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64)
2023(17931)
2022(14802)
2021(13727)
2020(11456)
2019(26397)
2018(25970)
2017(50128)
2016(26871)
2015(30321)
2014(30113)
2013(29514)
2012(26957)
2011(24139)
2010(24321)
2009(22925)
2008(22315)
2007(20235)
2006(17683)
2005(15537)
作者
(76396)
(64032)
(63779)
(60851)
(40725)
(30842)
(29137)
(24778)
(24448)
(22927)
(21802)
(21572)
(20107)
(20003)
(19932)
(19703)
(19332)
(18612)
(18481)
(18348)
(15595)
(15587)
(15522)
(14768)
(14449)
(14449)
(14176)
(14138)
(12900)
(12731)
学科
(115068)
经济(114933)
(77237)
管理(74124)
(59290)
企业(59290)
方法(52961)
数学(47191)
数学方法(46642)
(41911)
中国(31451)
(29870)
农业(27945)
业经(26880)
地方(24061)
(22138)
(20964)
(20767)
贸易(20756)
(20098)
(18147)
金融(18144)
(18043)
财务(17984)
财务管理(17936)
(17828)
银行(17790)
企业财务(17030)
(16951)
理论(16440)
机构
学院(380790)
大学(378352)
(157339)
经济(154074)
管理(148114)
理学(127452)
理学院(126110)
研究(124070)
管理学(123772)
管理学院(123069)
中国(97534)
(78495)
科学(74226)
(73182)
(67097)
(61099)
中心(60805)
(58687)
财经(58326)
业大(56121)
研究所(55108)
(53053)
农业(51423)
(49882)
师范(49383)
经济学(49125)
北京(48690)
(46537)
经济学院(44449)
(44353)
基金
项目(255972)
科学(202329)
研究(187743)
基金(186921)
(162240)
国家(160636)
科学基金(138814)
社会(120870)
社会科(114381)
社会科学(114351)
(100403)
基金项目(98480)
自然(88920)
教育(87568)
自然科(86913)
自然科学(86889)
自然科学基金(85312)
(83967)
编号(76862)
资助(76593)
成果(62009)
重点(57371)
(56895)
(55142)
(52966)
课题(52688)
国家社会(50255)
创新(49465)
科研(49386)
教育部(49334)
期刊
(175889)
经济(175889)
研究(109813)
中国(74929)
(65499)
学报(57972)
(57597)
科学(54255)
管理(52747)
大学(44880)
(42780)
金融(42780)
农业(42745)
学学(42493)
教育(38920)
技术(33347)
业经(31957)
财经(28976)
经济研究(27390)
(24807)
问题(23727)
(21122)
(19582)
统计(19544)
技术经济(18267)
理论(18127)
(17887)
(17729)
商业(17580)
图书(17375)
共检索到568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操基平  
利率市场化能够改善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提高商业银行贷款投放的积极性,从而促进金融经济发展,但是利率市场化也影响银行的信贷行为,加剧对贫困地区和乡村企业的信贷配给。为了更好地发挥利率市场化的作用,克服利率市场化对贫困乡村的冲击,需要加大数量型货币政策的配合,完善有关贫困乡村的市场基础和制度环境,改善贫困乡村的信贷需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韦晓英  
深度贫困区脱贫是当前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关键任务。扶贫小额信贷可帮助贫困户解决发展产业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如何才能让扶贫小额信贷在深度贫困区脱贫攻坚中发挥高效作用,需要深入调查找准其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信贷精准扶贫举措,从而有利于促进深度贫困区的精准脱贫。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滇黔桂石漠化片区深度贫困县T县进行关于小额信贷精准扶贫的实地调查,分析小额信贷扶贫的政策逻辑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困境与问题,探讨推进深度贫困区小额信贷精准有效扶贫的相关对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祖佩  
以我国西部某农业型乡镇为例,呈现项目下乡背景下乡镇运作逻辑以及由此形塑的基层治理样态。研究发现,国家项目输入的过程,也是乡镇政府自利性诉求凸显并发挥作用的过程。乡镇政府自利性主导项目运作,一方面是后税费时期乡镇的结构性处境使然,另一方面又是与项目资金所具有的一系列特殊性质密切相关。在乡镇项目运作中,存在着中心村、一般性村庄和边缘村三种类型的分野,虽然项目实践对不同类型村庄的影响及其内在逻辑不尽相同,但均造成基层治理新的困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蒋鸣和  徐坚成  王红  
引言 0.1 中国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在农村贫困地区。绝对贫困的教育特征是“无学可上”和“有学不能上”。“无学可上”是指当地政府还未能提供保证全体适龄儿童入学的基本办学条件,“有学不能上”是特指贫困农户由于经济原因造成的子女辍学。这两个特征均涉及到贫困地区的教育财政和初等教育成本问题,十分有必要对此作出量化的分析,从而为政府采取政策干预措施提供信息支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俊梅  余维祥  
本文以贵州省50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例,分析了农村打工经济的发展对城市GDP的贡献,并认为:农村打工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城市GDP的增长,还可以对城市工资水平发挥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城市通货膨胀压力,同时,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涌入还可以促进城市吸引更多外资,从而间接地对城市GDP的增长做出贡献,并可通过增加消费形成城市GDP增长的动力源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天慧  张海霞  杨锦秀  
由于自然灾害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增收和反贫困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在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灾害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利用67个少数民族村的调研数据,进行了自然灾害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影响的路径分析。分析结果说明:自然灾害加大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的弱质性;灾害所造成的大量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使低收入农户极易陷入贫困;救灾减灾机制的不完善,农户抵御灾害的能力弱,又使大量脱贫人口返贫。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姚伟  
平江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山区。辖12区1镇,58个乡(镇),91万人口,耕地面积为71.51万亩。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为43.429万元,农民年均纯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伟  
本文通过对四个典型贫困村环境问题的调查研究,分析反映了四川贫困乡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讨论了环境问题与贫困现象的联系,对扶贫行动如何结合环境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田荣梅  
深度贫困地区是当前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金融精准扶贫作为重要的支持力量,其脱贫增收效应如何,还缺乏细致的调查研究。以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为典型样本,从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风险溢出三个维度综合分析与对比不同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效应。研究发现,三种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均具有一定的脱贫增收效应,但也存在明显差异。深度贫困地区应针对不同贫困户选择不同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适当调整金融精准扶贫监管政策,实施差异化的金融精准扶贫考核,发挥不同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竟虎  贾文晶  
区域经济差异是学术界和政府决策层都关注的重要问题,适度的经济差异有助于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产业的合理转移,经济差异过大则会弱化业已形成的分工与协作,甚至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已有研究往往忽视了县域空间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利用ESDA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000-2010年中国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格局进行分析;将贫困县按经济发展水平分为4种类型,计算其马尔可夫链矩阵和空间马尔可夫链矩阵,并进行类型转变及其与邻域类型转变关系的空间格局演化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国家级贫困县在数量上表现为非均衡的发展格局,即强者日趋极化,而弱者日趋边缘化;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乔俊峰  陈荣汾  
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诠释转移支付结构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然后基于2000—2007年县级面板数据,以1993年国家级贫困县划分的政策实验进行模糊断点回归(Fuzzy RD),研究发现:当带宽为80元时,增加1单位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能分别带动基本公共服务指数增长0.552单位和1.673单位,即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都会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但与专项转移支付相比,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影响程度减弱。原因在于,尽管一般性转移支付可以直接增加地方财力,激励公共服务供给,但"支出偏好"和"经济发展逆向激励"会抑制民生性支出增长,弱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因此,在调整转移支付结构时,应通过优化转移支付目标和资金分配方法来强化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和约束,使得转移支付的支出激励效应能够有效转化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纯阳  
在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处于欲罢不能、欲办还休的两难境地,办学成本高昂。高中招生市场上则出现境遇两重天的局面,少数重点学校对优秀教育资源形成垄断之势,结果以一校之兴换来的却是一县教育之衰。教育收费水平远远超出了农户的支付能力,农户对现有教育投资成本形成高水平预期,因而降低了教育投资的热情。"以县为主"的教育投资体制不适合贫困县的实际情况,在县级财政能力严重不足而向上级政府寻求转移支付的渠道又不宽敞的现实条件下,降低教育这种公共品的质量或者增加农民教育负担就势成必然了。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珍  商迪  赵荣  刁钢  秘天仪  
文章以贵州和广西2个省3个贫困县20102014年的调研数据对林业二、三产业比重以及支柱性产业与脱贫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用材林林木种植产业发展不利于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林业二、三产业、木本油料及经济林产业发展将会减少贫困。因此,建议贫困林区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着力发展林业二、三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木本油料及经济林等地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降低贫困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珍  商迪  赵荣  刁钢  秘天仪  
文章以贵州和广西2个省3个贫困县2010~2014年的调研数据对林业二、三产业比重以及支柱性产业与脱贫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用材林林木种植产业发展不利于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林业二、三产业、木本油料及经济林产业发展将会减少贫困。因此,建议贫困林区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着力发展林业二、三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木本油料及经济林等地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降低贫困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储宇强  韦邦荣  孟范范  
为量化分析安徽省财政支出的增收效应与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提高安徽省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以皖北地区8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例,运用DEA模型对该区域财政扶贫效率进行测算。并结合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安徽省各项财政扶贫支出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皖北地区财政支出总体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规模效率是影响综合效率变化的重要因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对皖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给出了关于如何提高安徽财政支出效率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