,紧缩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越强,而扩张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越弱;(3)利率管制对信贷渠道传导效果的影响在银行之间存在差异,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大于大型银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振华  李琳曈  
利率传导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本文选取1996-2020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利率传导渠道有效性不断增强,宏观经济对市场利率的调节愈发敏感;2016-2020年,相比于M2,市场利率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解释能力更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渐进地由“数量型”逐步转为“价格型”。最后,本文认为,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存款利率自律机制,积极推动LPR形成和传导机制的相关改革,货币政策实施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从而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振华  李琳曈  
利率传导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本文选取1996-2020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利率传导渠道有效性不断增强,宏观经济对市场利率的调节愈发敏感;2016-2020年,相比于M2,市场利率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解释能力更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渐进地由“数量型”逐步转为“价格型”。最后,本文认为,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存款利率自律机制,积极推动LPR形成和传导机制的相关改革,货币政策实施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从而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振华  李琳曈  
利率传导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本文选取1996-2020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利率传导渠道有效性不断增强,宏观经济对市场利率的调节愈发敏感;2016-2020年,相比于M2,市场利率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解释能力更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渐进地由"数量型"逐步转为"价格型"。最后,本文认为,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存款利率自律机制,积极推动LPR形成和传导机制的相关改革,货币政策实施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从而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项后军  项伟康  陈昕鹏  
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可能会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金融稳定等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存在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且从利率市场化间接度量的维度来看,在考虑以直接效应来衡量的贷款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的实际风险承担水平上升;但是在考虑以价格约束效应来衡量的存款利率市场化之后,其效果并不明显。(2)从利率市场化直接度量的方法来看,直接引入虚拟变量的研究发现贷款利率市场化会使得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变得明显;进一步从利率市场化综合度量的维度,引入整体的利率市场化指数的方法则发现,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银行的实际风险承担水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姜再勇  钟正生  
本文考察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效应的体制转换特征。实证结果表明:1978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期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管制利率渠道发生了两次体制转换,转换之后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效应都降低了。1996年1月至2009年7月期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市场利率渠道发生了一次体制转换,转换之后同业拆借利率变动平抑产出和物价波动的效果都更强劲、更持续。这意味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意味着我国利率调控由直接方式逐渐转向主要依靠间接方式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宁  
本文通过DSGE模型,模拟了我国利率市场化完成初期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效应。结论显示:当利率稳态水平提高后,面对1单位货币冲击时,产出和利率的脉冲反应程度较之前更大,表明在利率市场化初步完成之后,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面对1单位技术冲击时,各变量的反应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在利率市场化初步完成之际,来自实体经济冲击的影响还没有通过利率传导机制充分得以体现,也正说明我国利率的传导机制尚不畅通,利率的真正市场化还需要继续推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宁  
本文通过DSGE模型,模拟了我国利率市场化完成初期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效应。结论显示:当利率稳态水平提高后,面对1单位货币冲击时,产出和利率的脉冲反应程度较之前更大,表明在利率市场化初步完成之后,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面对1单位技术冲击时,各变量的反应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在利率市场化初步完成之际,来自实体经济冲击的影响还没有通过利率传导机制充分得以体现,也正说明我国利率的传导机制尚不畅通,利率的真正市场化还需要继续推进。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徐宁  丁一兵  张男  
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启用修订后的贷款基础利率(LPR),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入收官阶段。这使得有关利率市场化能否保障货币政策有效性并从根本上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探讨再度成为焦点。鉴于此,文章构建了DSGE模型和TVP-VAR模型,详细对比了不同市场化程度下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和传导效率,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产出、通胀与企业价值对利率调控的反应愈加敏感,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优化利率的宏微观传导效率;第二,模拟分析显示,完全市场化将会大幅降低利率政策的宏观传导效率,同时还可能诱发逆向选择并导致微观传导渠道失灵,因此货币当局仍应对利率完全市场化持必要谨慎;最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LPR的推出进一步提高了利率传导效率,这说明在完全市场化的初级阶段,采取LPR等过渡元素逐渐加强市场定价主导地位不失为双轨合一过程中的有益尝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雍  刘生福  
文章探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对于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影响。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分析发现,利率市场化水平越高,货币需求的波动性越大,利率传导渠道的障碍越少,从而货币当局选择价格型调控方式的条件也就越成熟。采用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构建四变量S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考察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对于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对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数量型调控方式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价格型调控相对数量型调控具有时滞短与力度温和等优点;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价格型调控方式的优势将表现得更加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