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0)
2023(9533)
2022(7510)
2021(6746)
2020(5531)
2019(12027)
2018(11989)
2017(22991)
2016(12502)
2015(13816)
2014(13473)
2013(12707)
2012(11182)
2011(10093)
2010(10282)
2009(9885)
2008(9754)
2007(8868)
2006(7916)
2005(7424)
作者
(35242)
(29256)
(29085)
(27605)
(18773)
(13774)
(13222)
(11342)
(11008)
(10454)
(10024)
(9929)
(9288)
(9239)
(9137)
(9077)
(8745)
(8587)
(8512)
(8437)
(7192)
(7169)
(7113)
(6833)
(6668)
(6579)
(6562)
(6352)
(5910)
(5597)
学科
(47816)
经济(47754)
(34159)
管理(33021)
(25981)
企业(25981)
方法(19312)
中国(17400)
数学(16626)
数学方法(16416)
(15121)
业经(12130)
(11951)
(11611)
(11498)
银行(11479)
(10951)
(10938)
保险(10847)
(10789)
金融(10787)
(9591)
(9561)
贸易(9554)
农业(9467)
(9249)
理论(8595)
地方(8301)
(7924)
财务(7899)
机构
学院(175565)
大学(174362)
(70746)
经济(69227)
管理(64647)
研究(58856)
理学(54433)
理学院(53837)
管理学(52689)
管理学院(52380)
中国(49906)
(36453)
(36444)
科学(34992)
(29744)
(28881)
财经(28710)
中心(27415)
(27183)
研究所(26738)
(26114)
业大(24097)
北京(22825)
农业(22710)
经济学(22644)
(22555)
师范(22301)
(21772)
财经大学(21501)
(20980)
基金
项目(113272)
科学(89720)
基金(83224)
研究(83075)
(72476)
国家(71909)
科学基金(61862)
社会(53640)
社会科(50683)
社会科学(50668)
(43496)
基金项目(43048)
自然(39699)
自然科(38856)
自然科学(38843)
教育(38197)
自然科学基金(38157)
(36857)
编号(34169)
资助(34147)
成果(27846)
重点(25752)
(24651)
(24083)
课题(23614)
(23352)
国家社会(22438)
创新(21895)
科研(21752)
(21594)
期刊
(81611)
经济(81611)
研究(55487)
中国(34579)
(27873)
(27705)
学报(26990)
(25660)
金融(25660)
科学(25448)
管理(24399)
大学(20591)
学学(19550)
农业(18561)
教育(17835)
财经(14554)
业经(14094)
技术(13706)
经济研究(13598)
(12384)
问题(10350)
(9471)
(9005)
理论(8974)
(8738)
国际(8545)
商业(8487)
现代(8321)
实践(8020)
(8020)
共检索到269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颖  
本文研究我国推行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以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为例,基于敏感性压力测试的方法,测试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遭遇潜在利率风险时,其风险抵抗及应对能力。研究表明,压力测试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测量极端潜在风险的方法,对于利率风险的规避具有定量分析的意义。目前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处于短期内为利率敏感性负缺口,此类情形在利率升高时将面临利润下降的风险。商业银行应考虑加快业务创新,全面加大发展中间业务,增加非利差收入,抵消因利率风险给银行带来的收益减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丹  
利率市场化是渐进性的过程,而我国商业银行处于一个复杂的生存环境之中,既面临着阶段性风险也面临着恒久性风险。本文结合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阶段性利率风险和恒久性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二者在我国已经存在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绍斌  
本文根据风险持续时间将利率市场化的风险分为阶段性和永久性风险。阶段性风险是指在利率放开管制的初期,商业银行不能适应市场化利率环境所产生的风险。永久性风险具有长期性和非系统性。利率风险的控制与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利率预测模型和利率风险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江炳钰  金红梅  
本文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九种方法,它们是:建立现代利率管理机利,适应中央银行调控方式变化,科学预测利率变动,创造和运用利率风险管理模型,建立内控机制,建立利率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存贷款定价机制,掌握存贷款定价方法和培养高素质管理队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铄  宋琴  
随着利率市场化向纵深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日益突出。本文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来源进行了分类阐述,并利用15家上市银行2014年中期的数据,对各家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侵蚀十分突出,商业银行应加快完善利率风险识别、计量与管理体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红忠  章合杰  
利率市场化对于形成有效的利率机制而言还只是初步的,需要进一步降低银行业进入壁垒,拓展银行业竞争的广度和深度。由于道德风险,竞争加剧有可能导致银行增加风险承担行为,加强银行监管是防范和化解相关金融风险的可选应对手段。通过构建动态道德风险模型,并采用跨国宏观、微观数据,在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对银行业进入壁垒、银行监管和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降低银行业进入壁垒会收窄利差和净息差,增加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但这一影响随银行监管水平的提高而减弱直至消失。研究为中国利率市场化后的金融改革方向提供了一种思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郑良芳  
在论述利率市场化的意义与作用、难点和风险的基础上,对如何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防范利率改革风险的发生提出12条具体建议。作者建议在管制利率放开后,转入协议利率作为过渡期,待各项改革条件具备后再进入市场利率,这个改革程序较为稳妥,可避免发生恶性竞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扬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防范和化解利率波动的风险是改革成败之关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赖志坚  房昱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将出现一些趋势性变化,并导致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呈现出新的特征利率市场化下金融市场的趋势性变化金融市场的外部性不断增强。国外主流观点认为,系统性风险是由金融市场的外部性所致,不可能通过金融机构的内部程序来管理,也并不在市场所关注的范围之内。利率市场化之后,随着国内银行业加快实施以非利息收入为导向的战略和业务转型,信贷资产证券化、表外业务创新和综合化经营的推进必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自云  
引言:银行"暴利"、利差与利率管制中国银行业是否存在暴利?在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至少有两个与此论题相关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第一,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银行业发展的根本目标,而银行业利润的高速增长正是出现在实体经济陷入巨大困难的时期,那么,银行业的高额利润是否通过牺牲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取得的?第二,中国银行业仍然存在着非常严格的管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准入管制和利率管制,两者均使银行面临的竞争受到了抑制,银行业的利润是否源自政府的保护?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前荣  
2015年,我国取消存贷款利率管制。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我国利率定价和利率管理并未实现市场化.央行的利率调控机制尚未建立。当前的利率市场化只是形式上的市场化,应在货币政策转型的过程中,完善利率调控体系,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框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雄  
信贷是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资产运用方式,也是货币创造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尤其是金融创新的深化和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新常态下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效果减弱,现行的货币政策模式将面临调整,而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还存在障碍。为此,未来我国应加快构建目标基准利率,完善利率调节机制;加强银行机构内部治理,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深化政府和国有企业改革,强化政府预算约束,完善市场风险定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钱小安  
1994年以来,中国采取循序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政策进行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目前,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往来利率已经市场化,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参照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变化确定,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实行一定幅度的浮动。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的逐步推进,现行利率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根据金融对外开放的需要,尊重利率市场化的现实约束,积极采取有关政策措施,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何乐  秦丽  杨雪  
利率市场化实施以来,商业银行的外部关系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商业银行与企业、商业银行与居民、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问题,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效应。本文通过构造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和企业、商业银行和居民之间的四个关系机制模型,对如何重建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外部关系进行了较详尽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